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精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29 22:0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单元
1919
1949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与瓦解的历史
晚清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912
1927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知导入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1976年
至今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近代史
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1949年-今)
1978年
徘徊期
材料: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结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依据下面材料,“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新中国的任务。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知讲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背景:随着全国各地的陆续解放,建立新中国的任务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
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与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
内容:
①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主席、副主席。
③决定国旗,代国歌(1982年正式定为国歌),首都
(北平即日改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充分体现了会议代表的广泛性,体现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的大团结。
新政协筹备会全体常委在中南海勤政殿前合影
“协商民主 就是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
--【美】詹姆斯·博曼《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是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国家最高政权机关;
规定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一个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
一个主席- -- 毛泽东
一个首都一- 北京(北平改为北京)
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
思考: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刘少奇
朱德
(总司令)
毛泽东
宋庆龄
李济深
(民革主席)
高岗
张澜
(民盟主席)
多党合作、民主联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
暂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通过——
选举——
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社会性质: 国家性质:
党的根本领导制度: 作用:
新民主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集中制
临时宪法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首都:北京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旗:五星红旗 纪年:公元纪年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外观: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花岗岩,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23吨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为纪念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而兴建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
内容:
画面内容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此外,还有两块装饰性浮雕: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
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18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
根据碑文撰写时间,以“三年”、“三十年”和“一千八百四十年”为节点,说明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三年:
一千八百四十年:
三十年:
1946—1949
1840—1949
1919—1949
解放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
人民英雄纪念碑
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意义:
.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1)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李济深、张澜、黄炎培、马叙伦、章伯钧、陈其尤、谢雪红等数十位担任政府委员的民主党派人士出席会议。
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于北京天安门
思考:开国大典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有何深意?
54门礼炮指的是参加第一次政协会议的54个单位(另一说54个民族),它象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28响表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
开国大典
①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②奏国歌、升国旗、鸣礼炮;
③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④阅兵式:朱德:检阅总司令;聂荣臻:阅兵总指挥
⑤群众游行。
二、开国大典
防空部队高射炮兵
开国大典阅兵式开始了!
海军方队首先通过天安门前。
参加开国大典的水兵方队
二、开国大典
盛大的群众游行
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农民紧随其后。后面是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首都军民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天。
回顾中国近代史人民的抗争,分析归纳新中国成立有哪些历史意义。
1840年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1931—1945
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日军侵华
1946—1949
解放战争
旧中国 新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命运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人民命运 受奴役受压迫
新民主主义社会
独立自主
当家做主
二、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意义:
(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
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4)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帝国主 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社会性质改变
国内
国际
二、新中国的诞生——开国大典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1)人民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新中国的成立,结来了中国半殖民地丰封建社会,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时期,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3)外交地位的变化: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从此开启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时代,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头角。
新纪元“新”在哪里?
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领土尚未解放,西南、中南部分地区、台湾和一些岛屿仍处在国民党控制。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
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
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西藏和平解放的概况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之际,是否全国领土已经基本解放
三、西藏的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
检阅完毕,朱德总司令登上天安门城楼,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我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我们的共和国.缔造卷》
和平解放西藏
1. 历史背景
元朝时设立宣政院,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旧西藏人民的生活
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旧西藏占人口不到5%的农奴主,占有西藏几乎全部耕地、牧场和绝大部分牲畜。超过旧西藏人口90%的农奴成年累月地辛勤劳动,却连温饱也得不到保障,经常要靠借高利贷勉强糊口
“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 ——藏族民谚
过程:
1951年4月22日,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全权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抵达北京,受到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结果:
4月27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也率团从青海西宁来到北京,表达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愿望。经过一个月的友好协商,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在北京正式签订。
和平解放西藏
3. 正式解放
1951年5月23日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地方政府的协议》,同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抵拉萨,进驻西藏各地。
4. 解放意义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祖国大家庭出现了空前团结、统一的局面;为最终消灭野蛮、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和推动西藏社会的进步打下了基础;使祖国大西南的数千里边防得到巩固,西藏人民也永远结束了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历史。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了民族团结。
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协议
西藏和平解放协议藏文版
毛泽东会见十四世达赖
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定以后,中央军委发布了进军西藏的命令。以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主体的各路进藏部队陆续由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分四路向西藏进军。
进驻拉萨的官兵手持国旗从布达拉宫前通过
△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西藏群众欢迎
研读史料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并探讨归纳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修唐蕃会盟碑
只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
而不是整个中国的统一 。
唐朝
元朝
清朝时
1951年
1965年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和平解放西藏
成立西藏自治区
意义:
西藏的和平解放
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筹备
诞生
巩固
1.1、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B.颁布《土地改革法》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A
B
课堂练习
3.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民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公布《临时约法》 D.颁布《共同纲领》
4.在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中国国际形象的这一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C
5.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代表团的首席全权代表是( )。
A.阿沛·阿旺晋美 B.李维汉
C.阿古柏 D.博古
6.“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材料评价的是( )。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驻藏大臣
C.西藏和平解放 D.册封达赖喇嘛
A
C
7.“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港澳的回归
8.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