第一单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0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知人论世
01
了解作者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了解背景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为筹建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了解背景
会议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当时该 《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二是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此外,大会还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国家采用公元纪年。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周恩来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 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为筹建新中国做准备,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大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949年 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了解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最先起于1949年9月21日,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目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共同建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b411B7mA?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6f30e82fe1bf5f7877746ac62c8c5f7a
文体知识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开幕词
文体知识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幕词
文体知识
开幕词
(1)简明性。开幕词简洁明了、短小精悍,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2)口语化。开幕词的语言通俗、明快、上口。
(3)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是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4)引导性。开幕词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对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5)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初读感悟
02
初读课文
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脉络)
毛泽东在讲话中认为新中国建设当前还面临哪些迫切任务?
(1)继续努力,防止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破坏和捣乱活动。
(2)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斗争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3)做好经济建设
(4)做好文化建设
(5)做好国防建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关联:
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因;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果;
第二部分又是第三部分的基础和前提。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请结合开幕词的结构构成和课文内容补写右面的结构导图。
“胜利”基础
任务
意义
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悼念和庆贺
理文脉,析结构
行文思路
政协历史(被破坏)、解放战争历史
政协任务(定国歌国徽、选举委员会、定相关法律、民族独立、团结友人、扫清敌人)
回顾往昔
立足当下
展望未来
做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让国家富强
问题探究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一、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1.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本文作为开幕词,高度凝练、层层深入,按照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脉络线索,既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又指出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危机,强调需要继续坚持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旨更为深刻和丰富。
文本探究
03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中心,阐述了三方面内容:
一是回顾过去,回顾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历程,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必然性;
二是立足当下,正式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国家发展大计作出规划,阐述“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是展望未来,描绘出民族振兴的壮美蓝图,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的美好前景。
第6段核心段: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我们的工作”指什么:
①指这次政协会议。
这个工作被毛主席放在历史的坐标上,增强了全体代表的历史使命感,更为这次会议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②指即将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件事。因为本次政协会议就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准备的。
第6段核心段: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站立起来”的内涵:
①历史学术语: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②政治学理论:指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自由解放
(这次革命胜利与以往政权更迭相比完全不同,是人民“站立起来”,而不仅仅是换了政权。“我们的工作”就是围绕表明“站起来”并且能够“站下去”进行的。)
谓语“站立”,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立”不仅仅是一个“站”的动作,更是一种“站得住脚”的姿态。这种姿态是稳定的,是端正挺拔的,甚至带着一种威严和傲岸。它与后文“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这样的地位、这样的职责相呼应。毛泽东选用了双音节词“站立”,既突出了这勇敢、挺拔、坚持的姿态,也兼顾了开幕情境所需要的晓畅明晰。
如何理解“站立”一词含义?
状语“从此”的“此”指向时间,是开幕词首句“现在开幕了”里的“现在”,且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样的表述强调了与会代表工作的重要性,在开幕词中是必要的。而与此时的“站立”相对,在旧中国的中国人又处于怎样的境况呢?毛泽东不仅回顾了我们民族近代的落伍,更回顾了为“站立起来”所进行的斗争和付出的牺牲。与会代表也会自然联想到鸦片战争以来国力的衰退,国土的萎缩,国民的痛楚,这个曾经屹立东方的民族在被欺凌、被压迫、被蚕食中是以什么姿势存在的呢?又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呢?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转折的时刻,而我们的工作将彰显这一胜利的伟大。由此及彼,感今思昔,“从此”这两个字的内涵是耐人寻味的。
如何理解“从此”一词内涵?
1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有什么深刻含义?
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解放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当家做主,屹立在世界东方”。
分析下列句子中蕴含的情感
愤怒,惋惜
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清醒,警惕
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分析下列句子中蕴含的情感
蔑视,自信
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缅怀,敬仰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对比阅读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腰间宝剑血犹腥,杀尽江南百万兵,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顾晓晓问姓名。
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华民国之基础,确定于大地。
问题探究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一、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2.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充沛。
课文作为一篇讲话稿,语言通俗易懂且准确,如,“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取得了基本的胜利”等;文中还有很多充满感彩的语句,使讲话掷地有声、富有感染力,如,“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 “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永垂不朽”等。
问题探究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思考二】试着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
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明确 “三年以来”,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战争以国民党军队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为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 1919 年五四运动为开端。一千八百四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拓展延伸
简介
背诵:1、《光明与黑暗》崔卫平
拓展延伸
简介
背诵:2、《苔》袁牧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