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9 11:0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R·七年级下册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大家心中的鲁迅是什么形象呢?沉着?严厉?倔强?果敢?说说你心中的鲁迅形象。
画忆萧红
萧红故居
作者介绍
萧红(1911~1942),现代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县人。她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于1942出版。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背景链接
鲁迅先生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字词学习
咳嗽( ) 调羹( )
校对( ) 揩( )
悠然( ) 阖( )
ké sòu
tiáo ɡēnɡ
kāi

jiào
yōu
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13):写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
1.(1)写鲁迅先生的笑声。
2.(2)写鲁迅先生轻捷的步伐。
3.(3-13)写鲁迅先生和朋友夜谈、吃饺子和韭菜合子。
第二部分(14-34):写鲁迅先生会见青年朋友。
1.(14-23)写“我”对先生的两次访问。
2.(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批评及他细致展读每位青年的来信。
3.(27-30)写校样纸挪作它用,但先生却“不以为稀奇”。
4.(31-34)写先生在百忙中陪伴客人、及时回复各位朋友的来信。
第三部分(35-66):写鲁迅先生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1.(35-54)写鲁迅先生一天中繁忙的生活。
2.(55-59)写鲁迅先生在小事件中都能做到求真务实。
3.(60-62)写先生认真包裹好每一本要寄出的书。
4.(63-66)写先生竭尽全力,辛勤工作,为人类留下更多财富。
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了鲁迅的性格?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夸张
豁达爽朗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敏捷、果断
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热情、和蔼、有耐心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深切关爱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严谨、一丝不苟
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慈父、求真、务实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奉献、牺牲精神
在作者眼中,鲁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作者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开朗、热诚,关心青年,关爱家人,矢志创作,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博爱苍生的伟大而又平凡的人。
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1.动作描写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拿不住
咳嗽
夸张的写法,豁达爽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语言描写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用语言直观地表现了鲁迅幽默风趣的形象。
3.神态描写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笑着

出神地勾画先生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容。
4.侧面描写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
许先生说
从许先生的角度表现了鲁迅的求真、务实。
5.细节描写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通过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回忆得有血有肉,可知可感,令人亲近。
主旨归纳
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先生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的崇高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结构梳理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形象:
可亲、可敬
平凡、伟大
1.笑声明朗
真诚,开朗
2.走路轻捷
干练,敏捷
3.陪伴客人
热情,温和
4.读、复来信
关心扶持青年
真人
5.看电影、吃鱼丸
父子情深
凡人
6.翻书休息
惜时,勤奋
7.翻译《死》文
殚精竭虑
伟人
作者感情:
爱戴、崇敬
赞美、怀念
拓展延伸
鲁迅的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