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拥有了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他把听到的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却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本文充分体现出民间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的特点,并带有神话色彩。它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酬、誓、谎、牺”4个生字,会写“酬、珍、叮、嘱、塌、焦、誓、谎、延、悔、扶”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围绕海力布写了哪几件事,抓住关键细节,丰富故事情节,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关键词句,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并与现实生活相关联,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4.对民间文学产生兴趣,热爱民间文学。
【教学重难点】
创造性复述本课故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版块一:走近民间故事,认识“民间故事”
1.学生简要介绍自己熟知的民间故事。
2. 师介绍“民间故事”及其特点。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认识民间故事,了解其特点。】
版块二:检查反馈,了解字词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掌握情况,提示易读错的字。
2.检查反馈课前词义掌握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3.教师范写酬、塌、誓、谎等字,提示需要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课堂检查反馈,适时点拨指导,更有针对性。】
版块三:整体感知,体会人物品质
1.回顾长文快读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简单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快速阅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体现了统编教材的整体性。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海力布的人物形象,为下一节课的训练复述留出时间。】
版块四:巩固旧知 创意作业
作业:对照课文内容,绘制故事情节导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尝试疏理故事情节,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又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课时
版块一:梳理人物情节关系 理清叙事结构
学生速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1.用简单的词说出中心人物海力布与各个角色的故事情节关系。
2. 根据故事的发展,在曲线上梳理出主要情节要点。
3.借助梳理出的情节曲线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情节曲线这一学习工具,将人物要素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发现故事叙事结构的特点与内在规律,调用脑海中已有积累中合适的字词对于人物间的故事关系进行概括。】
版块二:三步递进法,创意复述故事
第一步——立足高潮,体会情感 (聚焦“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的感人面画)
1.读课文8、9自然段
(1)找一找,划出海力布劝乡亲的语句。
(2)比较海力布每次劝说有什么不同。
(3)每一次劝说,海力布心里可能会在想些什么?
2.师生共同交流。
3.结合前文内容,把“实情”表述清楚。
4.了解民间故事常用的“三叠式”结构。
【设计意图:纵观三次劝说,让学生理解作者根据每次程度的不同,用了不同的劝说方法,聚焦到语言的精妙。此外引导学生知晓"三"的背后的文化,一般的民间故事在表达上都有这个特点。】
第二步——把握情感,初试扩充式复述
1.根据板书提示,同桌合作创编“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的故事。
2.进行个别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复述故事学会加入对细节的想象和创造,来丰满人物形象,增强故事吸引力。在语言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维。】
第三步——转变口吻,尝试体验式复述
1. 聚焦课后习题第二题,四人小组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对“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的部分进行创造性复述。
2.学生讨论:不同角色的创编要注意什么。
3.小组成员一起创编。
4.小组代表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转换身份来讲述故事,学生初步懂得讲述对象的变化涉及到看问题角度的不同,讲述的内容、语气都要做相应调整。在学生讲述与师生共评中实践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
版块三: 认识民间故事之价值,促进文化传承
1.认识民间故事家
2.推荐阅读中外著名的民间故事
【让学生知道今天被整理成文字保存下来的民间故事,就是“创造性复述”的产物,认同自己有“流传”民间故事的需要。】
版块四:创意作业,延伸拓展
课外小练笔(二选一):
1.这块名叫“海力布”的石头,现已成了各民族游客朋友争相参观的景点,蒙古同胞想在石头边立一块石碑,告诉大家这块石头的来历。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2.海力布变成石头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整个村子又会经历什么?请你把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
【设计意图:第1个小练笔是换角色复述的延伸,从旁观者的角度描述故事的情节内容;第2个小练笔是拓展训练,激发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培养多元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