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把握情感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九年级下册 学期 春季
课题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把握情感
教科书 书 名:《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2月
教学目标
鉴赏古诗词,掌握并学会运用分析古诗词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按照诵读诗歌的一般规律,从标题、序注、意象、关键词入手,把握古诗词中诗人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标题,辨类别,明情感倾向 1.回顾我们学过的古诗词。说说你从这些题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呢,哪些信息对你把握诗歌情感有帮助。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送友人》③《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⑤《夜上受降城闻笛》⑥《渡荆门送别》⑦《卜算子·咏梅》⑧《卖炭翁》⑨《观沧海》 诗歌标题有的揭示了写作时间、地点、事件: ④ ⑤ ⑥ 有的交代了写作缘由或目的: ① ② ③ 有的交代了写作对象: ⑦ ⑧ ⑨ 2.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解读诗歌的感情基调。 (二)看序注,知作者,明情感根源 1.明确序言和注释的作用,“知人论世”的意义:交代诗歌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 2.以《定风波》为例明析诗歌感情根源。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从这则序言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三)找意象,析意境,明情感载体 1.知识铺垫:意象、意境的含义。 2.以《天净沙 秋思》为例,从意象意境入手把握诗歌感情。 3.练习:同学们给常见意象及情感进行连线,增加积累。 (四)寻情点,抓关键,明情感实质 1.方法指导:寻找诗歌中带有感彩的字、词,确定诗人抒情点。 2.以《黄鹤楼》《泊秦淮》为例,示范寻找关键字、词。 (五)实战演练 1.西归①绝句(十二首之二)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西归: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五年后,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诏还京途中。②书:友人李复言、白居易的书信。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具体说说你是如何读懂诗人心情的。 预设: 诗歌表达了诗人奉诏回京途中的喜悦之情。诗歌首句忆昔日之愁,次句露今日之喜。一、二句用对比手法,以昔日被贬之忧反衬今日西归之乐。第三句叙开读友人书信情事,虽不言情,而情自见。末句以明丽活泼的春色透露诗人此时此地轻松愉快的心情,以景结情,余味无尽。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舟师 [明]俞大猷① 倚剑东冥②势独雄,扶桑③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④。 队火⑤光摇河汉⑥影,歌声气压虬龙宫⑦。 夕阳景⑧里归篷近,背水阵奇⑨战士功 【注释】①俞大戬:明代战功显著的抗倭名将。②东冥:东海。③扶桑:我国对日本的旧称。④翀:通“冲”,舞动的意思。⑤队火:排列成队的战船上的炮火。⑥河汉:指银河。⑦虬龙宫:比喻倭寇的巢穴。⑧景:通“影”。⑨背水阵奇:比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 ①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 B.“云雾”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 C.“队火”“河汉影”写出了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 D.“夕阳景”“归篷近”描绘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的情景。 ②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 阶段表现的情感战前(首联)坚信战争必胜的自信战中(颔联、颈联)①战后(尾联)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