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科模拟测试卷(五)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反季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近年来,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了高耗能电解铝业,以其产品为原料的铝材加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下图为铝业生产流程图。据此完成2~3题。
2.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电铝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科技发达 B.地价低廉
C.能源丰富 D.交通便利
3.浙江、广东等省发展铝材加工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动力
1986年中国科研人员在广东省遂溪海边发现一株比人还高、看似芦苇但结着穗的水稻(海水稻),此后的30年间通过繁育选择优良株系、种子提纯、繁殖和全基因组测序等进行一系列深入研究。2017年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为620.95千克,未来实现海水稻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据此完成下题。
4.未来海水稻在我国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海岸滩涂广阔 B.单位产量高
C.海洋面积广阔 D.沿海交通便利
5.某一地区风向玫瑰图如下所示,则该地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合理的是( )
6.下列乡村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是( )
A.四合院 B.窑洞
C.乌篷船 D.竹楼
7.图中四条折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和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它们对应的折线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云南省剑川县自古以来延用稻麦复种、水旱轮作的耕作方式,被誉为3 000年水旱轮作的“活化石”。当地农民每年5~6月栽种水稻,10~11月水稻收获后,翻耕土地播种大麦或小麦。据此回答第8题。
8.该县稻麦复种、水旱轮作耕作方式主要利用的自然优势是( )
A.水热 B.光照
C.地形 D.土壤
石化工业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产业之一。据此完成9~10题。
9.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能丰富 B.接近市场
C.地价低廉 D.劳动力丰富
10.从生产协作关系看,长江三角洲石化工业园区能吸引的相关产业是( )
A.造船工业 B.合成橡胶
C.电子装配 D.精密机械
下图是某工业区位因素示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劳动力
12.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的该类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办厂,这种现象属于( )
A.工业集聚 B.人口迁移
C.产业转移 D.资源调配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14.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15.读某大城市示意图(仅列出部分功能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种功能区,下列与其相对应的是( )
A.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B.商业区 中心商务区 工业区 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河南省原阳县把淡水蟹养殖和水稻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稻田蟹”(见图),吸引了附近郑州、新乡等城市的居民节假日来这里种田养蟹。据此完成16~17题。
16.原阳县发展“稻田蟹”养殖的区位优势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沃
C.发展历史悠久 D.邻近消费市场
17.郑州、新乡等城市居民节假日到原阳种田养蟹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粮食产量,保障供应 B.利用闲暇时间,增加经济收入
C.体验农耕生活,休闲娱乐 D.实施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
读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来源:国家统计局),完成18~19题。
18.据图可知,我国( )
A.1990年,乡村人口数量最低 B.1990年以来,城乡人口数量下降
C.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持平 D.2010年以后,城镇人口增长放缓
19.图中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20.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非常快,其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有( )
A.从根本上改变农作物品种和质量 B.彻底改变我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C.降低农产品流通速度和效率 D.农产品销售空间变得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