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05 09:49:55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新课学案
班别 姓名
【学习目标】知道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学习重、难点】1、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2、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自主学习】
一、频繁的对外往来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我国与______以至于_ ____、____ __的很多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从_______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还有______和_______等。
2、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_______。________时,他___次东渡日本。他精心设计的__________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是________上的国家,强盛以后,派遣______和大批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仿制唐朝的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用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等科技成就。?
四、玄奘西游
1、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即_______)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_________
2、_______初年,玄奘从______出发,历尽艰险,前往天竺,______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了《________________》。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合作学习与探究】
材料一:“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问题一:材料一描写的是哪一幅图中的人物?他是谁?有什么贡献?(4分)
问题二:材料二描写的是哪一幅图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哪位统治者统治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猜测“奈良城”在哪里?(3分)
问题三: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两个人有什么共同点?(3分)
【强化训练】
1.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3.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鉴真和尚????B.玄奘??? 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
?4.“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 )
A.新罗???? B.天竺???? C.波斯???? D.日本
5.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7、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下列哪一项不是其原因(??????? )
A.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D.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8、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 )
A.鉴真 B.玄奘 C.晁横 D.郑和
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东来
10.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设计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四个标题,请你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
【知识归纳】(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亚洲、非洲、欧洲
二、贞观、留学生、留学僧、鉴真、唐玄宗、六、唐招提寺
三、朝鲜半岛、使节、留学生、科举制、医学、天文、历算
四、古印度、玄奘、贞观、贞观后期、大唐西域记
【合作学习与探究】
问题一: 图一 、 玄奘(2分)
贡献:翻译了大量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任意2点2分)
著书《大唐西域记》
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问题二: 图二 、唐玄宗 、日本 (3分)
问题三:都生活在唐朝( 任意3点3分 )
都是佛教僧人
都具有顽强的意志
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强化训练】
1-5CABDD 6-10CABAA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
因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课件32张PPT。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唐朝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旧金山唐人街 欧洲唐人街 日本唐人街 唐装 《职贡图》 《职贡图》 第一站:
日本遣唐使船 遣唐使印关于遣唐使……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

前后十多批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使团向唐朝赠送礼品,唐朝回礼。
这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大唐国者,
法式备定,
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阅读理解日本鸟毛立女屏风日本平城京朱雀大街朱雀大街西市西市东市东市日本的茶道源于……翹首(げうしゅ)して  東天を 望み,
神(しん)は 馳(は)す  奈良の邊。 三笠 山頂の上に, 想ふ  又もや 皓月(かうげつ) 圓(まどか)ならんと。 月を望みて 鄕を望む 望月望乡
翘首望東天,
神弛奈良边。
三笠山頂上,
想又皓月圆。唐招提寺 鉴真坐像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被日本定为国宝唐招提寺 ——金堂传播建筑技术
传播佛学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传播医药知识一、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2、鉴真东渡日本 (1)、设计修建唐招提寺; (2)、精通医学,为人治病; (3)、影响日本的雕塑艺术。 1、派遣“遣唐使” 第二站:
新罗新罗与唐朝文化的交流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思考第三站:
天竺 玄奘取经图佛学辩论会后的玄奘骑象图那烂陀寺遗址大雁塔《玄奘取经回长安图》《大唐西域记》 作者:
地位: 玄奘
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代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国家的安定统一———前提经济文化的繁荣———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保障发达的对外交通———条件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练习巩固 2、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玄奘 B. 戒贤
C .鉴真 D .戒日王C 3、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史记》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