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12.3有机合成材料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化”说健康》活动中四位同学进行了如下交流,说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为了方便顾客购物,超市大量使用塑料袋
B.将工业污水用于农业灌溉,来提高水的利用率
C.为提高合肥的空气质量,增大城市绿地面积
D.清洁工人将枯枝落叶露天焚烧掉,来美化净化我们生活环境
3.化学与生产、生活及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知识整理不完全正确的是( )
A、元素与人体健康 B、化学与生活
①食用含碘盐——预防甲状腺肿大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①海产品防腐——用甲醛溶液浸泡②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钙会骨质疏松
C、食物基本营养素 D、服装与材料
①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糖类②多数在人体中无法合成的营养——维生素 ①天然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好,穿起来舒适②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穿起来不易起褶皱
A.A B.B C.C D.D
4.口罩之下,天使的战“疫”烙痕让人心疼。图中相关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铝合金眼镜框 B.橡胶弹力耳绳
C.聚丙烯纤维布 D.塑料防护眼镜
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归纳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
自然界的水 化学肥料
A ①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②洗菜、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冲厕所③电解水的实验中,在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 ①硝酸钾属于复合肥②可以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与尿素③施用磷肥可增强植物抗旱、抗寒能力
化学与健康 化学与材料
C ①人体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迟缓②人体缺碘易患贫血,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止其腐烂 D ①塑料、包装泡沫、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②蚕丝、羊毛、棉麻都属于天然材料③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A.A B.B C.C D.D
6.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A 将某固体投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外壁发烫 该固体是氢氧化钠
B 将铁丝与木条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木条燃烧 铁丝未燃烧 木条是可燃物铁丝不是可燃物
C 将两根未知成分的衣服纤维用火柴引燃,一个有烧焦 羽毛味,一个无气味,纤维融化后凝固成硬质小球 有烧焦羽毛味的是天然纤维,凝 固成硬质小球的是合成纤维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颜色变红 该溶液是碱的溶液
A.A B.B C.C D.D
7.“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B.新型材料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C.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D.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8.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陶瓷 B.玻璃 C.有机玻璃 D.玻璃钢
9.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观察法 通过观察区分软水和硬水
B 分类法 根据受热后的变化,可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C 归纳法 氯化钠、硝酸钾溶液都呈中性,归纳出盐溶液都呈中性
D 类推法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也可分
A.A B.B C.C D.D
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霉变的食物煮熟后再食用
B.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C.使用煤炉时紧闭窗户保持温度
D.用燃烧法区分黄铜和黄金
11.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陶瓷 B.有机玻璃 C.铝合金 D.塑料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用到 ,其作用是吸附作用;
(2)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糯米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 ;
(4)合成橡胶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举出它的一个优点 ;
(5)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 。
13.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离不开化学。
(1)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控制碳(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体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3)科学家用纤维素、甲壳素等材料研制出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这一成果能够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2.3有机合成材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解答】解:A、吸烟有害健康,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B、聚氯乙烯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50℃时开始分解出有毒的氯化氢,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袋,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D、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A、大量使用塑料袋既浪费资源,又会加剧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B、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将工业污水用于农业灌溉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C、增大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D、枯枝落叶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加剧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故选:C。
3.【解答】解:A、①食用含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②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说法完全正确;
B、①海产品防腐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因为甲醛有毒;②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说法完全错误;
C、①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糖类;②维生素是多数在人体中无法合成的营养,说法完全正确;
D、①天然纤维的吸水性、透气性好,穿起来舒适;②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穿起来不易起褶皱,说法完全正确;
故选:B。
4.【解答】解: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B、橡胶弹力耳绳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不合题意;
C、聚丙烯纤维布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不合题意;
D、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不合题意。
故选:A。
5.【解答】解:A、①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说法正确;②洗菜、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冲厕所,可以节约水资源,说法正确;③电解水的实验中,在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说法正确,故A不合题意;
B、①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说法正确;②熟石灰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尿素和熟石灰不反应,现象不同,因此可以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与尿素,说法正确;③施用磷肥可增强植物抗旱、抗寒能力,说法正确,故B不合题意;
C、①人体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迟缓,说法正确;②人体缺铁易患贫血,说法错误;③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说法错误,故C符合题意;
D、①塑料、包装泡沫、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说法正确;②蚕丝、羊毛、棉麻都属于天然材料,说法正确;③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解答】解:A、将某固体投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外壁发烫,固体不一定是氢氧化钠,可能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铁丝与木条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木条燃烧、铁丝未燃烧,是由于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两根未知成分的衣服纤维用火柴引燃,一个有烧焦羽毛味,一个无气味纤维融化后凝固成硬质小球,有烧焦羽毛味的是天然纤维,凝固成硬质小球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颜色变红,只能证明该溶液呈碱性,不一定是碱的溶液,还可能是显碱性的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新型材料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光导纤维,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8.【解答】解:A、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有机玻璃是塑料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D、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软水与硬水可能都是澄清、透明的液体,从外观上是无法区分的,说法错误;
B、根据受热后的变化,可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说法正确;
C、氯化钠、硝酸钾溶液都呈中性,但并不是所有盐溶液都呈中性,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铜溶液呈酸性,说法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可分,说法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A、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聚氯乙烯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50℃时开始分解出有毒的氯化氢,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使用煤炉时容易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为防止使用煤炉时不能紧闭窗户保持温度,要适当开窗通风,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可用燃烧法区分黄铜和黄金,颜色表面逐渐变黑的是黄铜,无明显变化的是黄金,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A、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B、有机玻璃是塑料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C、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2.【解答】解:(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作用;
(2)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粽子中的糯米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糖类;
(4)合成橡胶的优点是耐磨性好;
(5)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故答案为:(1)活性炭;
(2)煮沸;
(3)糖类;
(4)耐磨性好;
(5)减小。
13.【解答】解:(1)乙醇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O+3O22CO2+3H2O,故答案为:C2H6O+3O22CO2+3H2O;
(2)控制碳(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体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故答案为: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合理即可);
(3)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材质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科学家用纤维素、甲壳素等材料研制出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这一措施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白色污染。故答案为: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