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健身操《旭日东升》第一~三节
一、教材分析:
武术是中国的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根据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的文件,全国各级各类中小学将全面推广武术健身操,武术健身操与广播体操相比,其动作形态多样,练习方法突破个人单练形式,在实现健身的同时具备自卫技能、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
二、学情分析:
1、水平一二年级小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差,体育课堂的纪律观念较弱,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但兴趣迁延较快,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力和纪律性较差。
2、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个性差异较大。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武术的套路动作和拳术礼节,初步掌握武术操前三节的动作,提高已学武术基本动作的熟练水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合作学习等方式,90%的学生能够通过学练初步掌握技术动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弘扬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积极锻炼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手型,步型,路线准确
难 点:
动作连贯有力
五、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合作学板教学
六、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出勤
2.师生问好,宣布上课
3.安排见习生,安全检查
(2)准备活动:
1.标志物场地听音乐散点跑热身,教师吹口哨做武术动作
2.教师带领做关节活动
基本部分:
(1)导入:
观看平板中的ppt:
1.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猜猜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最后一张图片引导学生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武术明星,教师语言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武术操《旭日东升》第一至三节
1.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分节进行讲解学练
2.学生分小组练习,每学完一节动作分小组练习
3.组长带领观看平板中示范动作,反思自己动作,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
4.优秀小组展示
5.组长通过平板录像记录组内动作与示范动作对比,将前三节动作连起来完成 6.教师喊口令带领学生做前三节完整动作,教师跟随音乐做完整那动作
7.游戏:
接龙连连看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跟随音乐,教师语言引导,意境放松,放松走调整呼吸
(2)教师总结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并加强鼓励,宣布下课
七、预计练习密度生理负荷:
平均心率 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 135次/分
练习密度40%左右
八、场地器材:
1.标志桶16个
2.小标志物8个
3.塑料圈36个
4.小音箱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