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腊八粥》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7 10: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2.腊八粥
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散文集《湘行散记》。
“乡土文学之父”
甜甜的 腻腻的 糊糊涂涂 大碗大碗 大匙大匙

钥匙
shi
汤匙
chí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
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
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
孥孥:孥,儿女。文中是妈妈对八儿的爱称,表现了妈妈对八儿的宠爱。

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是怎样的?细读第一自然段并批注。
口感
用料
香味
众人爱粥
八儿等粥
家人喝粥
盼粥
分粥
猜粥
看粥
突出八儿苦苦等待腊八粥的情景,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细读课文第二至十七自然段,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八儿的 “馋” ?圈画出来,作批注。
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
进进出出
都已预备整齐
好久了
动作描写
说明八儿期待已久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神态描写
说明八儿迫不及待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妈,妈
语言描写
说明八儿的焦急
“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喝粥?”
……
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
那我饿了!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垂涎欲滴
垂涎三尺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
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
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再次浏览 第二至十七 自然段,找出描写腊八粥的部分,想想作者是怎样将对腊八粥的描写插入文中的。
浓稠
默读课文 第十三、第十五自然段 ,圈画出细致描写腊八粥的词句,写写感受。
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
身肿胀
是面面的了
大了三四倍
起锅巴

栗子:稀烂到认不清楚
饭豆:煮得浑身肿胀
花生仁儿:已是面面的了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
糖:放多了,会起锅巴
美妙的想象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脱了它的红外套
拟人
浓稠软糯
煮得肿胀
粉碎
围了锅边成一圈
再读“等粥”部分,找找描写腊八粥“叹气”的句子,写写感受。(提示:抓住有意思的词句展开想象;联系熬粥过程,联系八儿的反应。)
动作描写
比喻
~~~~~~~~~~~
侧面描写
~~~~~~~~~~~~~~~~~~~~~~~~~~~~~~~~~~
心满意足
本文表现了一家人怎样的情感呢?
淳朴
和睦
其乐融融
腊八粥是一种传统节日美食,你还知道哪些与节日有关的美食呢?
元宵节汤圆
端午节粽子
端午节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