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27 22:5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练习
一、选择题
下列属于低纬度滨海卫星发射基地的是
A.四川西昌 B.山西太原 C.甘肃酒泉 D.海南文昌
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经线 B.180°经线 C.20°W 经线 D.160°E 经线
下列节气中,上海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主要是因为地球
A.自西向东自转 B.自西向东公转 C.自东向西自转 D.自东向西公转
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的时期是
A.在春分日前后 B.在夏至日前后 C.在秋分日前后 D.在冬至日前后
如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是 2022 年世界杯足球赛举办国。读图,完成:该国位于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D.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关于纬线的特征,正确的是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形状是半圆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纬线是南北半球分界线
下列日期中,上海地区正午时人影最长的一天是
A.12 月 22 日 B.3 月 21 日 C.6 月 22 日 D.9 月 23 日
某地位于东经 170°、南纬 20°,以下有关该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该地有极昼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一年之中,地球上出现太阳直射现象的范围是
A.南、北极圈之间 B.南、北回归线之间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150°E,70°N B.150°W,70°S C.170°E,60°N D.170°W,60°N
河北省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关于经线与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90°E
B.赤道是最长纬线圈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3.5°N 和 23.5°S 两条纬线长度不相等
D.0°经线、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15 年 4 月 22 日国际地球母亲日的主题是“未来,你我主宰”,此日地球运动在图中
A.A→B 之间 B.B→C 之间 C.C→D 之间 D.D→A 之间
团团和圆圆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 60°E 和 10°W 线向南行进,他们将
A.两人行进方向相背 B.他们会在南极点相遇
C.两人行进路线平行 D.他们会在北极点相遇
读图经纬网,②地位于①地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经线是半圆 D.纬线共有 180 条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B.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C.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D.赤道
图中地理界线(虚线)表示的是
A.国际日期变更线 B.本初子午线
C.160°E 经线 D.赤道
二、填空题(共2题)
北京的张明同学发现路灯开闭的时间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图 1 为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图,图 2 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 d 日是 (冬至/夏至)日,此时地球运动到图 2 中的 位置,该日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长 短。
暑假期间,浙江省杭州市的陈嘉宇准备和父母到福建省厦门市旅游。这是陈嘉宇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他认真地做了准备,找来好几张地图。他应该如何选择地图呢?
任务一
陈嘉宇想要了解厦门的具体位置,你会建议他选择哪张地图?请说明理由。
(1)选图 ,可大致确定经纬度位置:厦门( , )。
(2)选图 ,可了解海陆位置:厦门市东临 海峡,与我国的 省隔海峡相望。
(3)选图 ,可了解相对位置:厦门市在福建省的 沿海,在福州市的 方向。
三、复合题(共1题)
北京市西城区某校组织初一年级新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们将沿着如图“某公园小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中标定的路线认识等高线地形图,途中设有三个观察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观察点①:
请同学们持图面向正北方向站立,找到图中 a 线和 b 线的位置,可判断出 是山脊,你面前两条上山的小路都是沿着 (填地形部位)修建的。A 处所在的等高线高程为 米,现在你拾级而上,由图中 A 处走到 B 处,你所在的 B 处海拔上升到 米以上。
(2) 观察点②:
D 处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中部 (高/低)四周 (高/低)。由此判断,该处地形部位为 。
从 D 处往山下看,观察沿 CD 和 DE 方向的两个山坡的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由图中观察可知,CD 坡等高线 (密集/稀疏),判断其为 坡;DE 坡等高线 (密集/稀疏),判断其为 坡。
(3) 观察点③:
请在地图上找到③处,判断该处地形部位是 。图中 G 处地形部位为 。
观察 D 处和 F 处两个山顶,其中海拔更高的是 。在地形图上估算 F 处山峰的海拔高度在 米以上。用刻度尺量得 D、F 两处的图上直线距离约 厘米,换算成实地距离为 米。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
1. 【答案】D
【知识点】纬度的划分
2. 【答案】A
【知识点】特殊的经线
3. 【答案】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4.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特征
5. 【答案】B
【解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6 月 22 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北极圈以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知识点】在太阳光照图上确定节气和日期的方法
6. 【答案】D
【解析】从图上的经纬度来看:25°N-26°N 和 51°E 附近,依据东西半球的划分,我们判断该国属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低纬度区。故选:D。
【知识点】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7. 【答案】A
【解析】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 90°。依据题意,故选 A。
【知识点】纬线的特点
8. 【答案】A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时区的划分及分布
9.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10.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1. 【答案】C
【解析】根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由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170°E,60°N),故 C 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知识点】利用经纬网定位
12. 【答案】D
【解析】北半球的冬至日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此时北半球的物体影子最长。
【知识点】二分二至日
13.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0°;23.5°N 和 23.5°S 两条纬线长度相等;故答案选 B。
【知识点】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4. 【答案】A
【解析】依据地球的公转,读图分析可知,4 月 22 日,地球运动在图中的春分与夏至之间,即 A→B 之间。依据题意,故选:A。
【知识点】二分二至日
15. 【答案】B
【解析】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团团圆圆两人以相同的速度从北极同时沿 60°E 和 10°W 向南出发,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最后到达南极,在南极相遇。故选 B。
【知识点】经线的特点
16. 【答案】B
【解析】从南北方向看,②比①靠近北极,所以②位于①的北方;从东西方向看,②位于①的逆时针方向,所以②位于①的东方。故选 B。
【知识点】利用经纬网判方向
17. 【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析】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由此可判定,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特征
18. 【答案】C
【解析】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 A 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 B 错误。经线是半圆,故 C 正确。纬线有无数条,故 D 错误。故选:C。
【知识点】经线的特点
19. 【答案】C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解析】解: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之和180°)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而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避免了用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给分隔到两个半球上。
故选:C。
【点评】这是一道典型的基础知识题,本题并不难,只是要格外注意B选项的出现只为迷惑记忆,所以要格外仔细选择,避免出错.
【知识点】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20. 【答案】A
【知识点】利用经纬网判方向
二、填空题(共2题)
21. 【答案】冬至;①;夜;昼
【知识点】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2. 【答案】(c);24°N;118°E;(a)(b)(c)(d)均可;台湾;台湾;(c)或(d);南部;西南
【知识点】地图的应用——选择合适的地图、利用经纬网判方向、利用经纬网定位
三、复合题(共1题)
23. 【答案】
(1) b 线;山谷;45;50
(2) 高;低;山峰;稀疏;缓;密集;陡
(3) 鞍部;陡崖;D;53;5;50
【知识点】山体地形部位的判读、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及特点、比例尺的计算问题、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计算、坡度大小的判断、地势高低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