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溶液 素质形成洗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溶液 素质形成洗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27 20:2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溶液 素质形成洗题含答案
人教第9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酒精 B.植物油 C.汽油 D.水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酒精和汽油不能当作溶剂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有一种
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4、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的溶剂常常是(  )
A.水 B.酒精 C.食盐水 D.植物油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6、室温时,向100 g水中加入硝酸钾至刚好饱和,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7、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甲、乙两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3℃时,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B. t2℃时,甲和乙的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各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质量大
D. 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9、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 g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浓度偏大
C.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水挥发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 mL的量筒
10、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1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C.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2、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13、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6,2.5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5g D,则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 2:1 B. 9:8 C. 3:2 D. 4:7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 将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15、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 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 g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振荡。
(1)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__________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有硝酸铵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2)欲将t1℃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
(3)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 (填“甲”、“乙”或“丙”)相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
C.t2℃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
D.t1℃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丙>甲=乙。
18、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2)t2℃时,配制14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A物质的质量_____g。
(3)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_______方法提纯B。
19、小孟在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操作选择相应的仪器(填字母)。
①称量氯化钠_________;②量取水________、_________;③溶解氯化钠_______、_______。
20、现有六个常见化学名词:乳化、溶解、煮沸、蒸馏、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请选择适合的词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________;
②将硬水直接转变成纯水________;
③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同。
(2)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
(3)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 。
(4)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2、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水为________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碳酸钠应放在___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3、某同学用固体氯化钾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钾溶液。请按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钾溶液,所需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g,需要水________g。
(2)________: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钾,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先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钾,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
B.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钾
(3)量取:量取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量好后倒入盛有氯化钾的烧杯中。
(4)溶解:溶解时需用__________搅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盖上瓶塞,贴好标签。
三、问答题。
24、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四、实验题
25、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溶液的形成
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溶液的性质
①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盐酸是纯净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溶液的酸碱度可用石蕊溶液测定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Ⅰ(如图1),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红色,据此现象,写出对“饱和溶液”的理解________ 。
③常温时,该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b.D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c.将A点状态的溶液变化到C点状态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 。
d.图中A,B,C三个点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
(3)溶液的用途
生活中溶液有许多用途,例如:碘酒能用于杀菌消毒;请再举一个生活中溶液应用的实例________ 。
五、计算题。
26、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含量,他们取10g该固体混合物与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溶液 素质形成洗题含答案
人教第9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酒精 B.植物油 C.汽油 D.水
【答案】D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酒精和汽油不能当作溶剂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有一种
【答案】C
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A 
4、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的溶剂常常是(  )
A.水 B.酒精 C.食盐水 D.植物油
【答案】B。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答案】C
6、室温时,向100 g水中加入硝酸钾至刚好饱和,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答案】A 
7、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甲、乙两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D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3℃时,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B. t2℃时,甲和乙的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各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质量大
D. 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答案】D
9、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 g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浓度偏大
C.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水挥发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 mL的量筒
【答案】B
10、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答案】D。
1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C.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B
*12、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答案】D
13、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6,2.5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5g D,则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 2:1 B. 9:8 C. 3:2 D. 4:7
【答案】B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 将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C
15、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答案】D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 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 g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振荡。
(1)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__________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有硝酸铵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2)欲将t1℃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
(3)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 (填“甲”、“乙”或“丙”)相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
C.t2℃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
D.t1℃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丙>甲=乙。
【答案】甲;增加溶质;丙;BD
18、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2)t2℃时,配制14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A物质的质量_____g。
(3)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_______方法提纯B。
【答案】(1) A>B>C (2) 40 (3) 升高温度 (4) 蒸发结晶
19、小孟在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操作选择相应的仪器(填字母)。
①称量氯化钠_________;②量取水________、_________;③溶解氯化钠_______、_______。
【答案】(1)烧杯 (2)①G ②D F ③B E
20、现有六个常见化学名词:乳化、溶解、煮沸、蒸馏、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请选择适合的词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________;
②将硬水直接转变成纯水________;
③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
【答案】乳化;蒸馏;蒸发结晶
21、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同。
(2)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
(3)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 。
(4)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t1 (2)40 g (3)A (4)20g≤a<40g
22、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水为________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碳酸钠应放在___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 10.6 (2) 89.4 左盘 (3) 100mL (4)加快溶解 偏小
23、某同学用固体氯化钾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钾溶液。请按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钾溶液,所需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g,需要水________g。
(2)________: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钾,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先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钾,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
B.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钾
(3)量取:量取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量好后倒入盛有氯化钾的烧杯中。
(4)溶解:溶解时需用__________搅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盖上瓶塞,贴好标签。
【答案】(1)计算 8 92  (2)称量 B
(3)凹液面的最低处 (4)玻璃棒 加快溶解速率
三、问答题。
24、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答案】用汽油洗去衣物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除去衣物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四、实验题
25、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溶液的形成
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溶液的性质
①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盐酸是纯净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溶液的酸碱度可用石蕊溶液测定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Ⅰ(如图1),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红色,据此现象,写出对“饱和溶液”的理解________ 。
③常温时,该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b.D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c.将A点状态的溶液变化到C点状态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 。
d.图中A,B,C三个点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
(3)溶液的用途
生活中溶液有许多用途,例如:碘酒能用于杀菌消毒;请再举一个生活中溶液应用的实例________ 。
【答案】(1)c;CaO+H2O═Ca(OH)2
(2)bd;减小;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对于其它物质不一定是饱和的;40;28.6%;常温下,往A状态的溶液中加入20g溶质和20g水,使之充分溶解;C、A、B
(3)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水分
五、计算题。
26、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含量,他们取10g该固体混合物与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解析】(1)设参加反应氢氧化钠质量为x,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2NaOH+ H2SO4═ Na2SO4+2H2O
80 98 142
x 98g×10% y
x=8g y=14.2g
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20%
答: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0g﹣8g+14.2g=16.2g,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15%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