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29 18:30: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2022五上·张掖期中)通常我们把那些
   的物体称为光源。
   是最重要的光源。
【答案】自身能发光;太阳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通常我们把哪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地球上的光热主要来自于太阳,因此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2.(2022五上·张掖期中)皮影戏是利用   原理制作而成的。
【答案】影子的形成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当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时,会在屏幕上形成物体的影子,皮影戏是利用影子的形成原理制作而成的。
3.(2022五上·张掖期中)在做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时,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
   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答案】同一条直线上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就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的实验中,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这样为了防止有其他光线来扰乱实验,确保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当我们看到光直接穿过小孔,在最后的屏上就有光斑;如果移动一张卡纸,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在最后的屏上就没有光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4.(2022五上·张掖期中)出现日食时,   挡住了太阳的光;出现月食时,   挡住了太阳的光。
【答案】月球;地球
【知识点】日食;月食
【解析】【分析】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回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
5.(2022五上·张掖期中)色光的三基色是指    、   、   。这三种颜色的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红;绿;蓝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将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6.(2022五上·张掖期中)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
   。
【答案】反射光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7.(2022五上·张掖期中)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高
   低。
   多高原、山地,   多平原、丘陵。
【答案】西;东;西部;东部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从我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多平原、丘陵。
8.(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   、   、   三个圈层。
【答案】地壳;地幔;地心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9.(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震形成的原因是
   。
【答案】地壳运动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正是因为地壳在不断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会发生断裂从而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10.(2021五上·郯城期中)地球上的水在   、   及   之间不断循环。
【答案】固态;液态;气态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会互相转化,从而确保了自然界中水循环。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1.(2022五上·张掖期中)光反射后不一定沿直线传播。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可知,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运用此原理,我们可以制作潜望镜。
12.(2022五上·张掖期中)三棱镜可以将光分解成7种颜色的光。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这叫做光的色散。
13.(2022五上·张掖期中)发生日食时,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14.(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震只是地面震动,不会改变地形地貌。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形地貌,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球各圈层中最薄的是地壳。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结构的认识,我们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其中最薄的一层是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地壳。
16.(2022五上·张掖期中)火山喷发只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没有任何好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也会将地底深处的矿物质等带出来,也会带来土壤。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7.(2022五上·张掖期中)有植被的地表更不容易被侵蚀。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会变弱,没有了植被水会很快流失或蒸发掉,土地干旱,所以有植被覆盖的土地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不容易被侵蚀。
18.(2022五上·张掖期中)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空中所有的星星不一定都是恒星,夜晚能看到的星星大部分的是恒星,有几颗是我们太阳系的行星,例如:金星、水星、火星。
19.(2022五上·张掖期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20.(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球的内部都是坚硬的岩石。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是核心部分,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21.(2022五上·张掖期中)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球 B.通电的灯泡 C.汽车后视镜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通电的灯炮、点燃的蜡烛、莹火虫等,都是光源。
22.(2022五上·张掖期中)晚上我们能在台灯下看书、写字,主要利用了(  )的原理。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晚上我们能在台灯下看书、写字,主要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3.(2022五上·张掖期中)光不能穿过(  )继续传播。
A.薄铁皮 B.透明塑料袋 C.纯净水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能穿过透光的水和无色塑料袋继续沿直线传播。光遇上不透明的物体表面,在遇上的位置改变方向,向新的方向传播,就是光的反射。所以光遇到不透光的薄铁皮会发生反射。
24.(2022五上·张掖期中)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得到(  )
A.黄光 B.蓝光 C.白光
【答案】A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得到黄光。
25.(2022五上·张掖期中)科学家用(  )在地下室观察火箭的发射情况。
A.放大镜 B.望远镜 C.潜望镜
【答案】C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
26.(2022五上·张掖期中)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由北往南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自西向东。
27.(2022五上·张掖期中)火山喷发的地点一般是(  )
A.地壳任意处
B.地壳厚而坚硬的地方
C.地壳较薄且有裂缝的地方
【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是由于地下的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所以容易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地壳较薄且有裂缝的地方。
28.(2022五上·张掖期中)页岩深埋于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会形成(  )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页岩具有薄片状层理能剥开的岩石,由粘土、泥质或粉砂经固结作用所形成,由从沉积后基本上未变的矿物所组成。页岩在一定的环境下会发生变质,变成板岩。
29.(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
A.地势的高低 B.气温的高低 C.植被的多少
【答案】A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地势的高低。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绿色表示森林、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上的高原和山地。
30.(2022五上·张掖期中)长白山天池是一个(  )
A.火山口湖 B.冰川 C.堰塞湖
【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火山口积水成湖,成为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
四、简答题(7分)
31.(2022五上·张掖期中)为什么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答案】太阳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所以太阳是地球上重要的光源。
【知识点】光源;太阳能
【解析】【分析】地球的生物活动,人类活动绝大多数的能量来源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植物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物,食草动物从植物获得能量,食肉动物则从食草动物获得能量。人类的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电也大多数来源于直接或间接的太阳能。
五、连线题(3分)
32.(2022五上·张掖期中)把下列物体或现象与对应的原理运线连起来。
老花镜 光沿直线传播
平面镜 光的折射
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
【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老花镜是运用光的折射原理,凸透镜能够将物体放大;平面镜是运用光的仿生原理;小孔成像是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2022五上·张掖期中)通常我们把那些
   的物体称为光源。
   是最重要的光源。
2.(2022五上·张掖期中)皮影戏是利用   原理制作而成的。
3.(2022五上·张掖期中)在做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时,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
   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4.(2022五上·张掖期中)出现日食时,   挡住了太阳的光;出现月食时,   挡住了太阳的光。
5.(2022五上·张掖期中)色光的三基色是指    、   、   。这三种颜色的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6.(2022五上·张掖期中)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
   。
7.(2022五上·张掖期中)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高
   低。
   多高原、山地,   多平原、丘陵。
8.(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   、   、   三个圈层。
9.(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震形成的原因是
   。
10.(2021五上·郯城期中)地球上的水在   、   及   之间不断循环。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1.(2022五上·张掖期中)光反射后不一定沿直线传播。
12.(2022五上·张掖期中)三棱镜可以将光分解成7种颜色的光。
13.(2022五上·张掖期中)发生日食时,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
14.(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震只是地面震动,不会改变地形地貌。
15.(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球各圈层中最薄的是地壳。
16.(2022五上·张掖期中)火山喷发只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没有任何好处。
17.(2022五上·张掖期中)有植被的地表更不容易被侵蚀。
18.(2022五上·张掖期中)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
19.(2022五上·张掖期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20.(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球的内部都是坚硬的岩石。
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21.(2022五上·张掖期中)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球 B.通电的灯泡 C.汽车后视镜
22.(2022五上·张掖期中)晚上我们能在台灯下看书、写字,主要利用了(  )的原理。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23.(2022五上·张掖期中)光不能穿过(  )继续传播。
A.薄铁皮 B.透明塑料袋 C.纯净水
24.(2022五上·张掖期中)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得到(  )
A.黄光 B.蓝光 C.白光
25.(2022五上·张掖期中)科学家用(  )在地下室观察火箭的发射情况。
A.放大镜 B.望远镜 C.潜望镜
26.(2022五上·张掖期中)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由北往南
27.(2022五上·张掖期中)火山喷发的地点一般是(  )
A.地壳任意处
B.地壳厚而坚硬的地方
C.地壳较薄且有裂缝的地方
28.(2022五上·张掖期中)页岩深埋于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会形成(  )
A.砂岩 B.板岩 C.玄武岩
29.(2022五上·张掖期中)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
A.地势的高低 B.气温的高低 C.植被的多少
30.(2022五上·张掖期中)长白山天池是一个(  )
A.火山口湖 B.冰川 C.堰塞湖
四、简答题(7分)
31.(2022五上·张掖期中)为什么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五、连线题(3分)
32.(2022五上·张掖期中)把下列物体或现象与对应的原理运线连起来。
老花镜 光沿直线传播
平面镜 光的折射
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自身能发光;太阳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通常我们把哪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地球上的光热主要来自于太阳,因此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2.【答案】影子的形成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当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时,会在屏幕上形成物体的影子,皮影戏是利用影子的形成原理制作而成的。
3.【答案】同一条直线上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就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的实验中,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这样为了防止有其他光线来扰乱实验,确保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当我们看到光直接穿过小孔,在最后的屏上就有光斑;如果移动一张卡纸,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在最后的屏上就没有光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4.【答案】月球;地球
【知识点】日食;月食
【解析】【分析】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回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
5.【答案】红;绿;蓝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将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6.【答案】反射光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7.【答案】西;东;西部;东部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从我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多平原、丘陵。
8.【答案】地壳;地幔;地心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9.【答案】地壳运动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正是因为地壳在不断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会发生断裂从而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10.【答案】固态;液态;气态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会互相转化,从而确保了自然界中水循环。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可知,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运用此原理,我们可以制作潜望镜。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这叫做光的色散。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形地貌,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结构的认识,我们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其中最薄的一层是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地壳。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也会将地底深处的矿物质等带出来,也会带来土壤。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会变弱,没有了植被水会很快流失或蒸发掉,土地干旱,所以有植被覆盖的土地比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不容易被侵蚀。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空中所有的星星不一定都是恒星,夜晚能看到的星星大部分的是恒星,有几颗是我们太阳系的行星,例如:金星、水星、火星。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是核心部分,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1.【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通电的灯炮、点燃的蜡烛、莹火虫等,都是光源。
22.【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晚上我们能在台灯下看书、写字,主要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3.【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能穿过透光的水和无色塑料袋继续沿直线传播。光遇上不透明的物体表面,在遇上的位置改变方向,向新的方向传播,就是光的反射。所以光遇到不透光的薄铁皮会发生反射。
24.【答案】A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得到黄光。
25.【答案】C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
26.【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自西向东。
27.【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是由于地下的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灾害,所以容易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地壳较薄且有裂缝的地方。
28.【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页岩具有薄片状层理能剥开的岩石,由粘土、泥质或粉砂经固结作用所形成,由从沉积后基本上未变的矿物所组成。页岩在一定的环境下会发生变质,变成板岩。
29.【答案】A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地势的高低。地图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绿色表示森林、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上的高原和山地。
30.【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火山口积水成湖,成为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
31.【答案】太阳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所以太阳是地球上重要的光源。
【知识点】光源;太阳能
【解析】【分析】地球的生物活动,人类活动绝大多数的能量来源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植物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物,食草动物从植物获得能量,食肉动物则从食草动物获得能量。人类的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电也大多数来源于直接或间接的太阳能。
32.【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老花镜是运用光的折射原理,凸透镜能够将物体放大;平面镜是运用光的仿生原理;小孔成像是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