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同步复习
1、认识图片的人物是谁?还知道他的什么故事吗?最近学习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暴十寒故事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弈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鱼我所欲也》
1、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名 ,字 , (时期) (国)人,是 家 、 家,
后世常以 并称。提倡 。其言论和行为记载在《孟子》一书。
参考答案:
复习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民为贵,君为轻”,提倡“仁政”。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通假字
辟 通避:躲避 例:故患有所不辟
辩 通辨:辨别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 通德: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 通欤:语气词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 通向:从前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之 (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 (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 (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
呼尔而与之 (给予)
4、文本结构
1)如果分为12 34 56 7 9 这样五个部分,都是怎么进行说理?
(1)(2):比喻说理,提出舍生取义的问题。由常情推出定理
(3)(4):对比说理,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5)(6):假设推理,反面说理
(7)在两个“由是……”推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8)“是故……”,说明义比生命更重要,人们都应做到舍生取义
(9)申述性善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舍生取义
2)第二小节
举例证明:
a、不屑嗟来之食的平民:说明义比生命更重要。
b、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者:以三个对比批判了这种不义的行为。
对比论证:
说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一中心论点。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根据程度择取口答或者笔答:
1.鱼,我所欲也 ( )
2.二者不可得兼 ( )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 )
4.死,亦我所恶 ( )
5.所欲有甚于生者( )
6.故不为苟得也( )
7.故患有所不辟也( ) ( )
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9.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
10.贤者能勿丧耳( )
11.呼尔而 与之( )( )
12.蹴尔而与之( )
13.乞人不屑也( )
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 )
15.万钟于我何加焉( )
16.妻妾之奉( )
1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
18.乡为身死而不受( )
19.是亦不可以已乎?( )( )
19.此之谓失其本心( )
20.所欲有甚于生者( )
21.一箪食( )
参考答案:1、鱼,我所欲也(喜爱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2、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选取,选择) 4、死,亦我所恶(厌恶)5、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6、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7、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通“避”,躲避) 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9、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就)(可以用来)(什么手段不可用呢?)10、贤者能勿丧耳(不丢掉) 11、呼尔而与之(助词)(给)12、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13、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里指高位厚禄)(通“辨”,辨别)15、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16、妻妾之奉(侍奉)1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18、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19、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停止)19、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20、所欲有甚于生者(胜过,超过)21、一箪食(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4.乡为身死而不受( )
参考答案: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三、古今异义词解释:
1.一豆羹 (古义: ;今义: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义: ;今义: )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古义: ;今义: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义: ;今义: )
5.乡为身死而不受 (古义: ;今义: )
参考答案:1、一豆羹(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今义:指豆子或像豆子一样的东西) 2、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这种做法;今义:判断词)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古义:假使;今义:使令动词)4、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止,停止;今义:已经 ) 5、乡为身死而不受(古义:通“向”,从前,过去;今义:家乡,乡村)
四、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1、而 呼尔而与之(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
3、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4、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 )
5、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呼尔而与之 ( )
6、则 得之则生(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参考答案:
呼尔而与之(表示修饰,地)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示转折,却)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为了;做,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做)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
得之则生(就)
呼尔而与之 (给)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
五、重点语句翻译:
1.鱼,我所欲也。 译句:
2.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句:
3.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句:
4.所欲有甚于生者 译句:
5.乡为身死而不受 译句: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句: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句:
8.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句:
9.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句:
参考答案:1、鱼,我所欲也。 (译句:鱼是我所喜爱的)2、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句: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3、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句:优厚的奉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4、所欲有甚于生者 (译句: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5、乡为身死而不受 (译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句: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句: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8、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句: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9、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句:没有礼貌地呟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六、简答题: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2.“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
3.“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4.利用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
5.出自本文第二段的一个典故是什么?
6.本文第二段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客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3、“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论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4、利用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舍生取义 忘恩负义 见利忘义 见利思义5、出自本文第二段的一个典故是:不食“嗟来之食”(或“嗟来之食”)6、本文第二段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人要有骨气,“舍生取义”,必须不“失其本心”。)
附录:《孟子》七章一些常识
1.写作背景
如前所述,战国中期,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而孟子学成之后,游说诸侯,所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被认为脱离了客观实际。因此其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于是退居讲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说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孟子》七章
《孟子》现存七章,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孟子思想。《孟子》七章中心思想是“仁义”,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孟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元文宗封他为“亚圣”。《孟子》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都是摘取每章开头几个字眼命名,没有特别意义。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故有《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等篇名。
孟子的主要学说包括心性论(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养气与成德、道德天等),政治思想(民本说、法先王、仁政与王道、德治观念、反对霸政、恢复井田制度等)、教育主张(人格和道德教育、自由发展、因势利导等)等;并启发了宋明理学,形成了“道统”观念、“民本”思想等。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3.艺术特色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论语〉六则》最显著,《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文笔犀利,论辩深刻有力;(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先纵后擒;(3)善用譬喻,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4)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用排偶,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