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种群课件(共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种群课件(共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26 20:50:08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1课时 种群特征
第一章 种群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NO.1
单位面积
空间内
数量
较小
较大
随机选取
计数
平均值
移动能力较弱
随机取样
等距取样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原来的环境
标志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正常活动
疾病
被感染
标志符号
醒目
产生的新个体
死亡的个体
迁入或迁出
各年龄段
大于
增大
等于
基本不变
小于
减小
雌雄
种群密度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NO.2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NO.3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NO.4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点击右图进入…






谢谢观看 THANK YOU!
点此进入
答案
增长型
常用调
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稳定型
查方法
标志重捕法
等距取样法

衰退型

预测变化
年龄结构

决定
方向
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影响数量

决定
迁入率和迁出率
变化

最基
本的
种群数量特征
W(共54张PPT)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2课时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第一章 种群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NO.1
表达
验证
表达
验证
理想
时间
种群数量
食物
天敌
一定的倍数
起始数量
生物自身因素
食物和空间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S”型
环境容纳量
K
波动
急剧衰退
灭绝
人为干扰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NO.2
核心点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NO.3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NO.4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点击右图进入…






谢谢观看 THANK YOU!
点此进入
答案
含义
建构种群增长
模型的方法
步骤
探究培养
液中酵母
种群数量
种群数
“丁”型曲线
菌种群数
的变化
量的增
量的变化
长曲线
“S”型曲线
种群数量的
波动和下降
W(共43张PPT)
第二节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
第一章 种群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NO.1
生长
发育
行为
非生物
阳光
温度

生物
种群密度
生长发育
空间分布
种群数量
光的波长
光照强度
日照长度
紫外光
生长
形态结构
行为
开花
繁殖
迁徙
一定温度
温度
不同的适应环境
无机盐
水分
适应性
相互依存
关键性因子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NO.2
核心点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NO.3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NO.4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点击右图进入…






谢谢观看 THANK YOU!
点此进入
答案
W(共53张PPT)
第三节 种间关系
第一章 种群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NO.1
物种
种群
负相互
竞争
捕食
正相互
互利共生
偏利共生
同一资源
食物
水分
无机盐
阳光
空间
生存
取食
相互制约
体内
体表
宿主养分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相互依赖
相互得益
有利
无害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NO.2
核心点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NO.3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NO.4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点击右图进入…






谢谢观看 THANK YOU!
点此进入
答案
→种间的负相互作用

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种间的正相互作用
偏利共生
W(共29张PPT)
探究实践 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第一章 种群
实验基础·自主学习
NO.1
“J”型增长
“S”型增长
液体
无菌
均匀分布
血细胞计数板
抽样检测
盖玻片
盖玻片
滤纸
载物台
估算
实验关键·探究学习
NO.2
实验应用·对点练习
NO.3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谢谢观看 THANK YOU!
点此进入
答案
(1)
酵母菌
培养基类型
培养
培养条件
培养基,条件
(2)
振荡
培养
目的
使酵母菌
在培养基中
每天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
观察
上,计数一个小方格
(3)
并计数
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
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4)
重复步骤(2)3)
连续观察7天,统计数目
(5)
绘图分析
将所得数值用曲线表示出来,得出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提出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
问题
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作出假设
开始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随着时间推移,资源和空间变得有限,
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全班分成甲、乙、丙等若干实验组
分别用等量培养液,在相同适宜环境
中培养等量酵母菌
方法步骤
每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一个小方格
内的酵母菌数量并作记录,连续7天
全班汇总各组7天的数据,算出每天全
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画
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