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 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目标引领 问题导学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答: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二、猜(读):联系旧知 自主尝试
大胆猜一猜大部分同学喜欢什么颜色呢?
三、探:合作探究 点拨辅导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该怎么办?(做调查)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不能)
师:为什么?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师: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老师记录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你看懂什么?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 )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四、用:训练推进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2、完成练习一的第2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把结果填入下表。
板书设计: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反思:
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在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学生都完成得不错,但是如果所有的数据都需要学生在自己去收集并整理时,有很多学生还真不知道怎样动手。于是在活动前还得靠老师的引导才得以开展下去。
2、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不够。在发散性思维上,感觉学生还不如是受预习的影响还是因为现在过于死板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减弱?特别是在收集数据时,学生想的方法还真不多,更多的学生想到也教材上介绍的那一种方法。
3、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算是完成了,但是是否真的能在生活中去完成这方面的活动,还得打上一个问号。受考试的压力,又加上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紧,衡量再三,没有再安排时间去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总感觉这样的教学内容需要给学生提供很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积累经验。昔阳县西大街小学盟区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2014-02-21 20:07:02
昔阳县西大街小学盟区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西大街学校 董美萍
课时目标: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2.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 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目标引领 问题导学
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
二、猜(读):联系旧知 自主尝试
猜一猜,这节课又会学习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
探:合作探究 点拨辅导
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
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
会怎样呢?
1、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师: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师: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 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
4、整理数据。
师: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
票。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5、完成统计表。
师: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
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
现在请大家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师:你们真会思考问题。是呀,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用:训练推进 拓展延伸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到这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
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小题。
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小题
板书设计: 统计数据的方法 (画 正 字 法)
教学反思:昔阳县西大街小学盟区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2014-02-21 20:07:02
昔阳县西大街小学盟区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西大街学校 董美萍
课时目标:
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再次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灵活选择方法
三、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目标引领 问题导学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统计表的作用又是什么吗?
猜(读):联系旧知 自主尝试
生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生2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探:合作探究 点拨辅导
(一)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1、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
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还真不错。那你们能运用学会的知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用:训练推进 拓展延伸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小题。
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第(1)、(2)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小题。
学生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吃的一种水果后再进行调查,再完成统计表并解决问题。对于第(3)小题班里要开联欢会,请你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小题。
师: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仔细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汇报。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学生独立完成第(1)、(2)和第(3)小题。再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练习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