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
一、选择题
公共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会倾倒;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在这两种情况下
A.前者乘客有惯性,后者没有 B.前者乘客没有惯性,后者有
C.两种情况,乘客都有惯性 D.两种情况,乘客都没有惯性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在二胡琴弓的弓毛上涂上松香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
C.古人利用滚木移动巨石 D.“玉兔号”月球车车轮上刻有花纹
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将运动得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关于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也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变但方向一定改变
如图,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右端与物块 连接,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当 位于 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物块 拉至 处由静止释放, 向左最远可运动至 点。则物块
A.从 到 一直加速运动 B.从 到 先加速后减速
C.从 到 先加速后减速 D.从 到 先匀速后减速
如图所示,用 的水平推力 去推一个在水平地面上重为 的物体,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是
A. B. C. D.
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各物体所受到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A. B.
C. D.
雨伞在雨中快速旋转(从上往下看沿逆时针方向),伞骨末端的雨滴被甩出。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雨滴 被甩出瞬间运动方向的是
A. 竖直向下 B. 沿伞骨方向
C. 水平向右 D. 水平向左
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如图),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 ,所在面的自转速度约为 。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
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
C.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
D.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于提高成绩
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 取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B.石料的体积是
C.石料的密度是
D.石料的重力是
如图是一小球从密度均匀的油中 处由静止释放后竖直上浮的情景,小球在 段做加速运动,在 段做匀速运动。①和②是小球经过的两个位置。则小球
A.在位置②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B.在位置①受到的浮力比在位置②受到的浮力大
C.一定受到随速度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力的作用
D.小球与油的密度相等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和 ,在大小为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 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B.若增大 ,则 、 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受到 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D. 所受重力与地面对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实验题(共3题)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
(2) 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
(3)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实验中,小明将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各不相同)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应使木块做 运动。
(2) 在猜想了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明进行了相关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i 分析序号 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ii 分析序号①、②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iii 小明发现自己的运动鞋底有较深的花纹,这种现象可用分析序号 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来解释。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小卡片内的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此时小卡片保持静止(每个钩码重相同)。实验中选择小卡片是为了忽略小卡片的 对实验的影响。
(2) 为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小明在图()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了图()、图()所示的操作。
i 正确的操作是图 。
A.()
B.()
C.()和()
D.都不正确
ii 正确操作后,观察到 的现象,从而验证了实验结论。
(3)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将一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左盘和右盘中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将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改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
1. 【答案】C
【知识点】惯性
2. 【答案】C
【解析】在二胡琴弓的弓毛上涂上松香、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玉兔号”月球车车轮上刻有花纹,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古人利用滚木移动巨石是为了减小摩擦力,选C。
【知识点】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3.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4. 【答案】C
【解析】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不可能做曲线运动,故A错误;
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可能是运动速度发生变化也可能是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但不一定做曲线运动,如竖直下落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速度方向不变,故B错误;
C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如平抛出去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运动过程中,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二力平衡(多力平衡)的应用
5. 【答案】B
【解析】物体从 点向左运动到 点的过程中,受到向左的弹力和向右的摩擦力,当弹力大于摩擦力时,物体向左做加速运动,由于弹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由于弹力小于摩擦力,故继续向左做减速运动,故物块从 点运动到 点速度先增加后减小;从 点到 点一直做减速运动。
【知识点】变速运动、弹力、力的合成
6.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
7.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
8. 【答案】C
【解析】雨伞在雨中快速,旋转(从上往下看沿逆时针方向),雨滴随雨伞逆时针转动(即在水平面做圆周运动),伞骨末端的雨滴被甩出时,雨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沿切线方向被甩出,即该瞬间雨滴的运动方向为水平向右,故A、B、D错误,C正确。
【知识点】速度
9. 【答案】C
【知识点】惯性
10. 【答案】D
【知识点】密度的计算、二力平衡(多力平衡)的应用
11. 【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小球在 段做匀速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油的阻力(满足 ),重力小于浮力,所以在位置②受到的浮力不等于重力,故A错误;
小球在上浮过程中,油的密度不变,排开油的体积不变,根据 知,小球所受浮力不变,所以在位置①受到的浮大等于在位置②受到的浮力,故B错误;
整个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油的阻力,在 段做加速运动,浮力大于重力与阻力之和,在 段做匀速运动,浮力等于重力与阻力之和,且在 点时速度达到最大,即阻力变大,所以一定受到随速度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力的作用,故C正确;
小球在液体中上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小球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浮力的计算、二力平衡(多力平衡)的应用
12. 【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物体 和 在大小为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 和 (看做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即 受到地面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和拉力 平衡,所以 ;
因地面受到 的摩擦力与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地面受到 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故A错误;
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若增大 ,则拉力大于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所以 、 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因 、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 相对静止,但 与 之间存在静摩擦力的作用,而不是滑动摩擦力,故C错误;
对于 来说,地面对 的支持力等于 和 的重力之和,所以 所受重力与地面对 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则二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二力平衡(多力平衡)的应用
二、实验题(共3题)
13. 【答案】
(1) 保证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
(2) 木板;小
(3) 匀速直线
【知识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4. 【答案】
(1) 匀速直线
(2) i ①、④
ii 压力
iii ②、③
【知识点】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二力平衡(多力平衡)的应用、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15. 【答案】
(1) 重力
(2) i A
ii 卡片逆时针转动到水平位置,重新达到图()所示的平衡状态
(3) 木块受到来自桌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平衡
【知识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