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30 11: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在下面相应的方框内)
1.(3分)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ax2+bx+c=0
C.(x﹣1)(x+2)=1 D.x(x+1)=x2+7
2.(3分)已知函数y=的图象过点(1,﹣2),则该函数的图象必在(  )
A.第二、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三象限 D.第三、四象限
3.(3分)如图,在△ABC中,DE∥BC,AD=9,DB=3,CE=2,则AC的长为(  )
A.6 B.7 C.8 D.9
4.(3分)如图,在Rt△ABC中,∠C=90°,BC=12,AC=5,则下列三角函数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5.(3分)关于x的方程(k﹣3)x2﹣4x+2=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5 B.k<5且k≠3 C.k≤5且k≠3 D.k≥5且k≠3
6.(3分)在如图所示的象棋盘(各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中,根据“马走日”的规则,“马”应落在下列哪个位置处,能使“马”、“车”、“炮”所在位置的格点构成的三角形与“帅”、“相”、“兵”所在位置的格点构成的三角形相似(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3分)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cos∠CBE的值是(  )
A. B. C. D.
8.(3分)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3 ﹣2 ﹣1 0 1 2 3 4 5
y 12 5 0 ﹣3 ﹣4 ﹣3 0 5 12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当函数值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0或x>2 B.0<x<2 C.x<﹣1或x>3 D.﹣1<x<3
9.(3分)将抛物线y=x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A.y=(x﹣1)2﹣1 B.y=(x﹣1)2+1 C.y=(x+1)2+1 D.y=(x+1)2﹣1
10.(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点A的坐标为(0,﹣8),点B在x轴上,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过点C,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A.y= B.y=﹣ C.y= D.y=﹣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1.(3分)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2.(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2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为   .
13.(3分)若a是方程3x2+2x﹣1=0的解,则代数式3a2+2a﹣2020的值为   .
14.(3分)如图,AB∥CD,AD与BC相交于点O.若OB:OC=2:3,AD=10,则AO的长为    .
15.(3分)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点E,AC=4,那么sin∠AOE=   .
16.(3分)已知二次函数y=4x2﹣mx+5,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当x=1时,y的值为   .
17.(3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10,BC=16,点P、D分别在边BC、AC上,BP=12,∠APD=∠B,那么CD的长是   .
18.(3分)已知函数y=(a﹣1)x2﹣2ax+a+2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共有两个交点,则a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19.(5分)计算:3tan30°﹣+cos45°+
20.(8分)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2(x﹣3)=3x(x﹣3);
(2)3x2﹣2x﹣2=0.
21.(8分)为了解某校学生对《最强大脑》《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出彩中国人》四个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了x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要求每名学生选出并且只能选出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节目),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
学生最喜爱的节目人数统计表
节目 人数(名) 百分比
最强大脑 5 10%
朗读者 15 b%
中国诗词大会 a 40%
出彩中国人 10 20%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x=   ,a=   ,b=   ;
(2)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共有学生1000名,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最喜爱《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学生有多少名.
22.(10分)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为每件50元,每个月可卖出200件.如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元,则每个月少卖5件.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x元,每个月销售利润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
23.(8分)如图,△ABC中,AB=8厘米,AC=16厘米,点P从A出发,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向B运动,点Q从C同时出发,以每秒3厘米的速度向A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相应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AP=   ,AQ=   .
(2)当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求运动时间是多少?
24.(8分)如图,某同学在大楼AD的观光电梯中的E点测得大楼BC楼底C点的俯角为60°,此时该同学距地面的高度AE为27米,电梯再上升10米到达D点,此时测得大楼BC楼顶B点的仰角为45°,求大楼BC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25.(9分)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B(5,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M的坐标;
(2)若点C在抛物线上,且点C的横坐标为8,求四边形AMBC的面积.
26.(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AB如图放置,点P是AB边上的一点,过点P的反比例函数y=与OA边交于点E,连接OP.
(1)如图1,若点A的坐标为(3,4),点B的坐标为(5,0),且△OPB的面积为5,求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
(2)如图2,若∠AOB=60°,过P作PC∥OA,与OB交于点C,若OE=4,并且△OPC的面积为,求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及点P的坐标.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在下面相应的方框内)
1.(3分)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ax2+bx+c=0
C.(x﹣1)(x+2)=1 D.x(x+1)=x2+7
【分析】根据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不是整式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当a、b、c均为常数,而a=0时,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它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整理后方程为:x=7,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2.(3分)已知函数y=的图象过点(1,﹣2),则该函数的图象必在(  )
A.第二、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三象限 D.第三、四象限
【分析】先将点(1,﹣2)代入函数解析式y=,求出k的取值,从而确定函数的图象所在象限.
【解答】解:∵函数y=的图象过点(1,﹣2),
∴﹣2=,k=﹣2,
∴函数解析式为y=﹣,
∴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B.
3.(3分)如图,在△ABC中,DE∥BC,AD=9,DB=3,CE=2,则AC的长为(  )
A.6 B.7 C.8 D.9
【分析】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利用比例性质求出AE,然后计算AE+EC即可.
【解答】解:∵DE∥BC,
∴=,即=,
∴AE=6,
∴AC=AE+EC=6+2=8.
故选:C.
4.(3分)如图,在Rt△ABC中,∠C=90°,BC=12,AC=5,则下列三角函数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分别表示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AB===13,
A.sinA==,故原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cosA==,故原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tanA==,故原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tanB==,故原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3分)关于x的方程(k﹣3)x2﹣4x+2=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5 B.k<5且k≠3 C.k≤5且k≠3 D.k≥5且k≠3
【分析】讨论:当k﹣3=0,即k=3,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解;当k﹣3≠0时,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得到Δ=(﹣4)2﹣4(k﹣3)×2≥0,解得k≤5且k≠3,然后综合两种情况得到k的范围.
【解答】解:当k﹣3=0,即k=3,方程化为﹣4x+2=0,解得x=;
当k﹣3≠0时,Δ=(﹣4)2﹣4(k﹣3)×2≥0,解得k≤5且k≠3,
综上所述,k的范围为k≤5.
故选:A.
6.(3分)在如图所示的象棋盘(各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中,根据“马走日”的规则,“马”应落在下列哪个位置处,能使“马”、“车”、“炮”所在位置的格点构成的三角形与“帅”、“相”、“兵”所在位置的格点构成的三角形相似(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分析】确定“帅”、“相”、“兵”所在位置的格点构成的三角形的三边的长,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确定第三个顶点的位置即可.
【解答】解:帅”、“相”、“兵”所在位置的格点构成的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为2、2、4;
“车”、“炮”之间的距离为1,
“炮”②之间的距离为,“车”②之间的距离为2,
∵==,
∴马应该落在②的位置,
故选:B.
7.(3分)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cos∠CBE的值是(  )
A. B. C. D.
【分析】折叠后形成的图形相互全等,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
【解答】解:根据题意,BE=AE.设CE=x,则BE=AE=8﹣x.
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E2=BC2+CE2,即(8﹣x)2=62+x2
解得x=,
BE=,BC=6,
∴cos∠CBE=,
故选:D.
8.(3分)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3 ﹣2 ﹣1 0 1 2 3 4 5
y 12 5 0 ﹣3 ﹣4 ﹣3 0 5 12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当函数值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0或x>2 B.0<x<2 C.x<﹣1或x>3 D.﹣1<x<3
【分析】由表格给出的信息可看出,二次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函数有最小值,抛物线开口向上a>0,与x轴交于(﹣1,0)、(3,0)两点,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y<0时,x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根据表格中给出的二次函数图象的信息,对称轴为直线x=1,a>0,开口向上,与x轴交于(﹣1,0)、(3,0)两点,
则当函数值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x<3.
故选:D.
9.(3分)将抛物线y=x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A.y=(x﹣1)2﹣1 B.y=(x﹣1)2+1 C.y=(x+1)2+1 D.y=(x+1)2﹣1
【分析】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y=x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1)2﹣1+2,即y=(x﹣1)2+1.
故选:B.
10.(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点A的坐标为(0,﹣8),点B在x轴上,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过点C,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A.y= B.y=﹣ C.y= D.y=﹣
【分析】过点C作CE⊥x轴于E,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BC,∠ABC=90°,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OAB=∠CB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BO和△B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A=BE=8,CE=OB=6,再求出OE,然后写出点C的坐标,再把点C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计算即可求出k的值.
【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E⊥x轴于E,在正方形ABCD中,AB=BC,∠ABC=90°,
∴∠ABO+∠CBE=90°,
∵∠OAB+∠ABO=90°,
∴∠OAB=∠CBE,
∵点A的坐标为(0,﹣8),
∴OA=8,
∵AB=10,
∴OB==6,
在△ABO和△BCE中,

∴△ABO≌△BCE(AAS),
∴OA=BE=8,CE=OB=6,
∴OE=BE﹣OB=8﹣6=2,
∴点C的坐标为(﹣2,6),
∵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过点C,
∴k=xy=﹣2×6=﹣12,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1.(3分)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k<﹣1 .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k+1<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k+1<0,
解得k<﹣1.
故答案为:k<﹣1.
12.(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2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为 ﹣2 .
【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Δ=42﹣4×(﹣2k)=0,然后解关于k的方程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Δ=42﹣4×(﹣2k)=0,
解得k=﹣2.
故答案为﹣2.
13.(3分)若a是方程3x2+2x﹣1=0的解,则代数式3a2+2a﹣2020的值为 ﹣2019 .
【分析】利用a是方程3x2+2x﹣1=0的解得到3a2+2a=1,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3a2+2a﹣2019的值.
【解答】解:∵a是方程3x2+2x﹣1=0的解,
∴3a2+2a﹣1=0,
∴3a2+2a=1,
∴3a2+2a﹣2020=1﹣2020=﹣2019.
故答案为﹣2019.
14.(3分)如图,AB∥CD,AD与BC相交于点O.若OB:OC=2:3,AD=10,则AO的长为  4 .
【分析】根据AB∥CD得出,结合AO+DO=10,进一步得出结果.
【解答】解:∵AB∥CD,
∴,
设OA=2x,OD=3x,
∵AD=10,
∴2x+3x=10,
∴x=2,
∴AO=2x=4,
故答案为:4.
15.(3分)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点E,AC=4,那么sin∠AOE=  .
【分析】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故AC⊥BD,根据∠OAE=∠BAO,∠OEA=∠AOB可以判定△OAE∽△ABO,∴∠AOE=∠BAO,根据AO和AB的值即可求得sin∠AOE的值.
【解答】解:∵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OEA=∠AOB,
∵∠OAE=∠BAO,
∴△OAE∽△ABO,
∴∠AOE=∠ABO,
∵AO=AC=2,AB=6,
∴sin∠AOE=sin∠ABO==.
故答案为:.
16.(3分)已知二次函数y=4x2﹣mx+5,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当x=1时,y的值为 25 .
【分析】因为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可知对称轴就是x=﹣2,结合顶点公式法可求出m的值,从而得出函数的解析式,再把x=1,可求出y的值.
【解答】解:∵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对称轴x=﹣=﹣=﹣2,解得m=﹣16,
∴y=4x2+16x+5,那么当x=1时,函数y的值为25.
故答案为25.
17.(3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10,BC=16,点P、D分别在边BC、AC上,BP=12,∠APD=∠B,那么CD的长是 4.8 .
【分析】由AB=AC,可得∠B=∠C,又由∠APD=∠B.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AP=∠APD,继而可证得△ABP∽△PCD,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CD的长.
【解答】解:∵AB=AC,
∴∠B=∠C,
∵∠APC=∠APD+∠DPC=∠B+∠BAP,且∠APD=∠B,
∴∠BAP=∠DPC,
∴△ABP∽△PCD,
∴=,
∵BC=16,BP=12,
∴PC=16﹣12=4,
∵AB=10,BP=12,PC=4,
∴=,
∴CD=4.8.
故答案为4.8.
18.(3分)已知函数y=(a﹣1)x2﹣2ax+a+2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共有两个交点,则a的值为 1,2或﹣2 .
【分析】根据函数y=(a﹣1)x2﹣2ax+a+2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共有两个交点,可知该函数可能为一次函数,也可能为二次函数,然后分类讨论即可求得a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函数y=(a﹣1)x2﹣2ax+a+2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共有两个交点,
∴当a﹣1=0时,得a=1,此时y=﹣2x+1与两坐标轴两个交点,
当a﹣1≠0时,则或,
解得,a=2或a=﹣2,
由上可得,a的值是1,2或﹣2,
故答案为:1,2或﹣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19.(5分)计算:3tan30°﹣+cos45°+
【分析】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
【解答】解:原式=3×﹣+×+
=﹣2+2+﹣1
=2﹣1.
20.(8分)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2(x﹣3)=3x(x﹣3);
(2)3x2﹣2x﹣2=0.
【分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2)利用公式法求解即可.
【解答】解:(1)2(x﹣3)=3x(x﹣3),
2(x﹣3)﹣3x(x﹣3)=0,
(x﹣3)(2﹣3x)=0,
∴x﹣3=0或2﹣3x=0,
∴x1=3,x2=;
(2)3x2﹣2x﹣2=0,
∵a=3,b=﹣2,c=﹣2,
∴Δ=(﹣2)2﹣4×3×(﹣2)=28>0,
∴x==,
∴x1=,x2=.
21.(8分)为了解某校学生对《最强大脑》《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出彩中国人》四个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了x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要求每名学生选出并且只能选出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节目),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
学生最喜爱的节目人数统计表
节目 人数(名) 百分比
最强大脑 5 10%
朗读者 15 b%
中国诗词大会 a 40%
出彩中国人 10 20%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x= 50 ,a= 20 ,b= 30 ;
(2)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共有学生1000名,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最喜爱《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学生有多少名.
【分析】(1)根据最强大脑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确定出x的值,进而求出a与b的值即可;
(2)根据a的值,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3)由中国诗词大会的百分比乘以1000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x=5÷10%=50,a=50×40%=20,b=×100=30;
故答案为:50;20;30;
(2)中国诗词大会的人数为2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根据题意得:1000×40%=400(名),
则估计该校最喜爱《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学生有400名.
22.(10分)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为每件50元,每个月可卖出200件.如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元,则每个月少卖5件.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x元,每个月销售利润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
【分析】(1)根据总利润=单件利润×销售量列出函数解析式;
(2)根据函数的性质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函数最值.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y=(50+x)×(200 5x) 40(200 5x)
y=10000﹣250x+200x﹣8000+200x
y=﹣5x2+150x+2000,
即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 5x2+150x+2000;
(2)∵y= 5x2+150x+2000= 5(x 15)2+3125,
∴x=15时,y取得最大值,此时y=3125,50+x=65,
答:每件商品售价定为65元时,每个月获得最大利润,
最大的月利润是3125元.
23.(8分)如图,△ABC中,AB=8厘米,AC=16厘米,点P从A出发,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向B运动,点Q从C同时出发,以每秒3厘米的速度向A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相应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AP= 2t ,AQ= 16﹣3t .
(2)当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求运动时间是多少?
【分析】(1)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2)由于∠PAQ=∠BA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当=时,△APQ∽△ABC,即=;当=时,△APQ∽△ACB,即=,然后分别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1)AP=2t,AQ=16﹣3t.
(2)∵∠PAQ=∠BAC,
∴当=时,△APQ∽△ABC,即=,解得t=;
当=时,△APQ∽△ACB,即=,解得t=4.
∴运动时间为秒或4秒.
24.(8分)如图,某同学在大楼AD的观光电梯中的E点测得大楼BC楼底C点的俯角为60°,此时该同学距地面的高度AE为27米,电梯再上升10米到达D点,此时测得大楼BC楼顶B点的仰角为45°,求大楼BC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过D作DH⊥BC于H,过E作EG⊥BC于G.求出EG和DH的长,在Rt△BDH中,求出BH,则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过D作DH⊥BC于H,过E作EG⊥BC于G.
由已知得,∠BDH=45°,∠CEG=60°.AE=27,DE=10.
在Rt△CEG中,CG=AE=27,tan,
∴EG==.
∴DH=EG=9.
在Rt△BDH中,∵∠BDH=45°,
∴BH=DH=9.
∴BC=CG+HG+BH=CG+DE+BH=27+10+9=(37+9)米.
答:大楼BC的高度是(37+9)米.
25.(9分)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B(5,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M的坐标;
(2)若点C在抛物线上,且点C的横坐标为8,求四边形AMBC的面积.
【分析】(1)列出交式即可求得;
(2)根据S四边形AMBC=S△ABM+S△ABC即可求解.
【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B(5,0).
∴函数的表达式为:y=(x+1)(x﹣5)=(x2﹣4x﹣5)=x2﹣x﹣,
∵y=x2﹣x﹣=(x﹣2)2﹣3,
∴点M坐标为(2,﹣3);
(2)当x=8时,y=(x+1)(x﹣5)=9,即点C(8,9),
因为AB=5+1=6,
且△ABM、△ABC的高分别是点M、点C纵坐标的绝对值,
所以S四边形AMBC=S△ABM+S△ABC=+=36.
26.(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AB如图放置,点P是AB边上的一点,过点P的反比例函数y=与OA边交于点E,连接OP.
(1)如图1,若点A的坐标为(3,4),点B的坐标为(5,0),且△OPB的面积为5,求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
(2)如图2,若∠AOB=60°,过P作PC∥OA,与OB交于点C,若OE=4,并且△OPC的面积为,求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及点P的坐标.
【分析】(1)过点P作PQ⊥x轴交x轴于点Q,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根据△OPB的面积为5求出PQ的长,代入直线AB的解析式可得出P点坐标,进而可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过点E作EF⊥x轴交x轴于点F,过点P作PS⊥x轴交x轴于点S,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OF及EF的长,故可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OPC的面积为求出OC PS的长,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PS的长,进而可得出P点坐标.
【解答】解:(1)如图1,过点P作PQ⊥x轴交x轴于点Q,
∵点A的坐标为(3,4),点B的坐标为(5,0),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k≠0),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10.
∵点B的坐标为(5,0),且△OPB的面积为5,
∴PQ=2,点P纵坐标为2.
∵点P在直线AB上﹣2x+10=2,解得x=4,
∴点P坐标为(4,2)
∴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如图2,过点E作EF⊥x轴交x轴于点F,过点P作PS⊥x轴交x轴于点S,
∵∠AOB=60°,∠EFO=90°,OE=4,
∴OF=2,EF=2,
∴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S△OCP==OC PS,
∴OC PS=3.
∵OS PS=4,
∴CS PS=.
∵∠AOB=60° PC∥OA,
∴∠PCS=60°,
∴PS=CS,
∴CS=1.
∴点P坐标为(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