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同步辅导与检测:1.2.2充要条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同步辅导与检测:1.2.2充要条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3-04 21:0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常用逻辑用语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2.2 充要条件 1.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基础梳理1.命题“若p则q”为真时,就记作p?q,称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因此判断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就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2.若A?B且B?A,则称A是B的充要条件.也说A等价于B,即A?B.
例:x>y是x-y>0的充要条件.自测自评1.若向量a=(x,3)(x∈R),则“x=4”是“|a|=5”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 1<x<2 3.条件p:|x|>1,条件q:x<-2,则綈p是綈q的(  )
A.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是充分条件又不是必要条件A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在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a>b,q:a2>b2;
(2)p:两直线平行,q:内错角相等;
(3)p:直线l与平面α所成角大小为90°,q:l⊥α;
(4)函数f(x)=logax(a>1),p:f(x1)>f(x2),q:x1>x2>0.
解析:在(1)中,p q,q p,所以(1)中的p不是q的充要条件.
在(2)(3)(4)中,p?q,所以(2)(3)(4)中的p是q的充要条件.跟踪训练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p:△ABC中,b2>a2+c2,q:△ABC为钝角三角形;
(2)p:△ABC有两个角相等,q:△ABC是正三角形;
(3)若a,b∈R,p:a2+b2=0,q:a=b=0.解析:(1)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p是q的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证明 试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证明:必要性:由于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所以Δ=b2-4ac>0,x1x2= <0.
所以ac<0.
充分性:由ac<0可推得Δ=b2-4ac>0及x1x2= <0.
所以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两根异号,即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跟踪训练2.求证: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2的充要条件是4a+2b+c=0.证明:先证必要性:
∵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2,
∴x=2满足方程ax2+bx+c=0,
∴a·22+b·2+c=0,即4a+2b+c=0,∴必要性成立.
再证充分性:∵4a+2b+c=0,
∴c=-4a-2b,代入方程ax2+bx+c=0中,可得ax2+bx-4a-2b=0,即(x-2)(ax+2a+b)=0.
故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2,∴充分性成立.
因此,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2的充要条件是4a+2b+c=0.一、选择填空题
1.a=1是两直线x+ay=2a+2与ax+y=a+1平行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 2.“m=- ”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两直线垂直用(m-2)(m+2)+(m-2)·3m=0求解.
答案:A1.判断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
(1)定义法:首先分清条件和结论,由条件可推出结论,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由结论可推出条件,则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2)从集合角度解释,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B?A,则A是B的必要条件或B是A的充分条件;若A=B,则A、B互为充要条件;
(3)等价法:即利用等价关系“A?B?綈B?綈A”判断,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2.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对于符号“?”要熟悉它的各种同义词语“等价于”,“当且仅当”,“必须并且只需”,……,“反之也真”等.
3.数学概念的定义具有相称性,即数学概念的定义都可以看成是充要条件,既是概念的判断依据,又是概念所具有的性质.
4.证明命题条件的充要性时,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充分性),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必要性).祝您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