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陆龟蒙诗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陆龟蒙诗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7 10:0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陆龟蒙诗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樵家
陆龟蒙
草木黄落时,比邻见相喜。
门当清涧尽,屋在寒云里。
山棚日才下,野灶烟初起。
所谓顺天民,唐尧亦如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季节,草木枯黄而使邻里间相见欢喜,这与樵夫职业有关。
B.“清涧尽”“寒云里”介绍了樵家的位置,也呈现出樵夫的生活环境。
C.“下”“起”的使用,营造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样的意境。
D.这首诗以樵事为载体,语言自然而不见斧凿痕迹,平淡之中也不乏雅趣。
2.本诗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都是隐逸诗,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茶人
陆龟蒙
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
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
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
唯应报春鸟①,得共斯人知。
【注】①据唐陆羽《顾渚山茶记》:“顾渚山中有鸟如鸲鹆,每至二月作声曰春起也,三、四月云春去也,采茶人呼为报春鸟。”唐时湖州每年贡茶一万八千斤,称“顾渚贡焙”,每年役工数万人。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灵草”“野姿”等词语来写此地茶叶的珍贵,为后文茶人采茶作铺垫。
B.颔联“北山”“东风”点明采茶地点与时令,表明春季农闲时节茶人就进山采茶。
C.茶树生长在高山之上,雨后的茶叶格外鲜嫩,茶人常选择雨后登山采茶。
D.文中用“报春鸟”这一意象,以声衬静,写出了春日采茶人深山采茶的愉悦。
4.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茶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润州送人往长洲①
陆龟蒙
秋来频上向吴亭②,每上思归意剩③生。
废苑④池台烟里色,夜村蓑笠雨中声。
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旆轻。
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
[注]①长洲是陆龟蒙的故乡(今苏州)。松江流经长洲境内,盛产鲈鱼。②向吴亭,位于润州(今镇江)。③剩,更。④废苑,指长洲苑,吴王阖闾射猎处。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反复使用“上”这一动词,增强了语势,使诗人情感表达得更为强烈。
B.颔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向吴亭上所见实景,创造了空濛静谧的意境。
C.菱舟疾驰、酒旗轻舞的场景具有江南水乡秋季的典型特征,选材别具匠心。
D.诗中“鲈鲙”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的“鲈鱼堪脍”具有相似的文化意味。
6.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比较丰富,请简要概括。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五歌·雨夜
陆龟蒙
屋小茅干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
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
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
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
7.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虚实结合,由实入虚,从真实的眼前之景到身着蓑衣而卧的想象之景,大大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B.诗中没有典故,也没有华丽辞藻,“无可那” 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家常话语,有无可奈何之意。
C.“背壁残灯不及萤”一句,使用对比手法虚写残灯无焰的意象,突出表现诗人雨夜孤坐的愁苦之情。
D.这是一首描写闲居生活,抒发诗人生活感受的作品,虽平淡浅易,其中却不乏耐人回味的人生感悟。
8.诗歌首句“屋小茅干雨声大”具有通领全篇的作用,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白莲
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莲素淡遭到其他花儿欺负,生存环境残酷。
B.白莲遭欺是因为它端庄羞涩长在仙境瑶池中。
C.无人觉察白莲花的情恨,足见其孤苦与寂寞。
D.悄然零落时天欲破晓,残月尚在,境凄情凉。
10.你认为白莲的“恨”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立春日
陆龟蒙
去年花落时,题作送春诗。
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
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
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敢窥。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此诗时,正值立春时节,春风骀荡,作者患病居家,功名无成。
B.去年花落的时候,作者所作的送春诗一定饱含了难以释怀的悲伤之情。
C.首联作者以虚写实,以回忆的形式点明自己去年写诗的缘由背景。
D.本诗主要体现了陆龟蒙诗歌平淡的风格特点,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
12.本诗四联各有妙构,各得其所,短短四联构成了一个精妙无比的艺术世界。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雪后书事
陆龟蒙【注】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注】陆龟蒙,字鲁望,号甫里先生,出身苏州官僚世家。本诗大致写于作者归隐甫里期间。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点明了时令气候,写小雪时节,江南的寒色如约而至,一点都没有偏差。
B.回忆虽好却适逢别离,麦陇虽整但独缺雉眠,从中隐隐透露出世事不尽如人意的感伤。
C.尾联邻翁察觉到诗人对小麦收成的忧虑,劝解他不要担心天气,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D.全诗即事生情,情寓事中,通过看似平淡的叙述,委婉曲折地表达出了诗人的心声。
14.作者本是诗人,却因行药来到村前。试比较本诗颈联和杜甫《旅夜书怀》颈联情感表达的异同。
【答案】
C“营造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样的意境”错,“山棚日才下,野灶烟初起”描写夕阳落山,山中升起屡屡炊烟,营造的是恬淡温馨的场景;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二者意境不同。
2.①同:对田园的诗意生活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②异:《归园田居(其一)》表现了对官场的厌恶;《樵家》表现了对开明政治的感慨与向往。
3.D“写出了春日采茶人深山采茶的愉悦”理解有误,尾联以声衬静,重在突出采茶人深山采茶内心的孤寂。
4.①对茶人识茶懂茶的赞赏,能辨别茶叶的好坏,采摘灵茶。
②对茶人勤劳坚忍品性的肯定,为了采摘优质的茶叶,勤劳的茶人雨后到高山上采摘茶叶。
③对茶人深切的同情,为了采摘贡茶,茶人在短暂的时间里要辛苦采茶,诗人对茶人的艰苦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B“空濛静谧的意境”错,颔联描写了吴王阖闾曾经射猎的废苑,结合雨声,营造了凄凉冷寂的氛围。
①真挚的友情②强烈的思归之情③对家乡风物由衷的喜爱与怀念
C“虚写残灯无焰”错误。“残灯无焰”是眼前之景,是实写,不是虚写。
8.本句是诗人怀疑自己身着蓑衣、孤舟独泊、风吹折苇的主要原因。二、三、四句对雨中披蓑孤坐情景的虚写,皆由首句引起。后面四句实写,好梦被雨声惊破,满腹愁情无可奈何,不得已重挑残灯,向灯而坐,重回到深夜孤灯愁情满怀的无奈之中,这又是“屋小茅干雨声大”所种下的“果”。因而说首句通贯全篇,恰如其分。
9.B“白莲遭欺是因为它端庄羞涩长在仙境瑶池中”理解有误。“端合”,真应该。“此花端合在瑶池”,白莲花真应该生长在瑶池里,说明现实中它没有生长在瑶池里。
10.①洁身自好,却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被别的鲜艳的花欺负。②生不逢时,本应在瑶台,却堕落凡间,最后只能默默凋谢。③“何人觉”,说明无人赏识,只能孤芳自赏。
11.B“一定饱含了难以释怀的悲伤之情”理解有误,结合“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可知作者是说去年花落时不知道现在会如此悲伤,可见去年并未饱含悲伤。
12.诗歌四联体现出典型的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首联以“去年花落”题写送春诗入题,引起下文,有“起”的色彩;颔联承接上联,加以内容的铺展,用“今日悲”引出下联,有“承”的意思;颈联写作者自己“道孤”“识寡”“身病”“名迟”通过内容上的逆转,为尾联张目,发挥结构上“转”的作用:尾联又以一年春又来、春风又起来照应首联的题写送春诗,首尾圆合,收束全诗,属于“合”。
13.C诗人并没有对小麦收成的担忧,而是通过颔联表达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和颈联中渴望构筑一个可以寄托精神的家园的想法。
14.相同点:都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杜诗反话正说,写自己声名因文章而著,可这违背了自己(施展政治抱负)的初衷;又写自己休官是因为年老体衰,但现实却并非如此(是受人排挤)。表达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陆诗写自己因为偶然间行医问药才来到村前,作为出身官僚世家的诗人来说,仕进才是诗人的追求,而现在却只能行医问药,含蓄地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
不同点:同样表达对现状的不满,杜诗还蕴含有不平之气,并且语气更为强烈。如“岂”和“应”一反问,一肯定,虽未言明原因,但对诗人而言闻名不应该因为文章而应该因为仕进,休官也不是仅因年老体衰而是因为受人排挤的答案已呼之欲出。而陆诗语气更为平和,用“行药”的行为和自身身份的反差来引人深思,另外,打算在水岸边筑庐而居的想法也透露出诗人远离尘世、归隐田园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