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演奏《送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演奏《送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30 12:4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送别》教案
一、教学内容:学习吹奏口风琴
1、教材分析:根据我校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把口风琴这种简单易学、价格低廉的乐器引入音乐课堂中,旨在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动手、动脑、动口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
2、教学对象分析:初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很强,他们喜欢新生事物,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我把口风琴引入到课堂,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中不但学会了唱歌,还学会了口风琴,提高了视唱、视奏能力,增强了团结、平等、民主的合作意识,开阔了音乐视野。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能用中速、稍慢、抒情的情感弹奏《送别》,初步了解词、曲作者。
2、技能目标:通过乐曲的学习,让学生掌握4/4×××× ×|节奏。
3、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相互协调合作的能力。
4、德育目标:通过弹奏清新、淡雅、优美的《送别》乐曲,扩充学习的视野,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珍惜师生情、同学情,少一些冲动与矛盾,多一些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
三、活动重点:会合奏影视歌曲《送别》
四、活动难点:掌握4/4 ×××× ×|的节奏
五、活动准备:
1、课件
2、口风琴,曲谱等
六、活动过程:
讲授新课
温故知新:复习《让我们荡起双桨》
复习《五月里》分声部
分别指出两首曲子该注意的地方。
新课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影视歌曲《送别》。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思考,这首乐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中速、稍慢、具有抒情性)
[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利用图片教学,形象易懂]
2、掌握节奏(出示歌谱图片)
板书 4/4×××× ×|
(解决难点:带领学生进行划拍练习,提示四四拍强、弱,次强、弱的节拍规律)
识谱视唱
a,学生掌握视唱乐谱
B,学生在教师伴奏下视唱
C,教师通过歌词简介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视唱(中速、稍慢、平缓抒情)
(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首歌词意境之高,让人叹服,歌词字并不多,却朗朗上口,更像一幅充满离情别绪诗情画意的油画,出自于我国著名学者李叔同先生,他以其人格魅力、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和美术的优秀人才,作曲是美国的奥特威先生。
在弹奏之前,我们再一起来做手型操(课件)
①教学提示:正确的手型是,手指自然弯曲,指尖触键,手腕平放,手心似握球,手型呈拱形。
②音阶练习4/4 1 23 45 67|ⅰ76 54 32|1---||
5、学生反复视奏、独奏(教师巡回答疑解惑)
6、全体齐奏
7、拓展活动(男生唱,女生合或女生唱,男生合)
8、学生互评后,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弹奏了这首清新、淡雅、优美的影视歌曲《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师生情、同学情,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些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
教学反思:
1、让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改变了音乐课就是唱歌和欣赏的教学观念,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本节课在器乐合奏中激发了学生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音乐演奏中。
2、通过演奏、演唱、辨析等教学活动,做到了以审美为核心,提高了学生的视唱、视奏、创作能力,培养了学生民主、平等、合作的意识,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收获也很大。
3、本节课还体现了重过程、重实践、注重学生吹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这节课不足之处表现在:极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气息运用的方法及指法还不够熟练等,对于这些学生,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些耐心和时间去帮助他们,以达到应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