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我像谁
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能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形态特征;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员,获取有关遗传和变异的信息资料。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并尝试对同一种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
通过研究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做到珍爱生命。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学习重点:
学生感知自然事物,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学习活动。
学习难点:
学生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认识理解。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谚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活动。二、学习新课:1.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身与其家人身体特征比较发现异同点,认识遗传与变异。教师指导并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利用镜子、家人的照片边观察边比较,同时下发科学记录表,引导学生多方面进行比较学习活动,积极开展交流讨论,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予以记录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中记录的资料,交流汇报学习发现体会,并对学生的发现予以积极鼓励性评价。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发现动植物其他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汇报,进一步提出问题:“动植物中有没有刚才我们发现的这样现象呢?”,适时出示资料如同胎多仔的小动物、同株植物结出的不同果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彼此讨论课前搜集的各种相关资料,认真分析比较,整理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汇报,指导学生分析总结,阐述观点,得出结论,最终得出结论“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3.教师指导学生以“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为主题,展示双胞胎或多胞胎、同株植物的叶子等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胆质疑,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展研究活动。三、拓展延伸:教师提出拓展延伸活动:“进一步整理完善自己的生命手册”,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讨论相关谚语的背后涵义,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身与其家人身体特征比较发现异同点,认识遗传与变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利用镜子、家人的照片边观察边比较,讨论交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予以记录自己的发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示学习中记录的资料,交流汇报学习发现体会,并进行相互评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发现动植物其他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观察教师出示的资料,结合自身认识进行的小组交流讨论学习活动,认真分析比较,整理资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汇报,通过分析总结,阐述观点,并得出自身的结论。学生倾听教师讲解,初步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主题活动,通过寻找双胞胎或多胞胎、同株植物的叶子等图片的相同和不同,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产生问题并思考开展研究活动方案。3、学生认真倾听教师提出的拓展延伸主题内容,了解珍爱生命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与教师交流谈话,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熟悉的谚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内容。启发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展开活动。让学生交流更多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尽可能用讨论交流、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在学习活动中,给学生一个比较准确的遗传和变异定义,同时引导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由于这两个概念有一定难度,所以定位于让学生初步了解即可。在实施教学活动中,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通过本环节比较人、动物、植物异同点,巩固课堂探究成果,加深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中长期观察、记录的习惯,加深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懂得珍爱生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将探究活动延伸课外。
板书设计 我像谁相同点: 遗传不同点: 变异
课堂检测
六、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