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四下第2课 点的魅力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四下第2课 点的魅力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29 15:35:57

文档简介

《点的魅力》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 四年级下册 第 2课《点的魅力》
【教学主题】用不同形式的圆点进行创作。
【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引导学生了解点排列与点有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并表现出来。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学生造型、设色等方面综合能力较低,但这已不成为教学重要的点,而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运用美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积极参加活动都还需进一步地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体会点在不同的位置,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点排列与点有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感受抽象画面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教学难点: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点的魅力,用点来创造出有创意的作品。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水彩笔、纸张等工具。教学课件、制作材料、实物范作。
【评价任务】
1、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点在不同的位置,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2、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感受抽象画面的魅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
组织教学,管理纪律,稳定学生情绪。
2. 复习
下面就让小圆点来一展它的魅力吧。
1、课件展示一颗蒲公英变成点轻轻飘落在纸的不同位置,通过对比让学生仔细体味画面的变化,说出点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板书:点的魅力——稳定感、下落感、安定感)
实践:这里有几个小圆点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让我们帮助她们,把她们送回各自的家吧!找同学上黑板动手排列吸引感、排斥感和对称感。(板书:吸引感、排斥感)
2、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变化,那么让我们看看多个点排在一起会有什么感受?
(1)课件展示由多个大小相同的点排在一起,说说有什么感受?
师总:圆点大小不变,整齐,成为一条线,点越密,线的感觉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不同的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有重复感。(板书:重复感)
(2)课件展示由大到小排列的点,说说有什么感受?
师总结:从大到小的变化,会让我们感觉从近到远,有种移动、消失的感觉。(板书:移动感、消失感)
实践:小圆点爱运动,我们给他们排排队,看谁能排列出节奏感?(板书:节奏感)
师总结:点的不同排列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这种排列有强烈的节奏感,非常有变化,也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二方连续。人们就是利用圆点大小、位置、色彩不同的变化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三、学生创作
1、我们来小圆点之家做客这么久了,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以小组的形式和小圆点一起玩一个小点变变变的游戏吧:(出示游戏规则)
(1)、用小圆点大胆地组合出美丽的画面。
(2)、用小圆点装饰一件神秘礼物物品。
(3)、要求美观,有创意、方法不限,可以点线结合。
(4)、每组出示两到三幅作品。
四.展示评价
1.作业展示、讲评。
将若干学生的作业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美好愉悦的视觉感受,并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评,好在那?不好在哪?
【学生在点的自由排列组合中体会了点变化的魅力,为了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作业互相进行评价交流,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分享劳动成果中获得成就感和学会拼贴绘画技巧。】
五.总结拓展
同学们用各式各样的点创作了有趣的作品,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材料可以进行点的表现,展示图片,如豆贴画、树叶贴画、用扣子粘贴等等用圆的物体来表现小圆点。
总结:小圆点无处不在,美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观察,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拓展延伸,让学生再次体悟小圆点无处不在,美也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教学开始,通过认识新朋友“点”的介绍,抓住了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关注力高度集中起来。然后顺势而导,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进入了新授课:在不同位置相同的点会有什么感觉?再引导学生先观察、感受并对点进行分析、比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对大自然、生活用品及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孩子们对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本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由少到多、由看到做、由简到杂,学生容易接受,可操作性很强。作业要求是充分运用点的聚散、色彩、大小等不同的变化,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情况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作业都很投入,可以很好的完成点的美术作品。但在教学中有个别问题应该可以简略讲的地方,我用了较多时间,导致最后部分学生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充足。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到的问题。《点的魅力》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 四年级下册 第 2课《点的魅力》
【教学主题】用不同形式的圆点进行创作。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引导学生了解点排列与点有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并表现出来。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学生造型、设色等方面综合能力较低,但这已不成为教学重要的点,而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运用美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积极参加活动都还需进一步地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体会点在不同的位置,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点排列与点有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感受抽象画面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教学难点: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点的魅力,用点来创造出有创意的作品。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水彩笔、纸张等工具。教学课件、制作材料、实物范作。
【评价任务】
1、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点在不同的位置,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2、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感受抽象画面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通过讲故事,认识点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它与我们如影随形,时刻伴随我们,装点着,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师边放动画边讲)
2、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魅力小圆点,瞧,它来了:同学们,大家好!我就是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了能大能小,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想了解我吗?下面我就邀请大家到我们圆点之家去做客!
板书设计:点的魅力
访问小圆点之家
二、探究学习——访问小圆点之家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下面就让小圆点来一展它的魅力吧。
1、课件展示一颗蒲公英变成点轻轻飘落在纸的不同位置,通过对比让学生仔细体味画面的变化,说出点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板书:点的魅力——稳定感、下落感、安定感)
实践:这里有几个小圆点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让我们帮助她们,把她们送回各自的家吧!找同学上黑板动手排列吸引感、排斥感和对称感。(板书:吸引感、排斥感)
2、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变化,那么让我们看看多个点排在一起会有什么感受?
(1)课件展示由多个大小相同的点排在一起,说说有什么感受?
师总:圆点大小不变,整齐,成为一条线,点越密,线的感觉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不同的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有重复感。(板书:重复感)
(2)课件展示由大到小排列的点,说说有什么感受?
师总结:从大到小的变化,会让我们感觉从近到远,有种移动、消失的感觉。(板书:移动感、消失感)
实践:小圆点爱运动,我们给他们排排队,看谁能排列出节奏感?(板书:节奏感)
师总结:点的不同排列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这种排列有强烈的节奏感,非常有变化,也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二方连续。人们就是利用圆点大小、位置、色彩不同的变化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大家看,(拿出一幅只有线和面,不完整的图)小圆点之家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今天她们要去参加舞会,委托我来把它们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大家看小圆点的加入会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示范)
三、寻找小圆点,感受大自然、生活中小圆点的魅力
看来小圆点这么有魅力,那我们就一起先去大自然中寻找吧!运用课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小圆点,屏显后让学生再举例。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再接着欣赏生活中小圆点有哪些,并复习巩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大师的风范
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也吸引着大画家的眼球,纷纷把小圆点作为美术作品表现的对象,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大师作品。
1、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的《几个圆圈》:这幅画构图奇特,色彩绚丽,圆点有大有小,有分散有交错。
2中国画家吴贯中老先生的作品,《春风又绿江南岸》:黑色枝条像少女的长发,绿色的圆点像新长出的嫩芽,红点和黄点像春花烂漫,这幅画变现了作者无限的热爱祖国的情怀。
3、点彩派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代表作《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用小号油画笔以色点形式塑造物体,色点是没有经过调和的纯色,颜色以极小的形状直接运用。
五、我的圆点最精彩
欣赏完了大画家的名画,再来看几幅充满童趣的学生作品。你觉得这幅画是怎么画的?漂亮在哪儿?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在哪?并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表现点的方法:剪贴、点彩、平涂。(板书:剪、画、贴)
六、学生创作
1、我们来小圆点之家做客这么久了,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以小组的形式和小圆点一起玩一个小点变变变的游戏吧:(出示游戏规则)
(1)、用小圆点大胆地组合出美丽的画面。
(2)、用小圆点装饰一件神秘礼物物品。
(3)、要求美观,有创意、方法不限,可以点线结合。
(4)、每组出示两到三幅作品。
七.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教学开始,通过认识新朋友“点”的介绍,抓住了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关注力高度集中起来。然后顺势而导,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进入了新授课:在不同位置相同的点会有什么感觉?再引导学生先观察、感受并对点进行分析、比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对大自然、生活用品及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孩子们对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本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由少到多、由看到做、由简到杂,学生容易接受,可操作性很强。作业要求是充分运用点的聚散、色彩、大小等不同的变化,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情况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作业都很投入,可以很好的完成点的美术作品。但在教学中有个别问题应该可以简略讲的地方,我用了较多时间,导致最后部分学生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充足。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