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素养培优练全册综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素养培优练全册综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30 15:07:14

文档简介

素养培优练(一)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同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
A.A开始运动时 B.A的速度等于v时
C.B的速度等于零时 D.A和B的速度相等时
2.(2020·湖南衡阳八中月考)如图所示,A、B两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用轻弹簧相连接,A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若用锤子敲击A球使A得到大小为v的速度,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L1;若用锤子敲击B球使B得到大小为v的速度,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L2,则L1与L2的大小关系为(  )
A.L1>L2 B.L1<L2
C.L1=L2 D.不能确定
3.(2022·安徽明光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光滑水平面上,木块与墙之间用轻弹簧连接,开始时木块静止在A位置。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向木块并嵌入其中,则当木块回到A位置时的速度的大小v以及此过程中墙对弹簧的冲量I的大小分别为(  )
A.v=,I=0 B.v=,I=2mv0
C.v=,I= D.v=,I=2mv0
4.(2022·中原名校联考)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水平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光滑圆环,轻绳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木块,现有质量为m0的子弹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速度大小为
B.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轻绳拉力等于(M+m0)g
C.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环对轻杆的压力大于(M+m+m0)g
D.子弹射入木块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5.(2022·河南焦作模拟)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长木板的左端,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块和长木板的质量相等,均为M,木块和长木板之间、长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一定速度水平向右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为L;静止后一颗相同的子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长木板,并留在长木板中,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前瞬间的速度为
B.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μg
C.第二颗子弹射入长木板后,长木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μg
D.最终木块静止在距离长木板左端L处
B [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解得v0=6v1,分析可知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时,长木板不动,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L=0-··v,解得子弹射入木块前、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0=6,v1=,选项A错误;由牛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A、B两物体,质量都为m,B左端固定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轻弹簧被装置锁定,当弹簧再受到压缩时锁定装置会失效。A以速率v向右运动,A撞上弹簧后,设弹簧始终不超过弹性限度,关于A、B运动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最终会静止,B物体最终会以速率v向右运动
B.A、B系统的总动量最终将大于mv
C.A、B系统的总动能最终将大于mv2
D.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B的总动能为mv2
7.(多选)质量为m0、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
A.mv2 B.
C.NμmgL D.NμmgL
8.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连着物体A和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果物体A被水平速度为v0的子弹射中并嵌在物体A中。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物体B的质量的,子弹的质量是物体B的质量的,则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物体B的速度为 (  )
A. B.
C. D.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静止,在其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M=1 kg,质量m=2 kg的铁块以水平速度v0=3 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则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
A.1.5 J B.6 J
C.3 J D.4 J
10.(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M=3.0 kg的长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1.0 kg的小木块A。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大小均为4.0 m/s、方向相反的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并没有滑离B。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看到小木块A正在做加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的某时刻木板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1.8 m/s B.2.4 m/s
C.2.6 m/s D.3.0 m/s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并排静置于高h=0.8 m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均为0.5 kg。一颗质量m=0.1 kg的子弹以v0=100 m/s的水平速度从左边射入A,射穿A后继续进入B中,且当子弹与B保持相对静止时,A和B都还没有离开桌面。已知子弹在物体A和B中所受阻力一直保持不变,A的长度为0.448 m,A离开桌面后落地点到桌面右边沿的水平距离为3.2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
(1)求物体A和物体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
(2)求子弹在物体B中穿过的距离;
(3)为了使子弹在物体B中穿行时B不离开桌面,求物体B的右端到桌面右边沿的最小距离。
12.(2022·山东烟台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质量m=245 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M=0.5 kg的木板左端,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质量m0=5 g的子弹以速度v0=300 m/s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g取10 m/s2,求:
(1)子弹和物块一起滑行的最大速度v1;
(2)木板向右滑行的最大速度v2;
(3)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t和产生的内能E。
13.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小车上固定一个右端开口的小管,管口刚好与小车右端对齐。小管内装有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硬弹簧,小车与管的总质量为M=0.2 kg。将一个大小合适、质量为m=0.05 kg的小球压入管内,管口的锁定装置既可控制小球不弹出,也可通过无线遥控解锁。小球弹出时间极短,在管内运动的摩擦可忽略。该小组利用此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一:测量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如图乙所示,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右端与桌面右端对齐,并在小车右端悬挂铅垂线到地面,标记出O点。固定小车,解锁后,小球水平飞出,落到地面上的A点。测得OA的距离为x=2.4 m,小球抛出点的竖直高度为h=0.8 m。 g取10 m/s2。
实验二:对小车反冲距离的理论预测与实验检验
如图丙所示,将该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解除锁定,小球弹出瞬间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已知地面对小车的阻力恒为车对地面压力的k倍(k=0.3)。该小组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先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小车反冲距离的预测值为s,再通过实验测得反冲距离的实际值为s′。
(1)求小球锁定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
(2)请你帮助该小组计算小车反冲距离的预测值s;
(3)请分析说明根据现有信息能否预测s′与s的大小关系。
9/10素养培优练(一)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同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
A.A开始运动时 B.A的速度等于v时
C.B的速度等于零时 D.A和B的速度相等时
D [对A、B组成的系统由于水平面光滑,所以动量守恒。而对A、B、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A、B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为定值。当A、B速度相等时,可类似于A、B的完全非弹性碰撞,A、B总动能损失最多,弹簧形变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
2.(2020·湖南衡阳八中月考)如图所示,A、B两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用轻弹簧相连接,A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若用锤子敲击A球使A得到大小为v的速度,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L1;若用锤子敲击B球使B得到大小为v的速度,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L2,则L1与L2的大小关系为(  )
A.L1>L2 B.L1<L2
C.L1=L2 D.不能确定
C [用锤子敲击A球,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球的速度相同,取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mA+mB)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p=mAv2-(mA+mB)v′2,解得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Ep=,同理可得用锤子敲击B球,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也为,所以L1=L2,选项C正确。]
3.(2022·安徽明光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光滑水平面上,木块与墙之间用轻弹簧连接,开始时木块静止在A位置。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向木块并嵌入其中,则当木块回到A位置时的速度的大小v以及此过程中墙对弹簧的冲量I的大小分别为(  )
A.v=,I=0 B.v=,I=2mv0
C.v=,I= D.v=,I=2mv0
D [子弹射入木块过程,由于时间极短,子弹与木块间的内力远大于系统外力,系统的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解得v=,子弹射入木块后,子弹和木块系统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先向右做减速运动,后向左做加速运动,回到A位置时速度大小不变,即木块回到A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子弹和木块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受到的合力即墙对弹簧的作用力,根据动量定理得I′=-(M+m)v-mv0=-2mv0,所以墙对弹簧的冲量I的大小为I=2mv0,选项D正确。]
4.(2022·中原名校联考)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水平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光滑圆环,轻绳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木块,现有质量为m0的子弹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速度大小为
B.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轻绳拉力等于(M+m0)g
C.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环对轻杆的压力大于(M+m+m0)g
D.子弹射入木块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m0v0=(M+m0)v1,解得射入后瞬间速度大小为v1=,选项A错误;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M+m0)g=(M+m0),可知轻绳拉力大于(M+m0)g,选项B错误;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对圆环有N=T+mg>(M+m+m0)g,选项C正确;子弹射入木块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只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选项D错误。]
5.(2022·河南焦作模拟)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长木板的左端,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块和长木板的质量相等,均为M,木块和长木板之间、长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一定速度水平向右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为L;静止后一颗相同的子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长木板,并留在长木板中,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前瞬间的速度为
B.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μg
C.第二颗子弹射入长木板后,长木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μg
D.最终木块静止在距离长木板左端L处
B [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解得v0=6v1,分析可知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时,长木板不动,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L=0-··v,解得子弹射入木块前、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0=6,v1=,选项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解得a1=μg,选项B正确;第二颗子弹射入长木板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长木板受到木块、地面的摩擦力均向左,故有μ·Mg+μ·Mg=Ma2,解得a2=3μg,选项C错误;子弹射入木板过程中,子弹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v0=Mv2,解得v2=v1=,子弹射入木板后,木板向右做减速运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两者速度相等后一起做减速运动直到静止,子弹射入木板到木块与木板共速的过程有a1t=v2-a2t,解得t=,该过程木板的位移x2=v2t-a2t2=L,木块的位移x1=a1t2=L,最终木块静止在距离长木板左端d=L+x1-x2=L处,选项D错误。]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A、B两物体,质量都为m,B左端固定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轻弹簧被装置锁定,当弹簧再受到压缩时锁定装置会失效。A以速率v向右运动,A撞上弹簧后,设弹簧始终不超过弹性限度,关于A、B运动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最终会静止,B物体最终会以速率v向右运动
B.A、B系统的总动量最终将大于mv
C.A、B系统的总动能最终将大于mv2
D.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B的总动能为mv2
C [设弹簧恢复原长时,A、B的速度分别为v1、v2,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为Ep,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有mv=mv1+mv2,Ep+mv2=mv+mv,因Ep>0,可知v1≠0,v2≠v,选项A错误;A、B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的总动量最终等于mv,选项B错误;弹簧解除锁定后,存储的弹性势能会释放,导致A、B系统总动能增加,系统的总动能最终将大于mv2,选项C正确;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A、B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设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v=2mv′,解得v′=v,则有总动能Ek=·2m·=mv2,选项D错误。]
7.(多选)质量为m0、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
A.mv2 B.
C.NμmgL D.NμmgL
BD [根据动量守恒,小物块和箱子的共同速度v′=,损失的动能ΔEk=mv2-(m0+m)v′2=,所以B正确;根据能量守恒,损失的动能等于因摩擦产生的热量,而热量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所以ΔEk=FfNL=NμmgL,所以D正确。]
8.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连着物体A和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果物体A被水平速度为v0的子弹射中并嵌在物体A中。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物体B的质量的,子弹的质量是物体B的质量的,则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物体B的速度为 (  )
A. B.
C. D.
B [以子弹、物体A、物体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物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设物体B的质量为m,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0=v,解得v=,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静止,在其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M=1 kg,质量m=2 kg的铁块以水平速度v0=3 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则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
A.1.5 J B.6 J
C.3 J D.4 J
A [从铁块滑上木板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系统动量守恒,有mv0=(M+m)v,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Q+Ep=mv-(M+m)v2;从铁块滑上木板开始到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系统动量守恒,有mv0=(M+m)v,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2Q=mv-(M+m)v2,解得Ep=1.5 J,所以最大弹性势能为1.5 J,选A。]
10.(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M=3.0 kg的长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1.0 kg的小木块A。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大小均为4.0 m/s、方向相反的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并没有滑离B。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看到小木块A正在做加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的某时刻木板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1.8 m/s B.2.4 m/s
C.2.6 m/s D.3.0 m/s
BC [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从A开始运动到A的速度为零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v0=MvB1,代入数据解得vB1=2.67 m/s。从A、B开始运动到A、B速度相同的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v0=(M+m)vB2,代入数据解得vB2=2 m/s。综上可知,在木块A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内,B的速度大小范围为2 m/s二、非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并排静置于高h=0.8 m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均为0.5 kg。一颗质量m=0.1 kg的子弹以v0=100 m/s的水平速度从左边射入A,射穿A后继续进入B中,且当子弹与B保持相对静止时,A和B都还没有离开桌面。已知子弹在物体A和B中所受阻力一直保持不变,A的长度为0.448 m,A离开桌面后落地点到桌面右边沿的水平距离为3.2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
(1)求物体A和物体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
(2)求子弹在物体B中穿过的距离;
(3)为了使子弹在物体B中穿行时B不离开桌面,求物体B的右端到桌面右边沿的最小距离。
[解析] (1)研究A的平抛运动过程有x=vAt,h=gt2,
解得A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A=8 m/s,
研究子弹从进入A到刚穿过A的过程(A、B一直共速),设子弹刚穿出A的速度为v1,
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得mv0=2MvA+mv1,解得v1=20 m/s,
再研究子弹进入B的过程,子弹与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得MvA+mv1=(M+m)vB,
解得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B=10 m/s。
(2)子弹在物体B中穿行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fLB=Mv+mv-(M+m)v,
子弹在物体A中穿行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fLA=mv-mv-(M+M)v,
联立解得f=1 000 N,LB=0.006 m,
即子弹在物体B中穿过的距离为0.006 m。
(3)设子弹在物体A中穿行的过程中,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的位移为s1,根据动能定理有fs1=(M+M)v,
解得s1=0.032 m。
设子弹在物体B中穿行的过程中 ,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的位移为s2,根据动能定理有fs2=Mv-Mv,
解得s2=0.009 m。
物体B的右端到桌面右边沿的最小距离为smin=s1+s2,
解得smin=0.041 m。
[答案] (1)8 m/s 10 m/s (2)0.006 m (3)0.041 m
12.(2022·山东烟台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质量m=245 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M=0.5 kg的木板左端,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质量m0=5 g的子弹以速度v0=300 m/s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g取10 m/s2,求:
(1)子弹和物块一起滑行的最大速度v1;
(2)木板向右滑行的最大速度v2;
(3)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t和产生的内能E。
[解析] (1)子弹进入物块后与物块一起向右滑行,物块的初速度即为物块的最大速度。对子弹和物块组成的系统,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v0=(m0+m)v1,解得v1==6 m/s。
(2)当子弹、物块和木板三者速度相同时,木板的速度达到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m)v1=(m0+m+M)v2,解得v2==2 m/s。
(3)对物块和子弹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定理得-μ(m0+m)gt=(m0+m)v2-(m0+m)v1,
解得t==1 s,
对物块和子弹以及木板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0+m)v=(m0+m+M)v+E,
解得E=3 J。
[答案] (1)6 m/s (2)2 m/s (3)1 s 3 J
13.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小车上固定一个右端开口的小管,管口刚好与小车右端对齐。小管内装有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硬弹簧,小车与管的总质量为M=0.2 kg。将一个大小合适、质量为m=0.05 kg的小球压入管内,管口的锁定装置既可控制小球不弹出,也可通过无线遥控解锁。小球弹出时间极短,在管内运动的摩擦可忽略。该小组利用此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一:测量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如图乙所示,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右端与桌面右端对齐,并在小车右端悬挂铅垂线到地面,标记出O点。固定小车,解锁后,小球水平飞出,落到地面上的A点。测得OA的距离为x=2.4 m,小球抛出点的竖直高度为h=0.8 m。 g取10 m/s2。
实验二:对小车反冲距离的理论预测与实验检验
如图丙所示,将该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解除锁定,小球弹出瞬间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已知地面对小车的阻力恒为车对地面压力的k倍(k=0.3)。该小组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先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小车反冲距离的预测值为s,再通过实验测得反冲距离的实际值为s′。
(1)求小球锁定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
(2)请你帮助该小组计算小车反冲距离的预测值s;
(3)请分析说明根据现有信息能否预测s′与s的大小关系。
[解析] (1)小球弹出后做平抛运动,则
h=gt2 ①
x=v0t ②
小球弹出过程中,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
Ep=mv ③
联立①②③式可得Ep=
代入数据可得Ep=0.9 J。
(2)设向右为正方向,在小球弹出过程中,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
0=mv1-Mv2 ④
Ep=mv+Mv ⑤
小球弹出后,小车在地面阻力作用下逐渐减速为零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kMgs=0-Mv ⑥
联立④⑤⑥式可得
s=Ep ⑦
代入数据可得s=0.3 m。
(3)仅根据现有信息,不能预测s′与s的大小关系。理由如下:
第一:在实验一中,上述计算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时,由于没有考虑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影响,使得Ep的预测值比实际值偏小,由⑦式可知预测值s将偏小。
第二:在实验二中,上述预测值计算时没有考虑弹出小球过程中地面摩擦的影响,使得小车速度v2的预测值要比实际值偏大;同时,在上述预测值计算中,也没有考虑小车反冲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由以上条件可知,均致使预测值s偏大。
综上,仅根据现有信息,无法比较上述偏差的大小关系,所以不能预测s′与s的大小关系。
[答案] (1)0.9 J (2)0.3 m (3)见解析
9/10素养培优练(二) 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波的多解问题
一、选择题
1.根据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像,分别判断它们属于何种图像(  )
甲       乙
A.甲是振动图像,乙是波的图像
B.甲是波的图像,乙是振动图像
C.都是波的图像
D.都是振动图像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 s时波形的是(  )
A        B
C        D
3.(2020·北京卷)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由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L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该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N该时刻向y轴负方向运动
C.质点L经半个周期将沿x轴正方向移动到N点
D.该时刻质点K与M的速度、加速度都相同
4.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乙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乙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5.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质点与原点的距离x1=2 m,Q质点与原点的距离x2=4 m,此时与原点的距离为x3=6 m的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  )
甲         乙
A.这列波的波长为λ=2 m
B.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像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v=3 m/s
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向上
6.(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Q、P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该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为10 m/s
B.该波沿x轴正向传播
C.t=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t=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小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大小
7.(多选)(2022·天津一中高二检测)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为t=1 s时的波形图,N、P、Q为介质中x=1 m、x=2 m和x=3 m处的三个质点,图乙为某质点的振动图像。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该简谐横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图乙不可能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
C.t=2 s时刻,质点P的速度一定最大,且一定沿y轴负方向
D.t=3 s时刻,质点Q的加速度一定最大,且一定沿y轴负方向
8.(多选)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波形变成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速大小为1 m/s。则这段时间可能是(  )
A.1 s B.2 s
C.3 s D.4 s
9.(多选)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表示t=0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t=0.7 s时刻的波形。则这列波的(  )
A.波长为4 m B.周期可能为0.4 s
C.频率可能为0.25 Hz D.波速可能为5.7 m/s
10.如图甲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图乙和图丙分别为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且xab=6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长一定是8 m
C.波速一定是6 m/s
D.波速可能是2 m/s
二、非选择题
11.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 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 m,0)和(-9 m,0),已知t=0.7 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多大?
(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3)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12.一列简谐横波在沿x轴的传播方向上,有两个质点a和b,其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6 m,这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且质点a离波源较近。
(1)如果a、b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请在图乙中画出a、b间在t=3 s时的波形图;
(2)求出所有可能的波长值;
(3)求出所有可能的波速大小。
甲           乙
4/8素养培优练(二) 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波的多解问题
一、选择题
1.根据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像,分别判断它们属于何种图像(  )
甲       乙
A.甲是振动图像,乙是波的图像
B.甲是波的图像,乙是振动图像
C.都是波的图像
D.都是振动图像
B [波的图像横轴为x轴,表示介质中各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振动图像横轴为t轴,表示时间,故选项B正确。]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 s时波形的是(  )
A        B
C        D
A [由振动图像知,周期T=0.4 s,故波长λ=vT=1.6 m。 同时还可以从振动图像知道坐标原点处的质点在t=0.15 s时的位移为正,振动方向向y轴负方向,分析可知选项A正确。]
3.(2020·北京卷)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由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L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该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N该时刻向y轴负方向运动
C.质点L经半个周期将沿x轴正方向移动到N点
D.该时刻质点K与M的速度、加速度都相同
B [由题图乙,开始计时时刻,即0时刻质点L向上振动,再结合题图甲,可知该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错;由该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题图甲可看出,质点N该时刻向y轴负方向运动,B对;横波传播时,质点不随波迁移,C错;该时刻质点K与M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D错。]
4.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乙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乙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D [根据题图甲所示的波的图像可知,t=0时刻质点a速度为零,质点b速度最大,即t=0时刻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速度小,选项A错误;由于t=0时刻质点a在位移最大处,所受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所以t=0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b的大,选项B错误;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质点a从正的最大位移处向下运动,质点b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所以题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选项C错误,D正确。]
5.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质点与原点的距离x1=2 m,Q质点与原点的距离x2=4 m,此时与原点的距离为x3=6 m的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  )
甲         乙
A.这列波的波长为λ=2 m
B.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像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v=3 m/s
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向上
B [由题图甲读出波长λ=4 m,由题图乙读出周期T=2 s,波速v==2 m/s,故A、C错误;由题图乙看出,t=0时刻,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而题图甲中Q点也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故题图乙可能是题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像,故B正确;波源的起振方向与x3=6 m处的质点在t=0时刻的振动方向相同,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x3=6 m处的质点在t=0时刻的振动方向向下,则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故D错误。]
6.(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Q、P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该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为10 m/s
B.该波沿x轴正向传播
C.t=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t=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小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大小
AD [根据波动图像可知波长为λ=4 m,根据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T=0.4 s,所以波速为v==10 m/s,故A正确;从振动图像上可以看出P质点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所以波应该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B错误;由于波向左传播,波的周期为0.4 s,可知t=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C错误;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知道0~0.05 s的时间内,P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而Q从原来位置向平衡位置移动,分析可知,t=0.05 s时Q更衡位置,所以在t=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小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大小,故D正确。]
7.(多选)(2022·天津一中高二检测)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为t=1 s时的波形图,N、P、Q为介质中x=1 m、x=2 m和x=3 m处的三个质点,图乙为某质点的振动图像。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该简谐横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图乙不可能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
C.t=2 s时刻,质点P的速度一定最大,且一定沿y轴负方向
D.t=3 s时刻,质点Q的加速度一定最大,且一定沿y轴负方向
BC [根据振动图像可以确定,t=1 s时质点经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若图乙是质点N的振动图像,则根据平移法可判断,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A错误;因为图乙显示t=1 s时质点经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而质点P此时正在波峰位置,所以图乙不可能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B正确;根据图乙可知质点的振动周期T=4 s,t=1 s时P处于波峰,t=2 s时刻,P在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向y轴负方向运动,C正确;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t=3 s时刻,即经过T,则Q到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D错误。]
8.(多选)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波形变成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速大小为1 m/s。则这段时间可能是(  )
A.1 s B.2 s
C.3 s D.4 s
AC [如果这列波向右传播,则传播的距离为nλ+λ(n=0,1,2,…),λ=4 m。则这段时间可能为1 s、5 s、9 s、…,故选项A正确;如果这列波向左传播,则传播的距离为nλ+λ(n=0,1,2,…),则这段时间可能为3 s、7 s、11 s、…,故选项C正确。]
9.(多选)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表示t=0时刻的波形,虚线表示t=0.7 s时刻的波形。则这列波的(  )
A.波长为4 m B.周期可能为0.4 s
C.频率可能为0.25 Hz D.波速可能为5.7 m/s
AB [由题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λ=4 m,选项A正确;由于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虚线波形和实线波形之间的时间间隔可得0.7 s=nT+T,解得周期T=s(n=0,1,2,…),故周期可能为0.4 s,频率不可能为0.25 Hz,选项B正确,C错误;由v=可知,波速不可能为5.7 m/s,选项D错误。]
10.如图甲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图乙和图丙分别为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且xab=6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长一定是8 m
C.波速一定是6 m/s
D.波速可能是2 m/s
D [由题中振动图像无法比较a、b两质点振动的先后,所以无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A项错误;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由题中振动图像得出t=0时刻,a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而b位于波峰,结合波形可知xab=λ,n=0,1,2,…,解得波长λ== m,则波速为v== m/s;同理可知,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波长为λ= m,波速为v=m/s,故B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波速不一定等于6 m/s,C项错误;若波速v= m/s,n=0,1,2,…,可知当n=0时,v=2 m/s,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 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 m,0)和(-9 m,0),已知t=0.7 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多大?
(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3)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 m
P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3 m,距离下一个波峰的水平距离为s=7 m,所以v==10 m/s。
(2)Q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s1=11 m
故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t1==1.1 s。
(3)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0.4 s
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振动了t2=0.9 s=2T+T=
质点每振动经过的路程为10 cm,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s′=9A=90 cm=0.9 m。
[答案] (1)10 m/s (2)1.1 s (3)0.9 m
12.一列简谐横波在沿x轴的传播方向上,有两个质点a和b,其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6 m,这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且质点a离波源较近。
(1)如果a、b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请在图乙中画出a、b间在t=3 s时的波形图;
(2)求出所有可能的波长值;
(3)求出所有可能的波速大小。
甲           乙
[解析] (1)由题图甲可知t=3 s时b在平衡位置且沿着y轴正方向运动,而a位于波谷。根据a、b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且质点a离波源较近,可得波形图,如图所示。
(2)质点a离波源较近,则波向右传播。结合(1)问可知λ=6 m(n=0,1,2,…),由此可得λ= m(n=0,1,2,…)。
(3)由题图甲可知,T=6 s。根据λ=vT得v= m/s
(n=0,1,2,…)。
[答案] (1)见解析图 (2) m(n=0,1,2,…) (3) m/s(n=0,1,2,…)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