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浙江专版)三轮高频考点通关演练:考点2 细胞代谢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届高三生物(浙江专版)三轮高频考点通关演练:考点2 细胞代谢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3-06 08: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频考点2 细胞代谢
通关演练
A 组
1.(2013·安徽卷,2)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
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激素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的合成和数量来调节细胞代谢,A项错误;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 B项正确;同一个体的各种体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酶的种类、数量均不同,代谢也不同,C项错误;每一个细胞都经历产生、生长、衰老、凋亡的过程,不同时期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D项错误。
答案 B
2.(2013·重庆卷,6)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注:箭头所指为处理开始时间)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碳反应(暗反应)速率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解析 t1~t2,光照增强,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光反应加快,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这一过程全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完成,而不是在基质中完成,A错;t2~t3,光照充足,若继续增加光照,光合作用不再增强,主要是碳反应(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B错;t3~t4,CO2浓度升高,暗反应速率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从而使光反应速率也增强,C错;t4后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ATP生成停止,而碳反应(暗反应)仍在进行,仍要消耗ATP,所以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D对。
答案 D
3.(2013·金华一中模拟)由肝糖元转变成其它物质并供给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一般顺序是 (  )。
①ADP+Pi+能量ATP ②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③ATPADP+Pi+能量 ④肝糖元C6H12O6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解析 肝糖元转变成肌肉收缩所需能量首先需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再发生葡萄糖氧化分解,并合成ATP,最后ATP水解释放能量方可用于肌肉收缩。
答案 D
4.(2013·浙江江山模拟)下面各曲线图所表示的不正确的是 (  )。
A.图①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B.图②阴影部分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合理开采的叶面积指数为6
C.图③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内CO2变化情况
D.图④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解析 图③应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一天内光合作用消耗CO2量,即光合速率。
答案 C
5.(2013·宁波市五校适应性检测)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积累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而葡萄糖可以借助Na+所产生的电化学梯度从肠腔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再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完成葡萄糖的吸收,据图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易化扩散
B.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脂双层
C.结构Ⅰ和结构Ⅱ均为载体蛋白,因此在行使功能时可以互换
D.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与小肠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人们发现根皮苷可抑制结构Ⅰ的活性,因此给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血糖将会下降
解析 载体蛋白具特异性,在行使功能时不可互换。
答案 C
6.(2013·青岛质检)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图1中的b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b、c为高能磷酸键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 图1中的A代表腺嘌呤,图1中的b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 A
B 组
1. (2013·杭州七校联考)右图是在晴朗白天植物叶肉细胞的需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
A.6来自叶绿体
B.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D.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解析 图中6为O2,3为CO2,产生的CO2一部分供给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一部分释放于大气中;产生的8为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
答案 A
2. (2013·浙江江山月考)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 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下列对如图中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化扩散相比简单扩散转运速率高
B.易化扩散和简单扩散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
C.易化扩散和简单扩散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帮助
D.易化扩散和简单扩散都是将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 易化扩散相比简单扩散转运速率低,易化扩散的转运速率除与浓度有关外,也与载体有关;简单扩散不需载体蛋白帮助。
答案 D
3. (2013·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
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Ⅰ代表细胞溶胶,Ⅱ代表类囊体膜
B.RuBP是CO2固定的第一产物
C.ATP和NADPH均能够为Ⅰ中进行的反应提供能量
D.碳反应产物PGAL可直接用于蛋白质合成
解析 图中Ⅰ为碳反应阶段发生场所——叶绿体基质;RuBP可与CO2结合形成C3化合物;碳反应产物PGAL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合成,它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间接原料。
答案 C
4. (2013·长春入学测试)如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
夜温度、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a点时呼吸作用最弱
C.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适当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解析 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植物净光合作用产生的CO2为0,说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c点之前和e点之后也有有机物的合成;a点时温度最低,呼吸作用最弱;适当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
答案 C
5.(2013·浙江江山模拟)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对下列图示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L点时,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方向移动
B.图乙中由纵轴、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
 面积表示厌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
C.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
D.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O2浓度应调节到图乙中N点对应的浓度
解析 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P点(呼吸强度)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
答案 C
6.(2012·浙江十校联考)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乙中的c点对应图甲中的C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
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解析 图乙中c、d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即将开始、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分别对应图甲的B点和C点,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分别为图丙的①、③。到达图乙中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图甲中的F点是一天中第二次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对应图乙中的h点、图丙中的③。经过一昼夜后玻璃罩内的CO2浓度降低,说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增加。
答案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