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三下 10纸的发明 教案 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部编版三下 10纸的发明 教案 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0 10: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10课《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纸的发明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一、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语言运用:明白蔡伦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以及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三、思维能力:学习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句子的写作手法。 四、审美创造: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中国人民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 学习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句子的写作手法。
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中国人民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你对课文里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造纸术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呢?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纸的发明》。板书:10、纸的发明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课题 直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课文赏析(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开篇点题,点明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意义。“之一”是很多中的一个,表明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很多,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了不起。(二)学习第2-4自然段自由朗读第2-4自然段,思考:1、纸出现前中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2、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的过程是怎样的?3、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出示第2-3自然段: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出示第四自然段: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1、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的过程是怎样的?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2、图解出示详细的造纸术过程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3、交流: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我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出示第五自然段: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出示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图片造纸术由中国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自豪我们此时的自豪,离不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2、再读课文,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造纸术发明以前:记录的文字阅读、携带、保存都不方便,帛太贵又不能普及。西汉时期:人们造的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3、学法小结抓写作顺序,理文章内容 解读:阅读时整理出写作顺序能很快读懂文章。选用这种方法时要先想一想每个自然的意思,找到能体现写作顺序的词句,然后列出来,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呈现。4、纸的家族:书写纸:主要用来制作练习本、记录本等。复印纸:用来复印、打印。包装纸:用来包装物品。餐巾纸:吃饭时用来擦手、擦嘴等。废纸被回收后重新造的纸叫做再生纸。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了。(四)课堂小结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三、拓展练习1、拓展阅读:印刷术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条件。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所以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秦代统一文字以后,汉字发展迅速。读书人要读正史和经典,佛教、道教教徒中的识字者也要读佛经、道经。这样一来,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显著提高。纸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优质、轻便、价廉的书写材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籍的发展。南北朝是纸写本的繁荣时代,写抄本的盛行,使书籍产量大增,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手抄书籍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发展,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隋朝时随着刻划、拍印以及树皮布印花工艺的手工雕刻技术的进步,逐渐由简陋、粗糙的刻划,向复杂、精致、规范的镌刻方向发展,为手工雕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智慧的中国人在实践中发明了印刷术,在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后,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思考:1.读短文,下列与文章意思相符的选项是(AC)。A.榫卯结构的各个构件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B.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凹进部分叫榫(或榫头)。C.榫卯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中,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家具中。2.问家长或者查资料,看看我国哪些古老的建筑主要用榫卯结构。中国北京紫禁城、颐和园的建筑使用了榫卯结构。2、课堂练习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学富五车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太笨重,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物美价廉这个成语形容。 自由读读后思考交流指名读学生概括观看视频指名说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读后思考交流指名读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指名读学生了解蔡伦指名找学生试着自己说生借助图片了解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读后思考交流指名读生观察图片指名说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了解纸的类型 自由读指名分自然段读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布置作业 搜集四大发明中的其他三项发明的相关知识,和同学们分享。
课堂小结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10、纸的发明造纸术 四大发明之一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用刀刻竹片和木片:不方便帛:价钱太贵麻纸:比较粗糙过程:剪碎、切断、浸在、捣烂、捞出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