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共6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8 19: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第六单元-第10课
师 说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回望数千年前繁盛之至的大唐,文人在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想一想,人的一生真是无比的奇妙,也许日后芳名传世的一代文豪,也曾是一个坐在田间陇上,好奇地张望着远方的少年,那时的他也许自己都不敢相信,千年后,在社会巨变、科技进步使世界日新月异的岁月,人们仍会虔诚地品读他的文字,并因这些文字而沉思、反省、感动。
激趣导入
他是谁?他出身悲惨,三岁丧父,母亲也在他几岁时过世,由他哥哥抚养成人,9岁时哥哥去世,少年便在这颠沛流离中度过了;他读书刻苦,屡次参加进士考试,却总是惨淡落第,第四次终于考上进士,此后吏部考试又惨遭三连败;他官途坎坷,几经贬谪,却仍然坚定仗义执言之秉性,不失待人接物之真性情……他是唐朝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一座丰碑,亦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素养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通过朗读和问题探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训练思辨能力。
4.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目录
知人论世

解读题目

初读课文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了解作者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以及哲学家,他作为当时的文坛泰斗和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有着十足的气场。苏轼称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同柳宗元并称为“韩柳”,明代有尊崇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死后,谥号“文”,所以世人也都尊称为韩文公,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冠以“文章巨公”还有“百代文宗”的头衔,他在广东被推为“广东古八贤”之一。足见韩愈的无论是生前还是生后,声誉、美誉都是极多的。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写作背景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第二部分:解读题目
了解文体
关于“说”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等就属这一文体。“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解题
“师说”,即阐明从师学习的议论文章。
第三部分:初读课文
解题
理基础
1.记字音
①句读(dòu) ②或不焉(fǒu) ③位卑(bēi) ④近谀(yú) ⑤也欤(yú)
⑥郯子(tán) ⑦苌弘(cháng) ⑧老聃(dān) ⑨蟠(pán) ⑩六艺经传(zhuàn)
解题
【任务指引】要求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
第四部分: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知识梳理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知识梳理
古今异义
(3)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动词“从”(跟随)和连词“而”。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知识梳理
古今异义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文中指句读)学习。
今义:小学学校教育。
(6)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不一定。
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
(1)师
①从而师之
②吾师道也
③则耻师焉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⑤十年春,齐师伐我
意动用法,以……为师
学习
从师学习
老师
军队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
(2)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会天大雨,道不通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说,主张
风尚
道路

方法
道德,道义,正义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
(3)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④为五百人立传
传授
流传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传记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
(4)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内惑于郑袖
④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疑难问题
糊涂
迷惑
使……迷惑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
(5)乃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②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③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④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⑤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⑦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副词,表转折,竟,反而
副词,表顺承,就
副词,才
副词,仅仅,只
副词,表判断,是,就是
代词,你的
连词,于是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
(6)其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④其可怪也欤
⑤其皆出于此乎
人称代词,他们的
人称代词,他们
指示代词,那
语气副词,表感叹
语气副词,表猜测、推测
知识梳理
5.词类活用
①吾师道也
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②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③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④不耻相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知识梳理
5.词类活用
⑤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耻学于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⑦吾从而师之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⑧则群聚而笑之
名词作状语,成群地
知识梳理
6.文言句式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知识梳理
6.文言句式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
④不拘于时 
被动句
⑤耻学于师 
状语后置句
第二课时
目录
任务活动

赏析语言

借鉴提升

拓展延伸

第一部分:任务活动探究
活动设计
任务活动一 掌握论证方法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1段:
(1)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1段:
(1)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1段:
(1)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1段:
(1)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1段:
(1)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2段: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2段: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2段: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2段: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掌握论证方法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总结,并绘制成表格: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 人(纵比)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圣益圣 愚益愚
从师 而问 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2.对其子与对其 身(自比) 爱其子 于其身 小学而大遗
择师而教 耻学于师 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 大夫(横比) 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之 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掌握论证方法
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第二部分:赏析语言
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语言特色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两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语言特色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三部分:借鉴提升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师旷劝学》)
材料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材料三 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习近平《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1.材料一和荀子《劝学》在“劝学”的方法上,有何相同点?
明确 材料一和荀子《劝学》都用到了比喻手法。材料一,师旷劝国君炳烛而学,形象地将人生的三个阶段即少年、壮年、老年的学习分别喻为旭日东升、烈日当空和蜡烛之光。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运用正面设喻、正反设喻、反面设喻等多种比喻手法阐述了学习的重要作用以及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问题探究
2.阅读三则材料回答:同为劝学,这几则材料的立论角度有何不同?试分别加以概括。
明确 材料一强调学习与年纪无关,重要的是态度:要肯学,勤学。材料二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材料三从“为何学”这一角度立意,劝勉人们要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
问题探究
韩愈面对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还作《师说》,对师道做了精辟的论述。当时柳宗元评论说:在师道不存的情况下,“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而韩愈作此篇的目的在于阐述师的作用、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全文通过批判耻学于师、废弃尊师重道传统、看不起百工技人的社会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带有民主性精华的教育思想。《师说》作为一篇第一次明确阐释教师职责、呼吁关注教育、注重从师学习的文章,无论是在唐代还是今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韩愈作为“不顾流俗”“抗颜为师”的先驱,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无疑也有示范作用。
全文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