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大家经过初中两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般文章的写作方法。但是,如何将一篇简短的文章写得更加充实、丰富、生动,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扩写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写作:学习扩写
1.解什么是扩写?扩写有哪些原则、要求和方法?
2.展开联想和想象,练习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丰富文章内容。
3.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训练。
习作目标
扩写: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
何为扩写?
作用: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材料一: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风俗通》
活动一:合作探究,学习写法
材料二:女娲造人(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课)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
走呀走的,她走的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子里的影子也像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子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么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一开口就喊:“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是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惫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但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抚养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小组合作,分析《女娲造人》的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扩写。
扩写分析
1.增补情节
补充起因
丰富经过
增加结果
感到孤独,希望天地间蓬勃。
如何“抟黄土”,如何“引绳于泥中”。
把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2.增加细节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浑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
动作描写
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神态描写
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心理描写
3.增加环境描写
如: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
找准扩写点。根据中心,选择、确定扩写点;
重点扩写造人过程,增加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
1.首先要忠于原文。
要准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扩写的要求和方法:
2.还要找准扩写点,抓住重点扩写。
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要平均用力,而是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适合的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
4.要注重修改
要特别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等等,最后修改成文。
3.要展开想象
根据确定的扩点和方向,积极展开 大胆、丰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如增加对原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生动传神。
扩写的原则:
(1)不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
(2)不改变原文的体裁。
(3)不打乱原文的结构顺序。
(4)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特色。
(一)阅读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记叙文。
数学课上,老师把批阅好的试卷发了下来。拿到卷子前,我非常紧张因为我早就预感到自己又考差了。拿到试卷,看到才考了68分,我真难过死了。
活动二:阅读材料,课堂训练
讨论:哪些地方可以扩写?怎么扩写?
数学课,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虽然我还没有拿到卷子,但还是紧张得要命,因为我早就预感到自己又考差了。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吧,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但终于,还是念到我的名字,我无力地伸手从老师手中接过折叠着的试卷,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让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终于,我鼓起勇气,颤抖着右手掀开试卷,一个鲜红的“6”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右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过了好久,我一咬牙,把右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68,可怜的“68”,“唉,这回又惨了! ”我嘀咕着瘫倒在了桌上。
(二)请同学们试着扩写《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扩写
走累了,他坐在青石上休息。一阵秋风吹过,几片黄叶落在他冰冷的掌心。又是深秋,不知为什么,秋天带给他的总是无尽的凄凉。抬头望望天空,他已经很少这样做了。远远的,有一株老树苍凉地矗立在天边,夕阳的余晖惨淡地笼罩着它,勾勒出一则古老而悠远的神话。老树寂寞地站在那里,什么都没拥有,只拥有那条枯藤和这迷离的神话。他想读懂它。忽然,一群乌鸦,披着晚霞与满身的疲惫,在黄昏中划过长空,飞向老树,飞向它们的旧巢。他愣住了。是的,他读不懂老树的神话,读懂它的,只有这群寒鸦
独自走了好远,他进了一个偏远的小镇。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小巧、精致,空气中总含着淡淡的湿气。他喜欢这里。在黄昏中,小镇更显得唯美与朦胧。小桥、流水、人家都镀上一层柔柔的金色,人们那样的平和,划着船,静静地远去,直至消失,回到他们应回的地方。那地方是富丽堂皇还是破旧不堪,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份平凡又含蓄的牵挂。他坐在桥头,看着这一切,潸然泪下。他决定离开,这里不属于自己。
又踏上了征途,骑着这么多年唯一的伙伴——一匹瘦弱的老马,走在荒凉的古道上,走在这无际的荒原上。一阵秋风迎面吹来,他闭上眼睛,仰起头,两行冰冷的泪水从眼角流出,他终于懂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寻求着心中那个美好的神话,那一片壮丽的风景。(人物内心刻画得比较生动,语言十分优美。)但是,现在它们都碎了,彻底碎了,连残骸都不存在。那株老树,就是最美好的神话,那个小镇,就是最永恒的风景,这么多年,他一直遗失了它们。想到这里,他策马狂奔,想在风中使这一切都逝去。但是,老马长啸一声,停了下来,哀怨地看着他,是的,马老了,已经再也跑不动了。
体 裁 扩写要求 扩写点 扩写注意事项
记叙性文章 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 补充情节和细节,增加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等,力求情节丰富、人物生动 1.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
2.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
3.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说明性文章 忠于原文的说明对象 补充材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丰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 1.材料要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有关;
2.语言力求形象生动。
议论性文章 忠于原文的观点 进一步补充论据,丰富论证方法,阐释观点 1.补充的分论点要从属于中心论点;
2.补充的论据要与论点一致,要有分析论证;
3.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
不同题材的文章扩写的重点。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不同题材的文章,扩写的着重点也不同。同时,在扩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首先,要展开情节,充实原文的内容;其次,要描绘形象,使文章具体生动。
文题展示
一、学习完本单元的诗歌,一名同学总结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写了下面这句话。回顾读过的诗歌,从中选择几首作为例子,将这句话扩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 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试着扩写古诗《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扩写
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里,住着五七一家人。虽然过得很清贫,但他们很快乐,五七的童年很美好,但战乱毁了他的一生。
十五岁时,地方要求民兵参战,作为家中唯一的男性,五七被迫上了前线。老天有眼却无心。经历了数百上千场战争后,五七得以幸存,却直到八十岁才第一次回家。五七漫不经心地走着,正巧遇到一个同村的人,便打听道:“请问我家中还有谁活着?”五七心里清楚,他家中可能没剩几个了。六十五年的苍桑,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性命。同乡叹着气说道:“哪里还有谁?远远一望那边就是你家了。在一旁的松柏树下已是坟冢连起一座座。”五七怔住了,六十五年,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都离他而去,辛苦盼回村庄却得到如此绝望的消息。
范文引路:
五七不敢更不愿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低头快步走向家,却亲眼见到了残酷的事实:家中已经变成了狗窝,猖狂的灰野兔进进出出,丝毫不怕有人来抓它;家中那一根老旧又破烂不堪的房梁,被几只不知来自何处的小野鸡占据着,从不畏惧有人会用弹弓打它。推开那一道许久不用、生锈而吱嘎吱嘎响的木栅栏,五七拄着拐杖,一小步一小步蹒跚到里屋中堂:发现陈旧的家俱残缺不全,中间只剩下一些荒地,上面长满了野生的杂谷。五七小心翼翼来到井边,却看见井旁杂草丛生,井上铺满了灰尘和蜘蛛丝,倒下的木桶旁还长着许多野生杂葵菜,这个家早已荒废。五七暧融融的心被泼上了冰水。为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盼着老了回家温暖地过生活,却没有了家人,只能孤独终老。
忠于原文,增补情节
重点突出,找扩写点
想象合理,内容连贯
语言生动,修改成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