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认识抽象画 (教案)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认识抽象画 (教案)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28 07:5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抽象画》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抽象画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艺术形式,一般不画具体形象,而是注重通过线条、形状、颜色表达画家的审美和情感,同时体现个人的审美,主要区别于逼真模仿自然形态进行创作的写实绘画。
本课为学生开启了一扇全新的美术欣赏与理解之门,改变了学生对美术欣赏和表现的单一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抽象画。学生要学习从作品的美术形式语言,线条、构图、色彩等出发进行欣赏和分析,感受画家的情感等。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美术素养和评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知道冷抽象与热抽象的区别,认识不同风格的代表画家。学会从点、线、面、色彩等方面,多角度地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并能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与理解,提高美术欣赏与评述能力。
2.通过图片欣赏、对比观察、聆听思考、多感官协同体验等,引导学生了解抽象画,学会多角度地分析、欣赏抽象画作品。
3.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美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学会从画家、美术语言、画面组织等多个角度欣赏与理解抽象画作品,能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抽象画的感受。
2.教学难点:从构图、色彩等方面表达自己对抽象画的真实感受。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三幅在美术馆看到的抽象作品。
相信同学们心中都会有疑惑,看不懂。
那么这些抽象作品在画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抽象艺术?
学生观看思考。
通过问题,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初识抽象画 1.对比具象和抽象:
出示希施金的《橡树林》和蒙德里安的《开花的苹果树》,对比观察,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橡树林》里的大树郁郁葱葱,有好多的细节,丰富的明暗关系让它看起来十分真实,这是一幅具象的作品;
《开花的苹果树》已经几乎看不到树的形象,树的样子简化成碎片,树干与树枝变成了直线和弧线,它们相互交错,产生一种特别的律动感,这样的画面是非具象艺术,也叫抽象。
2.抽象画的概念:
抽象画就是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而又具有强烈的形式构成的绘画。主要通过随机的图形组合,表达一种情绪或立体概念。简单来说,抽象画一般不画具体形象,而是通过线条、形状、颜色进行主观表达,同时体现个人的审美。
学生对比欣赏两幅作品,思考问题。
学生欣赏作品,了解抽象画的概念。
通过对比观察,学生了解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的区别。消除欣赏抽象画的畏难心理。
学生通过欣赏作品,感知抽象绘画独特的表现方式。
感知不同风格 感受冷抽象和热抽象的不同风格。
1.冷抽象(几何抽象):
出示冷抽象作品。其主要特征是有规律的点、线、面、肌理交错,符号重复或规则构图,带有几何学的倾向。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出示蒙德里安的作品《红、蓝、黄构图》和《百老汇的爵士乐》。蒙德里安最喜欢画格子,这些“格子画”是减法的艺术,几乎就是由垂直线、水平线和各种格子组成,填以红、黄、蓝等鲜艳的色彩,笔直的线条协调整个画面,形成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秩序美与均衡美。
2.热抽象(抒情抽象):
出示热抽象作品。画面自由洒脱,情感热烈而明显,带有浪漫的倾向。
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出示康定斯基的作品《构成第七号》和《白色之上二号》。他的作品主要是自由的点、线、面关系和布局,无规律的色彩组合。凭借流动的色彩与线条让观众感受到音乐效果,仿佛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音乐,听见色彩。
学生了解冷抽象的绘画风格。
学生了解冷抽象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的绘画风格,感受其作品魅力。
学生了解热抽象作品及其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的绘画风格,感受其作品魅力。
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画面,感受其形式美感。了解冷抽象和热抽象代表画家的不同绘画风格,初步理解不同画家的情感、艺术内涵和审美情趣。
分析抽象画 1.播放视频。
视频里的作品来自康定斯基的《构图8号》,人们通过电脑将他画里的元素拆分,做成了动画,真正把音乐与绘画完美结合。
2.构图:
在《构图8号》中你看到了哪些绘画元素?
有大量的线条,还有很多圆,以及丰富的色彩。他的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还有曲有直,充满了变化。那这些圆点呢?也不是一成不变,有大有小,有稀疏有密集。
构图遵循了一定的形式美法则,例如平衡、比例和韵律等。
3.色彩:
康定斯基认为,鲜艳的红色是高亢的小号,淡蓝色是清脆的长笛,深蓝色是低沉的大提琴,紫色是冷色调,就像木管乐器。于是不同的颜色就有了不同的乐器和声音。
所以可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4.通感:
把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见的联系起来,叫做通感。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是相通的。
再次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活泼跳动的彩色直线、明亮的色块,让我联想到欢快轻松的音乐。
播放契合该作品的音乐。
欣赏康定斯基的《黄、红、蓝》。明亮的光与浓烈的色彩,富于激情和想象,仿佛在一曲交响乐中舞动线条和色彩。
播放契合该作品的音乐。
看来艺术家们都会选择用音乐或者绘画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感受。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构图八号》的绘画元素。
学生了解线条有长短变化、粗细变化、曲直变化。点有大小变化、疏密变化。
学生感受色彩的情绪。
学生了解通感。
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感受与其契合的音乐。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感受音乐和美术的完美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美术知识,从构图、色彩两个方面出发进行欣赏和分析,学会初步的欣赏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色彩的情绪。
通过把绘画和音乐同时呈现,学生多感官协同体验。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了解美术和音乐的共通性。
艺术拓展与总结 抽象画与生活。
课件展示抽象绘画风格的服饰、日用品、装修等。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抽象画,其实同一幅抽象画,在每个人心中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当然也不必问画的是什么,只要用眼睛看,用心体会,它带给你的美好感觉就对了。当你和画家产生了共鸣,你就会感受到抽象绘画的独特魅力。
分享康定斯基语录:色彩是键盘,双眼是音锤,而灵魂是拥有许多琴弦的钢琴。艺术家是演奏钢琴的双手,有目的地敲击键盘引起灵魂的颤动。 学生欣赏抽象风格的物品、装修等。
学生聆听感受。 联系生活,使学生了解抽象绘画和现代生活与设计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
欣赏作品有方法,但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欣赏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