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三份打包下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三份打包下载,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27 07:27:44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如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甲酸在热的浓硫酸作用下分解生成CO,利用CO还原Fe2O3。(已知:HCOOHH2O+CO↑)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尽,实验危险系数小
B.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尾气处理有效节能
C.该实验中CO既表现出还原性,又表现出可燃性
D.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了银白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B.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
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3.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Fe2O3Fe3O4FeOFe,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其余均为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可能是Fe3O4和FeO
4.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HCOOHCO↑+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C.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HCOOH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
二.填空题(共1小题)
5.化学在科技、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热词。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的装置,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①甲醇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②请你说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低碳行为:   。
(2)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该车的车身使用了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①工业上冶炼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X+CO2+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Si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6.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   .
(3)实验时应该先   ,然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其原因是   .
(4)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得到的固体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证明反应产物有CO2生成的实验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指出并提出改进措施   .
7.某同学用含有CO2的CO来模拟炼铁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设备已略去)。
(1)写出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C装置中的现象    。
(3)D装置的作用是    。
(4)有同学说,该装置有缺点,没有进行尾气处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
8.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请回答:(1)A的化学式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四.解答题(共2小题)
9.金属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某炼铁厂用于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石、焦炭、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写出①的化学式    ;②的化学方程式    。
(2)工业上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200t为原料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据此填写下列框图中有关物质的质量。
10.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模拟早期炼铁并检验可能的产物。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①铁及其氧化物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性质 四氧化三铁 氧化亚铁 氧化铁 铁粉
颜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能 不能 不能 能
②PdCl2+CO+H2O=Pd(黑色)↓+CO2+2HCl;
③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
[实验现象]
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dCl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②试管内粉末全部变成黑色固体。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现象①可知,此反应的生成物有    。
(2)依据现象②,小乐又开展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定性实验 取一定量的黑色固体,用磁铁吸引 ③黑色固体能全部被吸引
定量实验 取一定量的稀硫酸(足量)放入烧杯中,加入5.6g黑色固体,充分反应后称量溶液的质量 ④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为mg
通过对现象③的分析,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    (在“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和“铁”中选填);若现象④中,m=   g,则黑色固体全部是铁。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如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甲酸在热的浓硫酸作用下分解生成CO,利用CO还原Fe2O3。(已知:HCOOHH2O+CO↑)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尽,实验危险系数小
B.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尾气处理有效节能
C.该实验中CO既表现出还原性,又表现出可燃性
D.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了银白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A、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容易排尽,实验危险系数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此实验装置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热量对氧化铁进行加热,充分利用了能源,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尾气处理有效节能,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实验中CO既表现出还原性,又表现出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B.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
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NiO失去了氧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和Ni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选项说法正确;
C.钢是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铁合金,所以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选项说法正确;
D.由合金的性质可知,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铁,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Fe2O3Fe3O4FeOFe,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其余均为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可能是Fe3O4和FeO
【解答】解:A.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为了处理尾气(便于收集尾气以点燃处理),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以及铁粉都是黑色的,所以无法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选项说法错误;
C.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中的氧元素由0价变成二氧化碳中的﹣2价,选项说法错误;
D.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Fe3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4%;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8%.因此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可能是Fe3O4和FeO,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HCOOHCO↑+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C.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HCOOH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
【解答】解:A、二氧化碳被吸收后,内部压强降低,容易造成倒吸,因此增加丙,防止发生倒吸,选项A正确;
B、丁处澄清石灰水可与吸收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不参与反应,又可以被收集,选项B正确;
C、先点燃乙处的酒精灯,内部温度升高,一氧化碳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此时可能发生爆炸,需要先生成一氧化碳排出内部空气,再点燃乙处酒精灯,选项C错误;
D、反应进行反应物被消耗,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变慢,产生一氧化碳速率减小,选项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小题)
5.化学在科技、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热词。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的装置,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①甲醇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3:1:4 。
②请你说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低碳行为: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
(2)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该车的车身使用了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①工业上冶炼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Al2O34Al+3O2↑ 。
②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X+CO2+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Na2SiO3 ,Si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解答】解:(1)①甲醇化学式为CH3OH,所以C、H、O元素的质量比=(12×1):(1×4):(16×1)=12:4:16=3:1:4;
故答案为:3:1:4。
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私家车的过多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利于减少碳排放即可;
故答案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①工业上利用电解氧化铝制备铝,氧化铝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铝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
故答案为:2Al2O34Al+3O2↑。
②反应前含有1个硅原子,1个碳原子,2个钠原子,6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后目前有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还应有1个硅原子,2个钠原子和3个氧原子,正好组成一分子硅酸钠,所以X为Na2SiO3;碳化硅中碳元素氧化性更强,所以容易得电子,而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因此还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满足电子得失平衡,而钠、硅、氢等元素化合价未变,所以只有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硅酸钠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所以碳化硅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
故答案为:Na2SiO3;﹣4。
三.实验题(共3小题)
6.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
(2)该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
(3)实验时应该先 通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 ,然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其原因是 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时点燃易引起爆炸 .
(4)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得到的固体属于 纯净物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证明反应产物有CO2生成的实验现象是 变浑浊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6)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指出并提出改进措施 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处理 .
【解答】解:(1)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2)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红色粉末变黑.
(3)CO具有可燃性,与玻璃管中的空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因此应先通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再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喷灯;
(4)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得到的固体为单质铁,属于纯净物;
(5)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
(6)一氧化碳有毒,排入空气会污染空气,所以要处理尾气.装置的改进措施是: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处理.
故答案为:(1)Fe2O3+3CO2Fe+3CO2;(2)红色粉末变成黑色;(3)通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时点燃易引起爆炸;(4)纯净物;(5)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6)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处理.
7.某同学用含有CO2的CO来模拟炼铁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设备已略去)。
(1)写出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2)写出C装置中的现象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
(3)D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
(4)有同学说,该装置有缺点,没有进行尾气处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排出内部氢氧化钠溶液,留在E中被收集,已进行了尾气处理 。
【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2)氧化铁为红色固体,铁为黑色固体,所以可以看到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故答案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3)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利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故答案为:检验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4)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E装置中,二氧化碳被吸收,一氧化碳则留在瓶内,不会发生尾气排放的现象,因此存在尾气处理装置,装置设置合理,所以不同意上述观点;
故答案为:不同意,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排出内部氢氧化钠溶液,留在E中被收集,已进行了尾气处理。
8.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请回答:(1)A的化学式 CO2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2CO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填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NO3)2 (填化学式)。
【解答】解:(1)焦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故填:CO2;
(2)反应②是二氧化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故填:CO2+C 2CO;
(3)反应③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填:Fe2O3+3CO2Fe+3CO2;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亚铁。故答案为:Ag,Fe(NO3)2。
四.解答题(共2小题)
9.金属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某炼铁厂用于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石、焦炭、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写出①的化学式  CO2 ;②的化学方程式  CO2+C2CO 。
(2)工业上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200t为原料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据此填写下列框图中有关物质的质量。
【解答】解:(1)由反应过程如图可知,①是焦炭与过量空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所以①是二氧化碳,故填:CO2;②发生的反应是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2)氧化铁质量:1200t×80%=960t;
设:制得纯铁的质量为X。
3CO+Fe2O32Fe+3CO2
160 112
960t X

X=672t
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672t÷(1﹣4%)=700t;
故填:氧化铁质量:960t;纯铁的质量:672t;生铁的质量:700t。
故答案为:(1)CO2;CO2+C2CO;
(2)960t;672t;700t。
10.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模拟早期炼铁并检验可能的产物。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①铁及其氧化物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性质 四氧化三铁 氧化亚铁 氧化铁 铁粉
颜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能 不能 不能 能
②PdCl2+CO+H2O=Pd(黑色)↓+CO2+2HCl;
③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
[实验现象]
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dCl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②试管内粉末全部变成黑色固体。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根据现象①可知,此反应的生成物有  一氧化碳 。
(2)依据现象②,小乐又开展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定性实验 取一定量的黑色固体,用磁铁吸引 ③黑色固体能全部被吸引
定量实验 取一定量的稀硫酸(足量)放入烧杯中,加入5.6g黑色固体,充分反应后称量溶液的质量 ④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为mg
通过对现象③的分析,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  氧化亚铁 (在“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和“铁”中选填);若现象④中,m= 5.4 g,则黑色固体全部是铁。
【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道有二氧化碳产生,而PdCl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一氧化碳与氯化铅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一定确定含有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PdCl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一氧化碳。
(2)黑色固体具有磁性,所以不含有氧化亚铁;设生成氢气质量为n;
Fe+H2SO4=FeSO4+H2↑
56 2
5.6g n
n=0.2g,所以增加质量=5.6g﹣0.2g=5.4g;
故答案为:氧化亚铁;5.4(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黑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雾
C.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雾
D.久置的未打磨的镁条表面呈深灰黑色
2.下列关于炼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炼铁所用的设备是高炉
B.为充分利用一氧化碳要先加热试管
C.工业炼铁原料要用到石灰石
D.实验室模拟炼铁时要进行尾气处理
3.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90余种,由这些纯金属制得的合金已达几万种
B.我国的金属矿藏比较丰富,其中金、银等金属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是钛和钛合金
D.目前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铁和5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4.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
5.炼铁工业中高炉煤气的一种新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④中Fe被氧化
B.Fe3O4和CaO均可循环利用
C.最终可减少煤气中CO2的排放量
D.混合气体甲的主要成分为CO2和N2
6.《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是指水中淘取锡砂(锡矿石),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鼓入空气)熔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nO2难溶于水,水中淘取锡砂的分离过程化学上称之为过滤
B.高温下,木炭使SnO2还原为Sn,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
C.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
D.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也可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物质
二.实验题(共1小题)
7.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的是氧化铁粉末,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有毒,因此要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具体方法为   。
(2)若B中盛放的固体为氧化铜,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3)《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   (写一种即可)。
(4)请设计实验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现象)。
三.解答题(共4小题)
8.金属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它们的硬度大小关系是:纯铜    (选填“>”或“<”或“=”)黄铜;
(2)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下列措施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填字母);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B.加大对金属矿物的开采,提高金属产量
C.寻找和开发金属的替代品
D.提高防腐能力,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3)金属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它能与稀硫酸迅速反应生成硫酸锂(Li2SO4)和氢气;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并且放出热量。请你写出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锂着火时,   (选填“能”或“不能”)用水来灭火。
9.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2)锰钢的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   ,可用作制作钢轨;
(3)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节约了金属资源,又   ;
(4)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的致密薄膜的化学式为   .
(5)工业炼铁原理:Fe2O3+3CO2Fe+3CO2,在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是   ,现有赤铁矿中含有Fe2O380t,则理论上能生成铁的质量是    t.
10.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北京冬奥会已于2022年2月4日开幕新场馆建筑中使用了大量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其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填“大”或“小”)。
(2)将适量Zn粉加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3)铁矿石有多种,写出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4)向一定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最多有两种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只有银
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Mg(NO3)2和Cu(NO3)2
D.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产生气泡
11.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探测。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运载,发射时的能量转化为:由燃料的   能转化为内能,最终转化为   能。
(2)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天线是钛镍合金制成的。钛镍合金的材料种类为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3)金属钛的冶炼是用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与氯气,焦炭反应,生成四氯化钛,(TiO2+2Cl2+2CTiCl4↑+2CO↑);而后用金属镁在加热条件下置换四氯化钛中的钛,得到金属钛,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前后钛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4)各种设备的金属材料都将被回收利用,将这些金属回收利用,不仅可以   ,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黑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雾
C.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雾
D.久置的未打磨的镁条表面呈深灰黑色
【解答】解:A、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红棕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成氯化铵,会观察到产生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久置的未打磨的镁条表面有一层氧化物,呈深灰黑色,故选项说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炼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炼铁所用的设备是高炉
B.为充分利用一氧化碳要先加热试管
C.工业炼铁原料要用到石灰石
D.实验室模拟炼铁时要进行尾气处理
【解答】解:A、工业炼铁所用的设备是高炉,故选项说法正确。
B、CO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因此应先通CO排尽试管中的空气,然后再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
C、工业炼铁原料之一是石灰石,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实验室模拟炼铁时要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90余种,由这些纯金属制得的合金已达几万种
B.我国的金属矿藏比较丰富,其中金、银等金属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是钛和钛合金
D.目前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铁和5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解答】解:A、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90余种,由这些纯金属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我国的金属矿藏比较丰富,其中金、银等金属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钛合金性能优越,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是钛和钛合金,该选项说法正确;
D、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4.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
【解答】解:A、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是+3,反应后铁中铁元素化合价是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铁是黑色固体,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红棕色变黑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b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一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5.炼铁工业中高炉煤气的一种新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④中Fe被氧化
B.Fe3O4和CaO均可循环利用
C.最终可减少煤气中CO2的排放量
D.混合气体甲的主要成分为CO2和N2
【解答】解:A、过程④中Fe被转化为Fe3O4,发生了氧化反应,被氧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四氧化三铁和铁之间相互转化,氧化钙和碳酸钙之间相互转化,故Fe3O4和CaO均可循环利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消耗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转化为CO,故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过程②主要是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碳酸钙,故混合气体甲的主要成分为H2O和N2,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是指水中淘取锡砂(锡矿石),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鼓入空气)熔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nO2难溶于水,水中淘取锡砂的分离过程化学上称之为过滤
B.高温下,木炭使SnO2还原为Sn,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
C.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
D.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也可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物质
【解答】解:A、过滤能将固体与液体分离,SnO2难溶于水,水中淘取锡砂的分离过程化学上称之为过滤,故A正确;
B、高温下,木炭使SnO2还原为Sn,木炭得到了氧,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故B正确;
C、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形成合金,为熔点降低,使锡较易熔化流出,故C正确;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锡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不可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二.实验题(共1小题)
7.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的是氧化铁粉末,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其原理是 3CO+Fe2O32Fe+3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有毒,因此要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具体方法为 将尾气点燃 。
(2)若B中盛放的固体为氧化铜,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Cu+CO2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CuO 。
(3)《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2O34Fe+3O2↑ 。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 供给呼吸 (写一种即可)。
(4)请设计实验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现象)。
【解答】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CO有毒,因此要进行尾气处理,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将尾气点燃;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氧化铜失去氧生成了铜,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CuO。
(3)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Fe2O34Fe+3O2↑;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供给呼吸;
(4)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为: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故答案为:(1)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3CO+Fe2O32Fe+3CO2;将尾气点燃;
(2)CO+CuOCu+CO2;CuO;
(3)2Fe2O34Fe+3O2↑;供给呼吸;
(4)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三.解答题(共4小题)
8.金属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它们的硬度大小关系是:纯铜  < (选填“>”或“<”或“=”)黄铜;
(2)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下列措施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CD (填字母);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B.加大对金属矿物的开采,提高金属产量
C.寻找和开发金属的替代品
D.提高防腐能力,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3)金属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它能与稀硫酸迅速反应生成硫酸锂(Li2SO4)和氢气;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并且放出热量。请你写出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Li+2H2O=2LiOH+H2↑ 。金属锂着火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水来灭火。
【解答】解:(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故填:<;
(2)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①金属防锈,②废旧金属回收,③合理开发金属资源,④寻找替代品,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不能无限制的开采,故选:ACD;
(3)锂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2H2O=2LiOH+H2↑,故填:2Li+2H2O=2LiOH+H2↑;不能。
9.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延展 性.
(2)锰钢的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 大 ,可用作制作钢轨;
(3)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节约了金属资源,又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4)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的致密薄膜的化学式为 Al2O3 .
(5)工业炼铁原理:Fe2O3+3CO2Fe+3CO2,在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是 Fe2O3 ,现有赤铁矿中含有Fe2O380t,则理论上能生成铁的质量是 56  t.
【解答】解:(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2)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锰钢的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
(3)回收利用废金属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节约资源;
(4)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5)工业炼铁原理:Fe2O3+3CO2Fe+3CO2,在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是氧化铁,
设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80t x

x=56t,
故答案为:(1)延展;(2)大;(3)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Al2O3;(5)Fe2O3;56.
10.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北京冬奥会已于2022年2月4日开幕新场馆建筑中使用了大量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其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大 (填“大”或“小”)。
(2)将适量Zn粉加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FeSO4=ZnSO4+Fe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
(3)铁矿石有多种,写出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3Fe+3CO2 。
(4)向一定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填标号)。
A.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最多有两种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只有银
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Mg(NO3)2和Cu(NO3)2
D.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产生气泡
【解答】解:(1)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金的性能一般比纯金属的大,所以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2)Zn和FeSO4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此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3Fe+3CO2;
(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A.加入的锌只反应部分的硝酸银,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最多有3种,即硝酸锌、硝酸银、硝酸铜,该选项不正确;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例如硝酸铜部分反应时,该选项不正确;
C、若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则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不一定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可能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该选项不正确:
D.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产生气泡,例如锌过量时过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产生气泡,该选项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
(1)金属;大;
(2)Zn+FeSO4=ZnSO4+Fe;现象为:溶液颜色为浅绿色变为无色;
(3)Fe2O3+3CO3Fe+3CO2;
(4)D。
11.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探测。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运载,发射时的能量转化为:由燃料的 化学 能转化为内能,最终转化为 机械 能。
(2)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天线是钛镍合金制成的。钛镍合金的材料种类为 A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3)金属钛的冶炼是用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与氯气,焦炭反应,生成四氯化钛,(TiO2+2Cl2+2CTiCl4↑+2CO↑);而后用金属镁在加热条件下置换四氯化钛中的钛,得到金属钛,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TiCl42MgCl2+Ti ,该反应前后钛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4、0 。
(4)各种设备的金属材料都将被回收利用,将这些金属回收利用,不仅可以 节约金属资源 ,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解答】解:(1)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运载,发射时的能量转化为:由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故填:化学;机械;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钛镍合金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故填:A;
(3)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同时生成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TiCl42MgCl2+Ti.在反应物中,钛元素显+4价,在生成物中显0价;故填:2Mg+TiCl42MgCl2+Ti;+4、0;
(4)各种设备的金属材料都将被回收利用,将这些金属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故填:节约金属资源。(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黑色粉末变成了红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铝表面氧化膜能保护铝制品,所以铁锈也能保护铁制品
B.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3.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7%
B.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我们要节约用水
C.在汽油中加入乙醇,不仅能节省石油资源,而且避免了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D.矿物资源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我们要保护金属资源
4.“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同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了近两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废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绿箱子”上的“”是回收标志
C.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5.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B.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C.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制得煤焦油、焦炭、煤气等
6.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工业炼铁的模拟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红色氧化铁变成黑色的铁粉
C.实验中应该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
D.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入CO,再熄灭酒精喷灯
7.工业上利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少量SiO2等杂质)冶炼生铁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SiO3中硅元素显+4价
B.高炉气体中SO2会形成酸雨,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原料中焦炭的作用之一是生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
D.高炉炼铁的产物是铁
8.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炼铁过程中,焦炭可以用来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
B.炼铁的原理是利用焦炭将赤铁矿中的铁还原出来
C.生铁炼成钢坯后,碳的含量降低
D.钢坯和纯铁相比,硬度变大,抗腐蚀性增强
9.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如图),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氧化成氧化铅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和铅均是金属元素
B.银铅块属于纯净物
C.氧化铅中铅的化合价为0
D.灰吹法炼银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二.实验题(共1小题)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模拟炼铁(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如图所示(已知:2NaOH+CO2=Na2CO3+H2O):
(1)为避免装置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爆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黑色粉末变成了红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解答】解: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是酸,不能使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变红色,故A错误。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色粉末变成了黑色,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边,所以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2.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铝表面氧化膜能保护铝制品,所以铁锈也能保护铁制品
B.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解答】解:A、铝表面氧化膜能保护铝制品,铁锈很疏松,铁锈不能保护铁制品,故选项推理错误。
B、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金属腐蚀属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7%
B.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我们要节约用水
C.在汽油中加入乙醇,不仅能节省石油资源,而且避免了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D.矿物资源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我们要保护金属资源
【解答】解: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稀有气体占总体积的0.94%,故A说法错误;
B、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我们要节约用水,故B说法错误;
C、乙醇属于可再生原料,使用乙醇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但乙醇汽油中的汽油燃烧仍会产生污染物,仍会造成的空气污染,故C说法错误;
D、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属于不能再生能源,所以我们要保护金属资源,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4.“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同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了近两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废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绿箱子”上的“”是回收标志
C.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解答】解: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的说法正确,因为回收的金属可以再次进行利用。故对
B、此标志是循环再使用的回收标志;故对
C、手机中的一些重金属废弃后会污染土壤,回收后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对
D、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小由于冶炼这些金属而消耗的能源,同时也可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故错
故选:D。
5.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B.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C.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制得煤焦油、焦炭、煤气等
【解答】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A正确;
B、目前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储量的0.3%,故B错误;
C、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制得煤焦油、焦炭、煤气等,故D正确。
故选:B。
6.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工业炼铁的模拟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红色氧化铁变成黑色的铁粉
C.实验中应该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
D.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入CO,再熄灭酒精喷灯
【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红色氧化铁变成黑色的铁粉,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于实验前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在要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先点燃酒精灯做燃烧处理,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至冷却,防止灼热的铁被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7.工业上利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少量SiO2等杂质)冶炼生铁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SiO3中硅元素显+4价
B.高炉气体中SO2会形成酸雨,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原料中焦炭的作用之一是生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
D.高炉炼铁的产物是铁
【解答】解:A、在化合物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B、高炉气体中SO2会形成酸雨,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料中焦炭的作用之一是生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故选项说法正确。
D、高炉炼铁的产物是生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炼铁过程中,焦炭可以用来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
B.炼铁的原理是利用焦炭将赤铁矿中的铁还原出来
C.生铁炼成钢坯后,碳的含量降低
D.钢坯和纯铁相比,硬度变大,抗腐蚀性增强
【解答】解:A、在炼铁过程中,焦炭可以用来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炼成钢坯后,碳的含量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更强,钢坯和纯铁相比,硬度变大,抗腐蚀性增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如图),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氧化成氧化铅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和铅均是金属元素
B.银铅块属于纯净物
C.氧化铅中铅的化合价为0
D.灰吹法炼银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解答】解:A、银和铅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银铅块是熔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铅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铅元素的化合价为x,x+(﹣2)=0,x=+2,故选项说法错误。
D,灰吹法炼银过程中银铅块,通过焙烧氧化成氧化铅,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二.实验题(共1小题)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模拟炼铁(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如图所示(已知:2NaOH+CO2=Na2CO3+H2O):
(1)为避免装置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爆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先通入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解答】解:(1)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受热易爆炸,故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答案为:先通入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