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 音乐 第1课 摇啊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 音乐 第1课 摇啊摇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28 13: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摇啊摇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d民间童谣,6/8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小船荡漾或摇篮轻摇的情境。第3小节的四度跳进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喜悦的心情释放出来。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换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旋律趋于平静,表现了宝宝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之中。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音乐课兴趣较浓,有一定音乐知识基础,对摇篮曲的风格不陌生,但6/8拍律动感受的很少。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连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编创伴奏型,用碰钟伴奏。
3、准确演唱歌曲难点,如时值、高音。
教学重点:用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演唱音准及情感表现
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
1、初听:感受并点题
欢迎同学们又来到音乐教室,今天晏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同学们静静听,感受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师自弹自唱)
问三个学生,
引导出摇篮。“摇啊摇”既可以是坐着小船摇着桨,也可以是?(师做推摇篮的动作)
点题:其实这是一首摇篮曲,歌曲的名字叫《摇啊摇》,是一首上海童谣。(板书)
2、复听:体会六八拍节奏,师念词(师交代清楚分解动作)
哪位同学推过摇篮吗?你能示范一下吗?
真好,推摇篮有两个动作,数一二三时轻轻推出去,数四五六时慢慢回来,动作要均匀。
大家一起来试试,看谁的动作最轻盈!
师有节奏念词,生有节奏推。
3、再听:听音乐律动
棒极了,我发现有好几位同学节奏感真好,动作也很优美,我想把你们请上来!这次让我们跟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
表扬:老师发现你们真的很有爱心,生怕宝宝们被吵到,动作都非常温柔,非常轻盈,是特别棒的小朋友!
(二)学唱
1、那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声音也可以温柔、轻盈的,好吗?
生答 好! (如果他们很兴奋答好要提醒 嘘!)
听音乐轻声唱 注意坐姿,让我们和钢琴一起轻轻唱
2、非常好,只是还不够完美,首先呼吸要均匀,唱的平稳。我们试下第一句。“摇到外婆桥”这句做示范,高音不喊唱,长音唱满。学生们唱好了再下去
3、第二句有哪里比较不好唱的?出示ppt
4、大家观察第三个乐句,有什么特殊记号?
和哪一句有相同的旋律?
你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跟我一起画一画他们的不一样!
放音乐,板书一三句的旋律谱
5、看情况再提出问题,比如
解决乐句间衔接的问题,或反复记号
6、完整演唱
7、解决渐慢的问题,用对比法,哪一种体现宝宝睡着了……
(三)表现
分组演唱,看谁的声音最美
三、拓展
碰铃,交代碰铃的用法,同学们思考怎样给歌曲伴奏。
《摇啊摇》教学反思
《摇啊摇》是一首流传于上海的民间童谣,6/8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朗朗上口。备课时,我把本课教学重难点定为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以及歌曲六八拍的韵律感的体现。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设计直接由我的弹唱引出课题,让学生直接感受歌曲的意境,并通过肢体动作来帮助感受,并且我用了读词的方式和跟音乐的方式。但这里出现了三个问题。第一:这样静的律动并没有使学生静下来感受,反而给了一些孩子疯闹的机会。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我想课前组织,应该要做的更到位,要有让学生们慢慢静下来的时间,不然一定影响了后面课堂教学的实施,课堂常规是基础,基石没有打好的话后面的教学会很难。第二:感知音乐有很多种,这种行不通,还能用别的方式。比如读词不美,破坏了歌曲的意境,那么可以放上背景音乐,再用朗诵的方式请学生朗诵,我想效果也许会好的多。第三,这个6/8拍我改成二拍子本身也许没什么问题,但完全没有了六拍子或三拍子的律动感,所以就算要律动感受音乐,也应该摇遵循原本的拍号。
整堂课下来较为顺畅,课堂上最让我感动的事情是在用口风琴演奏完一乐句时,孩子们自发的给我掌声,那一刻我非常感动,也非常遗憾没有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让孩子们尽量静。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我想我会把这一个乐句的口风琴演奏,改成整首歌曲的展示。或许更能抓住这些孩子们。
另外,我课堂上的音调可以再抑扬顿挫多一些,学生上课时的反应也许会更认真,和他们的合作也会更顺畅。最后的呈现也还不错,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感觉趣味性太弱,而知识性太强,在新课程理念下,应重趣味性,有效的让学生感知音乐。另外,不应总想着如何把控学生,而应该多放手给学生,老师只能是引导,想办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想教学就已经成功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