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
3、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和“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时 代 背 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府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孟子为文气势充沛, 感情洋溢, 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 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 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 柳宗元、 苏轼等影响很大。
任务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订正字音。
2、个人读,划分层次。
1、重 点 字 音
则王wàng乎 胡龁hé 觳觫hú sù 褊bi n小 彼恶wū知之 忖度c nduó 便pián嬖bì 莅lì中国
商贾g 吾惛hūn 放辟pì 狗彘zhì
畜xù妻子 庠xiáng序 孝悌tì 颁bān白
邪侈chǐ
2、层 次 划 分
第一部分(1——14):从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第二部分(15——20):“王说,曰……”到“王请度之”,论述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第三部分(21——33):“抑王兴甲兵......”到“孰能御之”,揭出齐宣王的大欲,论述霸道是不可能实现的,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四部分(34、35):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阐述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任务二 深入文本,分层研读
1、结合注释,分层疏通文意。
2、独立翻译。
3、归纳层意,分析论辩技巧。
第一部分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注释:⑴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其父威王,两次大败魏军,宣王本人也曾攻破燕国都城,所以他仰慕齐桓晋文,心向霸道,也是可以理解的。⑵闻,使动,使......听到。
翻译: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您可以讲给我听吗?”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注释:⑴徒:类。必修上册《师说》中有“郯子之徒”。⑵者:......的人。⑶是以:因此。⑷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臣未闻之也”。⑸以:同“已”,停止。⑹王:名作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翻译: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注释:⑴保民:安民,养民。⑵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莫能御之也”。⑶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由何知吾可也”。⑷王坐于堂上:状语后置,“王于堂上坐”。⑸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⑹何之:宾语前置,”之何“。⑺将以衅钟:省略宾语,“将以(之)衅钟。⑻舍;释放。⑼觳觫(húsù):形容恐惧颤栗的样子⑽就:走向。⑾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⑿与:同“欤”,语气助词,表疑问。⒀诸:“之乎”的合音。
翻译:(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注释:⑴爱:吝惜,舍不得。⑵诚有百姓者:的确有(对我有这种误解的)百姓。⑶褊小:狭小。⑷彼恶知之:他们怎麽知道呢?恶,疑问代词,怎麽,哪里。⑸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⑹是:这,指以牛易羊。⑺仁术:仁道,行仁政的方式。⑻远庖厨:远离厨房。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庖厨,厨房。
翻译:(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
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第一部分问题导学
1、宣王一见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反映出他怎样的心理?
反映出他志在称霸;齐桓晋文是曾经的霸主,齐国国力强盛,齐宣王有此心不足为奇。
2、孟子说“臣未之闻也”,你认可他的说法吗?
这只是孟子的一种策略,不能信以为真;孟子鄙视霸道,曾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反对暴力,“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这样说,其实是“道不同者不相与谋”,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纠缠,快速转换话题,将宣王引到“王道”上来。
3、孟子讲“以羊易牛”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开放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同学们首先应该想明白一个问题,孟子为何而来?为推行仁政而来。那是不是一见齐宣王就大谈特谈王道仁政呢?肯定不行。这就涉及到我们日常交际中,该如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里面有技巧。硬性灌输是不可取的。要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要让对方乐于接受。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否则,一厢情愿,就适得其反。“以羊易牛”的故事,反映出孟子对“齐宣王”是下了功夫的,是有备而来,这绝不是临场发挥。这告诉我们,成功属于有所准备的人。这和老师上课要精心备课,演员登台要精心排练,是一个道理。其次“以羊易牛”这个故事本是件小事,孟子善于小中见大,从中发现了“仁术”,进而和自己要推行的主张联系起来
同时,在讲故事中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肯定“是乃仁术也”又对齐宣王进行了“表扬”,满足了他的虚荣心(高帽人人爱戴)。
这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把握论辩的主动权,掌控论辩的节奏。一方面,他及时转变话题,把握主动;另一方面,顺应齐宣王心理,小中见大,巧妙“带节奏”。这是我们在今后交际和写作中要学习的。
第二部分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注释:⑴说:同“悦”。⑵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语出《诗经.小雅.巧言》。意思是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⑶夫子之谓也: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⑷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⑸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翻译: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注释:⑴复:禀报。⑵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⑶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⑷秋毫之末: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⑸舆薪:整车的柴火。⑹许:认可。⑺独何与:却是为什么呢?独,偏偏,却。⑻不见保:没有受到爱护。见,表被动。⑼王之不王:大王您不能行王道。第二个王是动词。
翻译:(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
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⑴形:表现。⑵何以异:怎么区分?何以,怎么。⑶挟泰山以超北海:挟着泰山跃过北海。太山,即泰山。北海,即齐国北边的渤海⑷语yù:告诉。
⑸为长者折枝:为长者按摩肢体。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指弯腰行礼。另一说“折枝”即折取树枝。均指常人较易办到的事。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第一个老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敬爱;第二个老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人。幼的用法与此相同。⑺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⑻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见于《诗经.大雅.思齐》,意思是给妻子作好榜样,推及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作动词用,指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寡妻,正妻,一说为贤妻。御,治理。⑼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这是说拿这样的心思施加到别人身上罢了。⑽权:称量。⑾度duó:丈量。
翻译:(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第二部分 因势利导,步步为营
孟子在第一回合,已经博得了齐宣王的欢心,齐宣王觉得自己已经“合于王者”,但是此时如果直接讲推恩百姓的道理,显得生硬,所以孟子从譬喻入手,连用三个生动的比喻,由小及大,由此及彼,调动宣王的兴趣,不自觉地提出问题“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然后顺势而为,指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而推恩于百姓,也是很容易做到的,“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这样就打消了宣王的畏难情绪,调动了他行王道的积极性。围绕“推恩”,从正反两方面说,并且以古人为榜样,鼓励宣王效法古人,语重心长地请宣王深思猛省。至此,宣王除了默认之外,别无他言。孟子又取得了第二回的胜利,牢牢掌控着主动。
第三部分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注释:⑴抑:表选择,相当于“还是”。⑵危士臣:危害将士。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⑶构怨,结怨,⑷与,同“欤”⑸肥甘,形容词用作名词,指肥美的食物。⑹轻暖,形容词用作名词,又轻又暖的衣服。⑺采色:指绚丽的颜色。采,同“彩”。⑻便嬖: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
翻译: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注释:⑴已,同“矣”。⑵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朝。⑶莅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统治。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⑷若,如此,这样。⑸缘木而求鱼:爬上树去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⑹若是其甚与:主谓倒装,“其甚若是与”。⑺殆:恐怕,可能。
翻译:(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注释:⑴小、大、寡、众、弱、强:形容词用作名词。⑵盖亦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盖,同“盍”,何不。本,指仁政王道。⑶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施行仁政。⑷涂:同“途”,道路。⑸疾:憎恨。⑹赴诉:奔走求告。
翻译: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第三部分 霸道其殆,王道其昌
这一部分的论述中心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霸道其殆,王道其昌。
第二部分孟子论述重点在于“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强调王道易为,“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这是从正面鼓励齐宣王行施王道。但是齐宣王并没有积极回应,孟子揣摩其心理,宣王对霸道还有幻想,因此孟子主动发起论战,同学们要注意其语言技巧,“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这属于“欲擒故纵”,“明知故问”,因为齐宣王“否,吾何快于是”的答案早就在孟子意料之中,孟子这样问,是为了让齐宣王自己说出自己的“大欲”,而“王笑而不言”,于是孟子又故意旁敲侧击,“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接着直接点破,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为了打消齐宣王的霸道之念,孟子“危言耸听”,“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并且以“邹楚之战”为喻,告诉齐宣王“霸道其殆”;接着话锋一转,畅想王道之美好前景,“其若是,孰能御之”,强调“王道其昌”,这在论辩上其实是正反对比之法,行霸道“后必有灾”,行王道“孰能御之”,再加上孟子善用譬喻,把道理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齐宣王心悦诚服,“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于是自然有了第四部分,也是全文的关键部分——如何实践的问题。梦想有了,下面就是讨论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
第四部分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注释:⑴惛:不明事理,糊涂。⑵进于是:达到这一步。
⑶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志愿。⑷不敏:愚钝,谦辞。敏,聪慧。⑸尝试:试行。
翻译: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达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
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⑴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⑵士:这里指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下文的民指普通百姓。⑶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不遵守礼仪法度,无所不为。放,放纵。辟,不正。侈,过度。已,同“矣”。⑷从而刑之:接着就处罚他们。⑸罔民:陷害百姓。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⑹制:规定。⑺畜xù:养活。⑻乐岁:丰年;凶年:荒年。⑼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向善。⑽从之也轻:很容易地跟着国君走。轻,容易。⑾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惟,只是。赡,足。
⑿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奚,何。治,讲求。⒀衣yì帛:穿丝织的衣服。⒀时:季节;时节。⒁百亩之田:相传周代实行井田制,一家可分得耕田一百亩。⒂谨庠序之教:慎重办理学校教育。谨,用作动词。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⒃申:申诫,告诫。⒄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梯”。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颁,同“斑”。带去,顶东西。⒆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翻译:(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
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第四部分 水到渠成,畅想王道
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第四部分就水到渠成了。这一部分的核心在于提出具体方案,畅想王道蓝图。孟子提出“恒产”和“恒心”的问题,“恒心”来自“恒产”,人民的问题就是没有“恒产”,进而没有“恒心”,所以他提出两个措施,一让又“恒产”,然后“驱而之善”,其实就是先使人民富足,然后兴办学校,教化人民。为了增强说服力,他将士民对比,将“明君”所为和“今”人之所为对比,接着提出具体措施,这样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使人心悦诚服。
任务三 阅读思辨,畅所欲言
1、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孟子所表达的行施王道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明确:如何实现王道:保民而王;具体措施:一曰足民,二曰教民。
保民而王
足民
教民
莫之能御
2、对于孟子的政治主张和具体措施,你如何评价?你认为可以实现吗?
明确: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关注人民的生存状态,这体现了他的仁心和民本思想,这是最可贵的,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诸侯之间战斗不息、兼并不断,“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且他崇尚的井田制也已经不舍和当时的时代,统治者既不会与百姓“均田地”,也不会放弃既得的利益,减轻对百姓的剥削,因此,他的“王道蓝图”是难以实现的。实际生活中,孟子的主张也被当时的人评价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3、孟子在先秦诸子之中素以“善辩”著称,其门人公都子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通过学习本文,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辩论技巧?(开放题)
教师总结:⑴首先,对于“夫子好辩”,孟子自己是怎么说的呢?“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也就是说,辩论是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方式。“百家争鸣”,没有一张利口,如何争鸣?俗话说:“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处在出上”,对于我们同学们来说,也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你立足社会的一张名片;⑵其次,孟子的善辩是建立在他的情怀和使命感上的。孟子主张性善论,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变好,所以他重视教育,体现在本文中就是“然后驱而之善”“谨庠序之教”。孟子以天下为己任,“当今之士,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勇于自任,并且致力于“养吾浩然正气”,所以他的辩论才高屋建瓴,气势充沛。这其实我们,论辩技巧要学习,但比技巧更重要的是“修心”,一个人有情怀,有格局,有担当,自然也就会有辩论的底气和气势;
⑶辩论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
孟子说:“说大人,则藐之”,对于论辩的对象下功夫研究,要知彼知己,彼方的关切、观点、喜好等,做到心中有数,在论辩中要重视对手,但是不能畏惧对手,“夫战,勇气也”。本文中孟子就掌控节奏,善于揣摩齐宣王心理,对症下药。
⑷掌握必要的论辩技巧
如孟子在本文中就善用比喻,“明察秋毫”“缘木求鱼”等的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其次善用对比,如将霸道和王道对比,使人自觉地选择王道。再次,论辩层次清晰。先肯定齐宣王有“仁心”,再指出“保民而王”的途径,最后具体提出措施,先养民,再教民。层次井然,说服力强。
课 下 作 业
1、根据课堂讲解,整理本课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整理本课出现的成语。
3、课外延伸,阅读《王顾左右而言他》,分析其辩论技巧,下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