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都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宜都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29 10:01:0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宜都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基础问答。(共10分)
1.(2021五下·义乌期末)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    现象。
3.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
4.(2021五下·义乌期末)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成的。
5.当太阳、地球和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 就会发   。
二、知识选答。(30 分)
6.关于“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B.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7.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 内。
A.地核 B.地壳 C.地幔
8.“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
A.白天快,晚上慢 B.白天慢,晚上快 C.白天和晚上一样快
9.(  )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A.合理休息和良好的睡眠
B.均衡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C.以上两者都是
10.以下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镜子 C.燃烧的蜡烛
11.牛顿做实验把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 利用的是(  )。
A.三棱镜 B.平面镜 C.太阳镜
12.图中的(  ) 组合, 在开始后的相同时间内流速快。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13.人体一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时期是生长发育非常旺盛的时期。
A.中年 B.青少年 C.老年
14.用一个透明的塑料饮料瓶制作水钟时,关于刻度的划分正确的是(  )。
A.从瓶口开始
B.从瓶底开始
C.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处开始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B.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没有影响
C.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三、分析判断。(12 分)
16.有光我们才能看到物体。
17.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有关系,摆锤越重,摆得越慢。
18.经常参加运动, 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 柔韧性更好。
19.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20.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21.上细下粗的蜡烛燃烧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 也可以用来计时。
四、事例列举。 (18 分)
22.制作潜望镜时用到的材料或工具。
23.常见的陆地地形。
24.古人用来计时的工具。
五、探究实践。(30 分)
25.明明对“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开展了研究。
保持摆锤的质量、摆幅不变,改变摆绳的长度,使摆绳的长度分别是原来的两倍、三倍, 观察摆在15秒摆动的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
15 秒摆动的次数记录表
  原来绳长 二倍绳长 三倍绳长
第一次 15 12 9
第二次 15 12 9
第三次 15 12 ?
①表中“ ”处的数据最有可能是   次。
②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B.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 摆动越快 C.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无关
③每一种情况明明都重复做了三次,其目的是:    。
26.下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片分析问题。
①图 A 表示   ;图 B 表示   。(填“屈肘”或“伸肘”)
②图 B中肌肉①处于   状态, 而同时图中肌肉②则处于    状态。 (填“收缩”或 “舒张")
③骨、关节和   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大脑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作用, 大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有调节我们身体和心灵的大部分功能。
2.【答案】折射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方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就会发生变化。
3.【答案】沙漠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可能形成沙漠。
4.【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通过镜子反射光来看到景物的,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5.【答案】日食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而且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处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的情况下,地球位于中间位置,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就发生了月食。
6.【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猴子捞月”,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月亮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在不断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会发生断裂从而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8.【答案】C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时间是以相同的速度流逝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流逝的速度是相同的,所以白天和晚上一样快。
9.【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合理休息和良好的睡眠、均衡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10.【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反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燃烧的蜡烛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镜子自身不能发光,能反射光,镜子不是光源。
11.【答案】A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牛顿做实验把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利用的是三棱镜。
故选:A。
12.【答案】C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滴漏装置的滴水速度受到水位高低的影响,水位高时,水的压力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滴速变慢,所以图中的①有孔瓶盖、④水位高的组合,在开始后的相同时间内流速快。
13.【答案】B
【知识点】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较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岁-12岁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对营养的需求比较高。可见B符合题意。
14.【答案】C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利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制成。用一个透明的塑料饮料瓶制作水钟时,刻度应该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处开始。
15.【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A、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流水作用,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的洪流就是泥石流,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故A正确;
B、人类活动会破坏植被覆盖等,从而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故B错误;
C、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有利于水土保持,故C正确。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有光我们才能看到物体,我们能看到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故这种说法正确。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通过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实验可知,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没有关系,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有益于身体健康。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引起海啸,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上细下粗的蜡烛燃烧变短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不可以用来计时。题干错误。
22.【答案】答:硬纸板,平面镜,尺子,铅笔;剪刀,双面胶,小刀。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根据潜望镜的制作过程,制作潜望镜用到的材料主要有长方体纸盒、剪刀、胶带、直角三角板、铅笔、平面镜2个。
23.【答案】答: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
24.【答案】答:圭表、日晷、漏壶、沙漏、油灯钟、蜡烛钟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时间是以相同的速度流逝,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燃香、蜡烛是利用香和蜡烛的燃烧具有等时性的原理计时的;水钟是根据流水的等时性原理计时的。古人的计时工具有日晷、燃香、蜡烛、水钟等。
25.【答案】9;A;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是摆的等时性。表中“?”处的数据最有可能是9次。
(2)观察图中的实验装置,图中摆的摆绳长度不同,则这是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实验装置。控制的唯一变量是摆绳的长度,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摆锤的形状等保持不变。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3)在测量实验中,我们通常采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这是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6.【答案】屈肘;伸肘;舒张;收缩;肌肉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1)分析图片可知,图A表示屈肘;图B表示伸肘。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图A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B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
(3)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因此人类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宜都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基础问答。(共10分)
1.(2021五下·义乌期末)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答案】大脑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作用, 大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有调节我们身体和心灵的大部分功能。
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    现象。
【答案】折射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方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就会发生变化。
3.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
【答案】沙漠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可能形成沙漠。
4.(2021五下·义乌期末)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成的。
【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通过镜子反射光来看到景物的,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5.当太阳、地球和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 就会发   。
【答案】日食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而且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处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的情况下,地球位于中间位置,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就发生了月食。
二、知识选答。(30 分)
6.关于“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B.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猴子捞月”,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月亮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
故选:C。
7.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 内。
A.地核 B.地壳 C.地幔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在不断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会发生断裂从而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8.“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
A.白天快,晚上慢 B.白天慢,晚上快 C.白天和晚上一样快
【答案】C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时间是以相同的速度流逝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流逝的速度是相同的,所以白天和晚上一样快。
9.(  )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A.合理休息和良好的睡眠
B.均衡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C.以上两者都是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合理休息和良好的睡眠、均衡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10.以下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镜子 C.燃烧的蜡烛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反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燃烧的蜡烛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镜子自身不能发光,能反射光,镜子不是光源。
11.牛顿做实验把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 利用的是(  )。
A.三棱镜 B.平面镜 C.太阳镜
【答案】A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牛顿做实验把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利用的是三棱镜。
故选:A。
12.图中的(  ) 组合, 在开始后的相同时间内流速快。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滴漏装置的滴水速度受到水位高低的影响,水位高时,水的压力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滴速变慢,所以图中的①有孔瓶盖、④水位高的组合,在开始后的相同时间内流速快。
13.人体一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时期是生长发育非常旺盛的时期。
A.中年 B.青少年 C.老年
【答案】B
【知识点】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较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岁-12岁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对营养的需求比较高。可见B符合题意。
14.用一个透明的塑料饮料瓶制作水钟时,关于刻度的划分正确的是(  )。
A.从瓶口开始
B.从瓶底开始
C.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处开始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利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制成。用一个透明的塑料饮料瓶制作水钟时,刻度应该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处开始。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B.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没有影响
C.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A、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流水作用,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的洪流就是泥石流,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故A正确;
B、人类活动会破坏植被覆盖等,从而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故B错误;
C、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有利于水土保持,故C正确。
三、分析判断。(12 分)
16.有光我们才能看到物体。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有光我们才能看到物体,我们能看到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故这种说法正确。
17.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有关系,摆锤越重,摆得越慢。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通过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实验可知,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没有关系,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经常参加运动, 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 柔韧性更好。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有益于身体健康。
19.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20.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引起海啸,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
21.上细下粗的蜡烛燃烧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 也可以用来计时。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上细下粗的蜡烛燃烧变短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不可以用来计时。题干错误。
四、事例列举。 (18 分)
22.制作潜望镜时用到的材料或工具。
【答案】答:硬纸板,平面镜,尺子,铅笔;剪刀,双面胶,小刀。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根据潜望镜的制作过程,制作潜望镜用到的材料主要有长方体纸盒、剪刀、胶带、直角三角板、铅笔、平面镜2个。
23.常见的陆地地形。
【答案】答: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
24.古人用来计时的工具。
【答案】答:圭表、日晷、漏壶、沙漏、油灯钟、蜡烛钟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时间是以相同的速度流逝,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燃香、蜡烛是利用香和蜡烛的燃烧具有等时性的原理计时的;水钟是根据流水的等时性原理计时的。古人的计时工具有日晷、燃香、蜡烛、水钟等。
五、探究实践。(30 分)
25.明明对“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开展了研究。
保持摆锤的质量、摆幅不变,改变摆绳的长度,使摆绳的长度分别是原来的两倍、三倍, 观察摆在15秒摆动的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
15 秒摆动的次数记录表
  原来绳长 二倍绳长 三倍绳长
第一次 15 12 9
第二次 15 12 9
第三次 15 12 ?
①表中“ ”处的数据最有可能是   次。
②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B.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 摆动越快 C.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无关
③每一种情况明明都重复做了三次,其目的是:    。
【答案】9;A;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是摆的等时性。表中“?”处的数据最有可能是9次。
(2)观察图中的实验装置,图中摆的摆绳长度不同,则这是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实验装置。控制的唯一变量是摆绳的长度,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摆锤的形状等保持不变。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3)在测量实验中,我们通常采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这是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6.下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片分析问题。
①图 A 表示   ;图 B 表示   。(填“屈肘”或“伸肘”)
②图 B中肌肉①处于   状态, 而同时图中肌肉②则处于    状态。 (填“收缩”或 “舒张")
③骨、关节和   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答案】屈肘;伸肘;舒张;收缩;肌肉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1)分析图片可知,图A表示屈肘;图B表示伸肘。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图A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B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
(3)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因此人类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