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香港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学习目标
能够利用地图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道香港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通过对香港交通运输、金融、贸易、旅游业、教育等方面的分析,理解香港的国际枢纽功能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认识香港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及相互促进作用,增强热爱国家的情感
知识准备
1、香港南临 海,位于珠江口 岸,简称 。
2、香港的气候类型 ,香港与北京之间有 铁路相连。
自学提示
一、地理概况
1.查找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概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位置:地处______之滨,______口东侧,北与广东省____ 市相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范围:由____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香港岛隔______港与九龙半岛相望。香港地狭人稠。
(3)地形:境内多________,平原仅占陆地总面积的1/6。为弥补城市建设用地不足,香港一直大规模 。
(4)香港的回归时间: 社会制度: ,区旗是 花(5)香港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二、香港的经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发达的交通运输:
(1)地位:香港是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是世界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国际航空中心。
(2)交通运输发达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作业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
(3)与祖国内地相连的路线:________铁路、 铁路和高速公路。
2.先进的现代服务业:
(1)旅游业: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______业十分发达。亚洲最大的青铜坐佛、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_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园 、香港迪士尼 乐园等。
(2)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中心,是重要的国际性信息中心,教育发达。
3.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1)发展优势: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
(2)产业结构: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业、房地产业、______业和________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3)美称:“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金融: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伦敦“____________ ”。
共同释疑
香港的面积为1104平方千米,2010年香港的人口为710万,计算一下香港的人口密度?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香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394.4mm,但香港严重缺水。想一想,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3.(1)读图,说一说香港进出口贸易的地区构成特点。
(2)为什么说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可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香港地理位置的特点是( )
A.濒临黄海 B.位于珠江入海口东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与广西相邻 D.地处我国大陆的西北边陲
2、香港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香港岛 B、大屿山岛 C、南丫岛 D、路环岛
3、香港的地形主要是( )
A.平原、丘陵 B.低山、丘陵 C.低山、盆地 D.平原、盆地
4、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B.有丰富的铁矿 C.有天然良港 D.人多地狭
5、下列不属于香港的旅游景点的是( )
A.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 B.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 D.大三巴牌坊
6、香港对绝大部分外来商品实行免税政策,商业和服务业相当发达,又被称为( )
A.国际贸易中心 B.金融中心 C.购物天堂 D.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
7、香港的进出口商品主要来自( )
A.中国台湾 B.美国 C.日本 D.中国内地
8、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某中学举行了香港知识竞赛活动。下面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著名的博彩旅游中心 B.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亚洲的天然植物园 D.我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9、读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
铁路线①_______ ②__________
城市A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2)香港特别行政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珠江三角洲比转向我国其他地区多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香港已是世界上重要
的 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
参考答案:
共同释疑
1、7100000人÷1104千米2=6 431人/千米2。说明香港“人稠地狭”。
2、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多,用水量大,地表径流少。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
3、(1)中国内地是香港进出口商品最多的地区,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
(2)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资源、劳动力、市场,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最新的工商业信息,祖国内地的产品可以通过香港销往世界各地
当堂检测
BBBCD 6-8 CD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1)广深线 京九线 广州 珠海 深圳
(2)该地区紧邻香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交通运输中心、国际航空中心、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中心、国际性信息中心、国际经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3.掌握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特点
知识准备:
1、珠江三角洲位于 省,该省简称 ,行政中心 。
2、珠江三角洲区域临近 和 两个特别行政区。
自学提示: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_______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与_______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地形以_______为主,气候类型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出口创汇型农业基地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4、珠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___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是由珠江沿岸的_____、_____、佛山、_____、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_______。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表现: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通过从境外引进_____、_____、设备与__________,成为_______产业密集的区域。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通过_________来实现,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_____以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主要城市:
①广州:别称“_____”,_____省省会,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著名的侨乡,重要的工业基地,外贸通商口岸,文化教育发达。
②深圳:毗邻_____,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_____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_________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3)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_________,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_____、_____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A.珠江三角洲经济特点:_____________,B.其特征形象的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C.与香港的经济关系_____________。
共同释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分析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的“南大门”,请运用地图说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查阅相关资料,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4、人们常将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形象地概况为“引进来,走出去”。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当堂测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下列铁路线不通过珠三角的是( )
A.京广线 B.京九线 C.广九线 D.京沪线
2、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 很多地方是侨乡
③ 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引进资金和技术 ④ 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原有工业基础好 B.能源资源丰富
C.高等教育发达 D.紧邻香港、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和管理技术
4、“珠三角”的外资、技术和管理模式主要来自( )
A.港澳 B.台湾 C.日本 D.美国
5、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是( )
A.外向型经济 B.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C.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 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6、下列工业部门中不是“珠三角”的一项是( )
A.煤炭工业 B.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C.玩具制造业 D.纺织服装业
7、许多外省劳动力纷纷到珠江三角洲“打工”,主要是珠江三角洲( )
A.加工制造业发展快 B.农业发展快
C.人少地多,劳力不足 D.气候宜人,风景独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
B.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D.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开发区
9、读下图回答(1)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地区合作以“______________”为基本模式.
(2)珠三角与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地理条件有何不同?
珠三角:
辽中南地区:
(3)珠三角与辽中南地区主要产业部门有何不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珠江三角洲: 辽中南地区:
共同释疑:
1、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热丰足、河网纵横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临近香港、澳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3、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邻,利于吸引外资和技术;
人文因素:著名侨乡,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政策因素:国家政策优惠,对外开放前沿。
4、引进来: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等;
走出去:把我国的产品、科技等投放到国际市场。
当堂测试:
1-5DADAA 6-8 AAB
9、(1)前店后厂;(2)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是我国的侨乡,吸引了许多外资;辽中南地区是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3)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是轻纺、食品、医药、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轻工业为主;辽中南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是以钢铁、机械、化学和造船等重工业为主.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学习目标
1、了解澳门的位置、组成、面积、人口、气候等地理概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澳门地图的变化,知道澳门填海造陆的巨大成就
3、掌握澳门的经济支柱,归纳澳门的文化特色
自主学习
一、地理概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地理位置:位于_______口西南,背靠_______ 。濒临经济特区______
2.组成:A____、B氹仔岛和C路环岛。
3.人口:人多地少,澳门半岛集中了澳门大部分人口,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地。
4.澳门回归时间 澳门区旗上的花是
二、“海上花园”
1.澳门的气候类型:_______ 气候,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素有 之称,澳门的标志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经济
(1)经济特征:澳门是自由港,主要支柱产业:_____ 业、____ 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近些年来,却表现出___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2)工业部门:服装、玩具、电子、彩瓷与造船。
当堂检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香港 B.宁夏 C.天津 D.澳门
2.澳门特别行政区由哪几部分组成( )
A.澳门半岛、九龙、氹仔岛 B.澳门半岛、新界、路环岛
C.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D.氹仔岛、九龙、新界
3.澳门回归前被哪个国家侵占(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日本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英国
4.澳门与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相同的策略是( )
A.围湖造田 B.建海底公寓 C.开拓荒地 D.填海造陆
5.下列美称属于澳门的是( )
A.“世界公园” B.“花园城市” C.“购物天堂” D.“海上花园”
6.我国某城市位于珠江口西南,博彩业、旅游业等是其主要的经济支柱,素有“海上花园”之称。该城市是指(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深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澳门不可能具有的经济支柱是( )
A.农业 B.旅游业 C.建筑业 D.博彩业
8.与香港相比,关于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多,面积大 B.主要由岛屿组成 C.博彩业发达 D.先于香港回归祖国
9.关于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澳门的工业以生产重工业产品为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澳门的工业产品主要销往祖国内地
C.澳门的商业发达,商业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D.澳门旅游业发达,旅游业收入和博彩业收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0.澳门的标志性建筑是( )
A.青铜坐佛 B.东方明珠电视塔
C.鸟巢 D.大三巴牌坊
11.读澳门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半岛;B 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 岛;E 口;
(2)我国政府于 年 月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
了 区。
(3)简述澳门产业结构的变化。
参考答案
1-5 DCCDD 6-10 CACD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澳门半岛 氹仔岛 路环岛 珠江(2)1999 12 20 澳门特别行政(3)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近些年来,澳门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博彩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学习目标
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交通联系等城市概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理解长株潭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差异和发展联系
3.理解“两型社会”的含义和长株潭城市群在建设“两型社会”方面的做法和效果
知识准备
1.湖南简称 ,省会 ,境内的大河 ,湖泊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是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线和沪昆线在此交会。
3.湖南的有色金属矿产丰富,著名的有锡矿山的 ,水口山的 。
自主学习
1.城市群概况:A_____、B___、C_____三市位于_____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______江相连。
2.三市的发展差异:
城市
发展差异
长沙
湖南省省会,城市规模较大,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
教育、科技、文化较发达,计算机、杂交水稻、新材料、工程机械的等全国领先。
名胜古迹有________、 、
株洲
①铁路枢纽, 线和 线在此交会;
②重要的电力机车、 和化学工业基地;
③建有大型服装市场,物流业发达
湘潭
①_______和旅游业相对发达;
②主要工业部门有_______、机电、农产品加工等;
③所辖的_______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3.三市的发展联系: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加强______ 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 ,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2)建设“两型社会”: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社会建设综“两型社会”是指_________社会和___________社会。
共同释疑
1.在经济发展中,长湘潭城市群各城市为何要确定不同的方向?
2.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如何加强一体化建设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位于湖南省西部 B.地处湘中平原地区
C.沅江流经这三个城市 D.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2.按照湘江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三个城市排列正确的是( )
A.长沙、株洲、湘潭 B.长沙、湘潭、株洲C.株洲、湘潭、长沙 D.湘潭、株洲、长沙
3.长株潭经济区位于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 )
A.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B.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沿陇海-兰新铁路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D.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4.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呈三足鼎立之势 B.彼此相距30千米
C.只有公路相连,没有铁路相通 D.长沙在北,湘潭在西,株洲在东
5.下列旅游景点不属于长沙市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岳麓山 B.橘子洲 C.马王堆 D.黄鹤楼
6.毛泽东同志的故乡在( )
A.长沙 B.株洲 C.湘潭 D.浏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方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体化建设 B.资源节约型 C.环境友好型 D.产业高度一致
8为了促进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三市采取了相关措施,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三市关闭一批重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B.三市联合在湘江进行季节性禁渔
C.为减轻用电紧张的状况,三市加大火力发电的规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用现代科技改善企业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
9. 读“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图标”,完成下列问题。
(1)“两型社会”是指
、 。
(2)请将湖南省建设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的措施列举一些:
参考答案:
共同释疑
1、不同发展方向有利于摆正位置,找准并发挥优势;有利于扬长避短,下大力气在自己优势方面做大做强,从而形成自己特色,达到快速发展目的。
2、电信:把三市电信改成一个区号,为市民节约话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旅游:整合三市旅游项目,构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大旅游圈。
交通: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三市间开城际公共汽车,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环保:明确各自城市环保责任,严格保护好湘江的水环境。
当堂检测
1-5 DCACD 6-8CDC
9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措施:三市城区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生态绿地
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
加强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勤俭节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学习目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运用地图,熟悉长三角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等区域概况
2.学会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鱼米之乡”的成因
3.结合长三角区域交通分布图,会描述该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
4.举例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利用图文资料,能说出长三角区域核心和两翼的发展状况和主要城市及其发展特色
【知识准备】
1.“黄金水道”指 ,发源于 山,注入 海,是我国最大的河流。
2.江苏的省会 ,浙江的省会 ,鱼米之乡: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自学提示】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_______”, 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______,往北到通(州)扬(州)运河,包括_____省东南部、_______市及杭(州)嘉(兴)湖(州)地区。
(2)在右图中填注长江、钱塘江、太湖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画出京杭运河。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哪些城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交通运输发达,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它发展所需的______大部分依赖调入或进口,其产品多远销_______。
(7)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中心城市——__________,是江苏的省会,有“____________”的美誉,________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_________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昆曲的发源地_____,中国第一水乡________。
(8)南翼中心城市——___________,_____省省会,________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号称“_________”,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__________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共同释疑】
1.长三角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三角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等角度,举例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当堂测试】
1、位于长江三角洲,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是( )
A.武汉 B.重庆 C.南京 D.上海
2、经过常州、无锡、苏州的铁路干线是( )
A.京九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陇海线
3、下列美称所表示的地方不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是( )
A.“鱼米之乡” B.“丝绸之乡” C. “六朝古都” D.“天府之国”
4、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旱地 B.草地 C.林地 D.水田
5、有关上海对长江流域的辐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水能资源丰富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最大的港口
C.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D.全国最大的科技教育中心
6、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原因不包括( )
A.劳动力素质高 B.交通便利 C.农业基础好 D.科技力量雄厚
7、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共同特征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B.都是河口地区,地势平坦
C.都有悠久的历史,工业基础雄厚 D.都依托便利的交通,但缺乏能源
8、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所示,填写地理事物名称。
甲省是__________,河流乙是__________,
丙湖泊是__________
城市:A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容易出现______________灾害。
(3)长江三角洲地区克服不利条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_.该地区发展工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图中__________城市(填写字母)开幕举行.请你运用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道,从交通、经济、人文等方面分析世界博览会选择会址在本地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释疑】
1.地形平坦、气候湿润、土壤肥沃
2. 临江滨海;水网稠密;交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的前沿等。
3、(1)交通运输:上海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通过海运、铁路、高速公路、国道、长江等运输干线,与广大内地保持密切联系。
(2)商贸流通:上海是国际区域性贸易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3)资金流通: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企业可通过上海金融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4)信息交流: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信息服务窗口,上海正在积极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提供各种通信信息服务,为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信息化过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5)智力支持:上海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科技力量雄厚,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6)技术协作:上海科技发达,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合作,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推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当堂测试】
1-7 DCDDACC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1)浙江;长江;太湖;南京 上海 杭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洪涝 (3)沪宁杭工业基地 矿产资源缺乏;(4)E;交通便利,经济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