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下:9.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下:9.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29 20: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素养目标
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变化。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通过学习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素养
目标
1
2
3
新课导入
洗涤剂为什么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呢?
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
知识点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 现象 结论
①用液态石蜡将塑料片和烧杯沾在一起,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拿起烧杯后再加入较多氢氧化钠固体,搅拌。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塞上带有注射器(装满水)和“U”管(装有红墨水),振荡锥形瓶。
③在烧杯中装上少量水,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搅拌,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塑料片掉下
烧杯壁发热
“U”管中的红墨水倒流回锥形瓶
无明显变化
溶液温度
升高
(放热)
溶液温度
降低
(吸热)
溶液温度不变
知识点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物质溶解过程分两个: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扩散过程吸热,水合过程放热。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热量,则溶解过程吸热;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热量,则溶解过程放热。
2.氢氧化钠固体是溶解放热,浓硫酸稀释放热。
知识点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过程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
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和浓硫酸
(H2SO4)溶于水
知识点2 乳化现象
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2~ 3 mL水,再滴入几滴植物油;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洗涤剂,振荡,观察现象;
静置,观察现象;
清洗,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
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作用是什么?
知识点2 乳化现象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把液体到掉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和洗涤剂
分层
分层
浑浊
浑浊
分层
不分层
不干净
干净
知识点2 乳化现象
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静置后会分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知识点2 乳化现象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 若不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课堂练习
1.市场上有一种“冷敷袋”,其主要成分是水和物质A,使用时只要将水和物质A混合,轻轻摇晃,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质A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B
课堂练习
2.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剂中具有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涤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餐具上的水果汁
D.用醋洗去水壶上的水垢
B
课堂练习
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A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牛奶是一种混合物,查阅包装盒或包装袋,记录其中所含的成分。
本课结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