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朱口镇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读我国甲、乙两大半岛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甲、乙两半岛共同濒临的海域是( )
①渤海②东海③黄海④南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 两半岛的地形都以以下哪种为主(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盆地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的海域
【解析】【点评】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的范围在渤海海峡以内;东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台湾海峡的南端。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1.甲为辽东半岛,乙为山东半岛,共同濒临渤海和黄海,①③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地形都以丘陵为主,ABD错误,故答案为:C。
3.下表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四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全国 山东省 陕西省 西藏自治区
面积(万平方千米) 960 15 20 120
人口(万) 144350 10153 3953 364
A.全国 B.山东省 C.陕西省 D.西藏自治区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人口密度=人口数÷土地面积数;读图表可知,全国的人口密度为144350÷960≈150人/平方千米,山东省的人口密度为10153÷15≈677人/平方千米,陕西省的人口密度为3953÷20≈198人/平方千米,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为364÷120≈3人/平方千米,故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4.如图漫画示意的中国人口问题。针对此问题,当前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 B.鼓励向海外移民
C.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图中漫画反映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了缓减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短缺,国家实施二孩、三孩政策,鼓励生育。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完成下面小题。
5. 人民币上显示的景观是( )
A.布达拉宫 B.平遥古城 C.莫高窟 D.长城
6. 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朝鲜族 B.苗族 C.壮族 D.藏族
【答案】5.A
6.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100元的景观是我国的人民大会堂,50元的景观是拉萨的布达拉宫,20元的景观是桂林的漓江,10元的景观是长江三峡,而5元的景观是山东的泰山,1元的景观是杭州的西湖。
5.50元人民币所呈现的景观为布达拉宫,BCD错误,故答案为:A。
6.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这里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D正确;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北、贵州等地,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ABC错误,故答案为:D。
7.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太行山脉;②武夷山脉;③昆仑山脉;④祁连山脉
B.①太行山脉;②武夷山脉;③天山山脉;④祁连山;脉
C.①雪峰山脉;②长白山脉;③秦岭山脉;④大别山脉
D.①巫山山脉;②武夷山脉;③阴山山脉;④横断山脉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陕西省和河北省的天然分界线是太行山脉,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天然分界是武夷山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天然分界是昆仑山脉,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是祁连山脉,故本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8.读图,图中①②的地形区是( )
A.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B.①云贵高原;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华北平原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图中地形剖面图中,太行山西侧①是黄土高原,太行山东侧②是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濒临渤海。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9.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广大山区有着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为发展经济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大适宜发展农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是某些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牧业。还可以被开发出观光旅游区,为当地人们增加收入。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宜普及,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基础比较落后
【点评】正确认识山区在发展经济中的优势和劣势。
10.(2021八上·阳东期中) 图阴影部分是2020年6月我国降水超过500毫米的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1) 该区域降水主要受( )
A.东南季风影响 B.东北季风影响
C.西北季风影响 D.西南季风影响
(2) 该地区洪涝严重的原因不包括( )
A.降水多且集中 B.地势低平
C.河道弯曲 D.发生凌汛
(3) 治理该区域洪涝灾害的有效措施有( )
①在上游修建水库 ②加固河堤 ③对河道裁弯取直 ④围湖造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D
(3)A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图示区域为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此地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风从太平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充足,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图示区域为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长江流经此地河道比较弯曲,此地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风从太平洋上吹向陆地,降水充足且集中,多洪涝灾害,此地位于秦岭一淮河一 线以南,河流无.结冰期,不会有凌汛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3)①在上游地区修建水库,可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调节河流的径流量,有效治理洪涝灾害,故①正确;②加固河堤,能增加抗洪能力,故②正确;③对河道裁弯取直,保证河道的顺畅,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故③正确;④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失去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功能,导致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故④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2)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严重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河曲发育过程中, 相邻曲流环间的曲流颈受水流冲刷而变狭,一旦被水切穿,河道即自行取直。这种河道被水切穿取直的现象,称为裁弯取直。
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
11.漫画可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漫画“鲸吞农田”中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耕地减少 D.土地污染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图中漫画反映了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2.读漫画,图中反映的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
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从漫画中得知,该漫画反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主要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即在多雨季节,利用水库把水贮存起来;节约用水,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故②③符合题意。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保护耕地的措施 ,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是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①④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3.(2019八上·嘉荫期末)我国四大牧区不包括( )
A.青海牧区 B.西藏牧区 C.甘肃牧区 D.内蒙古牧区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没有甘肃牧区。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1.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畜种以三河马,三河牛最为出名。
2.新疆牧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面积12亿亩,草场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给多种畜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细毛羊最为出名。
3.西藏牧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草场面积约8亿亩,在全国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条件高寒,草场质量以藏东南的山地峡谷较好,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羊、藏马等。
4.青海牧区是我国第四大牧区,草场面积10.8亿亩,滩羊最为出名。
14.(2019八上·泰兴期末)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海分布 B.沿长江分布
C.沿黄河分布 D.沿京广铁路分布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沪宁杭工业基地又叫长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地带,也称长江三角洲),它是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5.(2016八下·泰兴期中)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答案】D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解: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适合发展种植业,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16.北京距上海约1200多千米,住在顺义的莉莉一家人计划暑假去上海旅游,她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莉莉及其家人想尽快到达上海,他们应选择的交通工具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北京-上海 高铁 私家车 豪华大巴 飞机
用时 约5小时 约13小时 约13小时 约2小时
价格 一等座:933元/人二等座:553元/人 约1100元/次 约350元/人 全价约1300元/人,折扣价从400元/人一900元/人不等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答案】B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解析】【分析】铁路运输即高铁时间约5小时,航空运输即飞机时间约2小时,公路运输即私家车或大巴用时约13小时,水路运输速度慢,灵活性差,读题干可知,莉莉及其家人想尽快到达上海,应选择的交通工具应为飞机,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B正确,其余交通运输方式用时较久,排除ACD;故答案为:B。
【点评】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的是水路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运输量大,价格低的是铁路运输,连续性强,受恶劣天气影响最小的是管道运输。
17.下列旅游安排,不正确的是( )
A.去北京游八达岭长城 B.去西安游莫高窟
C.去南京看传统庙会 D.去四川看变脸艺术
【答案】B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去北京可以游八达岭长城,南京有传统庙会,四川有变脸艺术,ACD正确;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B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18.到2017年8月,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数量居世界(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答案】B
【知识点】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到2017年8月,我国被列入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排除A,B正确;2017年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西班牙和法国,排除CD;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遗产名录》是于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世界遗产委员会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21年7月25日,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6处,自然遗产增至14处,自然遗产总数位列世界第一 。
二、解答题
19.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人预定轨道。读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 (河流),其河口东侧是我国 特别行政区。
(2)②是 (岛屿),③是 半岛,二者之间狭窄的水道是琼州海峡。
(3)A省的行政中心是 ;B省(区)的简称是 ,盛产的糖料作物是 。
(4)和B省(区)有陆上国界线的国家是 ,B省(区)是 族自治的地方。
【答案】(1)珠江;香港
(2)海南岛;雷州
(3)福州;桂;甘蔗
(4)越南;壮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其河口东侧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与深圳市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北与珠海市相邻
(2)读图可知,②是我国第二大岛屿海南岛,③是雷州半岛,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读图可知,A为福建省,其行政中心是福州;B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其简称为桂,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盛产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4)读图可知,地处东南亚的越南为我国陆上邻国,与B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B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是壮族自治的地方。
【点评】(1)下表为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及其简称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市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蒙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
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台湾省 台 台北
河南省 豫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湖北省 鄂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2)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
20.在一次地理竞赛中,某同学抽到了四张高原景观卡片(如图),根据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回答高原对应的卡片字母及其名称。
(1)该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它是 。
(2)该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它是 。
(3)该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它是 。
(4)该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它是 。
【答案】(1)A内蒙古高原
(2)C云贵高原
(3)D黄土高原
(4)B青藏高原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我国有四大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它是A内蒙古高原。
(2)该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它是C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有著名的云南石林。
(3)该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它是D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4)该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它是B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
【点评】(1)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古有“瀚海”之称。
(2)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3)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
(4)青藏高原是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乙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该线东面紧邻我国的四类干湿地区中的 区。
(2)图中的四条线(甲、乙、丙、丁)中,表示我国人口分界线的是 ,此线 (方向)人口稠密。
(3)图中丁线大致位于 (山脉)和 (河流)一线。
(4)图中①②③④地中,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的为 地(填序号),该气候在夏季的特点为 。
【答案】(1)400;湿润区和半湿润
(2)丙;以东
(3)秦岭;淮河
(4)③;高温多雨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由图可知,图中乙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且我国的四类干湿地区中分布在该线以东的主要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以西的主要是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故①填“400”、②填“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2)根据所学知识,由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乙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丙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丁是秦岭-淮河一线,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故①填“丙”、②填“以东”。
(3)根据所学知识,由图可知,丁线是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也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因此,丁是秦岭—淮河一线,故填①“秦岭”、②填“淮河”。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在夏季的特点高温多雨,故①填“③”、②填“高温多雨”。
【点评】(1)我国湿润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北山地等,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院东部,黄土高原北部和天山山地等,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等,我国的降水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4)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22.读“黄河流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的 (山脉),黄河最后注入乙 (海)。
(2)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 ,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
(3)①是位于陕西省的黄河的重要支流 河,②是位于山西省的 河。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工程,该工程的东线(如图中虚线所示)沿原有河道 北上,主要是满足北京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答案】(1)巴颜喀拉山;渤海
(2)西北—东南走向;青海湖;一
(3)渭;汾
(4)南水北调;京杭大运河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从山东省注入渤海。
(2)祁连山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甲地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3)①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附近的省会城市是西安;②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附近的省会城市是太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是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北京、天津等地。
【点评】(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2)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3)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朱口镇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读我国甲、乙两大半岛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甲、乙两半岛共同濒临的海域是( )
①渤海②东海③黄海④南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 两半岛的地形都以以下哪种为主(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盆地
3.下表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四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全国 山东省 陕西省 西藏自治区
面积(万平方千米) 960 15 20 120
人口(万) 144350 10153 3953 364
A.全国 B.山东省 C.陕西省 D.西藏自治区
4.如图漫画示意的中国人口问题。针对此问题,当前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 B.鼓励向海外移民
C.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完成下面小题。
5. 人民币上显示的景观是( )
A.布达拉宫 B.平遥古城 C.莫高窟 D.长城
6. 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朝鲜族 B.苗族 C.壮族 D.藏族
7.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太行山脉;②武夷山脉;③昆仑山脉;④祁连山脉
B.①太行山脉;②武夷山脉;③天山山脉;④祁连山;脉
C.①雪峰山脉;②长白山脉;③秦岭山脉;④大别山脉
D.①巫山山脉;②武夷山脉;③阴山山脉;④横断山脉
8.读图,图中①②的地形区是( )
A.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B.①云贵高原;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华北平原
9.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10.(2021八上·阳东期中) 图阴影部分是2020年6月我国降水超过500毫米的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1) 该区域降水主要受( )
A.东南季风影响 B.东北季风影响
C.西北季风影响 D.西南季风影响
(2) 该地区洪涝严重的原因不包括( )
A.降水多且集中 B.地势低平
C.河道弯曲 D.发生凌汛
(3) 治理该区域洪涝灾害的有效措施有( )
①在上游修建水库 ②加固河堤 ③对河道裁弯取直 ④围湖造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漫画可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漫画“鲸吞农田”中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耕地减少 D.土地污染
12.读漫画,图中反映的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
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19八上·嘉荫期末)我国四大牧区不包括( )
A.青海牧区 B.西藏牧区 C.甘肃牧区 D.内蒙古牧区
14.(2019八上·泰兴期末)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海分布 B.沿长江分布
C.沿黄河分布 D.沿京广铁路分布
15.(2016八下·泰兴期中)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16.北京距上海约1200多千米,住在顺义的莉莉一家人计划暑假去上海旅游,她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莉莉及其家人想尽快到达上海,他们应选择的交通工具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北京-上海 高铁 私家车 豪华大巴 飞机
用时 约5小时 约13小时 约13小时 约2小时
价格 一等座:933元/人二等座:553元/人 约1100元/次 约350元/人 全价约1300元/人,折扣价从400元/人一900元/人不等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17.下列旅游安排,不正确的是( )
A.去北京游八达岭长城 B.去西安游莫高窟
C.去南京看传统庙会 D.去四川看变脸艺术
18.到2017年8月,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数量居世界(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二、解答题
19.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人预定轨道。读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 (河流),其河口东侧是我国 特别行政区。
(2)②是 (岛屿),③是 半岛,二者之间狭窄的水道是琼州海峡。
(3)A省的行政中心是 ;B省(区)的简称是 ,盛产的糖料作物是 。
(4)和B省(区)有陆上国界线的国家是 ,B省(区)是 族自治的地方。
20.在一次地理竞赛中,某同学抽到了四张高原景观卡片(如图),根据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回答高原对应的卡片字母及其名称。
(1)该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它是 。
(2)该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它是 。
(3)该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它是 。
(4)该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它是 。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乙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该线东面紧邻我国的四类干湿地区中的 区。
(2)图中的四条线(甲、乙、丙、丁)中,表示我国人口分界线的是 ,此线 (方向)人口稠密。
(3)图中丁线大致位于 (山脉)和 (河流)一线。
(4)图中①②③④地中,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的为 地(填序号),该气候在夏季的特点为 。
22.读“黄河流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的 (山脉),黄河最后注入乙 (海)。
(2)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 ,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
(3)①是位于陕西省的黄河的重要支流 河,②是位于山西省的 河。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工程,该工程的东线(如图中虚线所示)沿原有河道 北上,主要是满足北京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的海域
【解析】【点评】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的范围在渤海海峡以内;东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台湾海峡的南端。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1.甲为辽东半岛,乙为山东半岛,共同濒临渤海和黄海,①③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地形都以丘陵为主,ABD错误,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人口密度=人口数÷土地面积数;读图表可知,全国的人口密度为144350÷960≈150人/平方千米,山东省的人口密度为10153÷15≈677人/平方千米,陕西省的人口密度为3953÷20≈198人/平方千米,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为364÷120≈3人/平方千米,故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4.【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图中漫画反映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了缓减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短缺,国家实施二孩、三孩政策,鼓励生育。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答案】5.A
6.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100元的景观是我国的人民大会堂,50元的景观是拉萨的布达拉宫,20元的景观是桂林的漓江,10元的景观是长江三峡,而5元的景观是山东的泰山,1元的景观是杭州的西湖。
5.50元人民币所呈现的景观为布达拉宫,BCD错误,故答案为:A。
6.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这里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D正确;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北、贵州等地,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ABC错误,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陕西省和河北省的天然分界线是太行山脉,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天然分界是武夷山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天然分界是昆仑山脉,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是祁连山脉,故本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8.【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图中地形剖面图中,太行山西侧①是黄土高原,太行山东侧②是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濒临渤海。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9.【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广大山区有着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为发展经济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大适宜发展农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是某些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牧业。还可以被开发出观光旅游区,为当地人们增加收入。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宜普及,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基础比较落后
【点评】正确认识山区在发展经济中的优势和劣势。
10.【答案】(1)A
(2)D
(3)A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图示区域为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此地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风从太平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充足,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图示区域为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长江流经此地河道比较弯曲,此地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风从太平洋上吹向陆地,降水充足且集中,多洪涝灾害,此地位于秦岭一淮河一 线以南,河流无.结冰期,不会有凌汛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3)①在上游地区修建水库,可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调节河流的径流量,有效治理洪涝灾害,故①正确;②加固河堤,能增加抗洪能力,故②正确;③对河道裁弯取直,保证河道的顺畅,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故③正确;④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失去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功能,导致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故④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2)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严重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河曲发育过程中, 相邻曲流环间的曲流颈受水流冲刷而变狭,一旦被水切穿,河道即自行取直。这种河道被水切穿取直的现象,称为裁弯取直。
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
11.【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图中漫画反映了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2.【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从漫画中得知,该漫画反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主要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即在多雨季节,利用水库把水贮存起来;节约用水,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故②③符合题意。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保护耕地的措施 ,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是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①④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3.【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没有甘肃牧区。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1.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畜种以三河马,三河牛最为出名。
2.新疆牧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面积12亿亩,草场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给多种畜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细毛羊最为出名。
3.西藏牧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草场面积约8亿亩,在全国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条件高寒,草场质量以藏东南的山地峡谷较好,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羊、藏马等。
4.青海牧区是我国第四大牧区,草场面积10.8亿亩,滩羊最为出名。
14.【答案】A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沪宁杭工业基地又叫长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地带,也称长江三角洲),它是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5.【答案】D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解: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适合发展种植业,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16.【答案】B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解析】【分析】铁路运输即高铁时间约5小时,航空运输即飞机时间约2小时,公路运输即私家车或大巴用时约13小时,水路运输速度慢,灵活性差,读题干可知,莉莉及其家人想尽快到达上海,应选择的交通工具应为飞机,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B正确,其余交通运输方式用时较久,排除ACD;故答案为:B。
【点评】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的是水路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运输量大,价格低的是铁路运输,连续性强,受恶劣天气影响最小的是管道运输。
17.【答案】B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去北京可以游八达岭长城,南京有传统庙会,四川有变脸艺术,ACD正确;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B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18.【答案】B
【知识点】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到2017年8月,我国被列入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排除A,B正确;2017年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西班牙和法国,排除CD;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遗产名录》是于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世界遗产委员会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21年7月25日,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6处,自然遗产增至14处,自然遗产总数位列世界第一 。
19.【答案】(1)珠江;香港
(2)海南岛;雷州
(3)福州;桂;甘蔗
(4)越南;壮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其河口东侧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与深圳市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北与珠海市相邻
(2)读图可知,②是我国第二大岛屿海南岛,③是雷州半岛,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读图可知,A为福建省,其行政中心是福州;B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其简称为桂,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盛产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4)读图可知,地处东南亚的越南为我国陆上邻国,与B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B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是壮族自治的地方。
【点评】(1)下表为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及其简称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市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蒙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
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台湾省 台 台北
河南省 豫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湖北省 鄂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2)我国的邻国: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朝鲜。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
20.【答案】(1)A内蒙古高原
(2)C云贵高原
(3)D黄土高原
(4)B青藏高原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我国有四大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它是A内蒙古高原。
(2)该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它是C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有著名的云南石林。
(3)该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它是D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4)该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它是B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
【点评】(1)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古有“瀚海”之称。
(2)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3)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
(4)青藏高原是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21.【答案】(1)400;湿润区和半湿润
(2)丙;以东
(3)秦岭;淮河
(4)③;高温多雨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由图可知,图中乙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且我国的四类干湿地区中分布在该线以东的主要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以西的主要是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故①填“400”、②填“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2)根据所学知识,由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乙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丙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丁是秦岭-淮河一线,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故①填“丙”、②填“以东”。
(3)根据所学知识,由图可知,丁线是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也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因此,丁是秦岭—淮河一线,故填①“秦岭”、②填“淮河”。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在夏季的特点高温多雨,故①填“③”、②填“高温多雨”。
【点评】(1)我国湿润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北山地等,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院东部,黄土高原北部和天山山地等,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等,我国的降水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4)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22.【答案】(1)巴颜喀拉山;渤海
(2)西北—东南走向;青海湖;一
(3)渭;汾
(4)南水北调;京杭大运河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从山东省注入渤海。
(2)祁连山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甲地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3)①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附近的省会城市是西安;②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附近的省会城市是太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是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北京、天津等地。
【点评】(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2)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3)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