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活动 践行绿色发展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了解绿色发展的途径,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1.结合实例,理解绿色发展的内涵。说明节约资源与绿色发展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2.通过案例探究和社会调查,探讨绿色生产的基本内容、现实意义和主要途径。(地理实践力)3.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绿色消费状况,宣传绿色消费理念,感悟绿色消费的含义、价值和要求。(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4.通过创建绿色校园活动,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形成绿色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自觉。(人地协调观) 1.什么是绿色发展?2.为什么要节约资源?3.如何发展绿色生产?4.什么是绿色消费?5.创建绿色学校的内涵是什么?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1.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2.绿色发展的宗旨
绿色发展旨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3.绿色发展的意义
(1)绿色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2)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4.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是绿色发展的客观要求。
[特别提醒] 绿色发展是以创新为驱动力,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循环、生态、低碳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被称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革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地协调观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新的高度。
“绿色”的含义:代表环境、代表生命。人们在某一名词前冠以“绿色”,以表明某一社会活动或行为、产品、技术等有益于环境或对环境无害,是无污染、无公害的代名词。
[微思考] 节约资源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②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③减少资源进口,确保国家经济安全;④减轻资源压力,促进人地和谐发展。
二、发展绿色生产
1.绿色生产
(1)绿色生产的目标、手段和意义
目标 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建立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手段 管理和技术
意义 可以促使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流程清洁、污染物排放减少、产品绿色安全,是实现低碳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
(2)技术创新对绿色生产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一方面,要运用绿色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名师点拨] (1)绿色生产是践行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
(2)发展绿色生产,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增长方式,使整个产业链和产品实现“绿色化”。
2.低碳循环经济
组成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核心 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以及减少碳排放
原则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手段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
目的 实现对资源及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尽可能地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特别提醒]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中国实现循环经济的两种方式,一是生态农业,二是清洁生产。
把绿色生产给企业带来的变化连接起来
①资源利用 a.绿色安全
②生产流程 b.减少
③污染物排放 c.高效
④产品 d.清洁
提示:①—c ②—d ③—b ④—a
三、倡导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的概念
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2.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不造成环境污染。
3.绿色消费的价值
绿色消费可创造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产业价值,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4.绿色消费的原动力:简约低碳的生活方式。
[特别提醒]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要选购绿色产品,并在消费时注意不要造成污染、浪费等,“绿色”不是指绿颜色。“绿色消费”不仅包括消费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
[微思考] 实现简约低碳生活的途径是什么?
提示:要积极倡导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使消费更绿色、更健康、更智能、更安全。
四、创建绿色学校
1.基本内涵
绿色学校创建是指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课程内容,进行绿色校园建设,实施绿色管理,创设绿色文化氛围,开展绿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品牌建设行动。
2.主要意义
(1)通过创建绿色学校,使绿色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自觉,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教育互动机制。
3.学生是创建绿色学校的主体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积极加入环保社团组织,参与绿色学校创建、绿色宣传和绿色实践活动。
[特别提醒] 作为中学生,为实现生态和环境的良性发展,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节约资源,适度消费,乘坐公交出行,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等。
[微思考] 绿色学校创建的途径有哪些?
提示:绿色课程、绿色活动、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绿色文化。
绿色生产
“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题1 (综合思维)什么是循环经济?
提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循环经济有哪些模式?
提示:工业是清洁生产;农业是生态农业。
1.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几种新型农业类型
新型农业 特征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现代农业;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曾出现大量消耗能源而获得高产的“石油农业”,但它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生态农业是继“石油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国许多地方建立了生态农业园,如北京附近留民营村
有机农业 指不施用化肥、农药,而是利用“自然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以生长出“更洁净食品”的农业
处方农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农产品的卫生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一种适应环保要求的“处方”农业应运而生;处方农业是指农场主在购买农药、化肥之前,必须请农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根据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的程度,结合用地规模,开出施用化肥、农药处方;农场主根据处方购买一定数量化肥、农药;处方农业杜绝化肥、农药的滥用
白色农业 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全面综合组建的工程农业;由于它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人人都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劳动,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白色工程农业”
彩色农业 指花卉业;近年来,世界花卉生产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影响花卉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运输、科技、劳动力、气候等诸多因素,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为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
蓝色农业 蓝色农业是指在水体中开展的海洋水产农牧化农业,具体说,在近岸浅海域、潮间带开展的鱼、虾、贝、藻等养殖业;未来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有丰富的资源,是人类食品的主要来源
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是在同一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域等空间,分层、分级最大限度利用光热水土,把种植、养殖相结合;如庭院的立体种养,南方山区立体农业(从山顶到山麓: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粮食种植—水产养殖)
1.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2)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 )
A.罐头厂 B.啤酒厂
C.纺织厂 D.养殖场
(1)B (2)D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处理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危害,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第(2)题,流程图中副产品有动物饲料,所以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养殖场,D项正确。]
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时尚。“绿色产品”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下图为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
问题1 (人地协调观)绿色消费主要有哪三层含义?
提示:①消费者在消费前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②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和废品的回收利用,不造成环境污染;③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重视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问题2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是“绿色产品”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哪两个环节?
提示:原材料采集和处理,产品的加工制作。
问题3 (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举例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提示:节约用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出行多乘公交车,少用空调,使用节能灯;选购环保产品;多用可再生资源,少用一次性制品;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不吃野生动物等。
1.家庭“绿色消费”的主要内容
家庭“绿色消费”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典范。在生活中自觉节约各种资源,尽量购买绿色产品,并且要合理处置各种生活废弃物与生活污水,尽量减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衣”方面的绿色消费模式 ①适度消费;②节水洗涤;③无磷洗涤
“食”方面的绿色消费模式 ①尽量选购、食用绿色食品;②不吸烟,减少饮酒,杜绝酗酒;③不用一次性筷子;④购买食品时尽量用布袋与纸袋,少用塑料袋
“住”方面的绿色消费模式 ①住房装修时,选用对健康无害、无毒的涂料、油漆、裱墙材料和各种装饰品;②选用有环境标志的家用制冷器具以及无汞、镉、铅的充电电池;③选用节能灯具、节水卫生用具等;④各种产品的使用与最后处置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要科学合理使用产品,并使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行”方面的绿色消费模式 从健康和环保的角度考虑,步行、骑自行车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绿色出行方式,外出时还要尽量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如果驾驶汽车出行,也应使用无铅汽油
2.创建“绿色学校”的效益
(1)对于学校师生: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
(2)对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3)对于环境: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使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4)对于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5)对于教学:学校可以获得实现“绿色学校”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
(6)社会影响:学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有机会获得极高的荣誉奖励,并能向当地、全国和国际宣传和交流自己的经验。
(7)经济效益:能够有效地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等措施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
“绿色行为”的主要内容
绿色技术 能够促进人类长远生存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科学技术
绿色产品 与传统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改善环境和社会生活品质的功能
绿色消费 也称可持续消费,以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绿色社区 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
2.2010年、2012年夏季,中华环保联合会联合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开展了“26 ℃空调测温活动”,同时向广大公众深入宣传节能环保理念,使其知晓国家的空调设置标准,倡导广大公众合理控制空调温度,使之成为每一位公民的自觉行动。据此完成(1)~(2)题。
(1)发起“26 ℃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2)“26 ℃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1)C (2)A [第(1)题,空调所需能源为电能,而电能相当一部分是由燃煤发电而转化的。倡导“26 ℃空调”节能行动可有效地节约电能,从而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减少酸雨危害,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第(2)题,“26 ℃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倡导绿色消费。]
地理实践力:绿色壁垒
1.“绿色壁垒”的起因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正是由于生态问题,“绿色壁垒”也应运而生。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绿色壁垒”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于是,“绿色壁垒”应运而生了。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时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2.“绿色壁垒”的形式
“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烦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
3.我国的绿色产品开发
绿色食品是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它运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污染生态环境和对人体有害的合成化工品,而更多地使用生物和自然的物质。
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的绿色产品还有无氟、低氟制冷剂的家用制冷器具,无氟气溶胶制品,无铅车用汽油,水溶性涂料,厕用卫生纸,真丝绸类和无汞、锡、铅充电池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绿色壁垒”将成为我国产品打进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障碍,已经有许多企业在努力实行清洁生产,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申领“绿色护照”,应对“绿色壁垒”。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趋复杂。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能是( )
A.环境污染在国际蔓延
B.重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密集型产品
D.引起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2)加入WTO后,短期内国际环保标准可能不利于我国( )
A.出口更多的产品
B.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
C.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D.提高环保意识
(1)D (2)A [第(1)题,世贸组织中许多国家利用该组织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与该国有关的国际贸易施加影响,这一点被称为“绿色壁垒”,也正是因为“绿色壁垒”的存在,会引起许多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第(2)题,我国许多产品在环保方面水平较低,达不到一些欧美国家标准或者是国际标准,这些国家又存在“绿色壁垒”,因此在短期内这一点将不利于我国出口更多的产品。]
本题具体考查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产业及国际贸易受到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地理实践力。世贸组织中许多国家利用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与该国有关的国际贸易施加影响,会引起许多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我国许多产品在环保方面水平较低,达不到一些欧美国家标准或者是国际标准,因此在短期内这一点将不利于我国出口更多的产品。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2.节约资源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和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是绿色发展的客观要求。3.发展绿色生产,建立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增长方式,使整个产业链和产品实现“绿色化”。4.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5.绿色学校创建是指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课程内容,进行绿色校园建设,实施绿色管理,创设绿色文化氛围,开展绿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品牌建设行动。
题组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行为与建设生态文明相违背的是( )
A.购物时使用廉价的塑料袋
B.就餐中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定位置
D.上下班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符合(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人定胜天的观点
C.绿色发展的观点 D.生态优先论的观点
1.A 2.C [第1题,塑料袋易造成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第2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相关观点符合绿色发展的观点。]
题组2 发展绿色生产
下图是我国某地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图。读图,回答3~4题。
3.M生产系统是 ( )
A.畜牧业 B.养殖业
C.林业 D.花卉业
4.该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 )
①将废弃物转化成为有机肥料 ②利用优良菌种,降低了土壤肥力 ③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食品、食品原料或其他产品 ④废水达到标准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B 4.B [第3题,由图可知,微生物饲料输入M生产系统,M生产系统输出固体有机菌肥,可推断M生产系统是养殖业。第4题,由图可知,小麦加工系统产生的副产品、废水,经过微生物工程系统转化为菌剂、微生物饲料、秸秆腐熟剂等,即该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可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从而提高土壤肥力;该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增加了有机肥的使用,减少了无机肥的使用,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食品、食品原料或其他产品;该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无废水排放,将废水进行了资源化处理。]
题组3 倡导绿色消费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介绍说,“绿色”绝不是天然的概念。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认为,“绿色消费”绝不是“消费绿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这里“绿色”的正确含义有( )
①天然的 ②无污染的 ③无公害的 ④绿颜色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这里“绿色”需要________技术作为保证( )
①能源 ②原材料 ③资源回收 ④基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C 6.D [第5题,材料中已经指出,“绿色的”不是“天然的”“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第6题,基因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尚不确定。]
题组4 创建绿色学校
7.创建“绿色学校”的效益包括( )
①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②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③投资大,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④教师、学生的参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创建“绿色学校”的效益主要是指在投资合理的情况下合理发展学校规模,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校对环境的良好影响及有关单位的协调合作。]
中国绿色发展
一、中国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2006~2020年):为减缓CO2排放、适应气候变化阶段。到202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到达顶峰。力争到2020年控制在80亿吨左右(即便如此,中国也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这就要求在“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大大减少排放速度;在“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排放量趋于稳定且达到高峰。
第二步(2020~2030年):进入CO2减排阶段。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力争达到2005年水平。199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22亿吨,2005年增加至52亿吨(IEA,2007)。到那时,中国农业占GDP比重只有5%左右,工业比重只有30%左右,服务业比重接近60%左右;城市人口比重在65%左右;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25%,煤炭消费比例降至45%~50%,清洁利用率很高;森林覆盖率24%;HDI达到0.93;本国居民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二名;中国GDP居世界第一位,GDP(PPP)居世界第一位。
第三步(2030~2050年):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大幅度下降,与世界同步,达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到那时,中国农业比重只有2%~3%,工业比重下降至不足20%,服务业比重接近80%;城市人口比重在78%以上;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55%,煤炭消费比例降至25%~30%,全部清洁利用;森林覆盖率26%;HDI达到0.98;本国居民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名;基本实现绿色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真正对人类作出绿色贡献。
二、中国未来十年将经历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快速增长阶段
报告以“十二五”~2020年为低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报告指出,该阶段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阶段,主要特征是能源需求总量快速增长,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快但规模小。
报告指出,该时期的发展目标,一是稳步推进城市化,人口保持合理规模。二是不断优化调整经济结构,近中期以产业、行业结构调整为主。三是切实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高耗能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四是要推动构建节能型的能源生产体系,主要高耗能产业和主要能源设备的能效水平总体上在202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是建立节能型的交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城市公交、轨道交通体系;强化建筑物部门的节能减排,控制建筑物面积的过快增长。六是能源供应结构有所优化,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发展初具成效,煤炭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成为研发重点。
三、中国的化石燃料需求或可在2035年左右达到高峰
报告以2020~2035年为低碳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认为该阶段是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发展趋于稳定,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口增长趋于峰值的阶段,总体特征是能源需求增速趋缓,工业用能比重持续下降,能源结构多元化粗具规模,高度依赖煤炭的能源供求格局显著改变,理想情况下,中国的化石燃料需求可在此阶段末期达到高峰,如果CCS技术得到大规模商业运用,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
报告指出,该时期的发展目标,一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届时工业部门技术装备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交通部门和商用/民用部门先进用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二是在2030年左右力争使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高加工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比目前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在203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国的高效节能交通运输网络。四是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和模式得到社会认同。五是能源储备体系基本形成,能源供应安全大有保障。六是能源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大大加强。
四、20世纪中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或可下降至目前水平
报告以2036~2050年为中国低碳发展的远期阶段。报告指出,在此阶段,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可持续发展能力日渐增强。核能、可再生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效果更加突出,CCS技术在发电行业和高耗能工业逐渐普及,最理想情况下,随着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大规模应用,本世纪中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下降至目前水平。
报告指出,要实现预期的发展前景,一是建成中国的低碳能源发展体系,总量上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煤炭比重控制在30%以内,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导能源之一。二是重点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力争突破核聚变能技术,对目前尚存在争议的重大能源技术,如氢能经济等,能够及时跟踪,一旦有突破,可以及时应对。三是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达到亿千瓦的规模级。四是有利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基本得到实施,生态、环境等外部化成本得以内部化。五是形成了系统的能源国际合作框架。六是形成完善的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和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体系。
五、产业着力点
1.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消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生产效率,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安全、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规模。依法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采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节能产业
据测算,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一要加大节能关键和共性技术、装备与部件研发和攻关力度,重点攻克低品位余热发电、高效节能电机、高性能隔热材料、中低浓度瓦斯利用等量大面广的节能技术和装备;二要采取财政、税收等措施,促进成熟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三要创新机制,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
3.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我国累计堆存工业固体废弃物近70亿吨,大量的废旧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利用,随着蓄积量的不断增加,产业发展空间很大。一要组织开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二要大力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三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尽快建设完善以城市社区和乡村分类回收站和专业回收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分类加工为目的的“三位一体”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四要推动再生资源国际大循环,增强国际再生资源的获取能力。
4.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具有低碳清洁的特点,几乎供应着世界电力的1/5。其中风能发电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太阳能增速超过40%,有关机构预计,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结构的比重将达到32.2%。我国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每年可再生能源资源可获得量达73亿吨标准煤,而2008年的开发量不足5 000万吨标准煤,提升空间巨大。2008年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太阳能集热面积居世界首位;2009年风电装机容量突破2 000万千瓦,已居世界第二位,在建规模达到1 000万千瓦;在建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已达19台;中国国内第一个兆瓦级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已经开展;生物质能利用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5.环保产业
研究表明,环保投资对GDP的投资乘数约为1.4,预计“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约为3.1万亿元,增加GDP约为4.34万亿元。一要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水污染防治,推动严重缺水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二要加强大气环境保护,深入推进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耗能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整治,加快实施燃煤电厂和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示范工程,实施城市空气清洁行动计划;三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垃圾焚烧发电场建设,大力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和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此外,绿色经济还包括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六、政策措施
1.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激励机制
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落实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实行差别电价、脱硫电价、煤层气发电电价附加、余热余压发电上网等政策,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管理和费用分摊机制。落实健全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提高重金属污染物排污费缴纳标准。推进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税收、金融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规划指导,落实工作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突出自主创新,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瓶颈,保护知识产权。在提高能效、煤炭清洁利用、污染综合治理、新能源、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加大先进成果和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3.加大资金投入,实施重点工程
加大各级财政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十大节能工程”、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大规模环保治理工程建设,支持水电、核能、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快速发展,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技术改造,积极构建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体系,形成对绿色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
4.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市场环境
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探索多种实现模式。鼓励BOT等多种建设营运模式。开展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规范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完善准入标准,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5.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
加强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理念,积极推行能效、环境标识制度,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力。发展绿色经济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要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于《中国绿色现代化和减排路线图(2006~2050)》,
有删改)
教材P46问题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因:节约资源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减轻资源压力;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进口;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和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我们应该积极推行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例如,提倡教材循环使用、电脑长时间不用时要关机、节约用水、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教材P48活动
1.回收1吨废纸,废物回收利用产生的效益:(1)可造800千克纸,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少砍17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可以减轻资源的压力,促进人地和谐发展;减少进口资源,确保国家经济安全。(3)减少35%的水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节约资源的措施有废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如提高石油、煤炭能源的利用率,就可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了开采过程中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节约煤炭、石油资源,可以减轻资源的压力,也就促进了绿色的发展。
教材P49活动
带来的变化:(1)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和再利用。(2)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废纸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造纸过程中的废弃物再利用,既减轻了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
教材P50活动
1.清洁生产产业的基本内容:(1)清洁生产设计,面向源头削减或避免污染物产生的生态设计活动;(2)清洁原料,实现源头削减污染而实施的原料生产、原料替代、原料减量等活动;(3)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或避免污染物产生、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的技术活动;(4)清洁生产装备和产品,旨在降低或避免污染物产生的装备和产品生产活动,以及改善管理活动和精细管理活动;(5)清洁生产服务,贯穿产业始终的相关咨询、管理等服务活动。
2.区别:清洁能源产业侧重能源供应源头;清洁生产产业侧重污染产生源头;节能环保产业侧重污染治理过程和侧重能源生产过程。联系:清洁能源产业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清洁的能源,清洁生产产业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技术、服务。
教材P52活动
1.对废弃物蔗糖渣、糖渣的循环利用和废物再利用,形成了两条循环产业链(见P51知识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2.可结合当地企业分析:要从节能、废弃物的完全综合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提出建议。
教材P53活动
略。
教材P54活动
1.略。
2.略。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单元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极不均衡
②非可再生
③质量
④国内
⑤多
⑥下降
⑦数量
⑧绿色
[学思心得]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自然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
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
2.应对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1)“开源”的具体举措:
①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
③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2)“节流”的具体举措:
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1.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据此回答(1)~(3)题。
(1)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 )
A.中国 B.美国
C.埃及 D.沙特阿拉伯
(2)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 ( )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3)对非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开源”的最好办法是( )
A.限制利用
B.实现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能源
C.禁止开采
D.加快勘探开发,扩大开采量
(1)D (2)D (3)B [第(1)题,海水淡化成本高,因此只有在非常缺水而又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的国家或地区才能开展。第(2)题,“节流”是节约,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第(3)题,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在人类历史时期不能再生,因此要做到充分利用,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可以替代的能源。]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的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
1.资源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2.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3.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4.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2.读中国与世界十个人口过亿国家的资源平均状况对比图和世界十个人口过亿国家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表,回答(1)~(3)题。
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 国家
高安全度国家 美国、A、巴西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 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次低安全度国家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中国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 B
(1)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其优势在于我国( )
A.林木蓄积量大 B.煤炭储量丰富
C.水能蕴藏量丰富 D.耕地面积大
(2)表中A、B代表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
A.澳大利亚、法国 B.朝鲜、德国
C.俄罗斯、日本 D.意大利、伊拉克
(3)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旱灾害频繁
B.矿产资源短缺
C.人口众多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1)B (2)C (3)C [第(1)题,图中显示我国某种能源资源优于十国均值,结合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且煤炭资源丰富的国情,可判断出答案。第(2)题,表中与A同类的是美国和巴西,再结合表中十国都是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可知A是俄罗斯;日本人口超过1亿,且资源匮乏,是完全低安全度的国家。第(3)题,注意题中安全等级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资源和人口,资源包括耕地、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森林等。印度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以致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归类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属性和分类,理解自然资源可再生的相对性。(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3.了解资源安全的概念和意义,分析维护资源安全采取的措施。(综合思维)4.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人地协调观) 1.什么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主要分为哪些类型?3.什么是自然资源的数量?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4.什么是自然资源的质量?5.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6.什么是资源安全?如何维护国家的资源安全?
一、认识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概况
(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种类:自然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作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能量和空间。例如,水既是生命的组成要素,又是重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还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生活空间。
(4)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提醒] 判定自然资源,要充分把握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即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和经济属性(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的物质、能量)。
[图表点拨] 教材第3页表1-1-1,该表展示出:
人类社会从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后工业时代,生产工具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不断增加。
2.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划分依据: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更新或再生。
(2)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可再生资源就能够不断更新、循环利用。
(3)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可能再生。
[易错提醒]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没有严格的界线。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再生、循环使用,但由于其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的周期,若利用不合理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退化甚至丧失生产能力。
3.战略性矿产资源
某些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被称为战略性矿产资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电力资源属于自然资源。 ( )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日益广泛。
( )
3.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4.可再生资源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 )
提示:1.× 电力资源属于人类加工后的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
2.√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利用范围不断扩大。
3.× 不一定。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只有利用合理、保护得当,才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如果它们的资源环境遭到破坏,或者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4.× 不可以。虽然可再生资源能够再生,但其再生需要一定的周期,当人类利用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时,就会破坏其再生性。所以,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促进其更新、循环。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以矿产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数量的含义
指自然资源的蓄积量或可利用量,决定了自然资源的可开发和可利用规模。
(2)自然资源数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不仅体现在资源总量上,还体现在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方面。
②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资源的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2.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以土地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质量的含义
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和社会环境需要的优劣程度,或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少和价值高低的表征。
(2)自然资源质量的评价
衡量自然资源质量的高低,既需要综合指标评价,又需要有所侧重。
(3)土地资源质量的含义
①土地资源的质量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地表形态、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土地平整状况、土地区位条件等方面。
②在农、林、牧业生产中,土地质量主要是指土地生产能力的高低。
③在工业、交通、城镇等非农业建设中,土地质量主要是指土地区位条件的优劣。
(4)土地资源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土地资源的质量决定了人们开发利用土地时的难度和成本。
②土地资源的质量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和生产方式。
(4)发展变化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地质量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作用逐渐弱化,而人类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却不断增强。
①人类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土地质量向良性发展。
②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名师点拨] 土地质量与人类活动
我国江南丘陵为红壤分布区,红壤质地黏重、肥力低、酸性强,当地居民通过施用熟石灰、补充有机肥等方式改善了土壤质量,并因地制宜发展了立体农业。
我国东北农耕区,由于大量使用化肥,长期重用轻养,造成土地自然肥力下降,土地质量退化。
3.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以水资源为例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造成我国不同地区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南方地区利用充沛的水源发展了水田农业,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旱作农业,西北地区主要发展了畜牧业、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对我国人口、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也产生重要影响。
(2)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
人们通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特别提醒]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是由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造成的,治理的有效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实施跨流域调水等。
把下列资源型城市与其相对应的矿产连接起来。
①伯明翰、曼彻斯特 a.金矿
②约翰内斯堡 b.铁矿
③大庆、东营 c.煤炭
④攀枝花、包头 d.石油
提示:①—c ②—a ③—d ④—b
三、维护资源安全
1.概念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同时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状态。
2.核心
保证各种重要资源充足、稳定、可持续供应。
3.意义
资源作为战略保障,是国家维护政治、军事安全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由于资源是环境的一部分,因此资源安全又与生态安全息息相关。
4.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措施
(1)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维持必要的资源自给能力。
(2)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4)重视资源节约,避免资源浪费。
(5)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减少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微思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提示: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认识自然资源
目前,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煤的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其次是石油、天然气。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能源大国之一。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炭、石油、电力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仍是目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除此之外,我国还要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地热等能源。
问题1 (综合思维)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都是自然资源吗?若是自然资源,从自然属性和自我再生性质看,分别属于哪种自然资源?
提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自然资源,从自然属性看都属于矿产资源;从自我再生性质看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电力在现阶段都是经技术转化来的,不是自然资源。
问题2 (综合思维)从自然属性看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分别属于哪种自然资源,可再生吗?
提示:从自然属性看,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属于气候资源;从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看属于可再生资源。
1.自然资源的类型
(1)按自然属性划分
(2)按自我再生性质划分
2.自然资源的特征
特征 表现
数量的有限性 相对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的数量相对稀缺
分布的不平衡性 自然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
资源间的联系性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核心要素,每个区域自然资源要素之间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利用的发展性 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
3.自然资源的作用
(1)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能量和空间。
(2)某些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
1.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有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此外我国正在实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属于气候资源
(2)根据材料,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 )
A.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 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 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
(3)我们在开发利用天然气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
A.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数量太少
B.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
C.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成熟
D.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1)C (2)A (3)D [第(1)题,天然气属于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能,它的形成需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够形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非可再生资源。第(2)题,据材料可知,天然气的分布集中在某些地区,说明了天然气的分布不均衡,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第(3)题,由于天然气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天然气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是世界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图示意我国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问题1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描述我国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提示:空间分布不均;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南方内陆地区风能资源贫乏。
问题2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我国已把风能作为新能源的开发重点,并确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河北、上海、福建、广东作为风能的重点开发区域。分析这些省区成为重点开发区域的原因。
提示:风能资源丰富;当地缺乏常规能源;人口稠密,工业生产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发达,经济水平高,利于开发风能资源;利于保护环境等。
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
(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2)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自然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
(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1)D (2)B [第(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为木材和水力,木材属生物能源,A项错;后三个阶段主要消耗的是矿物能源,B项错;人类在不同的阶段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同,C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D项对。第(2)题,原始社会对环境影响小,A项错;工业社会对环境影响大,生态问题比较严重,C项错;美国的能源消费属于过度消费,环境问题比较严重,D项错;农业社会由于人口增多,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B项对。]
维护资源安全
俄罗斯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其天然气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国际天然气市场最重要的出口国,素有“天然气王国”之美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成为俄欧之间能源合作的物质基础,加之地理位置邻近,使双方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欧洲西部的一些国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比例过高,对俄罗斯的依赖太大,不利于能源安全,国家应加强对国内能源的开发,如煤和核能,还应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地热等能源。
问题1 (区域认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天然气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分布不均衡,有的地区储量丰富,有的地区非常贫乏。
问题2 (地理实践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欧在天然气进口方面有什么特点?西欧各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本国能源安全?
提示:特点: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性较强。措施: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能源进口多元化;加强能源战略储备;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等。
1.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
资源禀赋 可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减少乃至枯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最大更新能力;资源波动幅度超过安全范围
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 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能力不足;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技术风险和区域冲突;资源贸易的市场、经济和运输风险
资源消费需求 人口增长造成的短缺;消费水平提高造成的短缺;消费质量标准提高造成的短缺
2.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措施
一要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二要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三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四要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五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
3.据统计,2020年1~7月,中国稀土出口2.28万吨,同比下降20.2%。我国减少稀土出口主要体现了我国在保障资源领域的国家安全中采取的措施是( )
A.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B.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C.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
D.保护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安全
A [我国稀土资源的大量出口意味着稀土资源的大量开发,所以我国减少稀土出口主要体现了我国在保障资源领域的国家安全中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区域认知:我国西部地区的“母亲水窖”工程
干旱缺水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西部是地球上主要干旱带之一。由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流动,妇女成为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她们不得不每日往返几里、几十里山路找回生命水。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制定之时,为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国妇联提出“举全国妇女之力,建西部美好家园”的号召,帮助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妇女和群众解决饮水困难,2000年全国妇联、北京市政府、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具体承办了“情系西部·共享母爱”世纪爱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募捐善款1.16亿元,用于设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专项基金,已于2001年开始实施,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截至2015年底,该项目改善3 543所农村中小学饮水卫生状况,解决了中西部地区290万贫困群众的饮用水困难。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
A.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B.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C.由东向西逐渐减轻
D.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
(2)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貌
C.植被 D.土壤
(1)D (2)B [第(1)题,读图可知西北地区、贵州、重庆、山西和吉林农村水贫困程度高,东南地区农村水贫困程度低。总体来看,西北重于东南。第(2)题,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蓄水能力差。]
本题组通过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考查了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的分布,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能力。总体上我国水贫困程度西北重于东南。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等。3.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指自然资源的蓄积量或可利用量,决定了自然资源的可开发和可利用规模。自然资源的数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资源总量上,还体现在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方面。4.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和社会环境需要的优劣程度,或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少和价值高低的表征。5.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对人类活动也有重要影响。6.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同时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状态。7.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措施一要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二要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三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四要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五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
题组1 认识自然资源
1.如下图所示,指出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 )
D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但经过加工转换的二次能源则不属于自然资源。从矿产资源的概念可以看出它是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天然能源中也有部分是属于矿产资源的范畴。因此,综合以上分析,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同时二者与能源又存在着交叉关系。]
2.2020年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水深1 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C [天然气的水合物是指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矿产资源。选项C正确。]
题组2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读我国年降水量图,回答3~4题。
3.(生活中的地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夏秋多 B.东北多,西南少
C.冬春少 D.东南多,西北少
4.解决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 )
①限制用水 ②防治水污染 ③跨流域调水 ④西北海水淡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D 4.C [第3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D对,B错。夏秋多、冬春少是季节分配特点,A、C错。第4题,解决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不能采取限制用水的方法,①错;有效措施是防治水污染,②对;实行跨流域调水,③对;西北地区不临海,无法进行海水淡化,④错。C对,A、B、D错。]
题组3 维护资源安全
5.(生活中的地理)2017年5月19日,我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可燃冰(天然气的水合物)试开采获得成功。下列关于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能源的紧张状况
B.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
C.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D.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
D [可燃冰是一种能源,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但不能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
6.下列关于资源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
B.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息息相关
C.维护国家资源安全要立足国内,维护必要的资源自给能力
D.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主要是指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
D [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只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措施之一。]
实施资源安全战略 确保我国国家安全
1.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安全关系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各个关键领域、各个战略层面。资源安全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目标和要求。
社会各界对资源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资源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贡献是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由此自然资源往往被称为自然资源基础,即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二是资源供给的有限性,自然资源往往在数量、质量等方面有其极限或限制,不可能随心所欲、永无止境地索取。三是自然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往往呈现削弱之势,石油、水、耕地等资源危机层出不穷。四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不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大气、土壤污染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五是自然资源,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国际争夺愈演愈烈,并成为主导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的主要因素。资源外交、资源军事等应运而生。六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社会、政治、民族等问题日益显现,“资源诅咒”或“资源陷阱”在部分国家、地区,特别是资源富集区或资源输出地时常发生。
2.资源安全具有丰富多样的含义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的状态或能力。
资源安全有五种基本含义。一是数量含义,即量要充裕,既有总量的充裕,也有人均量的充裕,但后者较之前者更具意义。二是质量含义,即质量要有保证,于是产生了最低质量的概念,例如最低生活用水质量。三是结构含义,即资源供给的多样性,供给渠道的多样性是供给稳定性的基础。四是均衡含义,包括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两方面。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亦即资源的非遍布同质性,增加了资源供给的时间和成本,是导致资源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人群阶层的存在,特别是收入阶层的存在,导致获取资源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五是经济含义,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上以较小经济代价(如较低价格)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
资源安全具有四个典型特征。一是目的性或针对性。资源安全问题研究和管理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目的是要发现不安全因素、不安全领域、不安全方面和不安全地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和干预。二是动态性或可变性。资源安全问题与资源稀缺问题一样,是一个动态问题,任何国家或地区在资源安全领域都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三是层次性或尺度性。资源安全大小之分,于是产生了国家资源安全和区域或地区资源安全,群体资源安全和个体资源安全等衍生概念。四是互动性或相关性。不同类资源安全间,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环境安全、食物安全及经济安全间有互动性或相关性,表现为高度的正相关性,亦即其他安全状态的改进有助于资源安全状况改进。
3.我国资源安全的环境和形势错综复杂
国内环境形势喜忧参半。一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或较高速增长,给并不厚实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日益沉重的压力。二是人口增长及人均消费水平持续提高,进一步加大我国资源安全面临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不可逆转的、刚性的。三是资源供给压力持续增长,我国淡水、石油、天然气、耕地等战略性资源,虽然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供给压力持续加大,是我国资源安全保障的主要问题,且近中期内难以改变。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断增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的力度持续加大,在相当程度上减缓或减轻了对资源基础的压力。五是国家对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研判,我国对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国际环境形势错综复杂。一是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但国际自由贸易主流意识下各种贸易壁垒依然存在,并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还十分严重,这对于我国资源贸易格局、走向及对策等有着重要影响。二是各类生态环境行动不断涌现。世界各国(特别是世界大国)、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机构),对全球变化的关注与日俱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低碳发展理念和呼声,无疑会抑制化石能源的消耗,对于减轻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压力是极其有利的。三是世界资源贸易与合作态势多变,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和经济发达国家对本国资源保护不断加强,国际贸易通道安全性变幻莫测,资源贸易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甚至争端不断上升,资源贸易延续寡头垄断格局。四是地缘政治格局变幻莫测,单极削弱、多极渐强的世界力量格局正在形成,中国地缘政治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4.我国资源安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资源基础因素。有利面是我国多数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使得资源决策回旋空间较大;资源勘察调查能力增强,使得可利用资源量不断增多;资源工程建设发展较快,使得资源配置和利用能力不断增强。不利面是资源丰度较差,资源人均量小,重要资源进口依存度较高,资源浪费和资源破坏现象较为普遍而严重,国际资源伙伴关系不甚理想,资源储备能力较弱。
二是人口增长因素。有利面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资源消费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减轻了资源压力;人口空间流动改善了部分地区的资源过载状况。不利面是人口持续增长且人均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加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基础的压力依然很大。
三是国际贸易因素。有利面是我国国际贸易合作能力、国际支付能力持续增强,使得通过贸易获得所需资源的能力增强。不利面是国际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严重,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面临诸多环境和社会风险,资源贸易伙伴关系不稳定或伙伴国局势不稳定。
四是科学技术因素。有利面是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特别是资源节约、保护和修复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资源节约、保护和修复。不利面是资源节约和保护等关键科技领域的创新尚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特别是节能、节水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五是经济发展因素。有利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深入推进,经济增长的资源强度不断下降,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正在建设之中。不利面是经济结构仍不合理,特别是过剩产能、落后产能仍有较大比例,高能耗、高水耗、高地耗的基本产业特征尚未根本改善。
六是地缘政治因素。有利面是我国奉行国家平等、睦邻友好的国际关系准则,周边环境总体稳定并部分向好。不利面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与极少数国家关系较为紧张;我国与周边国家在资源领域呈竞合关系格局;我国石油等重要资源进口通道单一且风险较大,通道安全隐患较大。
七是生态环境因素。有利面是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有利于减轻资源破坏和浪费、改善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不利面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服务功能较弱,环境容量有限,环境破坏现象仍然普遍而严重。
八是文化教育因素。有利面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包括崇尚节约的文化传统,不断提升的教育水平等,对于增进公民资源节约意识是有利的。不利面是“炫富”等非理性消费现象仍时有发生,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仍很薄弱。
九是体制机制因素。有利面是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制度不断建设和完善之中,资源环境正逐步纳入政府考核体系。不利面是资源价格制度还有缺陷,资源核算制度还未真正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广度和深度还十分有限,有关资源环境考核、审计的诸多基本难题有待破解。
5.实施资源安全保障战略,提升我国资源安全水平
一是实施资源调查战略,强化我国资源之基础。提高对本国或本地区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等性状的了解程度,减少资源不确定性对资源决策的影响,增进资源相关决策的可靠性与可行性,以提高资源安全的已知程度。重点加强矿产资源勘察,加强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的调查,增加资源可利用总量及其调配能力。重点加强西部和中部地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察工作。
二是实施资源保护战略,增强我国资源可用性。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可更新资源的质量性状,并对非更新资源(矿产资源)实行适度控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或维持自然资源基础的基本数量和质量性状。重点加强可更新资源的质量性状维护,包括水资源保护、森林及草场资源保护等。同时,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实行规模和速度方面的控制。
三是实施资源储备战略,增强我国资源后备力。增加储备,提高对供给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应对能力。同时,资源储备对于资源贸易谈判还有着极其重要影响,资源储备越多,在国际资源贸易谈判中所拥有的发言权和主动权就越大。要重点加强战略性储备和商业性储备。
四是实施资源配置战略,增强我国资源支撑力。提高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用途间的配置效率,以切实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力。通过配置效率的提高,实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以减少资源浪费和资源破坏,提高资源安全水平。资源配置型工程建设仍是必要的。
五是实施资源节约战略,提高资源利用之效率。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降低资源占用和消耗水平,减缓国家或区域自然资源基础的萎缩趋势和程度。加强资源节约制度的建设、资源节约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资源节约宣传与教育等。
六是实施资源替代战略,减缓短缺资源之压力。用较不稀缺的资源替代较稀缺的资源,以缓解稀缺资源的稀缺程度,提高稀缺资源的保障程度。重点实施能源替代,特别是用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高污染能源;清洁淡水替代,包括再生水或中水利用、海水淡化、微咸水利用等;基本农田置换,即用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将被占用耕地置换出来用于发展工业、交通和居住。
七是实施资源创新战略,提升资源创新支撑力。加强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与创新设计、资源安全制度创新,推动资源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创新和建设。重点加强节能、节水、耕地保护、矿区修复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八是实施资源贸易战略,提升国外资源统筹力。发展于我有利的资源贸易体系,建立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为宗旨的资源贸易体系。实现多元、多渠道、多路径,以及稳定可靠、经济合理的资源进口;规范、控制和管制资源出口;参与国际资源贸易格局的形成与多边资源贸易谈判;注重资源企业的社会和环境责任监管。
九是实施资源合作战略,提升国际资源影响力。建立旨在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并兼顾关系国利益的资源合作关系,以提升我国资源安全的境外保障能力。重点加强国家政府层面的资源合作关系及其构建与发展,企业层面的资源合作关系及其构建与发展。
最后是实施资源外交战略,提高资源外交保障力。积极开展政府首脑层面的资源外交、官方资源外交和民间资源外交。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资源开发争端。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治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和运行。
(来源于《人民日报》,作者谷树忠、李维明,有删改)
教材P2问题
家用轿车车体材料与铁矿、石油、石英砂、硼砂、森林、天然橡胶等有关。自然资源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物质、能量和空间。
教材P3活动
1.属于自然资源的有:田地里的棉花、森林里的树木、山体中的岩石、海洋中的珊瑚岛礁、地层中的煤炭。
2.空气属于自然资源。空气有自然属性,空气中的氧气、氢气、氮气等都有利用价值,有经济属性,因此空气属于自然资源。
教材P4活动
1.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再生、循环使用,但其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的周期。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可再生资源就能够不断更新、循环利用。但是,再生条件一旦发生改变或遭到破坏,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就会减弱、甚至终止。
2.矿产资源是在一定区域、一定地质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可能再生。
教材P5活动
1.自上而下依次是:2 037.85立方米、2.27亩、1.87吨、177.58吨、15.28吨。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教材P6活动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美化周边环境;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方向发展。
教材P8活动
放垦开荒和农垦等活动破坏了草原植被,引起草原出现沙化。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出现了治理速度超过沙化速度的生态良性逆转。
教材P9活动
解决区域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防汛抗洪。
教材P10活动
都有道理。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措施有:一要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维持必要的资源自给能力;二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三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四要重视资源节约,避免资源浪费;五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减少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第二节 石油与国家安全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以石油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现状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1.了解石油的价值;结合资料,说明世界石油和中国石油的分布特点。(区域认知)2.结合图表资料,说出世界和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的现状。(综合思维)3.运用图表,分析我国石油现状以及保障石油供应采取的措施。(地理实践力)4.举例说明石油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1.石油有何用途?2.世界石油的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4.世界石油资源的生产与消费有何特点?5.中国石油资源的生产与消费有何特点?6.如何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一、石油的价值
1.概念
石油是一种赋存于地下岩层中,以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可燃性液体矿物。
2.用途
(1)石油是主要的能源。
(2)石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部分油品经过加工生成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石油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
[图表点拨] 教材第12页图1-2-4,该图展示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煤炭所占比重上升较快。
二、石油资源的分布
1.油气资源及分布规律
(1)人们把石油与天然气统称为油气资源。
(2)分布及形成规律:油气资源主要赋存于地下深处的油气田中。油气田的形成与地壳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规模较大的油气田多存在于沉积岩盆地中。
2.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
(1)极不均衡:已探明储量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和近海。
(2)从地区分布看,中东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其次为拉丁美洲和北美洲。
(3)从国家分布看,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等世界石油储量前十位的国家探明储量占到世界总探明储量的85%。
3.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等内陆盆地,以及渤海湾、东海、南海北部大陆架上。
[特别提醒] 四川盆地天然气丰富,石油资源并不丰富。
将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与分布地区连线。
[提示] ①—a ②—b ③—a ④—b
三、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1.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1)实质:反映了石油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2)影响石油生产的因素:石油的分布以及勘探、开采技术水平。
(3)影响石油消费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
2.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世界石油的生产 世界石油的消费
特征 生产地分布相对集中 与经济规模高度相关
地区分布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产量最大的地区 亚太、北美和欧洲西部是世界石油消费数量最多的地区
国家分布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等国石油产量较多 美国、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石油消费数量居世界前列
趋势 美国页岩油生产技术的突破,改变了世界石油生产版图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数量增长较快
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地与生产地相背离,决定了石油在国际贸易中的独特地位。
[名师点拨] 当今全球石油贸易的特点
(1)全球石油贸易总量保持增长态势。
(2)全球石油贸易重心继续东移至亚太地区。
(3)全球石油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
(4)美国成为全球石油贸易格局中的新出口力量。
(5)全球石油贸易不稳定性加剧。
3.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1)我国石油的生产
①我国石油生产起步晚,但发展快。
②进入21世纪,石油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③目前,我国已跨入世界石油生产大国行列,并开始对石油产量进行宏观调控。
(2)我国石油的消费
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
②国内石油供给开始出现不足且缺口扩大,因而石油进口数量也逐年攀升。
③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图表点拨] (1)教材第18页图1-2-14,该图展示出:
我国石油产量增长很快,2010年以后石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
(2)教材第19页图1-2-15,该图展示出:
石油消费量增长超过了石油产量增长,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从地区分布看,中东地区石油最为丰富。
( )
2.我国的石油集中分布在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及东海大陆架。 ( )
3.中国是世界进口和消费石油最多的国家。 ( )
4.世界石油贸易主要通过海洋运输来实现。 ( )
提示:1.√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中东地区石油最为丰富,占世界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
2.× 我国的石油集中分布区不包括四川盆地。
3.×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消费国。
4.√ 世界石油贸易需要通过运输来实现,其中60%以上的石油依靠海运。
四、保障国家石油安全措施
1.石油安全的实质:石油供给安全。
2.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措施
(1)保障石油国际供给来源的可靠——超前谋划,分散进口风险。
①积极开展国际石油合作,加大海外石油投资。
②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避免石油进口对某一特定地区或国家的过度依赖。
③努力保障石油运输通道安全。
④通过扩大人民币结算、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等方式,谋求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2)保持石油国内生产的稳定。
①稳定石油生产。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石油勘探。
②引导石油消费,推广节油技术,开发新能源。
③增加石油储备有效化解石油供给风险。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轻巧记忆] 石油危机应对措施: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识记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开源”即适度开发、均衡生产、加强资源勘探、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节流”即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微思考] 我国为什么要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提示:我国的经济逐年增长,石油进口量逐渐加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加大了石油供应的风险;石油战略储备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不储存足够的石油,一旦石油通道发生问题或者石油供应发生问题,大量的石油供应就会被切断,一旦我国没有足够的石油,经济就会陷入瘫痪。
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
材料一 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欧佩克国家原油产量占比达到40%以上。然而,原油消费却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等经济体。2017年美国、欧洲和中国原油消费量世界占比分别为20%、20%和13%。从原油产业链来看,油轮运输作为重要的商品流通环节,位居产业链中游,上游为原油开采,下游则为原油炼化和消费。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石油供需图。
2020年至2010年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状况(单位:百万吨)
问题1 (综合思维)由材料一可知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有何特点?主要生产地和主要消费国家相同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提示: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不平衡;不同,主要生产地是中东,主要消费地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等经济体;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问题2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据材料二说明我国石油产量与消费量的状况并预测其变化。
提示:状况:消费量大于生产量。预测:产量变化不大,极为缓慢上升;消费量增长较快。
问题3 (综合思维)指出材料二中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存在的问题。
提示:石油供需矛盾紧张且不断加剧,石油需求对外依存度快速增长。
1.石油资源的分布
世界 我国
特点 分布极不均衡 分布不均衡
分布地区 中东地区石油占全世界的近一半,其次为拉丁美洲和北美洲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渤海湾、珠江口以及近海大陆架等地
2.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1)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生产 消费
特点 相对集中 与经济规模成正比
地区分布 中东是世界石油产量最大的地区 亚太、北美和欧洲西部是世界石油消费数量最多的地区
国家分布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等是世界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 美国、中国、印度、日本、巴西等国石油消费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2)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生产 消费
特点 平稳增长 逐年增加
现状 我国跨入世界石油生产大国行列,近年来我国开始对石油产量进行宏观调控 石油消费增长超过了石油产量增长,石油进口数量也逐年攀升
3.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地与生产地相背离带来的影响
影响 具体表现
石油供需矛盾突出 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存在显著差异
石油贸易地位突出 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地与生产地相背离,决定了石油在国际贸易中的独特地位。目前,世界石油贸易量占石油消费量的比例超过60%,亚太、北美和欧洲进口石油最多,约占世界石油进口总量的80%
世界石油运输繁忙 世界60%以上的石油贸易量需依靠海运,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好望角、苏伊士运河等成为海上石油运输线上的重要节点
1.下图表示的是欧洲四个国家主要矿物燃料的生产和消费状况。读图,完成(1)~(3)题。
(1)四个国家中石油生产超过消费最多的国家及其原因分别是( )
A.英国 北海油田供应
B.德国 大量使用煤炭
C.法国 农业发达,工业规模小
D.挪威 峡湾海岸,资源丰富
(2)煤炭生产超过消费的国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从全球石油供应市场的角度分析,欧洲西部各国与美国相比主要优势是( )
A.需求量小
B.接近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地
C.机械化水平高
D.交通便利
(1)A (2)B (3)B [第(1)题,通过图例可以看出石油(代号1)生产超过消费最多的国家是英国,英国北海油田生产的石油较多。第(2)题,据图可知,煤炭(代号3)生产超过消费的国家有英国和德国;法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都短缺,挪威煤炭短缺。第(3)题,欧洲西部各国与美国相比,主要优势是接近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地(中东地区)。]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0年1月至7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2 004万吨,同比增长12.1%。随着原油进口量持续增加,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从2019年的67.4%增长至72.3%,超过国际上通行的安全的警戒线,进一步加剧了国家能源安全的风险。
问题1 (地理实践力)漫画反映出的私家车主感受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油价过高、消费压力较大。
问题2 (综合思维)我国目前的石油消费状况有何特点?
提示:经济总量大,石油消费总量大,严重依赖进口,存在严重的石油安全问题。
问题3 (综合思维)在目前形势下我国应怎样面对石油安全隐患?
提示:(1)适度开发、均衡生产、加强资源勘探;(2)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3)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4)推广节油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5)寻找石油的替代品。
1.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原因
原因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提高
受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复杂多变、动荡不定,我国海外石油供给和运输链也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
2.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途径
途径 具体措施
保障石油国际供给来源的可靠 积极开展国际石油合作 加大海外石油投资,与中东、中亚、非洲、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的石油合作有了新进展
有效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 避免石油进口对某一特定地区或国家的过度依赖
努力保障石油运输通道安全 与哈萨克斯坦、缅甸、俄罗斯合作建设的中哈、中缅、中俄陆上石油管道已投入运营
加强对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保护
谋求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扩大人民币结算、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等
保持国内石油生产的稳定 稳定石油生产(开源) 通过技术创新,陆上和海上石油勘探均有了新突破
降低石油消耗(节流) 倡导节约用油
大力推广节油技术
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
推广以电代油、以气代油、以煤代油等措施
增加石油储备 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提高石油储备水平,增强抵御极端风险的能力
2.2020年1~7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2 004万吨,同比增长12.1%。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近70%。读2015~2020年7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及增长情况图,完成(1)~(2)题。
(1)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利用国外能源
(1)B (2)B [第(1)题,“开源”即适度开发、均衡生产、加强资源勘探、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不属于“开源”范围内容。第(2)题,因为经济要发展,所以不能用控制生产规模来减少能耗;不稳定性能源也要正常开发利用;要立足国内外能源市场,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
综合思维:“煤变油”
2016年12月,神华宁煤工厂建成并试车成功,生产出了高品质的柴油、石脑油、蜡等产品,一举使我国进入到少数掌握煤制油工业化技术的国家行列,并使我国煤制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世界最大的石油企业之一壳牌石油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与中国宁煤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研究在我国宁夏建设预计年产近350万吨油品的煤制油企业。据此完成(1)~(3)题。
(1)在宁夏建设煤制油企业生产石油的替代品,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A.煤制油需要大量用水,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
B.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C.造成当地用煤减少,能源供应紧张
D.当地的酸雨危害加重
(2)下列有关煤制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油可以缓解国内石油供应紧张局面
B.煤制油能从长远解决世界能源危机
C.煤制油不会产生温室效应
D.煤制油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3)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③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的依赖程度 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A (2)A (3)B [第(1)题,煤制油项目可以明显减轻煤炭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减轻酸雨危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但是该项目耗水量巨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第(2)题,能够部分取代石油,缓解国内石油供应紧张局面,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第(3)题,“煤变油”可以减少煤炭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部分替代石油可以减少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缓解煤炭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本题组通过煤制油企业生产石油的替代品,主要考查了“煤变油”可能产生的问题及重要的战略意义,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煤变油”可以减少煤炭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缓解煤炭运输对铁路的压力;部分替代石油可以减少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缓解国内石油供应紧张局面;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危机;该项目耗水量巨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石油既是主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2.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已探明储量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和近海,其中中东地区石油储量最丰富。3.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等内陆盆地,以及渤海湾、东海、南海北部大陆架上。4.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特点:不平衡。(1)世界石油生产特点:世界石油的生产地分布相对集中。中东是世界上石油产量最大的地区,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等国是世界上石油产量较多的国家。(2)世界石油消费特点:世界石油的消费与经济规模高度相关;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地与生产地相背离,决定了石油在国际贸易中的独特地位。5.中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特点:不平衡。(1)我国石油的生产特点:我国石油生产起步晚,但发展快。(2)我国石油的消费特点:我国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石油消费增长超过了石油产量增长,对外依存度高。6.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必须立足国内,稳定石油生产,引导石油消费,增加石油储备,有效化解石油供给风险。
题组1 石油的价值与石油的分布
1.下列关于石油时代发展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
A.灯油时代,提炼的石油主要用作油灯的燃料
B.汽油时代,石油大量用于汽车、飞机燃油
C.石油化工时代,石油大量用于汽车、飞机燃油
D.石油能源时代,煤炭仍然是世界第一大能源
D [石油能源时代,石油是世界第一大能源。]
2.下列关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很少
B.西部的石油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C.我国四大天然气区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D.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到珠江三角洲
C [我国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东部集中分布在大庆、胜利、辽河、大港、中原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到长江三角洲的上海。]
题组2 石油生产与消费
下图是近年来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字母M表示( )
A.净出口量 B.净进口量
C.净储备量 D.净增产量
4.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限制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C.降低油价以刺激石油消费
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3.B 4.D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为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因而为净进口量。第4题,要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D项为节流措施,其他三项均不合理。]
题组3 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运、北油南调战略的具体体现。据此完成5~6题。
5.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扩建的郑州油库,是兰郑长成品油管道上的重要分输库之一。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
A.纬度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6.修建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的意义有 (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中东部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C 6.B [第5题,郑州位于我国中部人口大省,工农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油库扩建的原因主要是市场需求量大。第6题,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的修建,有利于缓解中东部消费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实现西部资源与中东部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管道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修建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可以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该管线建设有利于我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调配,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新时代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能源权力中心越来越分散,国与国之间的能源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供给质量、促进能源供给多样化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探索消解能源安全困境的方法路径。
一、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现状及能源产业的环境约束加剧
1.短期内很难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我国是富煤、少气、贫油的国家,这种能源分布状况决定了我国只能以煤炭作为主要供应能源。据统计,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65%,石油天然气占27%;我国煤炭消费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50%。显然,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绝对比例,而且短期内很难改变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由于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给我国环境安全带来严重挑战。此外,我国还面临着能源利用率低、高能耗产业占比过高等问题,这些不仅带来了能源浪费问题,还带来了环境污染。
2.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急剧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近年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期,能源需求量还会持续稳定增长,这意味着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还将持续上升。然而,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控制了中东和中亚地区,并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控制马六甲海峡,这对我国能源外部供给造成了威胁。此外,我国石油进口地多为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的地区,如中东、北非、拉美等地区,很容易产生能源供给中断问题。
3.能源安全政治化倾向明显
能源问题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都将能源安全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试图建立有利于本国的全球能源格局,这使我国与许多国家处于能源竞争状态。此外,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常常与环境安全、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非传统安全交织在一起,使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更为复杂。
4.资源禀赋差、供需结构失衡、国际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威胁能源安全
(1)能源资源禀赋较差。从总体上看,我国能源储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这意味着我国必然会遇到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衡,煤炭多分布于华北和西部地区,石油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及海域,而能源消费地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这无疑给我国能源的优化配置带来许多困难。此外,我国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0%以上,而石油、天然气、水电等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低质能源所占比例较高,许多能源都处于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的偏远地区,这些直接影响了我国能源开发与供给。
(2)能源供需结构失衡。当前我国能源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但是能源生产难以满足能源消费需要,使得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程度。此外,我国各工业部门中,钢铁、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部门所占比例过高,而这些工业部门多是高能耗行业,能源消耗量超过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70%,这不仅增加了我国能源消耗,还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3)国际能源市场因素。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甚至已超过60%,这意味着我国将更多地依赖国际能源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及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但在石油进口、对外石油合作等方面仍会遭到西方国家的干扰和破坏,这些直接影响着我国石油供给安全。
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策略建议
1.以创新驱动确保能源安全
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第一动力,也是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首先,以制度创新保障能源安全。应当建立“政监分离”的能源监管体系,明确政府在能源领域的权力边界,减少政府对能源生产、价格和消费的过度干预。应当加强国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公平、统一、开放的国内能源市场。应建立能源技术委员会、技术监测中心、新能源推广中心等能源交易平台,完善“用能权”交易制度及其配套制度。此外,以科技创新促进能源安全。应当研制先进的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不断优化能源供给方式。应当将互联网技术用于能源生产、输送、消费等环节,以互联网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如可以用网络技术监测能源供给情况,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入网比例,从而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2.以系统优化确保能源安全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协调发展是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安全的内在要求,也是评价国家能源系统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所以,应当将协调发展作为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消除能源生产布局不合理、消费结构不平衡的问题,解决好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多的问题。比如,各级政府应当逐步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产能,推动高能耗产业向能源生产基地转移。应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电能替代计划,提高电能在能源供给结构中的比重。
3.以绿色发展优化能源结构
能源安全不仅包括能源生产安全、能源进口安全等方面,还包括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将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作为能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比如,应大力开发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此外,应当开发洁净煤发电、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等先进技术,开发无污染的水电技术、环保式火电技术等,提高能源使用率,减少能源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应当健全环境征税体系,开征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税,提高环境污染企业的税负成本;应当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的财政补贴,提升绿色能源在能源供给体系中的比重。
4.以能源合作保障能源安全
随着我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日渐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能源市场成为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国应当将能源进口作为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我国的对外能源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我们可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进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朗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借助亚投行、丝绸之路基金等打造石油丝绸之路,推进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在次贷危机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量逐步下降,世界能源供需渐渐变成买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沙特、伊朗、俄罗斯、加拿大等国都在积极寻找石油买家,从而为我国的石油进口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我国应加强与沙特、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巴西等产油国的合作,建立长期能源合作关系,为我国能源供给提供持续稳定保障。(来源于《人民论坛》,作者芦艺,有删改)
教材P11问题
(1)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现在每年消费的石油约2/3要从国外进口,如果不储存足够的石油,一旦石油进口通道发生问题或者石油供应发生问题,经济就会因此陷入瘫痪。所以,要保证经济安全稳定持续的运行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石油储备。
(2)石油既是主要能源,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教材P13活动
1.石油既是主要的能源,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1/3;石油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石油化工可生产出成百上千种化工产品。现代工业离不开石油,就像人体离不开血液一样,因此,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2.石油发热量比煤炭高,污染比煤炭小,使用、运输方便。
教材P14活动
国家分布特点: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从国家分布看,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等世界石油储量前十位的国家探明储量占到世界总探明储量的85%。影响:导致石油生产集中在少数国家。
教材P15活动
1.我国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等内陆盆地以及渤海湾、东海、南海北部大陆架上。
2.我国石油消费需求逐年增加,国内石油供给出现不足且缺口扩大,国外石油进口数量也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早已突破50%的警戒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必须立足国内,稳定石油生产,我国西部内陆和海上石油储量丰富,因此加大西部内陆和海上石油勘探对稳定和增加石油产量,保障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P17活动
1.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地与生产地相背离,影响着石油能源供需平衡和油价振荡,造成石油生产国经济依赖石油,而石油消费国面临石油短缺的局面。西方大国对石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与争端不断加剧,石油生产国为保障石油价格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许多国际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发。
2.自左而右,自上而下: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巴拿马运河。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对我国尤为重要。
教材P19活动
1.(1)经济和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国内石油消费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2)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化工阶段,尤其是重化工业发展速度快于轻工业,高能耗行业的发展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钢铁、汽车、建筑、化工等一系列高耗能的行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3)交通运输发展,拉动了交通用油需求。
2.(1)国家进口石油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2)影响国家石油安全;(3)石油价格的波动对经济影响较大。
教材P21活动
1.(1)石油生产国的增产或减产;(2)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如亚洲金融危机,通过改变石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石油价格;(3)突发事件如战争——紧张的地缘政治会引起石油价格波动。
2.(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因素来实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会使得消费下降、投资减少和净出口降低,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在长期,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会倒逼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石油的消费量,增加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使用比重;同时,企业会进行产品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利润率,最终促进社会的技术进步。油价下跌则反之。
(2)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影响居民的消费、出行成本。
教材P22活动
1.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
2.除兰州以外的几处石油储备基地的区位优势:临海,道路网密集,海陆运输方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石油需求量大。兰州石油储备基地的区位优势:石化工业发达,石油的需求量大。第三节 耕地与粮食安全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1.了解耕地资源的价值;运用图表,分析世界和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区域认知)2.运用图表,说明中国耕地资源的特点。(综合思维)3.结合资料,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其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4.结合资料,分析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提出保护耕地资源,维护粮食安全的途径。(综合思维) 1.世界耕地资源具有哪两大特点?2.耕地具有哪些价值?3.我国耕地资源具有哪些特点?4.我国耕地资源的开发现状是什么?5.什么是粮食安全?6.如何保障粮食安全?7.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8.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一、耕地资源的价值
1.概念
耕地是指自然土壤经过农业生产活动的利用、培育和改良,形成的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2.类型
(1)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
(2)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
(3)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3.耕地资源包括已开发利用的耕地,还包括尚未开发利用的宜耕荒地。
4.世界耕地资源具有两大特点
(1)数量的稀缺性。
(2)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5.耕地的价值
(1)经济价值: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产品多是从耕地中获得的。
(2)社会价值:耕地是农民生活、就业、养老的重要依靠,对农民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还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
(3)生态价值: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环境、 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图表点拨] 教材第24页图1-3-2,该图展示出:
世界上面积较大的耕地集中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
二、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1.耕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2.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少。
3.耕地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
东部季风区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是我国主要农业区。西北非季风区耕地数量少,且分布零散。
4.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
[图表点拨] (1)教材第25页图1-3-4,该图展示出:
世界耕地面积前十位国家的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该图是一幅柱状统计图,表示世界耕地面积前十位国家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左侧纵坐标表示耕地面积,右侧纵坐标表示人均耕地面积,蓝色柱表示世界耕地面积前十位国家的耕地面积,黄色柱表示这十个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图中十个国家按耕地面积从大到小排列,通过比较能够看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巴西等国家差距巨大。
(2)教材第27页图1-3-7,该图展示出:
中国耕地后备资源的构成:荒草地占64.3%,盐碱地占12.2%,内陆滩涂占8.7%,裸地占8.0%,其他占6.8%,开发难度较大。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耕地资源仅仅是指耕地。 ( )
2.耕地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 )
3.我国自然条件越好的地方,人均耕地越多。 ( )
4.我国耕地中,中高产田达2/3以上。 ( )
提示:1.× 耕地资源不仅仅指耕地。耕地资源既包括已开发利用的耕地,还包括尚未开发利用的宜耕荒地。
2.× 世界上面积较大的耕地集中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但并非所有耕地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3.× 我国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人均耕地较少。
4.× 我国耕地中,中高产田仅占1/3左右。
三、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耕地总量呈减少趋势
(1)原因:耕地加速流向非农建设用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生态政策的实施;自然灾害造成的耕地损毁。
(2)趋势:近年来,虽然国家实行了最为严格的土地政策,耕地减少的速度有所减缓,但耕地总量减少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2.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1)非农建设大量占用良田,而新补充的耕地质量较差,造成耕地总体质量下降。
(2)耕地负荷重,长期重用轻养,加之水土流失、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的影响,使得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地退化严重。
(3)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工业“三废”污染、“白色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等,造成土壤板结和耕地污染。
3.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
(1)耕地集约利用:是指通过加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投入,辅之以先进技术和管理,达到在单位面积耕地上获得更高产出效益的一种耕地利用方式。
(2)原因:化肥、农药、机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良种培育、耕种技术、灌溉技术等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流转等耕地制度的改革。
[微思考]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容易引发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提示: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
四、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1.粮食安全首先要保障粮食数量,即生产和储备足够多的粮食。
2.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
3.粮食安全不仅要保障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还要保障粮食质量
(1)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2)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3)维持土壤肥力。
4.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5.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柱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名师点拨] 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1)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
(2)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
(3)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4)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微思考] 我国为什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措施?
提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必须能够支撑我国的粮食安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障制度,才能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中国的耕地资源
材料一 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从自然因素讲也就是耕地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一多三少”,即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从总量排名看,我国在世界上排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是我国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人,拥有耕地只有1.47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再看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国的18倍,印度是我国的20倍。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中排在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目前我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
材料二 近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600多万公顷;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问题1 (综合思维)阅读材料,请用简单话语描述一下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提示: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
问题2 (综合思维)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提示:人口不断膨胀;城镇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耕地退化;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造成耕地减少等。
1.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耕地资源特点 (1)耕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2)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少(3)耕地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4)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
2.我国耕地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开发利用现状 产生原因
耕地总量呈减少趋势 ①国民经济建设(道路、城市、工厂、乡村等)占用耕地;②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④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减少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①非农建设大量占用良田而新补充的耕地质量较差,造成耕地总体质量下降;②耕地负荷重,长期重用轻养,加之水土流失、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的影响,使得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地退化严重;③耕地污染和土壤板结
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 随着化肥、农药、机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良田培育、耕种技术、灌溉技术等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流转等耕地制度的改革,单位面积耕地产量居世界先进水平,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1.下面是我国分区耕地年均变化面积和变化比例统计图(正值表示增加,负值表示减少)。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耕地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变化比例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B.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西部地区
C.东部耕地减少速度加快,西部耕地增加速度减缓
D.耕地增加的重心由东部向西部移动
(2)下列关于我国耕地变化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B.西部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还牧
C.中部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宜农荒地
D.东部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减少,蔬菜花卉面积增加
(1)D (2)A [第(1)题,我国耕地整体上看是东部在减少,西部在增加,耕地增加的重心在西移,D对。耕地变化比例最大的是东部地区,面积变化最大的也是东部地区;东部耕地减少的速度在减缓,西部耕地增加的速度在加快。第(2)题,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A对;西部耕地在增加,主要原因应该是开垦而不是退耕还林还牧,B错;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在减少,开发宜农荒地会使耕地面积增加,C错;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粮食作物、蔬菜和花卉面积变化不影响耕地面积变化,D错。]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造成重大影响。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这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中国各区粮食产量变化。
问题1 (综合思维)分析我国1985年后逐渐出现“北粮南运”的主要原因。
提示:北方耕地面积大(北方多平原),粮食播种面积大,产量大,商品率高;北方地区(黄淮区和东北区)粮食增产明显;南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小;工业化、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
问题2 (人地协调观)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提示: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扩大种植面积)造成土地沙漠化;(大水漫灌)加剧区域土壤盐碱化;(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小)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问题3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可对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加快土地流转,推行规模化生产种植;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科技支撑;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粮食安全是指人类对粮食需求的满足。它包括粮食结构、粮食数量、粮食质量的安全和粮食的有效供给。我国粮食安全最基本的内容是数量安全。
1.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
(1)人口快速增长,粮食需求巨大。在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年均需求粮食460 kg时,共需粮食七亿三千多万吨。与现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差额为两亿五千多万吨。
(2)资源环境问题:①农业缺水,年少产粮食2600万吨左右;②耕地减少(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耕地锐减),质量下降(优减劣增);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④灾害频繁(洪涝、干旱、蝗灾等)。
(3)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种粮效益低,产粮区经济条件差,粮农缺乏积极性。
(4)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生产条件、经营方式、粮食转化程度、区域矛盾、贮存和流通安全等均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2.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策略
(1)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2)加大投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粮食转化率。
(3)建立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4)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
(5)加强节粮建设,倡导适度消费。
3.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措施
(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
(3)防止耕地污染。
(4)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
2.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1)D (2)C [第(1)题,1999~2011年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2003年后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减弱;粮食产量先下降后上升;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总体都下降,但粮食产量出现波动;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减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故选D。第(2)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2003年以后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因素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故选C。]
地理实践力: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
原因一:国家建设占用耕地。
现在正处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家为了建设道路、城市、工矿、乡村等占用了大量耕地,城郊村旁的优质耕地就减少很多。工业用地超出合理限度,工业用地规模过大并占据黄金地段,不仅土地产出率低,且污染城市环境。
原因二:农村宅基地占用耕地。
中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宅基地占用耕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确,宅基地审批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使宅基地占用耕地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原因三:建设开发区占用耕地。
很多地方盲目设立各种开发区,造成了大量耕地的“撂荒”现象。据调查,全国开发区有43%闲置,土地利用率低下,耕地面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地方政府建设开发区占用农民大量的耕地,给农民的征地款仅是很低的补偿标准,或者不能到位、克扣、挪用、截留,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问题。
原因四:其他原因导致耕地减少。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每年都会使耕地肥力降低或丧失严重,导致地力衰竭,可耕土地面积减少;有的地方由于干旱缺水,使大量耕地荒芜;我国宜农荒地较少,开垦投入大、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见效;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启动,导致可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极其有限。
下图是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图
(1)图中反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有(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不断膨胀
④城镇化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我国耕地占土地资源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
B.山区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
D.城市建筑、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1)B (2)B [第(1)题,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首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盲目开垦荒地、草地,追求耕地面积的扩大导致土地退化严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灌溉方式也是导致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城镇化进程加快,使非农建设不断占用耕地。第(2)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平原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12%,所以山地多,平地少,决定了耕地比重小。]
本题组考查了我国耕地人均面积减少、耕地资源比重小的原因,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首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盲目开垦荒地、草地,追求耕地面积的扩大导致土地退化严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灌溉方式也是导致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城镇化进程加快,使非农建设不断占用耕地。山地多,平地少,决定了耕地比重小。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世界耕地资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数量的稀缺性,二是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2.耕地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一定的生态价值。3.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耕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少;耕地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4.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耕地总量呈减少趋势、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5.粮食安全首先要保障粮食数量,即生产和储备足够多的粮食。6.粮食安全不仅要保障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还要保障粮食质量。7.“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是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8.“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柱。
题组1 耕地资源的价值
1.下列有关耕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耕地资源就是耕地
B.世界耕地资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数量的稀缺性,二是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C.世界上面积较大的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
D.耕地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一定的生态价值
A [耕地资源既包括已开发利用的耕地,还包括尚未开发利用的宜耕荒地。]
题组2 我国耕地资源特点
2.下图为我国耕地质量等级面积比例示意图(一至三等为高等地,四至六等为中等地,七至十等为低等地),该图体现了我国 ( )
A.耕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B.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少
C.耕地空间分布不均衡
D.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B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中、低等地较多,高等地较少,故该图体现了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少,选B。]
题组3 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16年底,我国耕地总面积为20.24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7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 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
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
D.南方平原降水多,故水田集中
4.土地退化有多种类型,但不包括( )
A.烧荒导致土地荒芜
B.水土流失导致表土损失
C.灌溉不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
3.B 4.A [第3题,我国土地开发力度较大,后备土地已经很少了;东南地区多丘陵山地,耕地较少;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不可能有大面积的森林;南方多丘陵山地,水田分散。第4题,烧荒对地面的植被造成破坏,但不一定影响土地肥力。]
题组4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我国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的战略重点。而耕地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与世界相比,我国耕地的特点非常突出。读2012~2017年我国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情况图(1亩≈666.7 m2),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原因,正确的是( )
A.生态退耕
B.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建设用地迅速增加
D.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
6.专家警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①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②大面积围湖造田 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害毁坏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C 6.C [第5题,读图可知,2012—2017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占用了耕地,C正确。第6题,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对坚守耕地红线影响不大,①错误;大面积围湖造田会加剧生态环境破坏,②错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现有耕地的基础上增加粮食总产量,有利于坚守耕地红线,③正确;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害损坏耕地,有利于坚守耕地红线,④正确。故选C。]
全球粮农治理框架下的中国粮食安全
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既受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也受其资源禀赋的约束。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迫切需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因此,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这是我国现阶段面临复杂国际环境所应坚持的农业发展方向。
一、中国为粮食安全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及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多年稳定增长。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3 000亿斤,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 000亿斤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12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 384万吨(13 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由1992年的46.6%削减到目前的15.2%,不足世界平均关税水平的1/4,是世界上贸易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我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了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近年来,中粮集团、北大荒、首农集团等国内大型粮油企业纷纷“走出去”,在与国际大国粮商的同台竞争中不断提升竞争能力,特别是中粮集团,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五大粮商,在巴西、阿根廷、黑海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等粮食核心产区构建起多元化进口格局,建立了超过我国进口粮食贸易量一倍以上的全球贸易能力,在国际粮食市场的话语权明显增强。
我国也一直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积极响应和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涉粮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活动。推动增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涉粮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致力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为其他国家的落实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国际规则制定,成功推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10多项农药残留国际标准、谷物国际运输标准、国际贸易粮食检疫措施标准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主导制定修订小麦规格、玉米规格等多项粮食国际标准。牵头推动亚洲合作对话“粮食、水与能源安全相互关系”工作,积极参与东盟与中日韩“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先后发起或主办APEC农业与粮食部长会议、G20农业部长会议、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农业部长会议、世界农业展望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推动各国在粮食安全治理方面形成共识,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当前粮食安全形势虽然持续向好,但我国粮食紧平衡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资源“红线”、生态“红灯”及粮食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仍挑战着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融入全球体系的过程,随着国内外市场联通性不断增强,未来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风险和挑战,如大宗资源性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和进口集中度“双高”,进口既没有稳定的渠道,也没有形成全球供应链,进口农产品在全球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主要品种基本上来自少数几个农业发达国家,进口来源地相对单一,容易受制于出口国政策变化和产量变化;国际农产品定价权缺失导致跨国交易处于劣势,容易增大输入性风险;海上运输通道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容易出现运输断供风险;部分农产品的“黄箱”支持措施(即具有市场扭曲作用的补贴,比如最低收购价,WTO要求消减的政策)逐步接近或超过“微量允许”标准,而另一些种类的农产品补贴又受到有关贸易伙伴国的质疑和挑战等。因此,今后我国必须要用新的粮食安全观来统领粮食安全问题。
展望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国际粮农机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效果逐步显现,各国促进国际粮食市场有序流通、维护世界粮食市场总体稳定的愿望增强,贫困缺粮国家粮食生产得到发展,能够减轻国际市场波动对我国国内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营造了良好环境。与此同时,当今世界粮食安全挑战依然严峻,全球仍有8亿多饥饿人口,国际粮食贸易面临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不稳定因素增加,实现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任重道远,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以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安全水平。而未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盼亦将会有所增加,我国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责任会越来越大。
二、以新粮食安全观作为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指引
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着人类的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国内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是影响国际粮食供求与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可以说,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是世界的粮食安全,世界的粮食安全也是我国的粮食安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我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改革完善粮食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所谓新粮食安全观,具体来讲,就是指在粮食产量稳居高位、农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升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具有从“单一安全”向“全链条安全”、从“消极安全”向“积极安全”、从“数量型安全”向“质量型和能力型安全”转变的新认识和开放、多元、优质、绿色的新思维。粮稳则民安,食安即民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需要牢固树立新粮食安全观,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粮食安全的历史性转变,更加科学地指导和安排粮食生产,打造粮食全产业链竞争实力,如此才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然,从更长的时期来看,实现粮食安全也有着积极的前景,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新技术的采用,将会历史性地提升粮食供给的安全水平。
现阶段是基本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从自给自足到面向全球整合资源的战略转变期。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应以全球化的视野来重新审视粮食安全问题,并进一步巩固和夯实我国可持续地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在数量安全方面,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消费总量还将进一步增长,消费结构也将加快升级。因此,要确保主粮数量的有效供给,稳定粮食生产,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质量安全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会日益关注,今后要切实加快实现与需求升级紧密对接的高质量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在能力安全方面,今后要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竞争能力及对全球农业资源和市场的掌控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我国种植、加工、存运、交易的内外联通农业大循环体系。实现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这是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未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亟待补齐的发展短板。
三、在筑牢中国粮食安全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
扩大农业开放是我国基于资源禀赋的理性和自主抉择,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要求。在持续提升粮食产能和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要持续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以维护和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今后我国农业需要的是全球战略,必须掌握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主动权和农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积极参加全球和区域粮食安全治理机制建设,进一步重塑有利于国内农业发展的国际农业规则,以维护全球市场稳定。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等国际相关治理机构和平台的合作交流,改善国际粮食贸易环境,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农业国际贸易秩序,提升我国对重要国际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和推动联合国粮农组织、G20和APEC等倡议的建立全球和区域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安全治理机制和禁止粮食禁运等行动计划。
创造互利共赢的国际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大力加强区域农业合作,推进实施新型农业国际合作战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创新“南南合作”模式,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做出积极努力,在提升全球粮食生产能力方面,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经贸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促进沿线国家的农业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市场深度融合,积极承担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在化解地区粮食危机和援助贫困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提升我国的大国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积极融入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速推进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努力在全球范围配置农业资源,引领我国乃至全球农业发展加速推进。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开拓海外市场,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大品牌。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开放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维护和完善WTO规则,促进形成更加安全、稳定、合理的国际粮食安全新局面。与此同时,着力推动国内大型交易所的国际化步伐,加快交割仓库全球布局,完善期货交易平台规则体系,拓展交易平台功能,发挥我国大宗农产品消费中心的影响力,逐步实现由国内定价中心向亚太区域性定价中心,最终实现全球定价中心的战略转变。
(来源于《学习时报》,作者史妍嵋,有删改)
教材P23问题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维系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由于我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有所改善,膳食水平明显提高,对肉、蛋、奶、食用油等的消费需求促使工业和畜牧业用粮增长速度加快,从而导致粮食需求量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我国必须把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
教材P25活动
1.耕地是农民生活、就业、养老的重要依靠;耕地有增值、信用担保、养育等功能。着眼当下,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其基本生活的保障。如果仅因进城务工或落户就丧失土地,农民很有可能沦为城市化中的新流民。因此,耕地是农民的立命之本。
2.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
教材P26活动
1.优势:我国耕地总量大,居世界第三位。不足: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2.如此少的耕地却要养活如此多的人口,土地压力可见一斑。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我国耕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而保护耕地已经是刻不容缓。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有: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节约粮食;避免浪费耕地,保护好现有耕地;从国外进口适当的粮食,保证粮食的库存安全性。
教材P27活动
1.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渭河平原。
2.降水少,地形多为山区,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因此耕地少;耕地多分布在靠近水源的地区,非季风区农业多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因此耕地分布零散。
教材P29活动
1.耕地面积逐渐减小。原因:①国民经济建设(道路、城市、工厂、乡村等)占用耕地;②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④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减少。
2.带来的最直接危害就是产生粮食危机,食品供应一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国家不得不花大笔资金进口食物以养活国民;其次是社会问题,由于耕地减少,部分农民无法耕种,这就造成了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
教材P30活动
1.一是生态关系失衡,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使农作物减产降质;三是重金属病开始出现,对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2.相比于大气污染与水污染,耕地污染的防治工作难度可能更大。首先是因为耕地污染更为隐秘,大气污染最为直观,比如雾霾或是直接能够看到,水污染严重的肉眼也可以看到,水质监测也能较方便地得到相关污染数据;耕地污染对人们带来的负面后果,暂时也不如大气和水污染的后果那么立竿见影,这是因为一些耕地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不健康果实或者粮食,并不是只吃一两天就能发现其对人体的有害性。
教材P31活动
1.耕地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
2.增加化肥、农药、机械化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大力推广良种培育、耕种技术、灌溉技术等现代农业科技,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流转等耕地制度的改革。
教材P32活动
1.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增长很快,但由于人口数量过于庞大,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解决吃饭问题,工业、畜牧业等用粮增长很快,导致近年来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粮食进口数量增长很快。所以出现了产量与进口量齐升的现象。
2.我国所大量进口的粮食,只有小部分是用来食用的,大部分都是作为饲料加工使用,这部分消耗比较大;当然,不排除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的原因,例如泰国香米在我国是有消费市场的。所以成为粮食进口量最多的国家并不意味着我国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
教材P34活动
家乡耕地资源现状及利用状况调查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1.土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道路)。
2.人均耕地面积。
3.污染情况。
4.土地退化情况(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方面设计。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结合实例,了解海洋空间资源的内涵和主要功能。(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区域认知)3.结合图文资料,探讨我国耕海牧渔、港口及交通运输线建设、填海造地和海岛开发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4.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的对策。(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1.什么是海洋空间资源?它由哪些部分构成?2.了解我国的海洋空间资源。3.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方式有哪些?4.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空间资源安全?
一、海洋空间资源概述
1.海洋空间资源概念及构成
海洋空间资源是指海洋水体所占据的空间,也称海域,主要由水体、礁石、海岛、海床(包括海底和底土)和海岸线、潮间滩涂等构成。
2.用途
(1)作为生产场所,可用于海水养殖、海上发电、海洋油气开采等。
(2)作为仓储场所,可用于建设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
(3)作为交通运输场所,可用于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
(4)作为生活场所,可用于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
(5)作为军事场所,可用于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
3.我国的海洋空间资源
(1)渤海、琼州海峡等是我国的内水;黄海、东海、南海部分海域,台湾以东太平洋沿岸海域和部分岛屿周围海域是我国的领海,我国拥有完全主权。
(2)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对领海以外的海域,虽然不拥有主权,但拥有毗连区的某些管制权,同时依法拥有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等海域的相关权益。
[特别提醒] (1)海洋空间资源涉及海岸、水体、海底等不同的海洋空间。
(2)海洋空间资源不同于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而海洋空间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宽度最宽不超过12海里。
将海洋空间及其利用方式连线。
[提示] ①—b ②—d ③—a ④—c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目前,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主要限于沿岸和近岸海域,开发方式主要有耕海牧渔、填海造地、海岛开发、港口及交通运输线建设等。
2.耕海牧渔
利用技术 人工鱼礁、深水网箱、深水养殖船、海上平台
开发利用方式 海洋空间资源、渔业资源及海洋生物资源的集约式立体开发利用
方法 通过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等方法,建立海洋牧场
对象 栽培海带、紫菜等海藻,养殖鱼、虾、蟹和贝类
生产管理方式 类似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管理方式
意义 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保护并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我国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3.海洋运输线
(1)作用:海洋为船舶的航行提供了载体和动力,是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与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
(2)构成:主要由海上航道和海港等。
海峡的作用:一些海峡是海上航道的“咽喉”,如马六甲海峡被中国、日本等国视作“海上生命线”。
海港的作用:海港是海洋运输线上的枢纽,也是海运物资的集散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3)发展:海洋运输线已经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其主要方式有海底隧道、海底管道和跨海大桥等。
[图表点拨] 教材第39页图1-4-8,该图展示出:
世界上主要的八条海运航线主要有:北大西洋航线(最繁忙航线)、亚欧航线(苏伊士运河航线)、好望角航线(西方国家的“海上生命线”)、北太平洋航线、巴拿马运河航线、南太平洋航线、南大西洋航线、北冰洋航线。其中,前四条航线是世界上比较繁忙的航线。
4.填海造地
(1)概念:是指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转变为陆地的开发利用方式。
(2)作用:可以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空间资源的需求,也可以为军事设施建设提供土地,对维护国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不利影响及措施:填海造地也会导致滨海湿地(包括滩涂、河口、浅海、红树林等)消失、自然岸线减少,还会改变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物、鸟类的栖息、繁殖和迁徙。为此,我国对填海造地的管控日趋严格。
5.海岛开发
(1)海岛的地位:海岛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洋空间的重要依托,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2)海岛的开发:一些面积较大、距离大陆较近且有淡水供应的海岛,能够供人类长久居住,也可依托海岛发展海洋渔业、开发矿产资源、实施海岛旅游。多数面积较小、无居民海岛,因为缺乏淡水,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单一,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因而不适合大规模开发。
(3)海岛的作用:海岛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对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有深刻影响。海岛及岛链、群岛具有重要军事和国防价值。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填海造地可以扩大陆地面积。因此,这种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方式百利而无一害。 ( )
2.海洋运输成本较高,基本不受天气影响。 ( )
3.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与日俱增,故我国应当建海上城市。 ( )
4.一些无人居住的、条件异常恶劣的孤岛对人类没有太大意义。
( )
提示:1.× 填海造地会对海岸环境和生态带来影响,因此有利有弊。
2.× 由于海上气象复杂多变,且航道宽窄、海水深度变化较大,因此海运属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海洋运输具有的优点是运量大、成本低,适合各种笨重大宗货物的远距离运输。
3.× 海上城市的建设难度和资金需求量都远高于围海、填海造地,海上城市的建设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4.× 海岛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
1.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
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利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政治、经济、安全、文明进步的走向。
2.维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权益
(1)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前提。
(2)保障海洋运输通道安全至关重要
我国大部分进出口商品,包括石油、铁矿石等重要战略物资的进口,均需途经我国领海以外的国际海上通道运输,这些海上通道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3)需要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确保国家对所属海域的控制和使用,让国家海洋权益得到广泛认同和充分保障。
(4)与世界沿海国家寻求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积极发展与沿海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3.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1)开发现状
目前,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近岸过度开发与深远海开发不足问题突出。此外,海岸侵蚀、海洋灾害、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对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解决措施
①我国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健全海洋保护区网络,对传统海洋渔场、海洋保护区等涉及海洋生态安全的敏感区域进行保护。
②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海洋空间资源集中开发活动和对海洋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沿岸开发活动。
[名师点拨]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通过影响资源安全、领土安全等影响国家安全。
(1)拥有海洋空间,就拥有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非生物资源、海洋能源等海洋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2)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是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对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微思考] 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资源安全有何影响?
提示:(1)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可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2)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可以节省日益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又可以减少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全球最大人工群岛建成后将可以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出的一幅世界地图(见下图)。从高空俯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依稀可见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除棕榈树外,还能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的一幅世界地图。这一派奇特景象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迪拜雄心勃勃的人工岛计划——棕榈岛工程的一部分。为了建造它们,8 000万立方米的土石被填进海里,还专门修建了一条12千米长的防护堤。
问题1 (综合思维)人工岛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哪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方式?
提示:人工岛属于填海造地。人类对海洋空间开发方式还有耕海牧渔、海岛开发、港口及交通运输线建设等。
问题2 (综合思维)除海上城市外,海洋空间资源还有哪些用途?
提示:海水养殖、海上发电、海上油库、海底仓库、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观光休闲、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
问题3 (人地协调观)如果你是某海上城市的总设计师,你将重点考虑哪些问题?
提示: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活动要应对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海水的腐蚀性和海冰的巨大破坏性等。
1.海洋空间利用领域、方式
利用领域 利用方式
海域上空 航空航线
海面及水体 跨海大桥、人工岛、海上石油平台、交通运输、海港建设、围海造陆
海底 海底城市、海底隧道、海底光缆、储藏空间
海岸带 滩涂养殖、港口建设、海洋旅游
2.海洋空间资源用途的分类及意义
类型 用途 开发利用意义
海洋空间资源 生产场所 海水养殖、海上发电 ①海洋空间资源利用形式多样,拓宽了人类的生活空间;②随着人类向海洋挺进,利用空间更为广阔
仓储场所 海上油库、海底仓库
交通运输场所 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
生活场所 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
军事场所 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
3.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优势与难度
优势 空间范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
不与农争地,无须移民搬迁
水下温度、压力相对稳定,适于仓储食品和危险品等
海底隐蔽性强,适于建设发射基地等军事设施
难度 海上活动要适应多变的海水运动和海洋气象状况
深海活动要应对黑暗、高压、低温和缺氧等问题
海水的腐蚀性、海洋生物的附着性、海冰的破坏性等,对工程设施结构和材料提出严格要求,并导致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技术复杂、造价高、风险大
1.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空间利用就是将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海洋开发活动。据此完成(1)~(3)题。
(1)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利用具有的优点是(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C.不需要移民搬迁
D.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
(2)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中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A.海上钻井平台
B.海水淡化工厂
C.潜艇
D.石油储存罐
(3)下列各项中属于海上生产空间的是( )
A.海上机场、海底隧道
B.工业人工岛、海上牧场
C.海上石油城、海上油库
D.海上电站、海底电缆
(1)C (2)D (3)B [第(1)题,A、B、D项所述均不是海洋空间利用具有的优点。海洋中目前尚无常住人口,海洋空间利用不涉及人口搬迁问题。第(2)题,海上钻井平台开发的资源虽然在海底,但属于海上作业平台。海水淡化工厂是对海洋水体的利用。潜艇为水下交通工具,是对海洋水体的利用。石油储存罐属于对海底空间的利用。第(3)题,工业人工岛、海上牧场、海上石油城、海上电站等属于海上生产空间;海上机场、海底隧道、海底电缆属于海上交通、通信领域;海上油库属于海上储藏领域。]
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
材料一 2011年7月30日,在约7.5万平方千米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蛟龙”号5 000米级第四次下潜试验顺利完成作业,采集到在海底分布广泛的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1991年3月,我国的申请获得了批准,我国成为继法、日、俄、印之后的第五个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先驱投资者,并获得了东北太平洋的15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结核开辟区。2011年8月,我国获得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1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
材料二 山东胶州湾沿海优质海砂资源丰富。某公司在该海域大规模采砂。该海域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文昌鱼栖息地及其他多种经济鱼类、蟹类和虾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采砂活动造成海洋生态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被责令停止。
问题1 (综合思维)我国获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分析其意义。
提示:增加资源的保有量,缓解陆上矿产资源紧缺的状况;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强化国民的海洋意识。
问题2 (人地协调观)据材料二说明采砂活动被责令停止的原因。
提示:过度开采近岸海砂,海岸线后退;近海海底从沉积环境转变成侵蚀环境,海底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采砂活动破坏渔业资源,对鱼类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采砂船只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海水污染。
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我国可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我国还拥有总长约1.8万千米的大陆岸线和总长约1.4万千米的海岛岸线,以及大大小小的海岛11 000多个。这些海域、海岸线和岛屿等一起构成了我国广阔的海洋空间资源。对其有效管控,积极进行开发利用,对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极其重要。
2.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在永兴岛举行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海南省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其海域。三沙市成立后,替代三亚,成为我国领土最南端的地级市,也是我国最年轻、陆地面积最小、管辖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三沙市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河流纵横
B.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油气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
D.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位于我国领土最东端
(2)下列有关设立三沙市地理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所辖群岛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
B.有助于维护我国南海的海洋权益
C.有可能加速我国南海海洋开发利用,但不利于保护南海海洋环境
D.对我国国防安全以及海洋防灾减灾可起到促进作用
(1)C (2)C [第(1)题,三沙市下辖的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地形不平坦,缺少河流;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油气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位于我国领土最南端。第(2)题,三沙市的设立有利于我国南海海洋开发利用以及南海海洋环境的保护。]
区域认知:海洋交通运输的发展
15世纪以前,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15至16世纪,随着欧洲人到达美洲大陆,世界海洋航运由近海转向远洋;19世纪,世界大洋重要的航道陆续开辟;20世纪初,又开通了通往南极和北极的航道,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相继开通;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石油生产和运输的增长,大型油轮得到了发展。集装箱的兴起,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今天,穿梭在辽阔海洋上的是百万吨级的大型集装箱货轮和巨型油轮。这些船舶不仅拥有无线电导航和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仪器设备,还可以选择最佳航线服务,以节省能源和航时,减少危险,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将船舶驶入世界任何的海域(下图示意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便利的远洋运输,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到埃及,最短的海上航线经过( )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
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
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
2.世界上最繁忙的海运航线是( )
A.欧亚澳航线 B.北大西洋航线
C.好望角航线 D.北太平洋航线
1.A 2.B [第1题,根据所学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可知,阿根廷农产品出口到埃及最短的海上运输航线经过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第2题,北大西洋航线连通了北美地区和欧洲各国及北非一些国家。世界上约有1/3的商船航行在这条航线上,这是由这两大区之间发达的国际贸易决定的。]
本题组为无图考图题,要求对阿根廷、埃及在世界中的位置相当熟悉,并明确主要的海上航线。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要求。在解答这类题时,要熟悉重要的海上咽喉要道,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类似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海洋空间资源是指海洋水体所占据的空间,也称海域,主要由水体、礁石、海岛、海床(包括海底和底土)和海岸线、潮间滩涂等构成。2.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广阔,渤海、琼州海峡等是我国的内水;黄海、东海、南海部分海域,台湾以东太平洋沿岸海域和部分岛屿周围海域是我国的领海,我国拥有完全主权。3.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主要限于沿岸和近岸海域,开发方式主要有耕海牧渔、填海造地、海岛开发、港口及交通运输线建设等。4.维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题组1 海洋空间资源概述
1.下列不属于海洋空间的是( )
A.水体、礁石、海岛
B.海床(包括海底和底土)和海岸线
C.潜艇
D.潮间滩涂
C [海洋空间资源是指海洋水体所占据的空间,也称海域,主要由水体、礁石、海岛、海床(包括海底和底土)和海岸线、潮间滩涂等构成。]
2.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其复杂特殊主要表现在( )
A.海洋空间范围广
B.海洋环境恶劣
C.人类对海洋了解很少
D.海洋能源密度低,开发利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B [人类在近海和海洋表面活动要抵御狂风巨浪等多种海洋自然灾害,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再加之海水的腐蚀性和海冰的破坏性,所以海洋环境的突出特点是环境恶劣。]
题组2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下表为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据此完成3~4题。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3.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对海洋鱼类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4.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3.B 4.A [第3题,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建设海洋牧场没有拓展海洋运输空间,更不会加大对海洋鱼类的捕捞力度,与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无关,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即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4题,海洋牧场的选择需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四个海区的各项指标看,社会经济条件最好的是P1,海洋物理环境最好的是P1和P3,海洋生物条件最好的是P1和P3。综合各项条件可知,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P1。]
题组3 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
我国部分岛屿主权归属、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划界等主张与一些海上邻国存在重叠,据此回答5~6题。
5.长期以来,我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逐步解决岛屿主权争端和海域划界问题,这体现了我国 ( )
①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 ②解决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主张 ③愿意与各国维护争议海域的各项权益 ④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有利于 ( )
①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 ②改善与海洋邻国的关系 ③维护国家安全 ④增加资源保有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A 6.C [第5题,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逐步解决岛屿主权争端和海域划界问题,体现了我国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我国解决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主张,我国愿意与各国维护争议海域的各项权益,故①②③正确;这一主张与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无关,④错误。A项正确。第6题, 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海洋空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丰富,通过维护海洋权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可有效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增加资源保有量;维护海洋权益对改善与海洋邻国的关系影响不大。]
中国海洋开发现状与趋势
中国拥有着三万多千米的海岸线和三百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面积,蔚蓝大海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海洋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健康。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并存,同时在过度捕捞下,渤海部分污染严重地区甚至出现了“海底沙漠”。蔚蓝大海,本该是一片生机盎然的世界,现在部分区域却出现水体生物灭绝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要继续加强监管,提高绿色开发水平,发展健康海洋经济,才能让蔚蓝大海“活”出秀美姿态。
1.海洋生产总值逐年提高,环渤海地区占比最大
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面积,接近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和能源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铜、煤、硫、磷、石灰岩等矿产;生物资源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海草、红树植物、珊瑚等;化学资源包括海水中可直接提取的溴、镁、钾等化学元素;能源资源主要包括潮汐发电、温差发电等。
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7年随着我国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稳步提高,但增速波动下滑。2008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为29 662亿元,同比增长11.0%;2017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7 611亿元,同比增长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48 234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9 377亿元。需要注意的是,受到国内整体经济下行以及海洋生产总值基数扩大的影响,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增速波动下滑。
从海域分布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最高,占比最大。2017年,我国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为24 63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1.7%;其次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为22 952亿元,占比29.6%;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为18 156亿元,占比23.4%。
2.近海污染现象无法根除,部分海域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但是海洋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对海水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全国约十分之一的海湾受到严重污染,部分地区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破坏退化问题较为严重,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频发,溢油、危化品泄漏等环境风险持续加大。
根据海洋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近海海域低于国家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按春、夏、秋、冬季节分别为4.11万、3.36万、4.68万和4.81万平方千米,分别占近岸海域面积的14%、11%、15%和16%。从数据可以看出,除夏季受到降水量和河流入海量增大的影响,我国近海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较小外,其余季节均超过4万平方千米,我国近海地区海水污染现象依然存在,海水污染问题依然未得到根除。
从各个海域海水水质情况来看,渤海、东海、南海三大海域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面积占比较高,海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东海近岸海域受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的影响,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面积占比达到31%;南海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面积占比15.2%,较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黄海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面积占比9.2%,较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
3.过度捕捞,海洋生态遭遇破坏
我国海域共拥有鱼类超过3 000种,丰富的渔业资源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08~2017年,我国海洋渔业整体取得巨大发展,生产总值明显提高。2008年,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总值2 216亿元,2014年达到近年来最高值4 923亿元,随后受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新常态的影响,生产总值有所回落。2017年,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总值为4 676亿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
虽然我国海洋渔业取得巨大发展,但是,我国海洋渔业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域,近海过度捕捞现象严重。根据全国人大财经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海洋水产品捕捞量约为1 400万吨/年,其中85.7%的捕捞量发生在近岸海域,这对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中渤海海域大型鱼类资源接近枯竭,小型鱼类资源严重缩减,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海底沙漠”。
近岸渔业的过度捕捞不仅对渔业资源可持续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以渤海海域来看,根据海洋局生物监测数据可了解到,2015~2017年三年时间内,渤海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整体下降。2015年我国渤海地区浮游植物监测认定种类为223种,2016年有所上升达到234种,2017年迅速下滑至160种,下降幅度达到31.6%;浮游动物监测种类数量波动变化,整体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大型底栖生物监测种类数量连续三年下滑,2017年下降至318种。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的降低,反映出渤海海域海洋生物物种数量的减少,渤海海域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整体生态遭到破坏。
4.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加强监管指导
海洋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对海洋的合理开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但目前我国海洋经济依然存在过度捕捞、污染严重的现象。在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在海洋产业发展方面制定多方面政策,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开发水平的提高。整体来看,我国目前关于海洋产业的政策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规划两个方面。(来源于前瞻网,作者李一凡,有删改)
教材P35问题
海洋空间资源是指海洋水体所占据的空间,也称海域,主要由水体、礁石、海岛、海床(包括海底和底土)和海岸线、潮间滩涂等构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已由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生产、通信、输电、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包括建设海上电站、海上石油城、海底电缆、海底油库、海洋旅游和海上运动区等。
教材P37活动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洋交通便利;大陆架比较浅,渔业资源丰富。海洋基本无结冰期。
教材P40活动
1.优势:运费低,运量大。不足:速度慢,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2.描画略。走苏伊士运河的理由:节省路程。
教材P42活动
海油陆采一般指的是滩涂或者人工岛,即在距离陆地较近的沿海地区或浅水区,通过修建人工岛之类的人工陆地,进行陆地采油,因为陆地采油的成本和风险都要比海上作业低得多,而且对环境等的适应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在能够满足陆采的情况下,会尽量选择陆采。
教材P43活动
1.领海面积:π×122=452平方海里或π×(12×1.85)2=1 547平方千米
专属经济区面积:π×2002=126 000平方海里或π×(200×1.85)2=430 000平方千米
2.庙岛群岛和舟山群岛分别散落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围,是保护我国国土安全的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