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三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三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28 08:3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 3 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2019年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一、古代西亚文化
1.概况
(1)地理位置:
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2)地位:
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3)代表文明:
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亚述帝国、波斯帝国
西亚:
位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阿拉伯半岛
小亚细亚
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前3500产生)
阿卡德王国时期(前24C-前23C)
乌尔第三王朝(前22C末-前21C末)
汉谟拉比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约前18世纪)
赫梯时期(约前17C-前13C)
亚述帝国时期(前8C-前7C)
波斯帝国时期(前6C-前4C晚期)
(君主专制制度)
马其顿帝国(公元前4C晚期消灭波斯)
罗马帝国
教材中出现过的古代西亚重要文明或政权:
回顾:古代西亚的政治
一、古代西亚文化
回顾:古代西亚的经济
一、古代西亚文化
1.西亚是最早农业革命的发生地: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2.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3.前22-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房贷,前8-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货币
4.前3500-前3100,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现最早的城市。
从图看,西亚在古代东西方贸易中的作用。
书写工具——芦苇秆
2.文化成就
(1)文字:楔形文字——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一、古代西亚文化
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
楔形文字雏形产生之时,多为图像符号,只被少量使用。公元前2600年左右,文字使用量增加。公元前500年左右,楔形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楔形文字一直被使用到公元前1世纪前后,使用情景如同现今的拉丁文。后失传,19世纪以来才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学科亚述学。
时间 范围 原因 特点
公元前 3000年 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 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类似冲积平原的泥土,故有大量的芦苇可供使用 构成文字的每一笔画前端呈三角形——即楔形,或横或竖,少见圆曲弯折;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它材料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文化成就
(2)文学:《吉尔伽美什》——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史料:吉尔伽美什,你将漂向何方?
你所追求的永生,永远无法得到,
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相伴。
……
吉尔伽美什,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
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
人应关心的,唯有这些事。
——《吉尔伽美什》
文学 产生 地域 载体 内容 价值
《吉尔伽美什》 起源于苏美尔时代,最开始为口头创作,后经过诗人们加工完善最后定型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 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体现了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之情,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文字出现后,人们就可以用它来记述历史,交流思想。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著名的文学杰作就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吟游诗人们以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为主人公所创造出来的诗歌汇集。诗中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骄傲暴戾,引起众神不满,于是众神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诗中还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吉尔伽美什捕获狮子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文化成就
(3)建筑和艺术
地域 成就
古巴比伦(苏美尔人) 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的主题多种多样
亚述帝国 修建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波斯帝国 王宫内装饰豪华,雕梁画栋,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
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
苏美尔人的王陵壁画
阿帕达纳宫的浮雕
一、古代西亚文化
2.文化成就
(4)法律: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 时间 目的 文字 内容 性质 价值
《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通过编制完备法典的方式解决矛盾,维护统治 楔形文字 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余、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现存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君权神授
王权不可侵犯
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施行严格的、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
颁行保护平民利益的规定
施行同态复仇法(以牙还牙)
阶级歧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5)数学
苏美尔人发明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工人。
二、古代埃及文化
1.古埃及地理位置及概况
(1)地理位置:
处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2)发展概况: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此后时有分合,绵延约3000年。
时期 时间 发展历程
文明起始 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100年左右 公元前5000年出现了最早的新石器文明,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统一
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2920年至公元前2152年 修建金字塔、大型神庙,领土扩张至努比亚地区
中王国时期 公元前2065年至公元前1781年 进行军事扩张,埃及各地出现很多地方性的墓葬群。
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075年 底比斯成为全国的政治与宗教中心,修建了很多雄伟的纪念性建筑
后埃及时代与异族统治 公元前1075年至公元前394年 埃及分裂,先后被波斯、马其顿、罗马征服,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公元4世纪埃及文明宣告终结
2.古埃及文化成就
二、古代埃及文化
(1)文字:象形文字,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①特征:文字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②使用: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象形文字经历了多种变化。








罗赛塔石碑
古埃及象形文字
埃及草书
古希腊文
2.古埃及文化成就
二、古代埃及文化
(2)文学:古埃及人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①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
②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
③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④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古代埃及人创作出的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等都受到宗教影响。宗教是埃及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非常多的与天体和自然力量联系在一起的神。其中最著名的《亡灵书》是古埃及一部宗教性诗文集,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征服自然的愿望。
2.古埃及文化成就
二、古代埃及文化
(3)建筑
①神庙——卡尔纳克神庙,表达对神的敬畏;
②金字塔——证明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达到较高水平。
你认为历史遗址对历史研究有何价值?
历史遗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对历史史事的见证,具有重要的价值,属于史料研究的一手资料。
阿拉伯谚语:
一切怕时间,而时间却怕金字塔。
2.古埃及文化成就
二、古代埃及文化
(4)科学技术
①太阳历——古代世界最精确的立法之一;
②数学、医学等方面颇有建树。
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刻石
在远古时代,谁先掌握了准确的年历,谁就拥有了领先的农业,也就有了生存的基本保障,为其它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在他们那里,医术的分工是很细的,每一个医生只治一种病……,有治眼的,有治头的,有治牙的,有治肚子的,还有治各种隐疾的。
—希罗多德《历史》
古埃及太阳历(solar calendar)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为3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4个月,年末另加5天为节日,一年365天。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
波斯宫廷中的埃及医生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
1986年,大津巴布韦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代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
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
东非出现过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石头城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
北非 埃及
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鼎盛,7世纪后衰败 信仰基督教;农牧业发达;海外贸易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奴隶;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城市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4--15世纪鼎盛 石头城
三、阿拉伯文化
1.概况
阿拉伯文化发源于阿拉伯半岛,公元七世纪以后阿拉伯国家扩展到西亚北非的广大地区。
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没有常年的河流,不适合农业生产,所以具有沙漠文化和游牧文化自由和开放的特点。后扩张到西亚北非地区,处于亚欧非的中心地带,是世界东西和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促成阿拉伯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
—— 比鲁尼
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8世纪,征服了从利比里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结合阿拉伯人的风格、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2.文化成就:
(1)文学:①“悬诗”②《天方夜谭》——对东西方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就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开创了阿拉伯诗歌的一个新阶段——使长诗在内容上得以扩展,形式上得以完善,同时,丰富了阿拉伯诗歌中对沙漠、动物、植物以及云电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为后来者保留了一份丰富的遗产。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融合。《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其影响。
三、阿拉伯文化
2.文化成就:
(2)数学
①伊本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②印度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阐述了解一次和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及二次方根的计算公式(即:x2+10x=39),明确提出了代数、已知数、未知数、根、移项、集项、无理数等一系列概念,包括80多个例题,是关于代数学的最早的著作,这部著作在12世纪被译成拉丁文,成为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教材,一直使用到16世纪。代数学发展成为一门与几何学相提并论的独立学科。印度数码(1--9、0)也藉他著作传入西方。
三、阿拉伯文化
2.文化成就:
(3)天文
①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
②白塔尼《萨比天文历法》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被哥白尼多次引用。
白塔尼(约850-929) 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877-918年,他在阿拔斯王朝的腊卡天文台从事天文观测达41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并进行了独创性的研究和理论综合,取得了辉煌成绩,著《萨比天文历表》(一译"恒星表")。他测定黄赤交角值,计算回归年长度值,记述恒星的位置,在天文计算中,引入了三角学的正切和余切。白塔尼是阿拉伯天文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于12世纪传入欧洲后,在几百年内成为欧洲各大学、天文台的权威教科书。
(4)医学
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医典》片段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美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通行全国的阿拉伯语和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则为它提供了必要前提。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他们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帝国统治的热心鼓励和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下,全国的好学风气蔚然成风。阿拉伯文化,硕果累累,向全世界发出绚丽的光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①地处东西方传统商路的中心,中西方文化荟萃;
②政局相对稳定、发达的交通和经济的繁荣;
③统一的语言和意识形态推动了文化发展;
④当政者重视科技文化;
⑤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
⑥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
(2)特点
①继承与融合——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波斯和古希罗文化。
②创新性——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阿拉伯文化。
③先进性——许多成就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材料二 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9世纪初兴起的“百年翻译运动”是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大批阿拉伯的研究者翻译、注释了古希腊、印度和罗马的著作,使人类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得以继承。这些翻译著作还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地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阿拉伯帝国文化对世界发展所做的贡献。
(3)贡献:
①保存并传播了西方古典文化;
②为欧洲的文艺复兴提供了思想来源;
③融合东西方文化,推动了世界科学的发展;
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
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习近平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讲话(2014年9月25日)
古代西亚 古代埃及 阿拉伯
文字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传播阿拉伯数字
文学 《吉尔伽美什》目前所知世界史最早的史诗 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 “悬诗”;故事集《天方夜谭》
建筑 艺术 王宫、人首飞牛雕刻、泥偶雕像、壁画 金字塔、神庙 清真寺
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
宗教 信仰 沙马什等神灵,宣扬君权神授 敬畏神,祭司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重“死”后 伊斯兰教
科学 技术 60进制 太阳历、数学、医学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萨比天文历法》《医典》
西亚——两河流域文化
北非——古埃及文化
阿拉伯文化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泥偶雕像、王宫、人首飞牛
《汉谟拉比法典》
60进制
象形文字
神话、诗歌
神庙、金字塔
太阳历
数学医学
《天方夜谭》
代数学
证明日环食
《萨比天文历法》
《医典》
阿拉伯数字
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1.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2.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练习
C
C
3.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4.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汉谟拉比法典》由某种文字书写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流传至今。这种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甲骨文
练习
C
B
5.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6.史诗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练习
A
C
7.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这说明
A.古代阿拉伯人创立了近代的自然科学
B.阿拉伯文化是近代天文学的渊源之一
C.古代阿拉伯人将科学进行了学科分类
D.阿拉伯文化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
8.中国和印度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文化本身是在吸收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帝国充当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促成阿拉伯帝国这一特殊身份的客观条件是(  )
A.东西方交流的加深 B.阿拉伯人勤奋善学
C.阿拉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D.阿拉伯帝国的强大
练习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