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中招复习专题——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春节 de 起源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 de 别称春节 de 习俗守岁:除夕晚上,熬年守岁,
欢聚酣饮,共享天伦。吃饺子:“饺”“交”谐音,象征
团聚合欢;
形似元宝,寓“招财进
宝”之义。 春节 de 习俗贴春联:驱鬼避邪;表达美
好心愿。 放爆竹:驱除瘟神恶鬼;增
添节日气氛。吃年糕:象征生活甜蜜蜜,
步步高。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de 诗句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
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
又将憔悴见春风。新春的延续--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de习俗观花灯:
有照亮前
程之愿。 吃元宵:
取团圆美
满之意。走百病:驱病
除灾
元宵节de习俗 猜灯谜:舞狮子:放焰火:增添节日气氛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曰(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元 宵(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小传 清明节的习俗有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和扫墓。清明节的习俗缅怀英烈荡秋千踏青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意义丰富的端午节话说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其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等。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
却疑账主怕灵符。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仅
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恰在秋季中间,
故谓之中秋节或仲秋节。又因古
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所
以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 秋 节 的 来 历(1)吃月饼
(2)赏月
(3)赏桂
(4)观潮
(5)跳月
(6)拜月 中 秋 习 俗 古往今来,人们用“月圆月
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
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
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
绝唱。 咏 月 抒 怀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东 坡 问 月东 坡 问 月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多彩浪漫的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中考链接一: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清明扫墓,寄托哀思。中秋吃月饼,象征团圆。 (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 外来节日因为内容新颖,形式活泼,深受一部分人的欢迎,这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因此冷落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相反,我们要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使之走向世界。 中考链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你知道与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和习俗吗?请写出来。中秋节:
诗词 习俗
重阳节:
诗词 习俗
元宵节:
诗词 习俗
清明节:
诗词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