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30 20:3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盐酸(HCl) B.硫酸(H2SO4)
C.氢氧化钠(NaOH) D.氢氧化钙(CaOH)
2.将一定量的空气依次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及浓硫酸,分别被除去的是( )
A.氮气、氧气 B.二氧化碳、氮气
C.氮气、水蒸气 D.二氧化碳、水蒸气
3.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5.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⑤
6.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7.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夹子处于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沸腾过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D.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8.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
9.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
10.下列氧化物中,既不和酸反应,又不和碱反应的是( )
A.CO2 B.CO C.Fe2O3 D.CuO
11.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固体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a(OH)2,可能有CaCO3 B.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俗名为火碱、烧碱、苛性钠的碱____________。
(2)胃液里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__。
(3)常用于作建筑材料的一种碱____________。
(4)常用于汽车电瓶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不稳定,有刺鼻气味的碱____________。
14.如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加入两瓶等量二氧化碳气体中,用U形管连接。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可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
(1)室温下利用此装置,你还可以研究____________。
A.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B.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比较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
(2)进一步思考、迁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进行探究。
15.花匠用熟石灰来降低校园苗圃中土壤的酸性,但效果不明显。化学老师发现原因是熟石灰已经部分变质,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际例子,就取回一包熟石灰样品,要求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该样品确实部分变质。请填写有关实验仪器和药品,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熟石灰样品部分变质;
【实验仪器】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
【实验药品】水、酚酞试液、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存在
样品中有碳酸钙存在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利用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去判断化学式是否正确。故选D。
2.D
【解析】石灰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选D。
3.A
【解析】浓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造成溶液质量增大,此变化是一个化学变化。浓硫酸有吸水性, 暴露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也会增大,但该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选A。
4.C
【解析】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是有新物质生成,用生石灰制熟石灰是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的,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这是由于苛性钠有吸水性。故选C。
5.D
【解析】NaOH必须密封保存主要是为了防止吸收水分而潮解,以及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选D。
6.C
【解析】碱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能与CO2反应生成水,但不是所有的碱都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氢氧化钡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选C。
7.C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理化综合题,把对NaOH与CO2的反应、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考查融于同一实验装置中。由图示实验装置,滴入NaOH溶液后,广口瓶中CO2气体被吸收,打开夹子后广口瓶和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试管中刚沸腾过的水又会重新沸腾。故选C。
8.B
【解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钠,还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但不具有挥发性。故选B。
9.A
【解析】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选A。
10.B
【解析】CO2跟碱起反应,Fe2O3、CuO是金属氧化物能跟酸起反应。故选B。
11.A
【解析】气球鼓起来是因为内部压强比外部压强大。温度升高或有气体生成,均会导致这一结果。①②中有气体生成,③④中都有大量的热放出。故选A。
12.B
【解析】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显碱性,证明有Ca(OH)2。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有CaCO3。故选B。
二、填空题
13.(1)NaOH;(2)HCl;(3)Ca(OH)2;(4)H2SO4;(5)NH3 H2O。
【解析】根据常见酸或碱的特性、用途填空,并注意化学式书写的正确性。
14.(1)A、C;(2)气压(或气体体积)。
【解析】该装置可用于比较变化前后装置中气压的大小关系。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和比较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变化前后都有气压的变化。而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变化前后无气压的改变。有气压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进行探究。
15.试管;盐酸。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振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存在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样品中有碳酸钙存在
【解析】此题应在“熟石灰样品部分变质”的基础上思考解答方法,熟石灰变质就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证明氢氧化钙存在可用酸碱指示剂证明其溶液显碱性;证明碳酸钙存在可用检验CO32-的方法。
1