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格林卡代表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鉴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产生、格林卡的贡献、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元素。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鉴赏,学生能够感受俄罗斯音乐的特色,通过鉴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学会如何去分析、欣赏交响曲。
3、通过本作品的鉴赏,感受俄罗斯特有的民族风格,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民族性格;了解要发扬一个民族的音乐需要了解的是它特有的民族音乐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俄罗斯民族乐牌,鉴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教学难点:鉴赏交响曲、体会俄罗斯人民性格中豪放热烈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示范、体验、启发、听辨等
教学用具: 钢琴、手风琴、多媒体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师演奏《贝加尔湖畔》
二、1.通过两首风格不同的民歌的欣赏感受俄罗斯人民性格中的两面性,为后面两个主题的对比埋下伏笔。
2、介绍《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产生的背景
三、鉴赏作品
(一)初步聆听,感受作品的基本风格
(二)通过对主题A的分析感受作品的音色变化
1、听主题A的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旋律,感受风格
3、通过听辨环节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音色变化
4、描述A旋律呈现的画面,呈现俄罗斯人民深情的一面。
(三)分析主题B旋律的舞蹈性
1、聆听旋律
2、教师用琴声带领学生感受舞蹈性的节奏
3、欣赏俄罗斯民间舞蹈,感受里面蕴含的舞蹈成分
4、教师示范踢踏舞蹈的小组和
5、通过师生互动实际体验俄罗斯舞蹈的热烈
(四)感受俄罗斯音阶的特点
1、听辨格林卡对主题B的改编
2、寻找旋律中的特点
3、呈现具有俄罗斯特色的音阶
4、教师演奏钢琴曲《夜莺》、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学生体会俄罗斯音阶的特点。
(五)总结《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1、总结作品的创作特点、地位、影响
2、完整欣赏全曲
四、拓展:欣赏手风琴作品《俄罗斯幻想曲》—通过教师亲自演奏具有现代元素的作品,让学生再次身临其境体验俄罗斯音乐。
评测练习
通过主题A的鉴赏,听辨格每次变奏时的乐器音色
思考题
1、对主题A变化重复了几次
2、演奏乐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后反思
如何在生成性的课堂中更加有条不紊地实践自己的教学目的,切实让学生体会到鉴赏音乐能够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是我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