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文明诞生的前提
农耕、畜牧业的诞生,让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生产者,从而促成了生产力的进步。
二、古文明发源地
古希腊文明
约BC800年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BC35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BC2300年
中国文明
约BC2070年
人类从何而来?
“当我们注意太空时,我们也是在寻找自己的起源。我们的故事就是宇宙的故事,因为我们是恒星真正的孩子。注入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原子和分子,就是宇宙从大爆炸到现在,全部的历史。”
——我们都是星尘
三、文明诞生的条件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阶级产生、城市出现、国家形成、文字出现。
生产力发展推动阶级、城市、国家、文字的出现,进而促进文明的诞生。
一、两河流域
我们把两河流域的历史,分为三大期:第一期,文化的中心点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尼亚……把它叫做巴比伦时代。第二期,文化的中西点上溯至亚叙利亚,所以把它叫做亚叙时代。第三期,文化的中心点又回到了两河下游的巴比伦尼亚,但这一期的主人公是加堤人(迦勒底人)。
——陈衡哲《西洋史》
东南角两河文明分为三个时期:
巴比伦时代—亚述时代—后巴比伦时代
巴比伦时代:
1、土著苏美尔人
(1)发明了楔形文字
(2)采用六十进位数
2、被塞米族入侵,两种文化交融
《汉谟拉比法典》
3、《吉尔伽美什》;洪水传说
《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石柱上部是一副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把象征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法典共有正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和审判制度等作了详细的规定。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选摘: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保护私有财产
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汉谟拉比法典》选摘: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被打瞎了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
如果奴隶主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如果奴隶主在看病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
——《汉谟拉比法典》
1.遵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同态复仇的原则。
2.上面条款适应的范围只限于身份相等的人之间。
3.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RETRO STYLE
两河文明分为三个时期:
巴比伦时代—亚述时代—后巴比伦时代
后巴比伦时代:
1、数学和天文学发达(黄道十二宫、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名字,都由此而来)
2、巴比伦空中花园(尼布甲尼撒)
两河流域的西边,在政治上的价值很小,因为地处埃及和两河流域间,所以成为两大邦的争点。但其中的两族人民,却对欧洲文化各有一个大贡献。
1、希伯来人——《旧约》(基督教最早的源头)
2、腓尼基人——腓尼基文字(欧洲各国字母和印度文字的嫡祖)
补充拓展
二、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尼罗河)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因此,埃及文明一般是稳定、保守的……关心死亡,为来世一尤其是国王的来世一作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由于这个原因,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的话就是法律。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二、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夫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实力。
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思考:这段话表现了法老怎样的地位?
二、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
文字:象形文字(莎草纸)
历法: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数学: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
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远祖。
克里特海岛
(两个文化交融处,也是输入欧洲的大桥梁。诞生了爱琴文明)
希腊文明(文学艺术、哲学科学)
罗马文明(法律、政治)
三、古希腊文明
三、古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位于埃及和西亚之间,又离希腊南端极近,所以能吸收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化,传给希腊。
(克里特宫殿中,有水管、有浴堂、有极精美的织物和瓷器,雕刻和绘画,还有极细致的金玉象牙所制的陈设品)
2、迈锡尼文明
谢里曼——发现特洛伊的梦想家
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
前3000年-前1400年
前16世纪上半叶—前12世纪
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以迈锡尼、泰林斯、派罗斯为大邦。迈锡尼文明是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克里特文明。
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
前2000年代初进入青铜时代,出现线形文字“A”(尚未译解),产生君主制国家 ,并有相当规模的建筑物。
城邦时代
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城邦的含义:从地域角度来看,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村落。从血缘的角度来看,城邦指的是具有共同血缘的公民团体。
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类型:民主政治(雅典)、寡头政治(斯巴达)
形成条件:
(1)地理因素:
多山多岛环海,出现许多孤立的谷地和海岛,形成相对隔绝的状态,小国寡民,便于实行民主政治。
(2)经济因素:
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培育了雅典人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
一、民主政治
雅典
参与主体:成年男性,本邦人
三次改革:
评价:
1、充分反映了民意,有利于社会稳定;充分调动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和热情。
2、容易造成泛滥的民主
3、民主范围不包括妇女、外邦人、奴隶,是少数人的民主
雅典
一、民主政治
时间 内容 影响
梭伦 改革
克里 斯提 尼改革
伯利 克里 改革
三次改革——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BC6初
1、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
2、建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
公民陪审法庭
3、废除债务奴隶制
为民主制度
奠定基础。
BC6末
(1)建10个地区部落
(2)设立500人议事会;
(3)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4)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5)实行陶片放逐法
民主政治
确立
BC5
①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②改革公民大会
③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
④提高陪审法庭地位权力
⑤发放工资、津贴
民主政治
发展到顶峰
衰落——公元前4世纪
铁米斯托克利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是希腊联军战胜波斯第三次入侵的关键人物。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他的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14人刻写。
该法在手段和程序上有漏洞,存在弊端;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如材料中出现的少数人刻写大量陶片的现象。
雅典“无法扩张自己……如果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但如果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
雅典一类的民主政治,注定只能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哲学流派 代表 主要观点 领域 体现的人文精神
自然哲学 泰勒斯
智者学派 思想解放 普罗泰格拉
三大 古典 哲学 思想家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万物由水生成
人是万物的尺度
所有人都是平等
自然与人类生活
人类社会
人性
理性主义奠基人
1、哲学研究 “人”
2、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的本质体现
打破传统神学的束缚,人的觉醒
自然
“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重视教育
贤人治国、理性思考
1、真理高于一切
2、 “人”是自然界最高级
人与社会
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雅典
二、人文精神
拉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