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8 09: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语文园地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
4.仿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5.有感情地朗读《长歌行》,并能背诵。
课堂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感受它们的异彩纷呈,体会人类智慧的结晶,体验民俗活动带来的独特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我们读文章常常发现有些内容写得很详细,有些内容写得很简略。如,《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
为什么这样写?
交流平台
《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当年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最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这几天了。这几天可以说是春节的高潮,所以要详写。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
因此,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交流平台
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我们习作的时候,先要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具体详细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
词句段运用
揣摩优美词句,体会字词的有趣。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你从红色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有“全部”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这些词语都表示“得了第一”的意思。
这些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意思相近或是近义词。
请你写一写类似用法的句子
班上的调皮鬼又闹笑话了,淘气包率先没绷住,笑得是前俯后仰,班长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连班上最文静的小书虫都情不自禁地嘴巴一抿,险些笑出声来。
词句段运用
了解民俗寓意和民俗活动。
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句段运用
过年时吃年糕的习俗
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终日沉湎酒色,大将伍子胥预感必有后患。故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于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
词句段运用
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四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争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
每逢过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砖头的年糕,渐渐地,过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习,风行各地。
词句段运用
过年的时候吃鱼的习俗
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
词句段运用
建筑上雕刻蝙蝠
在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作幸福的象征,习俗运用“蝠”、“福”字的谐音,并将蝙蝠的飞临,结合成“进福”的寓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
词句段运用
了解民俗寓意和民俗活动。
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句段运用
寓意年年有余
寓意遍地有福
你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元宵点灯: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会在正月十五的那天点亮灯笼,有驱魔降福,期许光明之意。所以元宵节的灯又称“祈福灯”或“平安灯”。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辟邪平安。
词句段运用
端午赛龙舟:农历5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通常民间都会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关于赛龙舟的传说有很多种,但图个好彩头,努力向上的寓意一直没有改变。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先观察,再照着写一写。试着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日积月累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日积月累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日积月累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诗歌大意
日积月累
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诗歌讲解
日积月累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日积月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一定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学习,以免为老大时候碌碌无为而后悔。
从这首诗中你得到哪些启发呢?
小作业
请你用表演剧的方式,体验《长歌行》的情景和人物心情。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