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专题训练(含答案)——马伯庸作品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专题训练(含答案)——马伯庸作品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9 18: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专题训练----马伯庸作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逃驿?!”
这个词猛然刺入李善德脑海,让他惊得一激灵。
李善德面色凝重地里外转了几圈,真的是屋徒四壁,干净得紧。唯一幸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石头马槽,槽底留着一条浅浅的脏水。
李善德坐在门槛上,展开驿路图,知道这回麻烦大了。这个黄草驿所在的位置,是远近八十里内唯一能提供水源的地方,一旦它发生逃驿,将在整条线路上撕出一个巨大的缺口,飞骑将不得不多奔驰八十里路,才能更换骑乘和补给。
更麻烦的是,一离开昌江县的山区,就要立刻弃马登舟,进入汨罗江水路。这里耽搁一分,水陆转换就多一分变数。
如今已经是五月二十二日未时,转运队已从岭南出发三日,抵达黄草驿的时间不会晚于五月二十三日午时。
没过多久,李善德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
绕行一段曲折山路,迂回离开山区。
李善德斜靠在船舱里。他浑身酸疼得要死,只有嘴巴和胳膊还能勉强移动。小舟轻捷地在江水表面滑行着,顺流加上桨划,让它的速度变得惊人。几只夜游的水鸟反应不及,惊慌地拍动翅膀,才算堪堪避开船头。
李善德面无表情地咀嚼着干硬的麦馍,从船篷上抽下几根干草,充做算筹,在黑暗中飞速计算着。这一次荔枝转运,意料之外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按照原计划,荔枝转运的枝节枯萎,将发生在渡江抵达江陵之时。当地已经准备好了冰块和竹节。但刚才的计算表明,枝节枯萎很大可能会提前在进入岳州时发生。而岳州无冰,他们只能用“盐洗隔水之法”坚持到江陵,再改换冰镇。岳州到江陵这段空窗,对荔枝的新鲜程度将是致命打击。
李善德疲惫地闭上眼睛,山岳他可以翻越,但从哪里凭空变出冰块来啊?这道题,解不开,完了,完了……
在绝望和疲惫交迫之下,李善德的潜意识接管了身体的控制,强行进入睡眠。李善德梦见自己走进一片林中,有桂树有荔枝树,他信手剥开一枚荔枝,却发现里面是一张陌生人的面孔。
他吓得把荔枝抛开,攀上桂树的高处。那桂树却越来越歪斜,低头一看,一只斑斓猛虎在树下狞笑着抓着树干。李善德正要呼喊求饶,却发现不知何时夫人与女儿也在树头,紧紧抱住自己。女儿嚎啕大哭着,喊着阿爷阿爷。
本来他以为老虎不会爬树,暂时是安全的。可荔枝树的树根却猛然拱起来,把地面抬得越来越高,猛虎距离树顶越来越近。一瞬间,所有的荔枝都爆裂开来,喷出浓臭的汁水。无数魂魄呼啸而出,把整颗桂树和他们全家都淹没了。
他霍然醒来,挣扎着要起身,不防整个人“咣当”一声摔到船舱底部。这时桨手进来禀报,已快接近洞庭湖的入江口了,耳边哗哗的水声传来,他竟睡了足足快十二个时辰。
这噩梦实在离奇,不过随着神智复苏,梦里的细节正飞快地消褪,一如烈日下的冰块。等等……李善德突然意识到什么。
对了,冰块。他想起来昏睡之前的那个大麻烦。也许是充足的睡眠让思考恢复了锐利,也许是噩梦带来的并不止是悚然。李善德突然看懂了最后一片残留梦境的真正解法。
桂树没有倒在地上,地面却在逼近桂树。那么荔枝赶不到冰块所在,那就让冰块去找荔枝!原来我连做噩梦都在工作啊……李善德顾不得感慨,赶紧拿起舆图,勾算起行程来。只要先赶到江陵,让他们把冰块反方向渡江运到岳州,应该刚刚能和转运队衔接上!“立刻换舟,我要去江陵!”李善德挣扎着起身,对篷外喊起来。
五月二十四日卯时,一条江舟顺利抵达江陵城外的码头。码头的水手们都好奇地看过来,区区一条长鳅江舟,居然配备了三十个桨手,个个累得汗流浃背。虽说溯流是要配备桨手不假,可这一条小船配三十个,你当这是龙舟啊!
李善德全然不理这些眼光,直奔转运使衙署而去。负责接待他的押舶监事态度恭谨,可一听说要派船把冰块送去岳州,便露出为难神色,只嗫嚅道:“可是,可是江上暑热,冰块不堪运啊。”
李善德亲自来到冰窖门口,吩咐库丁们把四块叠压在一起,再用深井水泼在缝隙处。他一共动用了二十块,合并成五方。这五方搬运上船后,再次叠压,看上去犹如一座冰山似的,用三层稻草苫好。
监事有些心疼地唠叨说:“即便如此,送到岳州只怕也剩不了多少了。”李善德不动声色道:“我算过了,融剩下的,应该足够荔枝冰镇的量。”
可很快问题又来了。这条运冰船的吃水太深,必须要减重才能入江。
李善德扫了他们一眼:“这船上多少水手?”
“十五名。”“减到五名。”
“与行船无关的累赘一律拆掉!”李善德的声音比冰块本身还冷酷。
于是他们拆下了船篷,拆掉了半面甲板,连船头饰物和舷墙都没放过,还扔掉所有的补给。一条上好的江船,几乎被拆成了一个空壳。李善德目送着光秃秃的运冰船朝下游驶去,没有多做停留,继续北上。前面出了这么多状况,他更不敢掉以轻心,他已经失去太多,绝不能接受失败。
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有删改)
背景介绍:唐玄宗朝,李善德遭同僚设计被迫接敕令六月初一贵妃寿辰日,从岭南送鲜荔枝到京城。岭南到长安远近不下五千里,而荔枝物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转运荔枝路上的众多变数,李善德思路清晰,将难题遂一破解,体现了其严谨细致、精于筹划、能力出众的特点。
B.李善德在前往江陵的江舟上配备三十个桨手,既是情况紧急的形势所迫,也表现了其试图以盛大的官威压服低级官吏的心理。
C.小说以历史事件为基础,加以文学想象,细致展现了人物艰难的处境与不懈的抗争,带给读者超越时间的深刻感受。
D.小说结尾言简意赅,戛然而止,暗示了李善德成功转运荔枝,与前文曲折起伏的情节形成反差,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2.文章引入李善德的梦境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3.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节奏紧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我在沙漠中发现十吨黄金
马伯庸
(1)从前没有手机游戏和电子书的日子里,我在漫长旅途中只能靠思维游戏打发时间。所谓“思维游戏”,是我给自己的胡思乱想起的学名。这游戏很简单,先设想一个原点——我突然得到十亿美元,突然写出一部震惊古今的小说——然后开始想象我接下来采取的行动。
(2)我最喜欢的一个命题是“如果我在沙漠中发现一整块十吨重的黄金,该怎么办?”通常的想法是,这下可发财了。其实,从这个命题到真正发财,还有段距离。你要如何把黄金真正转换成私有财富?这种想象要尽可能细致,要考虑每一个可能产生的意外。你会发现,事情没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这十吨黄金要如何运出去?要不要找人?怎么保密?如何分成?如果你决心单干,那还要想租用哪些设备和车辆,如何在沙漠中独自把十吨黄金切割成可运输大小。返回城镇后,如何卸货,如何存放?如何遮人耳目?接下来黄金要如何处理?一古脑卖出会造成市场波动,被觉察,私下分批次处理如何操作?怎么找买家?钱要分开存在哪家银行?怎么避开税务部门?如何跟家人解释突然有这么一大笔钱?哪些亲戚和朋友要告诉哪些要保密……其实是件很复杂的事,规划起来很花功夫。这个思维游戏我已经玩了好多年,现在已经有了一整套详尽计划,而且随时根据现实科技发展调整,万事俱备,只欠真的发现十吨黄金了。
(3)除此外,还可以琢磨人。坐地铁时,经常人多拥挤,不光没有座位,连伸开手臂拿手机的空间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动的,只有脑子。我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幻想他们身上隐藏的故事和他们离开地铁后的人生。
(4)比如左边这位戴着棒球帽、穿着运动套装的白皙少年。他是个外星人,为了深入了解地球人的生活,特意化装而成,他也许已完成了使命,正踏上返回母星的旅程,可因为棒球队那个美丽的女经理殷切的眼神,他还是毅然决然留在了地球。
(5)而我们坐的地铁,谁又能保证下一站抵达的是普通地铁站而不是一个城市地底巨大的军事要塞呢。要塞里有一门利用灵魂作炮弹的大炮,炮口对准月球。每一个不幸的乘客都要被送进炮口,把灵魂贡献出来轰击月球上的兔子恶魔。
(6)我就这么坐在地铁里,在城市腹心穿行,眼睛看着乘客,脑子里琢磨着他们的种种不靠谱故事,一直到达旅途的终点。
(7)这种“思维游戏”有一个分支种类——“想象图书”。玩的时候,我会闭上眼睛,开始虚构一本从未存在的书,想象它的主题、内容简介、封面图案、名家书评等等,尽量煞有其事地补充除了内容以外的各类细节,使之丰满如真实存在,然后把它放到我想象中的书架上去。以后再碰到无聊的时候,我就信手抽出一本,靠回忆来阅读。
(8)我曾幻想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时,在稿纸背面写下了另一个故事。故事主角是落水的田晓霞,她死里逃生却遭遇失忆,被人救起后开始了另一段人生。几十年后她和孙少平在街头偶遇,擦肩而过,互不相识。可惜的是,这份稿纸被编辑忽略了,一直丢在存稿箱中。直到一个新毕业的编辑无意中把存稿箱打翻在地,这才发现稿纸背面的秘密。不过老编辑认为这个故事会损害《平凡的世界》的形象,于是只印制了一千册,赠送给路遥的亲朋好友,书的封面是个巨大的旋涡。其中一本,不知如何流落到了桂林临桂中学,扉页还盖有临桂中学图书室藏的红章。里面的借书卡只有一条借阅记录……
(9)我书架上的另一本书,叫《廷巴克图故事集》。1822年,英国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从的黎波里出发,计划南穿撒哈拉沙漠,寻找尼日尔河与尼罗河的源头。探险队中有一名人类学家,叫塞缪尔·欧内斯特,他抵达廷巴克图后,注意到当地图阿雷格人部族存在着一种奇特风俗:首长死后会被部落巫师敲破脑壳,接出脑浆,掺杂着蜂蜜和椰汁给被选中的孩童服用。那孩子就会流利背诵出一段故事,然后一生都无法发出声音。这些故事巧妙而有寓意,被认为是神的意旨,所以不允许被记录下来。欧内斯特花了十三年时间,等待每一个类似的仪式,偷偷记下了几十个故事。可惜他的行为最终被土著人发现,惨遭杀害。他死后,脑浆也被土著人用同样方式制成饮料,盛放在他生前用过的水壶里。
(10)后来该部落被殖民者屠戮一空,这个水壶与记录手稿被送回葡萄牙,作为遗物交还给欧内斯特的遗孀。这份手稿一直沉睡在旧物箱里。直到有一天欧内斯特的孙子无意中打开水壶,喝下他爷爷的脑浆,当着家人的面高声说出这些手稿的来历,欧内斯特的工作才公之于世。手稿于1923年结集出版,命名为《廷巴克图故事集》,版税用来为欧内斯特的孙子治疗哑病。该书中文版在1973年的台湾出版,但销路不佳,名人里只有邓丽君买过一本,并遗落在雅加达的旅馆里……
(11)这样编下去的话,简直没完没了,可以从一本书想象到一个家族史乃至国家史。在构思这些东西时,时间如风车一样过得飞快。等车抵达终点,我所获得的愉悦和看一本书差不多。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如果我在沙漠中发现十吨黄金”为题,虽然并不能概括文本所有材料,却以一个假设句巧妙地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了有关“想象”的话题。
B.作者想象在沙漠中发现十吨黄金后如何把它转化成私有财富时,并没有正面写出自己构想的结果,而是一连提出十几个问题,引导读者一起深入生活细节进行思考,让人意犹未尽。
C.作者在行文时举重若轻,以想象为核心,开篇提出“思维游戏”一词,然后分别展示了思维游戏三类型——设定命题、琢磨人、想象图书。
D.文章以乘车行程为线索,结构上首尾照应,而关于《廷巴克图故事集》这本书的想象,又是一篇情节离奇、结构完整的微小说,这使得本文形成了一种“文中文”的奇妙结构。
5.请你谈谈对文章第七段“以后再碰到无聊的时候,我就信手抽出一本,靠回忆来阅读”这句话的理解。
6.作者马伯庸说过:“真实不是束缚想象力的桎梏,它会让想象变得更有质感。”请你结合这篇散文谈谈小说创作中“真实”与“想象”的关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安十二时辰①
马伯庸
地下城棚屋的顶上铺着厚薄不均的茅草,行走其间,透射下来的阳光忽明忽暗,让每个人的表情都显得有些迷离在通道两侧,是一个一个小小的隔间,有的木门紧锁,有的完全敞开,但无一例外都散发着稻草腐味。里面人影绰绰,悄无声息,有如行尸走肉一般。
他们走了半天,眼前一亮,里面别有洞天,居然是一处砖石小院。院子不大,颇为整洁,院子正中灶上搁着一把漆黑药壶,弥漫着一股药味。一个裹着猩红大裘的人在灶边盘腿坐着,怀里还抱着一只小黄猫。
张小敬道:“葛老,别来无恙。”大裘一动,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中传来:“张老弟?我没想到会再见到你。”语气平淡,不是疑问,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大裘往下滑落,姚汝能这才发现,里面裹的是个瘦小千枯的老人,他皮肤黑若墨炭,一头鬈发,嘴唇扁厚,不是中原人士,赫然是个老昆仑奴②!这昆仑奴眼神亮而凶狠,说的口流利官话,丝毫听不出口音。
张小敬道:“葛老,你还欠我一个人情。”葛老“啧”了一声,拍拍怀里的猫:“欠账还钱,杀人偿命,这是老奴的为人之道。你说吧。”
张小敬掏出木牌,掷到他面前:“这属于一个叫龙波的龟兹人。我要知道这是哪家颁给他的,马上就要知道。”
他勾了勾手指,说:“随我来。”葛老裹紧大裘,带着他们走进迷宫一样的棚屋。他们最终抵达一处柴房。打开门,里面吊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皆是满面血污,神情萎靡。女的一身鹅黄襦裙已破碎不堪,露出堪比象牙白的肌肤。男的细皮嫩肉,是个文弱的书生模样,垂着头,似已昏迷。一个五官歪斜的畸形侏儒站在一旁,手持皮鞭。
张小敬正要上前,葛老却伸手拦住,把他们带到隔壁屋子里去:“张老弟,你的人情只到这里为止了。”
张小敬道:“我欠你一个人情。”葛老嗤笑:“将死之人的人情,成色不足。换一样吧。”姚汝能急忙插口道:“靖安司可以支付你足够的酬劳。”葛老瞥了他一眼,无动于衷,像是在看一个滑稽的俳优。
张小敬看向葛老:“你想要什么?”葛老眯着眼睛打量了他一番,似乎在思考能从这死囚犯身上榨出什么。他忽然展颜一笑,黝黑的褶皱一阵颤动,伸出两个指头:“两个。”
张小敬的两条短眉倏然扭结,犹豫再三,回以一根手指。葛老沉思片刻,笑道:“就这么办吧。”张小敬脸色不太好看,可还是点了点头。
姚汝能有点糊涂,他们两个打哑谜似的,到底什么意思?
葛老拱手说容我告退片刻,然后消失在晦暗之中。张小敬站在原地,斜靠在柱子旁,手指掸着眼窝里的灰。顶棚透下的微弱光线,给他勾勒出一个灰暗的侧影轮廓。
“张都尉,你跟他谈的是什么条件?”
“刚才我答应他,会告诉他一个官府暗桩的名字。”张小敬淡淡回答。
姚汝能肩膀剧震,双目瞪圆,不由得失声道:“您……您怎么能这么做?”
张小敬道:“这是唯一能争取到葛老合作的办法。”
姚汝能悄悄把右手挪到了刀柄处,脑子里浮现出临走前李泌的叮嘱。
李泌在临行前单独见过他,一旦他发现张小敬有逃走或背叛的迹象,要立刻示警,若身处无法示警之地,则亲自处断。姚汝能觉得,张小敬现在已显露出了马脚。他根本不相信,对付一个贼人要如此委曲求全。一定有问题,必须在他出卖更多官府利益前予以阻止。
不料张小敬一看他要动手,先飞起一脚,把他狠狠踹倒在地,独眼中杀意横生:“老实待着!”姚汝能挣扎了一下,居然没爬起来,可见这一脚力道之重。他痛苦地把身子蜷缩成一团,眼中却怒火中烧。
靠出卖官府暗桩来换取情报,简直就是无耻之至!姚汝能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出卖自己人?”
张小敬扫了他一眼,冷冷道:“李司丞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突厥人,听明白了吗?不惜一切代价。”
“为达目的,难道连做人最基本的东西都不要了?”姚汝能觉得这说辞荒谬绝伦。
“我只关心长安这几十万条人命能不能保住!”
姚汝能一梗脖子,毫不示弱:“别装了,你根本不关心长安的安危。你是个死囚犯,你恨朝廷!”
张小敬的神情在明暗光线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是种难以言喻的苦笑,里面深藏着嘲讽与哀伤。“没错,我恨这个朝廷,可只有我能救它。”
这时,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传来,陆陆续续进来二十多人,清一色都是男子,高矮不一,年纪也不同,皆是短袄白衫。姚汝能认出其中几个面孔,都是赌场里见过的。葛老让他们站成一排,然后对张小敬做了个手势。
张小敬再次扫视众人,眼神变得坚毅起来。他忽然单腿跪地,肃容拱手:“今日之事,实在是事急从权,不得不为。待到九泉之下,再容告罪。”
其中有一个人变了脸色,一个腾跳朝后退去。张小敬骤然出手,刀光一闪,切过那人咽喉。在其他人还未有反应之时,他便软软倒在地上,气绝身亡,正是适才开门的小乙。
忽然大家看到一根血淋淋的手指落在面前。
众人抬头望去,看到张小敬的左手有一根小拇指被齐根斩断,鲜血狂流不止。全场鸦雀无声,只听到张小敬的声音响起:“小乙是我亲手送进来的,又是我亲自出卖。为了大局,我并不后悔。这一笔杀孽,我早晚要还上——但不是现在。所以断指为记,诸位给我做个见证。”
“葛老,到你了。”此时他身上涌出来的强烈杀意,连那老黑奴都为之哑然。后者动动嘴唇,终究没再说什么嘲讽的话。
(有删节)
[注]①前情概括:死囚张小敬被特赦一天,来破获有人想要危害长安的阴谋,他和助手一起去找地下城的头目葛老寻求帮助。②昆仑奴:唐代的黑人奴隶,地位低贱。
7.分析第一段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8.(形象手法)结合文中画线句子,简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9.(形象特点)联系文本,分析姚汝能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10.结合全文,赏析本文的行文特色。
【答案】
B“也表现了其试图以盛大的官威压服低级官吏的心理”错误,他“配备了三十个桨手”仅仅是为了加快速度,尽快完成任务,并无“以盛大的官威压服低级官吏的心理”,从“李善德全然不理这些眼光,直奔转运使衙署而去。负责接待他的押舶监事态度恭谨,可一听说要派船把冰块送去岳州,便露出为难神色,只嗫嚅道”可见,并未描写这三十个桨手对接待人员的威慑性。
①表现人物心理。梦境中荔枝臭腐、家人哭喊、老虎威逼实际是李善德对运送鲜荔枝进京这一差事的担忧和压抑心理的反应。②推动情节发展。梦境中老虎借拱起的地面趋近李善德,让他灵机一动,决定让冰块去“找”荔枝。③渲染紧张氛围。梦中李善德面对危急的形势,性命堪忧,家人难保,突显了其现实处境的艰危,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3.①事件清晰单一。以李善德为主要人物,以转运鲜荔枝为单一线索,减少不必要的人物与情节,加快叙事节奏。②叙事时间有限集中。小说采用时间倒逼的叙事方式,将目标期限设置为“六月初一”在叙事过程中反复提及时间“五月二十二日未时”“五月二十三日午时”“五月二十四日卯时”,强化了小说的紧张氛围。③叙事空间转换快速。小说中人物、情节安排限制在三个场景中,从“黄草驿”到“舟中”,再到“江陵码头”,以蒙太奇式镜头组合跳跃切换。④运用简洁的人物对话。在江陵码头的情节中通过押舶监事与李善德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减少不必要的描述,不拖泥带水。⑤善于设置矛盾冲突。从黄草驿逃驿,岳州到江陵的空窗期,再到运送冰块的难题,小说不断设置矛盾冲突,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4.D“《廷巴克图故事集》这本书的想象,又是一篇情节离奇、结构完整的微小说”错误,关于《廷巴克图故事集》这本书的想象,故事结构并不完整,作者关于这本图书的想象还没有完结。
5.①作者将想象的图书存放在想象中的书架上,然后在无聊时以其中一本为引子进行思维游戏,开始想象这本书的由来。②化虚为实,“抽出一本”只是思维游戏设定的起点,“回忆”“阅读”实际是作者运用想象力进行的创造思维活动。③承上启下,后文通过《平凡的世界》手稿背面的故事与《廷巴克图故事集》两个鲜活的故事演绎了何为“靠回忆来阅读”。
6.①艺术源于生活,小说创作中想象(与虚构)是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文中地铁上的外星少年、地铁下一站军事要塞、《平凡的世界》稿纸背后田晓霞的故事等,都是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天马行空的想象。)②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细节应该尽量真实。(比如作者对“如果我在沙漠中发现十吨黄金”这个命题的处理,尽量让细节真实合理,“而且随时根据现实科技发展调整”。又如“想象图书”游戏中作者对图书封面的想象,《平凡的世界》田晓霞版“书的封面是个巨大的漩涡”,“扉页还盖有临桂中学图书室藏的红章。里面的借书卡只有一条借阅记录”。)③小说创作中想象最终是为反映真实的生活、情感或者人性等服务的,合乎情理的细节赋予想象以艺术的真实感。(如文中《廷巴克图故事集》,故事虽然离奇荒诞,作者却想象“该书中文版在1973年的台湾出版,但销路不佳,名人里只有邓丽君买过一本”,让读者差点相信这本书真实存在。)
①第一段刻画了黑暗、简陋、阴沉的地下城以及生活在其间悄无声息的人物的日常活动,渲染了一种阴冷、恐怖、死寂的氛围;②为下文张小敬与葛老谈交易和与姚汝能对峙冲突等激烈紧张的情节做铺垫。
运用直接描写:①语言描写,张小敬解释自断一指的原因,表现出他以大局为重又有情有义的性格;②细节描写,“小拇指被齐根斩断,鲜血狂流不止”写出张小敬自断一指的惨烈场景。运用侧面描写,通过众人的反应,写出张小敬自断手指这一做法的出人意料和众人内心的震撼,由此表现出众人对张小敬为人的敬重。
①为人有底线。当听说张小敬出卖官府暗桩以换取情报时,认为张小敬无耻之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荒谬绝伦。②富有正义感。在他看来,无论多危险,也不应当出卖自己人,并为之与张小敬争辩,责问他。③世俗。认为钱能解决切问题。④不知变通。从与张小敬的争论可知,姚汝能不明白事急从权的道理,分不清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并由此对张小敬心存怀疑。
10.①通过大量对人物的直接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②多用短句,节奏感强,展现了紧张的气氛和情节特点。③通过一波三折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原本张小敬对葛老有恩,葛老正好报答,但没料到葛老额外提出条件。而张小敬又答应了条件,这样使得情节不停发展,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