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3-07 09: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2.知道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及其自然环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地理位置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大致处于120°E~135°E和_________~_________。
2.相对位置:南临________,东、北、西三面邻陆。东南邻________,北邻_______,西接_________,南连________,与_______半岛隔海相望。
(二)地形特征
1.地形特征
①东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为主;②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__________。
2. 主要地形区
①东北平原由_______平原、_______平原、_______平原三部分组成。
②主要山脉:西:___________;东:____________;北:___________。
3.地势起伏
(1)由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可看出东北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势_______,中部地势______。
(2)由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可看出东北地区北部和南部地势_______,中部地势______。
4.填图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及特征:东北地区属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带: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3.降水: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冬季________较多,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4.填图
二、合作探究
1.地理位置
(1)如何分析说明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有何差异 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2.气候分布
(1)北极村、长春、沈阳雪期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 为什么
(2)找出延吉、长春和北极村的积雪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3.植被变化
(1)长白山的植被变化有什么特点?
(2)长白山的植被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达标测试】
1.下列地形区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 D.华北平原
2.长白山东南侧降水多、西北侧降水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山脉是( )
A.阿尔泰山 B.小兴安岭
C.大兴安岭 D.长白山
4.有关⑥处的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B.该河是松花江
C.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D.它冲积形成了辽河平原
5.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B.⑤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C.⑤平原是由嫩江、松花江、辽河冲积形成的
D.②山脉全部位于黑龙江省
6.下列符合东北地区气候的是( )
A.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B.夏季南北温差大,冬季普遍寒冷
C.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D.地跨暖温带和寒温带
7. 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单位:℃),回答问题。
(1)该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
(2)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_______。
(3)据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推断该区域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P地的年较差大约是多少 ___________与附近同纬度地区相比,其年较差有何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一)地理位置
1.40°N 53°N
2.渤海和黄海 朝鲜 俄罗斯 内蒙古自治区 河北省 山东半岛
3.填图略
(二)地形特征
1.山地 平原 丘陵 黑龙江 乌苏里江 鸭绿江 图们江 东北平原
2. ①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②大兴安岭 长白山 小兴安岭
3. (1)高 低
(2)高 低
4.填图略
(三)气候
1.温带季风 冬季漫长寒冷 夏季温暖短暂
2.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3.夏季 降雪
4.填图略
二、合作探究
1. (1)从经纬度位置等绝对位置及海陆位置、相邻国家和省区等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说明。
(2)从东北平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再到海南岛,纬度位置越来越低。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各地的热量多少不同,农作物熟制不同、生长周期不同,从东北平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再到海南岛,农作物熟制有一年一熟过渡为一年两熟、直至一年三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逐渐变短。
2. (1)从北极村到长春,再到沈阳,雪期逐渐变短。主要原因是纬度越来越低,气温越来越高。
(2)延吉的积雪厚度要大于长春,原因是延吉距离海洋较近,降水量偏多;北极村的积雪厚度也大于长春,主要与北极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积雪不易融化且累积有关。
3. (1)①长白山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②长白山东南侧植被带的上限比西北侧要高。
(2)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因此长白山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长白山的东南侧是阳坡,气温较西北侧高,且东南侧是迎风坡,降水也比西北侧要多。
【达标测试】
1.D 2.A 3.C 4.C 5.B 6.C
7. (1)气温年变化幅度由低纬(南)向高纬(北)增大
(2)黑龙江北部
(3)冬季寒冷,南北温差较大;夏李温暖,普遍高温。冬季大阳直射南半球,该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由北向南递增,北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区太阳高度较冬季大,纬度高的地区日照时间较长,南北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相差较小。
(4)39°C左右 与同纬度地区相比,P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 其原因是该处地势较高(大兴安岭)
1.用彩笔描出东北地区的范围。
2.填出俄罗斯、朝鲜、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
3.用彩笔描出120°E、135°E经线和40°N、53°N纬线。
4.填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1.在图中描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
2.填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1.在图中描出8℃、0℃、-2℃、-4℃年平均气温分布线。
2.在图中描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