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9分43秒,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准确进入距地球343千米的预定轨道。据此回答1-2题。
1.神舟七号飞船飞行范围所属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②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 ④距地球343千米的距离就是宇宙半径
A.①④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2012年5月10日,中国自主建造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981号”在中国南海开钻。图1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关于南海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海域岛屿上沙漠广布 B.该海域岛屿分布大面积寒带气候
C.该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 D.该海域地壳比青藏高原地壳厚
图2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乙地
A.地震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火山喷发
D.形成褶皱山脉
6.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降水环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3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是亚洲夏季风示意图
B.乙图表示的是亚洲冬季风示意图
C.甲图所示时期湖南正值高温多雨
D.乙图所示时期珠穆朗玛峰积雪减少
8.我国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会引发或加剧洪涝灾害的现象是
A.深受季风影响 B.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 D.蓄洪排洪
图4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们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们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11.据2012年3月7日《联合早报》报道,因叙利亚国内政局动荡,最近几天,至少有3000名叙利亚难民进入黎巴嫩,有超过8万名叙利亚难民进入约旦。引起这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国家中,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型的是
A.印度 B.巴西 C.埃及 D.德国
13.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清洁生产 B.围湖造田 C.过度放牧 D.滥伐森林
图5为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绿地增加
D.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5.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为60% B.城市化进程已推进到成熟阶段
C.逆城市化现象很普遍 D.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是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图6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A.偷猎
B.栖息地的丧失
C.外来物种入侵
D.其他原因
17.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
A.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B.调蓄洪水
C.维护生物多样性 D.航运
2012年2月25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此完成第18题。
18.北斗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图7为2002年东、中、西部产业结构比较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东、中、西部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中部地带 B.西部地带以第一产业为主
C.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是西部地带 D.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东部地带
20.水源是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缓解该地区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A.过度利用地下水 B.大面积种植水稻
C.发展节水农业 D.海水淡化
图8为美国略图。读图完成21-23题。
21.有关图中暖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 B. ①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
C.降温减湿 D.从①到②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
22.图中B为美国田纳西河,其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B.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
C.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D.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23.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本土平原广阔,水热条件较好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显著 D.农业科技落后
24.图9为德国鲁尔区的工业城市及资源分布示意图,图中反映出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廉价的劳动力
C.炎热干燥的气候 D.充足的石油资源
25.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初成功建立。南极科考队员野外作业时,为了准确辨别方向或确定所在的位置,采用的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定位技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
26.(10分)图10为日照示意图,图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NAS线为 (晨、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2分)
(2)A、B两点中,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 ,A点的昼长是 小时。(2分)
(3)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2分)
A.长沙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北京和广州的昼长相等
C.湖南正值夏季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4)此时,B点地方时为 点。(2分)
(5)此日,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2分)
27.(8分)请根据图10中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地点
拟建项目
是否合理
判断理由
①
化工厂
②
自来水厂
(1)图中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河流、矿产资源)。该城市未
来将向东北方向扩展,试从交通、河流等方面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A、B、C三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判断理由是 。(2分)
(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拟在①、②处分别新建化工厂和自来水厂。请根据所学
知识完成下表。(4分)
28.(10分)图11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亚洲夏季的是______(甲、乙)图。(2分)
(2)读图完成下表。(4分)
图名
比较项目
甲
乙
气压
亚欧大陆是高压
太平洋是 压
A地风向
______________
东南风
(3)分析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
(4)图甲所示季节,有关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2分)
A.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昼长夜短
C.湘江正值枯水期 D.水稻正值收割时期
29.(10分)读图12,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稻主要产区分布在南方地区,甲省(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4分)
(2)乙省(区)既是我国的灌溉农业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其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不包括 。(单项选择)(2分)
A.光照时间长 B.昼夜温差大 C.阴雨天多 D.夏季热量充足
(3)大庆、克拉玛依是因为______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该资源属于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4分)
30.(12分)图13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 (华北、西北)。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4分)
(2)“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淮河一线。(2分)
(3)湖南省某中学小明、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东线考察,发现从扬州到天津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 (纬度、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2分)
(4)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
①小明认为:利大于弊;
②小强认为:弊大于利。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湖南省201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