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尊为“亚圣”。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作者作品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孟子曾效仿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宣扬“民本”思想,广布“仁政”学说,但是不被诸侯采纳,晚年退隐讲学,终年约83岁。
孟子学说的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他宣传仁义,抨击暴君暴政,提出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坚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操守,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成了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对国君他采取傲然视之的态度,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都是科举必考内容。
知识链接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选取本文第一句中的关键词为题目。
“齐桓”:齐桓公。“晋文”:晋文公。
“事”:就是用武力称霸于诸侯的事业。
他们实行的是“霸道”,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而孟子转移了话题,谈论“王道”之必须,“霸道”之不可行。
文题解读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的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剥削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 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齐宣王询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施行“王道”等主张。
背景探寻
齐桓公简介
齐桓公,姜姓,吕氏 ,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jǔ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简介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pú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齐宣王,妫(gu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兵干涉。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势利导,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导致燕人叛乱,不久齐军就在赵、魏、韩、楚、秦等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而燕人则共立公子职,是为燕昭王,齐宣王感叹:"吾甚惭于孟子。”
燕昭王为报国仇,统帅燕国及赵、秦、韩、魏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齐国就此衰落。
文章脉络
齐桓晋文之事
牛羊之喻
折枝之喻
求鱼之喻
治国良策
以羊易牛
见牛未见羊
挟太山以超北海
为长者折枝
求鱼:辟、朝、莅、抚
缘木:后必有灾
制民之产
治以礼义
心怀
仁术
能行
王道
应行
王道
王道
乐土
论辩逻辑总结
论点
保民而王
主观条件
“不忍”之心
(以羊易牛)
恩及禽兽,不及百姓?
不为,非不能
推恩 or 不推恩
两难境地
王之大欲
霸道
必有灾
发政施仁
后果
反其本
根本办法:
制民之产
治以礼义
(折枝之喻)
(缘木求鱼)
本文主要是孟子游说齐宣王施行仁政,整个文章以对话形式展开,围绕“王道”,从牛羊之喻、折枝之喻、求鱼之喻、治国良策等逐层深入,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的善辩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主旨点睛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第五步:阐明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孟子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展开论述:
第一步:引导齐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
第二步:引导齐宣王认识到自身有“不忍之心”。且认为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了实施“王道”的基础。
第三步: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并且进一步说明实行王道要“推恩”。
第四步:列举了霸道的危害。从而让齐宣王说出自己的“大欲”。
方法 思想 特点
转移话题 明确“行王道”话题 引而不发
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水到渠成
提出观点 保民而王,肯定“仁心”
宕开一笔 否定宣王“能而不为”
重拾话题 推恩于民
揭示危害 否定宣王之“大欲”
剖析因果 提出具体措施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各诸侯国国君都野心勃勃,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他们崇尚的是“霸道”。
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察言观色,抓住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巧妙地转换话题诱使齐王在思想上走上孟子的思想轨道,从而牢牢地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自然而然就把齐王引入到自己想谈的领域——王道。
气势浩然,刚柔并济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取譬设喻,形象生动
孟子论辩善于运用比喻。《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用了159个比喻。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另外,用“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为齐宣王所接受。
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现象,而是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事情之实。
举例、引用、正反对比
1
“仁”发展到“义”
亚圣孟子
孔子重“仁”,孟子重“义”,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仁是人的内心修养,义是人所遵循的正道。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义",乃表明他更注重对人外在行为的评价,也表明他更注重实际所以,孟子的“义"比孔子的“仁”更具体可行,操作性强。
民族性格
2
“仁政”“王道”
孟子把孔子的“仁”从道德角度发展为“义” ,从政治角度,他又将之发展为“仁政”,也就是他的“王道”。 他把孔子的伦理思想演义为一整套的政治构想,完成了由学术向政治的过渡,学者成为政治幕僚,孟子也就自封为“王者师”。
为政之道
亚圣孟子
3
“性善论”
孔子不愿意谈人性,他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能解答的问题。《论语》中只模糊地提到“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都与孔子不矛盾。但孟子的性善论实为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之基础。在这一点上,孟子对儒家可谓功勋卓著。
道德基础
亚圣孟子
讨论探究:孟子为齐宣王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这种社会怎样实现?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sù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国君有仁爱之心,推恩及民,国家有凝聚力,吸引力,耕者,商者,行者等欲来,疾其君者欲归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百姓生活富足,有恒产,能温饱,懂礼节,知孝悌,家中安乐和睦,对所有人充满爱心。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理想社会总结: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①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②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③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制民之恒产”
“谨庠序之教”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
对他们施以礼仪道德的教育
物质
精神
做到这些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孟子认为国君如何行动才能实现理想社会?
细品有料
开头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齐桓、晋文之事,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方法。但孟子不愿谈这个话题,故借“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的托词,有意避开齐宣王的话题,且用“无以,则王乎”,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来。
细品有料
中间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先肯定齐宣王具有“保民而王”的条件,然后从日常生活下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之事,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怜悯仁爱之心,这就是实行王道的基础。
细品有料
中间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孟子以“举百钧”与“举一羽”、“察秋毫之末”与“不见舆薪”为喻,说明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然后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的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明确指出“推恩”是“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从而将王道的概念具体化。
细品有料
中间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辟土地”,以行“抚四夷”的霸道,却故意以“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等口腹声色之欲来揣度,旁敲侧击地引出齐宣王称霸天下的“大欲”。接着用“缘木求鱼”的故事说明齐宣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用邹人与楚人交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难以取胜。在齐宣王明白称霸天下的危害后,孟子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即使天下的仕者、耕者、商贾、行旅等都闻风而至,从而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现出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与行“霸道”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细品有料
结尾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听取了孟子对“王道”“霸道”利弊的分析后,齐宣王诚恳请教,孟子正面提出了他的的仁政主张:①“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②“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只有人人都受到适当的教育,懂得人伦之道的时候,“王道”才能完全实现。自“五亩之宅”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描绘了自己构想的王道仁政蓝图。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这不但增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深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细品有料
思考一
孟子是怎样说得齐宣王心服口服的?
孟子很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说理的。孟子首先告诉齐宣王要有仁爱之心,并学会推恩以及推恩的好处,然后用一连串的排比句从正面为齐宣王描绘了一幅“发施仁政”以后的美好图景,打动齐宣王的好大喜功之心,齐宣王说了一番诚恳请教的话,表示愿意试行“王道”,最后孟子完全取得胜利,向齐宣王阐述了“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说得齐宣王心服口服。
细品有料
思考二
孟子在本文中提到的施政纲领有哪些?
孟子在本文中提到的施政纲领要点有二:一是“制民之产”,即规定百姓的产业。二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先使民“仰事俯畜”无虞,达到温饱水平,这是“王道之始”,再使民懂得礼义,这是“王道之成”。
细品有料
思考三
《齐桓晋文之事》中取譬设喻,言之成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特点。
针对齐宣王爱怜禽兽而不保百姓的做法,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喻,点明其不肯推恩于百姓的实质:“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继而更进一步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为喻,指出“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是很容易办到的。这样层层递进,道理愈来愈明,将齐宣王逼进死角,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细品有料
思考三
《齐桓晋文之事》中取譬设喻,言之成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特点。
如果说,这两个比喻剥下了齐宣王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外衣,还其本来的面目,那么,后两个比喻就如匕首投枪,直击其要害了。孟子又以邹人与楚人战为喻,更进一步指出其争霸恶果:“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齐如果想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来求得霸主的地位,恰如邹与楚战,必败无疑。这一比喻,合情合理,一下子击醒了齐宣王称霸海内的迷梦,使他不得不向孟子求救。
细品有料
思考四
孟子认为国君如何行动才能达到行“王道”和“仁政”的理想境界。
①“敬德”推恩。孟子认为,实现“王道”,实行“仁政”,关键在于国君,而且是在于国君的“德”。在他看来,“仁心”是“仁政”的基础,而要真正实行仁政,便要“推恩”,即以“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以国君的高尚道德来感化人民,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
细品有料
思考四
孟子认为国君如何行动才能达到行“王道”和“仁政”的理想境界。
②“保民”。即对人民不要一味压榨,要采取保护的政策。“制民之产”,使人民得到耕种的土地;“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使人民得到温饱;而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达到社会的安定。
细品有料
思考五
最后一段中,孟子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理想世界?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恬静、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不能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地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观点争鸣
思考六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你是赞同“性善论”还是赞同“性恶论”呢?为什么?。
观点1:赞同“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性的善是与生俱来的,人类为了后代而不辞劳苦,这是善良;人类为了大众的利益免受威胁,不惜牺牲自己,这是善良;人类在别人有困难时,往往会怜悯,在别人遭遇委屈时,往往能慷慨相助,在别人对己有恩时,往往能尽心报答,这也是善良。以上种种,无须国家强制,许多人也能自愿去做;无须多少教育,也能自觉去做;不分时代、地域,各个民族均有这种风尚。可见人性本善,“善”深深植根于人类的天性之中。
观点争鸣
思考六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你是赞同“性善论”还是赞同“性恶论”呢?为什么?。
观点2:赞同“性恶论”。人生百态,芸芸众生,世事千奇百怪,如果人性本善,那我们这个世界的恶又是从何而来呢?一个生下来本性就善的人怎么会产生恶呢?人性本善,只是自欺欺人的美好想象。人出生后就带有任性、懒惰、嫉妒、自私四重原罪。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肚子饿了就哭,不舒服就闹,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就是为了生存下去,如果用成人世界的话来形容,只有两个字:自私。当然这一切都是出于本能。人性本恶,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向善。。
日积月累
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动词,谈论)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名词,道路)
之 牛何之(动词,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词,他)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结构助词,的)
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然 然,诚有百姓者(形容词,对的,是的)
然后从而刑之(代词,这样)
然则废衅钟与(与则连用固定词组,既然这样,那么...)
一词多义
日积月累
若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代词,如此)
其若是,孰能御之(动词,像)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连词,如果)
以 无以,则王乎(动词,同已,停止)
以羊易之(介词,用、拿)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动词,认为)
何 何由知吾可也(代词,什么)
牛何之(代词,哪里)
何可废也(副词,怎么)
一词多义
日积月累
1.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4.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妻子和儿女 古义:接着就
今义:男子的配偶 今义:连词,上文原因方法,下文结果目的
2.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5.吾何爱一牛
古义:指中原地区 古义:吝惜,舍不得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今义:爱惜爱护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推广到 古义:“以之及”省略,把它推广到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古今异义
日积月累
1.名词作动词
无以,则王乎(行王道,以一统天下)
刑于寡妻(做榜样)
然后从而刑之(处罚)
是罔民也(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树之以桑(种)
词类活用
日积月累
1.形容词作名词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肥甘不足于口与(美味的食物)
轻暖不足于体与(轻软暖和的衣服)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想要的东西)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的国家,大的国家)
寡固不可以敌众(人口稀少的国家,人口众多的国家)
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小的国家,强大的国家)
词类活用
日积月累
3.形容词作动词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爱)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对...感到奇怪)
词类活用
日积月累
5.动词使动用法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听到)
危士臣(使...处于险境)
朝秦楚(使...来朝见)
以一服八(降服,使...顺服)
词类活用
日积月累
1.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也”表判断)
是折枝之类也(“也”表判断)
是罔民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被动)
3.省略句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省略介词,有牵牛而过堂于下者)
将以衅钟(省略宾语,将以之衅钟)
特殊句式
日积月累
将以衅钟(省略宾语,将以之衅钟)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省略宾语,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明以教我(省略宾语,明以之教我)
及陷于罪(省略宾语,及之陷于罪)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省略宾语,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4.宾语前置句
臣未之闻也(即臣未闻之也)
莫之能御也(即莫能御之也)
牛何之(即牛之何)
特殊句式
日积月累
何由知吾可也(即由何知吾可也)
然则一羽之不举(即然则不举一羽)
舆薪之不见(即不见舆薪)
何以异(即以何异)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5.状语前置句
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我非爱其财而以羊易之也)
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特殊句式
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