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0.1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0.1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28 18: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10.1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充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生成黑色物质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铜绿”与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一定呈碱性,则显碱性化合物一定都是碱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既可是单质也可是混合物,但一定不是化合物
C.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有机物中一定都含氧元素
D.一种元素在同一种物质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3.一些食物近似pH如下:柠檬汁2.1~2.8,番茄汁4.0~4.4,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柠檬汁能使滴有酚酞的苏打溶液褪色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番茄汁
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番茄汁的酸性强
4.已知:Cu+H2SO4(浓)CuSO4+SO2+H2O,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观察到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脱脂棉团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下移动铜丝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由+6价变成+4价
C.鼓气球鼓入空气的目的是将产生的气体赶到脱脂棉团和氢氧化钠溶液中
D.脱脂棉团变色的现象说明SO2和CO2化学性质类似,溶于水都能生成酸性物质
5.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
B.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阳离子不同
C.它们与任何酸反应时均无明显现象
D.它们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吸收一氧化碳
6.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滴加过程中,溶液中钠离子数量不断增加
C.整个变化过程中硫酸根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的pH>7
7.如图1在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液体;图2是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定的加入同体积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气压变化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是CO2与Ca(OH)2溶液的反应
B.曲线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CO2═Na2CO3+H2O
C.曲线①②压强变化差异的原因是常温下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D.压强减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减少
8.如图所示能表示碳酸饮料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的是(  )
二、填空题
9.Na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NaOH俗称 ,溶于水要 (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热。
(2)NaOH溶液具有碱的通性,是因为NaOH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 (填离子符号)。
(3)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由 色变为 色,继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充分反应后溶液由 色变为 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0.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和设计的问题。
(1)量取18.0mL蒸馏水,最好选用的量筒规格是   (填序号)。
A 5mL B.10mL C.25mL D.100mL
(2)向如图1所示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填序号),可能引燃铜片上的白磷。
A.浓硫酸 B.硝酸铵 C.氯化钠
(3)探究紫色石蕊变色规律的实验中,往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其中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孔穴   (填孔穴编号)
(4)实验室常用较浓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如图3)是   (填序号)。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1.构建知识网格,可以帮助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格
(1)图中M应为    类物质。
(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盐    。
(3)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解答题(共1小题)
12.小山同学设计实验探究NaOH溶液与CO2反应,其装置如图所示。
(1)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
(2)写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NaOH    。(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13.小明同学在使用“除垢净”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联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猜想“除垢净”的成分中可能有酸.
(1)为证实自己的猜想,小明从家中又找来两类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
实验一: .
实验二:

经实验,小明得出“除垢净”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的结论.
(2)小明想制作一瓶“除垢净”你认为盐酸、硫酸两种酸中的 更合适,理由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0.1常见的酸和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解答】解:A、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不会有黑色物质生成,选项A错误;
B、木炭在氧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是看到白色火焰,选项B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同时生成的氧化镁为白色固体,因此看到生成白色固体,选项C正确;
D、铜绿为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为蓝色溶液,选项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A、碱的性质就是显碱性,而具有碱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碱含有氢氧根,而碳酸钠显碱性,却属于盐,选项A错误;
B、氧气和臭氧都含有氧元素,属于混合物,而化合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混合物,但不是化合物,选项B正确;
C、燃烧时需要氧气,氧气可以提供氧元素,所以有机物不一定含有氧元素,选项C错误;
D、硝酸铵中,铵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而硝酸根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所以一种元素在同一种物质中化合价不一定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苏打溶液显碱性,滴有酚酞的苏打溶液呈红色,柠檬汁pH为 2.1~2.8,呈酸性,因此柠檬汁能使滴有酚酞的苏打溶液褪色,故说法正确;
B、番茄汁pH为4.0~4.4,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番茄汁,故说法正确;
C、鸡蛋清pH为 7.6~8.0,鸡蛋清显碱性,故说法正确;
D、番茄汁pH为4.0~4.4,牛奶pH为 6.3~6.6,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番茄汁比牛奶的酸性强,故说法错误。
故选:D。
4.【解答】解:A、拉动铜丝,可以控制铜与浓硫酸是否接触,控制反应是否发生和停止,选项A正确;
B、反应中硫元素生成了硫酸铜和二氧化硫,硫元素在硫酸铜中化合价没有变化,部分由+6价变为+4价,选项B不正确;
C、鼓入空气可以将内部残留的二氧化硫排出,此时使气体进入脱脂棉团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使脱脂棉团变色,选项D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A、氢氧化钠碱性太强,不利于酸性土壤中和,可导致土壤碱性,选项A错误;
B、两者都是碱,是由于都含有氢氧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相关的化学性质相同,而钠离子和钙离子则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不同,说明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阳离子不同造成,选项B正确;
C、酸碱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明显的放热现象,选项C错误;
D、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不反应,选项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A、a点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反应,硫酸铜不参与反应,此时硫酸过量,所以溶质为硫酸、硫酸铜和硫酸钠,选项A错误;
B、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只要加入氢氧化钠,钠离子就增加,选项B正确;
C、硫酸和硫酸铜中硫酸根最终生成硫酸钠,离子数目没有改变,选项C正确;
D、d点氢氧化钠过量,显碱性,pH>7,选项D正确;
故选:A。
7.【解答】解:A、氢氧化钙微溶,二氧化碳不能被全部吸收,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被全部吸收,压强几乎减少至0,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曲线是②。曲线①是CO2与Ca(OH)2溶液的反应,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题中方程式没有配平,B说法不正确;
C、氢氧化钙微溶,二氧化碳不能被全部吸收,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被全部吸收,压强几乎减少至0,C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都能反应,反应后气体减少,气压减小,D说法正确。
故选:B。
8.【解答】解:碳酸饮料显酸性,pH小于7,碳酸不稳定,会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这些碳酸型饮料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降低,pH变大,但pH不会超过7。
故选:D。
填空题
9.【解答】解:(1)NaOH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热。
故填:苛性钠、火碱、烧碱;放出。
(2)NaOH溶液具有碱的通性,是因为NaOH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OH-。
故填:OH-。
(3)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继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充分反应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填:无;红;红;无;NaOH+HCl═NaCl+H2O。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0.【解答】解:(1)25mL量筒量取18.0mL蒸馏水,能保证测量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故填:C;
(2)要引燃铜片上的白磷,该物质溶于水需放出热量,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故填:A;
(3)探究紫色石蕊变色规律的实验中,就是根据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颜色变化,1中的水为中性,紫色石蕊不变色,起对照作用;故填:1;
(4)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
②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AD,通过注射器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速率,进而控制反应的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故填:AD。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1.【解答】解:(1)盐酸可与五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图中M应为其中的碱类物质;
(2)能与盐酸反应的盐类可以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或AgNO3等,本题答案可以是:AgNO3;
(3)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
故答案为:(1)碱;
(2)AgNO3;
(3)6HCl+Fe2O3=2FeCl3+3H2O。
五.解答题(共1小题)
12.【解答】解:(1)氢氧化钠加入锥形瓶后,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内部气体减小,压强减小,所以外界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内,气球体积变大;
故答案为:气球变大。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3)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若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若不含有氢氧化钠,则加入酚酞后不变色,据此推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然后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氢氧化钠,若不变色,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13.【解答】解:根据酸的性质①能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两种物质属于不同类物质,符合该题要求.因此可取少量待测液,加入打磨后的铁钉铁钉表面有气泡出现;或加入纯碱产生大量气泡,就可说明“除垢净”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
(2)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影响除垢的效果,故选用盐酸合适,故填:盐酸硫酸与水垢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除水垢不彻底;
故答案为:
(1)取少量待测液,加入打磨后的铁钉铁钉表面有气泡出现,结论是“除垢净”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纯碱产生大量气泡,结论是“除垢净”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
(2)盐酸 硫酸与水垢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除水垢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