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田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田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28 20:14:49

文档简介

高二期末化学考试选择题答案
选择题(前10题每个2分,后10题每个3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A C C D B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C B B D D D C
1.【答案】D
【解析】A.第二能层含有2s、2p两个能级,所以不存在2d能级,选项A错误;
B.处于同一能层的电子可能有s电子、p电子或d电子,d电子能量>p电子能量>s电子能量,所以处于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
C.d能级的轨道数为5,即3d能级有5个轨道,3d2表示3d能级有两个电子,选项C错误;
D.s轨道的电子云轮廓为球形,即1s、2s、3s等电子云轮廓都为球形,所以F原子中s轨道的电子云轮廓都为球形,选项D正确;
2.【答案】B
【解析】A.p区是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到p能级上(He除外),包括ⅡA至0族,不包括副族元素,故A说法正确;B.f区指的是镧系和锕系,镧系和锕系在第六、七周期的ⅢB,第五周期不含有f区,故B说法错误;C.d区和ds区包括过渡元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C说法正确;D.s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s1~2,s区所有元素的p能级电子均为全满或全空状态,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B。
3.【答案】A
【解析】在电流作用下,基态氖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变为激发态原子,这一过程要吸收能量,不会发出红色光;而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将释放能量,从而产生红光,A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A.共价键中一定含σ键,则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σ键,而没有π键,A错误;
B.原子形成分子,优先头碰头重叠,则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B正确;
C.σ键是“头碰头”重叠形成,可沿键轴自由旋转,为轴对称;而π键是由两个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重叠程度小,为镜像对称,C正确;
D.π键不稳定,易断裂,则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D正确;
故选A。
5.【答案】C
【详解】A.σ键是头碰头重叠,π键是肩并肩的重叠,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σ键比π键稳定,故A正确;
B. 两个原子间只能形成1个σ键,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双键时,含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两个原子之间形成三键时,含有一个σ键和2个π键,故B正确;C. 单原子分子中没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σ键,故C错误;D. 两个原子之间形成三键时,含有一个σ键和2个π键,N2分子中含有一个三键,即有一个σ键,2个π键,故D正确。故选C。
6.C
【详解】
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共有18种元素,第四周期有18种元素,所以34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四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是0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8纵行,所以第34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6纵行,为第ⅥA族元素,所以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ⅥA族,故C正确。
7.【答案】D
【解析】元素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故选D。
8.【答案】B
【解析】A.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如HF、H2O分子中只有共价键,故A错误;
B.NH4Cl全部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但该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为离子键,故B正确;
C.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为π键,故乙烯(CH2=CH2)分子中有4个C-Hσ键,C=C键中有1个σ键、1个π键,故C错误;
D.单键为σ键,则乙烷分子中6个C-H键和1个C-C键都为σ键,故D错误;
9.【答案】A
【详解】A.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双键,则CO2分子中存在2个σ键、2个π键,A错误;B.CH3OH和HCHO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均为极性分子,B正确;C.CO2、CH3OH和HCHO分子中的碳原子杂化方式各不相同,分别是sp、sp3和sp2,C正确;D.相同压强下,CH3OH的沸点比CO2高,是因为前者能形成分子间氢键,D正确;
10.【答案】A
【详解】A.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SF6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S 原子位于正八面体的中心,该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A正确;B.SF6是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确切地说角FSF可以是90度,但也有处于对角位置的角FSF为180度,故键角不都等于90°,B错误;C.由于F的电负性比S的大,S与F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F,C错误;D.中心元素价电子数+化合价的绝对值=8时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但氢化物除外,该化合物中S元素化合价+价电子数=6+6=12,则S原子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D错误;故答案为:A。
11【答案】A
【解析】A.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孤对电子对数为0,铍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孤对电子对数为0,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则两者的杂化类型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故A正确;
B.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孤对电子对数为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两者的空间结构比同,故B错误;
C.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甲醛分子中双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两者的杂化方式不同,故C错误;
D.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两者的杂化方式不同,故D错误;
12【答案】D
【详解】A.中心原子C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2+=2,故其是空间结构为直线形,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A错误;B.中心原子Cl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3+=4,故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B错误;C.中心原子N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3+=3,故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其中所有的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C错误;D.中心原子Si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4+=4,中心原子S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3+=4,故二者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D正确;故答案为:D。
13.【答案】C
【解析】
A.非羟基氧原子数依次增多,酸性依次增强,A正确;
B.苹果酸中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四个各不相同的基团,是手性碳原子,B正确;
C.HCl不能与H2O形成氢键 ,C错误;
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甲烷是非极性分子,D正确;
14【答案】C
【解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氮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故A错误;B.氟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没有正化合价,故B错误;C.0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大,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则第一电离能:,故C正确;D.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强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镁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则镁元素的电负性小于铝元素,故D错误;故选C。
15【答案】B
【解析】①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常温常压下,H2O的熔、沸点比第VIA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高,①正确;
②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氢氧键的键能大有关,与氢键无关,②错误;
③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其主要原因是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中水分子间因氢键而形成了“缔合分子”,③正确;
④邻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则邻羟基苯甲酸的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对羟基苯甲酸,熔、沸点低于羟基苯甲酸,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与氢键有关,④正确;
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A.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而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前者具有比较稳定的全充满结构,因而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硼,故A项能用洪特规则特例来解释;B.某种激发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而不是,是因为其基态原子获得了能量,能级上的一个电子跃迁到能级上,故B不能用洪特规则特例来解释;C.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符合轨道半充满、轨道半充满的条件,更加稳定,故C能用洪特规则特例来解释;D.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而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前者的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因此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硫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D能用洪特规则特例来解释;答案选B。
17【答案】D
【解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Z均可与X形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X是H元素;第一电离能Y>Z,Y是N元素、Z是O元素;W原子电离能:I1=500、I2=4600、I3=6900、I4=9500、I5…,说明W最外层有1个电子,W是Na元素。A.N、O可与H形成N2H4、H2O2等含18个电子的分子,故A正确;B.H位于第一周期,N、O位于第二周期,Na位于第三周期,故B正确;C.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N3->O2->Na+,故C正确;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O>N>H,故D错误;选D。
18【答案】D
【解析】根据电离能图知,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之间的差距最大,所以该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属于第ⅢA族元素。
A.X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可能为 +3价,故A错误;
B.X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属于第ⅢA族元素,则X的最高价氢氧化物不可能是强碱,故B错误;
C.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图象中没有显示X原子有多少电子层,因此无法确定该元素位于第几周期,故C错误;
D.该主族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X3+,所以X与氯反应时可能生成XCl3,故D正确;
19.【答案】 D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B只能有2个电子层,处于第2周期,故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则B为氮元素;A、B两元素相邻,A原子序数小于B,则A为碳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D、E只能处于第3周期,故E为硫元素,C为镁元素;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6-5=3,则D为铝元素。
20.【答案】C
【解析】A.能量越高,离原子核越远,则同一原子的能层越高,s电子云半径越大,A说法正确;B.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则s 区,d 区和 ds 区的元素都是金属(氢元素除外),B说法正确;C.Xe位于0族,同族的He只有2个电子,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1s2,C说法错误;D.外围电子排布为4f75d16s2基态原子,为64号元素,原子结构中有6个电子层,为副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ⅢB 族,D说法正确;答案为C。
21.(每空1分,共13分)
(1) Na Ar 1s22s22p6 3s23p6
(2) 氟
(3) Cr [Ar]3d54s1 6 7 d
(4) Cu 15 29
【解析】(1)
第三周期中Na的金属性最强,最易失去电子,Ar为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难失去电子,则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Na,,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Ar,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故答案为:Na;;Ar;1s22s22p63s23p6;
(2)
元素周期表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其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F;;
(3)
第四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知价电子为3d54s1,元素为Cr;其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有6个未成对电子,有7个能级,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d;
(4)
某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该元素符号是Cu,原子中所有电子占有15个轨道,铜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同,核外共有29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2.(每空1分,共5分)
(1) 第二周期第ⅣA族 Na>C>N>O>H
(2)
(3)
(4)N2H4+2H2O2═N2↑+4H2O
【分析】元素X、Y、Z、W、M、N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N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处于第二周期、N处于第三周期,且元素X、Y、Z、W分属两个短周期,则X只能为H元素,Y、Z处于第二周期,X、Y、Z、W四原子序数之和为22,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故Y、Z、W原子序数之和为21,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可推知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则N为S元素;X与M同主族,M原子序数大于O,故M为Na,化合物C2H2、N2H4、H2O2中,相应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以此解答该题。
(1)
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M为Na元素、N为S元素;
Y为C元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H、C、N、O、Na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N>O>H;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Na>C>N>O>H;
(2)
M2N为Na2S,硫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描述Na2S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3)
均含H、O、Na、S四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是硫酸氢钠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4)
火箭发动机曾经利用N2H4作燃料、H2O2作助燃剂,产物环保无污染,反应生成氮气与水,二者反应的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
故答案为N2H4+2H2O2═N2↑+4H2O。
【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
7.23.(每空2分,共14分)
(1)3NA
(2)极性键
(3) ③ ⑤ ① ④ ②
【解析】(1)
HCHO结构式是,共价单键都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可见1个HCHO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则在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
(2)
CS2是由分子构成,在1个CS2分子中C原子与2个S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结构式是S=C=S,C=S键是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因此属于极性键;
(3)
①MgCl2是离子化合物,Mg2+与2个Cl-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存在离子键;
②Na2O2是离子化合物,2个Na+与以离子键结合,在中2个O原子之间以非极性共价键结合,故Na2O2中存在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③CS2是由CS2分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是S=C=S,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
④NaOH是离子化合物,Na+与OH-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OH-中H、O原子之间以极性键结合,故NaOH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⑤H2是由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在H2中2个H原子之间以非极性键H-H键结合,故其中只含非极性键。
综上所述可知:只存在极性键的物质序号是③;只存在非极性键的物质序号是⑤;只存在离子键的物质序号是①;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序号是④;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②。
24.(每空2分,共18分)
(1) 5:1 nCH2=CH2
(2) 极性分子 2Fe2++2H2O2+2H+=2Fe3++2H2O
(3) NH3分子之间有氢键
(4) 直线形 非极性
【分析】四种元素A、B、C、D,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则A是H;B的基态原子s能级的总电子数比p能级的总电子数多1,这说明B的原子序数是7,则是N;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C是O;D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D是碳元素。
【详解】(1)乙烯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即甲是乙烯。由于单键都是σ键,而双键是由1个σ键和1个π键构成的,则根据乙烯的结构式可知,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5: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内发生加聚反应,则制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
(2)A、C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乙分子中含非极性共价键,则乙是双氧水,双氧水不是直线型结构,则乙分子属于极性分子,其电子式为;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 +2H2O2+2H+=2Fe3++2H2O。
(3)B的原子序数是7,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B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为。氮元素电负性较强,能形成氢键,由于NH3中有氢键沸点较高,故与PH3相比,氨气易液化。
(4)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CO2是直线型结构,则N2O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型,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吉林市田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 化学学科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Fe-56 Na-23 Mg-24 Cu-64 S-32
选择题(前10题每个2分,后10题每个3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二能层含有2s、2p和2d三个能级 B.处于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一定相同
C.原子中3d2表示3d能级有两个轨道 D.F原子中s轨道的电子云轮廓都为球形
2.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分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p区不包含副族元素 B.第五周期有15种f区元素
C.d区、ds区均不存在非金属元素 D.s区所有元素的p能级电子均为全满或全空状态
3.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4.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某些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
C.σ键的特征是轴对称,π键的特征是镜面对称
D.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
6.34号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四周期第ⅣA族 B.第三周期第ⅣA族 C.第四周期第ⅥA族 D.第三周期第ⅥA族
7.元素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
A.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B.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C.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8.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共价化合物中也可以存在离子键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也可以存在离子键
C.已知乙烯的结构式为CH2=CH2,则分子中存在4个σ键(C-H)和2个π键(C=C)
D.乙烷分子中6个C-H键都为σ键,1个C-C键为π键
9.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部分流程如图(部分产物略去):
CO2CH3OHCHO→……→(C6H10O5)n(淀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O2分子中存在1个σ键1个键 B.CH3OH和HCHO均为极性分子
C.CO2、CH3OH和HCHO分子中的碳原子杂化方式各不相同
D.相同压强下,CH3OH的沸点比CO2高,因为前者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10.SF6可用作高压发电系统的绝缘气体,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有关SF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非极性分子 B.键角都等于90°
C.与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S D.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1.下列分子中,杂化类型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的是( )
A.BeCl2、CO2 B.H2O、NH3 C.NH3、HCHO D.H2O、SO2
1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是空间结构为V形的极性分子 B.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中所有的原子不都在一个平面上 D.和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的酸性依次增强
B.苹果酸 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 HCl、NH3、C2H5OH均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是与均能形成氢键
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14.下列有关微拉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P>O>N B.最高正价:F>S>C
C.第一电离能:He>Ne>Ar D.电负性:Si>Mg>Al
15.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
①H2O的熔、沸点比VIA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③接近水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
④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下列事实不能作为洪特规则特例证据的是( )
A.硼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某种激发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2p3而不是1s22s22p2
C.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而不是[Ar]3d44s2
D.磷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硫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17.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Z均可与X形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且第一电离能Y>Z。W原子电离能:I1=500、I2=4600、I3=6900、I4=9500、I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Z还均可与X形成含18个电子的分子 B.这四种元素位于三个不同周期
C.简单离子半径:Y>Z>W D.电负性:Y>Z>X
18.某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元素可能为+4价
B.X的最高价氢氧化物一定为强碱
C.X为第五周期元素
D.X与氯气反应生成化合物为XCl3
19.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 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B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3 倍或者是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B、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C、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 A所形成的氧化物只有一种
B.元素 B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元素 C,D,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发生反应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A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同一原子的能层越高,s 电子云半径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s 区,d 区和 ds 区的元素都是金属(氢元素除外)
C.Xe 元素的所在族的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均为ns2np6,属于非金属元素
D.某外围电子排布为 4f75d16s2 基态原子,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ⅢB 族
填空题(共50分)
21.(每空1分,共13分)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完整周期元素的性质,填写下列空白。
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符号
是_______,其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
(2)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名称是_____,其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
(3)第四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有____个能级,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______。
(4)某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该元素符号是_______,原子中所有电子占有_______个轨道,核外共有_______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2.(每空1分,共5分)
已知X、Y、Z、W、M、N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M、W与N分别同主族,且元素X、Y、Z、W分属两个短周期,它们四者原子序数之和为22,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在化合物、、中,相应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X、Y、Z、W、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用电子式描述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 。
(3)均含X、W、M、N四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4)火箭发动机曾经利用作燃料、作助燃剂,产物环保无污染,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23.(每空2分,共14分)
按要求回答问题
(1)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NA。
(2)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 (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3)下列物质中:①MgCl2;②Na2O2; ③CS2 ;④NaOH; ⑤H2,只存在极性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只存在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
24.(每空2分,共18分)
四种元素A、B、C、D,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的基态原子s能级的总电子数比p能级的总电子数多1;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A、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甲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____ ;写出由甲制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 。
(2)A、C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乙分子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乙分子属于____(“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其电子式____ ;将乙加入浅绿色酸性溶液中,溶液变为棕黄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
(3)写出B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为____ ;与PH3相比,BA3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 。
(4)笑气(B2C)是一种麻醉剂,有关理论认为B2C与DC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故B2C的空间构型是____ ;DC2分子为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