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对话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人物对话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教学目标:在对话中根据提示语所处位置的不同,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难点:提示语所处位置的不同,提示语后的标点符号也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来源:版本: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与铁罐》
学科:语 文
知识点描述:
引用人物的对话有三种方式: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面。提示语的位置不同,使用的标点符号也不同。
提示语在前面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用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提示语在后面,先加双引号,提示语后面加句号。
预备知识:
听本课之前,能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区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动作描写。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通过课件演示、启发,让三年级的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面这三种引用人物的话的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人物对话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二、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读句子,说发现。
1.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灰雀再也飞不回来了。”
2. “孩子,你是最棒的!” 妈妈微笑地说 。
3. “时间不早了,”爸爸急切地说 ,“ 我们回家吧!”
读完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异同?(相同点:引用了人物的话;不同点:引号外的话位置不同。)
第二部分内容:了解提示语的含义
引号外的话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提示语。它的作用是告诉我们是谁在说话,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引号里的内容就是人物所说的话。
第三部分内容:画提示语,圈标点,小结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方法
让我们再来读读刚才的句子,画出每句中的提示语。(边演示边说:你画对了吗?)看看每句中提示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第一句提示语在前面,第二句提示语在中间,第三句提示语在后面)
那么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它的标点又有什么区别呢?请你再反每句提示语中的标点圈出来。(边演示边问:你画对了吗?)
同学们,通过画提示语圈标点,你发现了提示语中标点的用法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用儿歌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提示语在前,冒号紧相连( :)
提示语在后,句号放心填( 。)
提示语中间,逗号分两半( ,)
第四部分内容:出示句子,给提示语后面加标点
相信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给提示语加标点的方法,咱们就来现场试一试:
铁罐傲慢地问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不敢 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 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
我确实不敢碰你 陶罐争辩地说 但我并不是懦弱
(边演示边提问:你做对了吗?)
三、结尾。
同学们,关于人物对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你听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